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理学基本病理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病理学基本病理

第一节循环障碍

一. 血液循环障碍:包括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全身各器官循环障碍。

原因:①心脏血管系统疾病或②血液本身状态的改变。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机体某一地方某器官发生障碍。

注意: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某些器官(心、脑)→发展为全身性循环障碍。前者为后者的局部表现。如:心力衰竭部淤血和水肿。

下面主要讨论局部循环障碍:

1 充血: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含血量越过正常,称为充血。

按发病原因和机理: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

(1)动脉性充血:

从动脉流入血液量过多,静脉流出的血量正常。引起该器官或组织含血量超过正常,称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1> 类型: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

a> 生理性充血——正常活动增加,动脉血量增多而充血。

b> 病理性充血:至病因子作用下引起的。

<2> 发病表现:

神经性的:①血管舒张神经兴奋②血管收缩神经兴奋减弱时→血管扩张充血

b>发病时,组织中血管扩张性物质增多→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充血

<3> 病理变化

由于血量增多,局部组织、器官呈洋红色,体积增大、局部代谢旺盛功能增强。

<4> 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

a> 短期轻度充血→有利的,使局部组织氧气、营养物质、白细胞和抗体

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加强防御能力。

b> 长期严重充血→淤血、水肿、出血。发生在脑部后果更为严重。(2)静脉性充血:

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器官和组织含血量增多,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1> 类型:静脉性充血都是病理性的。原因:①静脉受阻②静脉受压

<2> 病理变化:淤血组织暗红色或兰紫色,体积肿大、机能减退。

<3> 对机体影响一般较动脉性充血为严重。

a> 短时间淤血,除去原因后,淤血消退

b> 长时间淤血,引起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使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

2 局部贫血:局部组织或器官血量少于正常,称局部贫血,也称局部缺血。(1)原因:

<1> 动脉痉挛性:引起痉挛——低温、外压、化学物质、毒素及疼痛。

<2> 动脉阻塞性:(a)管壁增厚

(b)管内被某些异物阻塞→腔狭窄、闭塞

<3> 动脉压迫性:附近的肿瘤、异物、积液、动脉扭曲引起。

(2)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1> 轻度缺血:仅引起局部贫血,色泽苍白,功能降低,应缺氧细胞发生变性或萎缩。

<2> 血流完全断绝:该组织坏死。

3 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体外,称出血。

外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外出血。

内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

(1)出血的类型

<1> 破裂性出血:血管破裂引起出血称破裂性出血。

<2> 渗出性出血:血管壁渗透性增多,血细胞通过管壁漏出血管外,称渗出性出血。

(2)引起的原因:

①严重感染,抗原,毒物,淤血,血管,→血管受损,通透性加强,血液渗出。

②维生素缺乏时,影响血管完整性→出血

③血液性质的改变,血小板数量过少,凝血因子缺乏→出血。

(3)病理变化和结局

动脉管的破裂性出血时,常形成血肿。毛细血管出血,形成的出血点(淤血)或出血斑(於斑)。

腔内出血称为积血,组织内出血称为溢血。

结局:少量出血完全吸收;大量出血,不完全吸收,被结缔组织取代,形成疤痕。

(4)对机体的影响:

<1> 心脏和大动脉大出血,→死亡

<2> 少量而长期的出血,→贫血和物质代谢障碍。

<3> 体表小血管出血,可自行停止,对机体影响不大。

4 血栓的形成:在心脏活血管的某一部分由于血液成分凝集和凝固而形成固体,物质的形成的过程叫血栓形成。该固体称为血栓。

(1)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1> 心血管内膜损伤,是由炎症和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引起,引起内皮下的胶

原纤维,血小板凝集在的胶原纤维上。

①释放二磷酸腺苷和血管活性物质→血小板进一步堆积

②胶原启动子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凝血因子

内膜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凝血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凝胶→发生凝固。

<2> 血液状态改变

正常状态: (流色,流速正常),血液的有形成分在中轴流动。

血浆带走血管壁和形成(边流)

血小板不与内膜接触,不易形成血栓

不正常时:(血流缓慢,不规则停止)

①轴流和边流界限消失,血小板进入边流,并和血管内膜接触机会增多,血小板凝集

②粘集形成的凝血因子血液减缓不易稀释和冲走,已形成血栓。血栓常发

生在血液缓慢的静脉中,是动脉中的四倍。

③血液减慢→缺氧→内皮细胞→复性脱落→血小板凝集。

<3> 血液凝过性增加

血小板,红细胞复化,血浆生化特性转变→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栓因素:凝血因子增加,抗凝减少,血小板凝集增加凝血激活酶增加。

(2)血栓形成过程和类型:

首先,血小板在局部的粘附和堆集,随即在二磷酸腺苷和血栓素A作用下→血小板进一步堆集,似小丘状,呈灰白色称白色血栓,它是血栓形成的起点,又叫血栓头部。血栓头突出于管壁中→涡流→形成新的血小板堆聚并不断增加→互相混合→形成小果状→血液缓慢→血中白细胞粘附于血小板小果表面形成白细胞边层→崩解释放次血因子,因血流减慢,凝血因子浓度增高→凝血酶原复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复为纤维蛋白。处于血小板小梁之间网罗着大量红细胞和少许白细胞,呈红白条絮状。呈波纹状混合血栓→即血栓的体部。这种逐渐增大直到血腔完全阻塞→局部血液停止→血液凝固→形成均匀一致的血栓→即血栓尾部。血栓尾部形成后可作为新的血栓形成起点,再形成血栓→不能延伸。越来越长。

(3)血栓形成的特点:

<1> 白色血栓——血栓的头部

主要是血小板、白细胞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较牢固地粘连在血管壁上。

多见于动脉和心腔血液较快,释放的血小板凝血因子易被冲走,通常只形成白色血检而终止。

<2> 混合血检——血栓的体部

成分技状的血小板周围积聚不等量的白细胞,之间有纤维蛋白网,充满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外观红白相间,较多的发生于静脉。

<3> 红色血栓——血栓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