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月亮月光光》
- 格式:docx
- 大小:12.76 KB
- 文档页数:2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月亮月光光》教案《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月亮月光光》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月亮月光光》教学目标在音乐中体验月夜带给我们梦幻般美妙的意境,能用温柔、连贯、美丽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能够精确的驾驭歌曲的节奏和时值,观赏感受二声部的合唱效果。
教材分析歌曲《月亮月光光》这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
由于歌曲旋律吸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显明的地方色调。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它们节奏完全一样,音调上抑扬起伏,美丽流畅,勾画出一幅月夜美景。
充溢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合唱的两声部在音程关系上一四、五度为主,具有优美、谐和的和声效果及我国的民族风。
教学重点能保持气息的连贯和饱满,声音的圆润与优美,领悟歌曲朦胧安静。
教学难点1、感受歌曲弱起小节的演唱。
2、精确的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打算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随乐曲进教室。
师生问好。
新课导入谜语导入:同学们欢送你们来到今日的音乐课堂,教师发觉你们的状态特殊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猜谜语的嬉戏,让我们的大脑更加敏捷、更加兴奋。
听好了,谜面是: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那么谜底是?机灵,孩子们,谜底就是月亮。
意境导入夜,静极了,一轮玉盘似的圆月在云中穿行,那银色的月亮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淡淡的洒向大地,奇妙极了。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跟月亮有关的《月亮月光光》,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奇妙的月光。
新课学习初听师:首先让我们听一下歌曲,看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们你们听的是那么谨慎,完全沉溺在这奇妙的意境中了。
那孩子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听不懂。
这是一首台湾童谣,里面有地方方言。
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师:夜深了,月光在水面微微的荡漾,在田中的房屋在皎洁月光的印照下,特别的甜蜜,似乎漂亮的花园。
《月亮月光光》名师教案教学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
歌曲旋律汲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音调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歌曲中合唱的两个声部在音程关系上以纯四、纯五度为主,具有柔美、谐和的和声效果及我国的民族风格。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歌曲学习中,感受月下闽南古厝的宁静之美,抒发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体验和传承闽南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准确演唱弱起小节、换气等音乐记号,用闽南语演唱歌曲二声部。
3.知识与技能: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教学重点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教学难点:1.准确演唱歌曲二声部。
2.用方言——闽南语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1.准确演唱歌曲二声部。
2.用方言——闽南语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播放微课,师介绍我校合唱团参演金砖会晤文艺晚会演唱《月亮月光光》并观看演出视频。
2.发声练习:师简单介绍五声音阶组成,生做柯尔文手势演唱。
(要求:在气息支持下,声音连贯流畅。
)3.旋律模唱,并进行记忆演唱。
(1)生识谱演唱,(要求:音色如视频中的古筝般悠扬、婉转。
)(2)生记忆演唱。
(要求:注意乐句的连贯性。
)师:“树上落下了橄仔花遮挡住部分音符,你还能完整演唱吗?”4.二声部练习。
(1)师生合作:生唱低声部,师唱高声部。
(要求:唱好本声部的同时,聆听老师演唱的声部,更和谐、融洽的演唱。
)(2)生生合作:生分声部合唱。
(要求:连贯、流畅的演唱,注意节奏和音准,和谐演唱二声部。
)5.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教学。
师:“刚刚我们合作演唱的是《月亮月光光》这首歌曲的旋律主干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好听的闽南语合唱歌曲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古筝轻柔、悠扬的音色为学生的发声练习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营造宁静的氛围;通过柯尔文手势、联觉记忆等方法学唱歌曲二声部旋律主干音,巩固音准、熟悉歌曲,为合唱奠定基础。
四年级上册《月亮月光光》音乐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安排•教学评价与反思•资源开发与利用CONTENTSCHAPTER01课程介绍与目标01《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儿童演唱。
02歌曲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景象,激发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对于月亮这一自然景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通过歌曲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月亮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够运用简单的乐器进行伴奏。
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如何运用简单的乐器进行伴奏。
CHAPTER02教学内容与方法歌曲背景及作者简介歌曲背景《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作者简介本首歌曲由著名儿童音乐作曲家某某某创作,其音乐作品风格独特,富有童趣,广受欢迎。
歌曲风格与特点风格《月亮月光光》属于儿童歌曲中的抒情风格,旋律柔美,节奏明快,易于传唱。
特点歌曲采用了简单的音乐元素和重复的旋律手法,使得歌曲易于记忆和演唱。
同时,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紧密结合,表达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美好向往和感受。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特点,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技巧,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音频和视频资料,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
《月亮月光光》-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月亮的变化;
2.听懂《月亮月光光》这首歌的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能按照节奏、旋律唱出《月亮月光光》歌曲;
4.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
二、教学重点:
1.歌曲的歌词、旋律;
2.歌曲音乐的表达意义及节奏。
三、教学难点:
1.歌曲的情感表达;
2.学习舞蹈并配合歌曲。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月亮
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月亮的形态、变化;
