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标准工时与工时额定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0
1.0目的:为了有效的规划和改善制造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0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单位。
3.0名词解释:标准工时: 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工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标准工时(T)=准备工时(R)+单件工时(V)*批量(N)4.0标准工时定额:4.1准备工时(R)4.1.1准备工时: 指作业员熟悉图纸、开机、换程式、换刀模具、备料、首检、移料等时间的总和。
各工4.1.2在工时定额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的准备工时作以适当的调整。
4.2 单件工时(V)4.2.1 单件工时(V): 一位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工具完成一件合格料品所需的时间.单件工时(V)=上下料时间(Ts)+机器/人加工效率(Vr)*(1+宽放率(Aw))+辅助时间(F)4.2.24.2.34.2.4各工序/机器单件工时具体定额4.2.4.1剪床:(均以标准板材(4尺,8尺)计算,则有剪条料单件工时=(材料长/条料宽+1)*12"/N剪净料单件工时V=[(A+1)*12”+(C+1)*Vr]/N*(1+Aw) B DA=材料长B=工件长C=材料宽D=工件宽N=一张板加工工件数量Vr=单刀时间(当工件L<5000时,Vr=0.1’; 当工件500>L>1000时,Vr=0.15’;当工件L>1000时,Vr=0.2’)4.2.4.2数冲:a. V=Ts+ [(C+D)/*Vr+E*H+F*K]*(1+Aw)C=工件外周长D=工件内孔周长(孔径大于60mm)E=换刀次数F=孔数(孔径等于或小于60mm)Vr=切边速度0.15'/1000mm(按刀长为60算)H=自动换刀速度0.15'/次K=冲孔速度(松散孔1”/下冲一次,密集孔1”/下冲6次(液压AMADA))b. 覆膜与去毛刺时间=数冲单件工时(V)。
c. 当加工工件板材厚度大于2.0时,其单件工时须乘以1.2的系数.4.2.4.3切割机:a.平台切割机:V=Ts+Vr*N*(1+Aw)+F (可根据材料截面的大小对其机器工效率作以适当的调整)N=下切刀数b.等离子切割机:V=Vr*L*(1+Aw)+FL=切割缝长4.2.4.4网孔机:V=Ts+Vr*N*(1+Aw)+FN=下冲次料=孔总数一次冲孔数4.2.4.5冲床:a.抽孔、压铆:V=Ts+Vr*N*(1+Aw)+FN=压铆数量或抽孔数量当N>15时,其单件工时(V)须乘以0.8系数;b.成形、落料、冲孔、切边、冲凸包、冲桥等:V=Ts+Vr*N*(1+Aw)+FN=下冲次数剪条料后落料的单件时间须乘以0.6系数;c.当料件长大于1200mm,宽大于500mm时,其机床加工效率应乘以2。
标准时刻的设定一﹑标准工时概要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Time)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刻。
它具有以下五项要紧因素﹕(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同时不易引起疲惫﹐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明白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一般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全然原那么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刻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看性与公平性。
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基本上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刻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治理的根底﹐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本钞票治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刻的意义与用途制定合理的标准时刻是科学治理的最全然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无标准时刻就无治理的第一步。
通过标准时刻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能够客看正确地点案﹑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
标准时刻的应用特不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治理基准。
标准时刻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生产方案﹔(2)人工工时方案及人员方案﹔(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本钞票﹐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本钞票操纵与治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方案﹔(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殊要强调的是标准时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革新﹐标准时刻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刻的构成大多数的标准时刻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刻〞和“标准预备时刻〞构成。
此两项又分不由净作业时刻和宽放时刻构成。
如以下图(1)标准主体作业时刻与标准预备时刻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预备和中间预备所消耗的时刻。
标准工时培训讲义一、引言工时管理在今天的企业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标准工时是指在不涉及加班情况下,员工应当完成工作的时间。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工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带来双赢的局面。
因此,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标准工时的概念、制定、实施和管理。
二、概念1. 标准工时的定义标准工时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员工应当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
通常以小时计算,是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员工的劳动力和工作内容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来制定的。
2. 标准工时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生产安排,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过度劳累和职业疲劳;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制定标准工时1. 确定标准工时的基准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确定员工的基本工作时间。
可以考虑生产需求、员工的劳动力情况、行业标准及企业的实际情况。
2. 制定标准工时的程序应根据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流程,确定标准工时的制定程序,包括相关部门的参与、评估标准和定期审查等。
3. 完善标准工时的细则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员工群体,可以制定不同的标准工时细则,包括工作内容、工时考核指标和工时管理与监督等。
四、实施标准工时1. 有效的沟通和宣传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后,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使全体员工了解标准工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并积极参与其中。
2. 建立标准工时监督和评估机制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工时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3. 加强培训和指导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和情况,不断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工时管理的有效性。
五、标准工时的管理1. 掌握工时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工时管理体系,及时掌握员工的工时情况,发现和解决工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优化工时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企业的工时管理流程,提高工时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实现最大程度的生产效益。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运用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于计量和衡量员工工作量的基准。
它通常以小时为单位,并根据不同工作的性质和要求而设定。
标准工时的定义和运用在现代职场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工时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首先,标准工时的定义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内,规定员工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某些生产流程繁琐的工作,标准工时可以设置为相对较长的时间,而对于一些简单的任务,标准工时可以设置为较短的时间。
总之,标准工时的定义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以确保员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评估。