2.让学生了解月亮对人类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歌曲
1.师生共同学唱《月亮月光光》;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思;
3.教学唱歌的技巧,如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第三步:学习舞蹈
1.教学舞蹈动作;
2.让学生尝试配合歌曲跳舞。
第四步:唱、跳结合
1.将唱和跳结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让学生学会用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五、教学扩展: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编写歌曲的另外几句歌词;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月亮的意义;
3.教师可以播放月亮的图片或者视频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月亮月光光》教案歌曲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歌曲以月亮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富有诗意。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月光的柔美,体验歌曲带来的温馨和愉悦。
此外,歌曲中的轮唱形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高、节奏和简谱知识。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善于模仿和表现,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动态。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用和谐的声音、优美的声线进行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唱好歌曲中的弱起小节。
3、进行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演唱时运用气息控制,唱好力度变化。
二、视频导入1、视频播放月亮升起的画面,提问:看完视频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分享感受)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月亮月光光》。
三、新课学习1、初听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情绪:优美、深情地演唱速度:稍慢四四拍(强弱次强弱)2、再次聆听: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①描绘的画面:歌曲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月光下的农家、门外农田肥沃、院内花香扑鼻,月光照入房内,新被席、新帐、新床;月光照在桌上。
②这首歌曲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歌曲简介:《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
由于歌曲旋律汲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他们结构基本相同,音调跌宕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4、学唱歌曲①歌词里运用了很多方言,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歌词:“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厝”读音应原为cuò,但这首歌是台湾方言,故此处读为chù。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月亮月光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月亮为主题,歌词描绘了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流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月亮的特点,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是,对于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学情分析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音乐基础,调整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月亮月光光》这首歌曲,并能够理解歌词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学生需要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2.音乐的表现力:学生需要学会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体验法:教师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月亮月光光》歌曲。
2.音响设备:音响、话筒、音乐播放器等。
3.教学辅助材料: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月亮月光光》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可以分句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细节。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以月亮为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范唱《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范唱曲目。
歌曲以月亮为主题,歌词描绘了月光下的美丽景象,旋律优美、抒情。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简单,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熟练掌握。
2.音乐表现力的提高,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月光下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魅力。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教室、音乐厅等。
4.家庭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月亮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月亮的美丽。
同时,提问学生对月亮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歌曲《月亮月光光》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辅导。
期间,可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月光下的环境中演唱,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月亮为主题,歌词描绘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色,富有诗意。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本课还包括一个音乐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方面还需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之能够情感丰富地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教师指导。
3.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背景音乐。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引导学生演唱。
4.分组标志:用于音乐实践活动时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月亮月光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首先,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其次,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月亮月光光》伴奏。
《月亮月光光》教学内容:演唱《月亮月光光》教材分析:歌曲《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歌曲旋律吸收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由4个乐句组成,他们节奏完全相同,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特有的意境和风格,体会对家园深厚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2.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3.运用聆听,想象,模唱等环节开展教学,理解歌曲意境,感受弱起小节。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并能感受歌曲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弱起小节的演唱,并能准确的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
教学准备:课件、音响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童谣导入师:演唱湖南童谣《月亮粑粑》师:同学们,老师刚才演唱的歌曲叫《月亮粑粑》,这是一首关于月亮的湖南童谣,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童谣或歌曲呢?生答(《摇船调》、《但愿人长久》、《小白船》)师: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来自台湾的童谣《月亮月光光》。
简介台湾和歌曲创作背景三、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亲切的,温馨的,深情地,优美地,勾勒出了月夜美景)老师:介绍认识不认识的字,解释歌词含义(树仔橄,新被席,糖仔饼,三色糖等充满了乡土气息的词)四、再听歌曲。
找出歌曲的弱拍,并思考这首歌有几个乐句?生答:(师启发引导学生,4/4拍的强弱规律)XXXX强弱次强弱师总结:这首歌一共有四个乐句,节奏基本是相同的,且每一句的开头的第一个音都是在小节中的弱拍上,也就是弱起小节,所以在唱的时候我们要唱得轻声一点。
板书:弱起(略)五、学唱歌曲1.视唱旋律(师范唱)2.朗读歌词,注意方言3.加入歌词,注意歌曲弱起的强弱规律4.跟钢琴伴奏演唱,师可范唱注意:声音连贯,优美5.歌曲处理:(1)换气符号“V”的准确运用(2)尾声处理:啊~ 唔~ 尾声让我们沉醉在这迷人的月色中(3)情感处理:用柔美的声音,带着怀想与热爱的情绪演唱六、表现歌曲1.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全曲2.分男女进行演唱3.个人演唱(让学生通过选择打击乐和情景表演,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
歌曲《月亮月光光》教学反思歌曲《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
歌曲的音调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和谐的二声部把人们带入了梦幻般的意境。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能够唱好和谐的二声部,我首先让他们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接着请他们结合教材上的注释,说说对这首歌曲所表达内容的理解。
进而再次聆听歌曲范唱,体会二声部合唱柔美、和谐的歌声,并让他们根据歌曲所描绘的情景,用绘画或者线条的形式,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紧接着,跟琴模唱第一声部旋律,唱熟练后填入歌词演唱歌曲。
然后模唱第二声部旋律,唱会后与我合作相互交换完整地视唱两个声部的旋律,接着分小组分别合唱旋律,然后填唱歌词合唱歌曲。
为了让他们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我采用了跟唱-领唱-齐唱-合唱等方法来练习二声部合唱,多次反复后,学生们就能够柔声地歌唱了。
最后,请他们分别用不同的声部演唱不同的段落,且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部跟伴奏演唱歌曲。
柔和的声音,美妙的和声,在教室里回荡。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全曲由“ 1 2 3 5”五个音组成,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 1 3”三个音加以发展。
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正确运用力度和速度处理歌曲。
小学四年级上音乐演唱《月亮月光光》教案教学分析歌曲《月亮月光光》这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
由于歌曲旋律吸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词充满诗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人们面前,歌词反映的事充满生活的气息,使人想到儿童对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进行近似民歌的音调,四句的节奏是完全相同的。
在慢速度中,每句均为级进弱起,使学生在歌曲中逐步体验到家的温暖,以及对家乡的眷恋。
教学目标1、体会歌曲弱起小节的感觉,运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2、运用聆听、想象、模唱、教唱等环节开展教学,通过感受、体会和理解歌曲的意境并演唱。
3、感受歌曲《月亮月光光》优美如歌般的风格,体会作者对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体验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意境,能保持气息的连贯和饱满,感受二声部演唱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课前练声。
(运用柯尔文手势)一.谜语导入。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1、视唱低声部旋律。
2、视唱高声部旋律。
3、听歌曲,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旋律有什么特点?4、老师用闽南语范读歌词,学生学习歌词并理解歌词大意。
5、低声部唱谱填词,高声部唱谱唱词。
6、二声部合唱,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视唱歌谱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感知力、观察能力和识谱能力。
跟老师学习闽南语歌词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三.创编表演。
1、请同学为歌曲设计动作并表演。
2、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表演。
3、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该环节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及表演能力。
四、德育渗透,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护家园的情感。
歌曲《月亮月光光》
教学基本要求
1、这首歌曲的节奏基本相同,因此,在学唱歌曲前教师可根据歌曲的基本节奏设计与歌曲特点相吻合的律动,让学生跟着音乐反复律动,熟悉歌曲。
2、学唱歌谱时要注意指导弱起的演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每一句开头的第一个音是在小节中的弱拍上,因此,在演唱时声音要轻。
3、熟悉曲调后,说说歌曲一共有几句,然后让学生按照歌曲中的换气记号唱一唱。
注意连线的地方要唱准时值。
4、由于这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学唱歌词时要对方言作解释(详见歌曲注解)。
然后让学生说说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5、演唱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感受歌曲的特点和表现的意境:
(1)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这首歌是用什么速度演唱?这样的速度对表现歌曲起到什么作用?
(3)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旋律起伏大吗?这样的旋律进行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6、学生分声部学会歌曲后,再进行二声部合唱。
7、演唱歌曲时,可让学生讨论:怎样唱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处理。
比如力度的处理,可以根据乐句作变化;也可以段与段作变化。
不管怎样的处理,都要让学生大胆尝试,比较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