其次,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来计算。
例如,假设员工的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那么在一周工作5天的情况下,标准工时可以设置为40小时。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工作的量来计算标准工时。
例如,对于一项复杂的任务,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估计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时间,然后将其作为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在实际运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依据。
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对每个员工完成工作量的评估,能够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其次,标准工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督促员工高效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此外,标准工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工作安排。
通过准确计算和掌握员工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工作进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然而,标准工时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标准工时的设定需要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和员工的能力。
一些工作任务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工作环境的变化、设备故障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作的完成时间产生影响。
先听听大家对标准产能的理解与现状的做法,展开研讨。
产能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
每位企业主管之所以十分关心生产能力,是因为他随时需要知道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当需求旺盛时,他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当需求不足时,他需要考虑如何缩小规模,避免能力过剩,尽可能减少损失。
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
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标准工时的定义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的界定条件:∙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使用规定的设备、治工具∙由受过训练的作业人员∙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达成一定的品质要求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通过时间研究制定标准时间∙利用模特法制定标准工时∙根据历史数据制定标准工时备注: 标准工时制定有多种方法,以上是3种常用方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
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其中影响评比的因素包括:∙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设备工具的完善度∙操作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的困难度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劳动合同工时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时间。
在我国,劳动合同工时制度主要包括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三种类型。
本文将从这三种工时制度出发,详细探讨劳动合同工时的相关问题。
一、标准工时制标准工时制是指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为固定的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为固定的40小时。
这种工时制度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实行,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和身体健康。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
同时,用人单位还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依法为劳动者提供福利待遇。
在标准工时制下,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且休息日不得低于24小时。
此外,用人单位还需遵守国家关于节假日和休息日的规定,确保劳动者享有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权利。
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不得擅自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如需延长,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费。
二、综合计算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一定周期(如周、月、季、年)综合计算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在这种工时制度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可以跨越多个工作日,但在一个周期内,总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法定的标准工作时间。
综合计算工时制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然而,这种工时制度也容易导致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稳定,可能影响到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平衡。
因此,用人单位在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制时,应当合理制定工作时间表,确保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休息日,并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三、不定时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不规定具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在这种工时制度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较为灵活,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过长,影响身体健康。
不定时工时制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行业和岗位,如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销售人员等。
用人单位在实施不定时工时制时,应当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意愿,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标准时间的设定一﹑标准工时纲要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Time)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达成切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拥有以下五项主要要素﹕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切合作业内容要求而且不易惹起疲惫﹐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出公斤。
娴熟程度﹕大部分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娴熟度﹐作业员要认识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劳动强度与速度﹕合适大部分一般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来源则是操作者经过自检及互检达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权衡全部工作的标准﹐它拥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IE的所有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拟订的标准时间公正合理﹐因为它是权衡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后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买﹑成本管理等有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拟订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
经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加工作的所有人都能够客观正确地计划﹑实行并评论工作结果。
标准时间的应用特别宽泛﹐是制造业必不行少的作业管理基准。
标准时间的应用详细有以下几个方面﹕拟订生产计划﹔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评论﹕不一样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一样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一样的作业方法的好坏﹔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含记件薪资的标准﹔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设施及工装的需求计划﹔改革与改良的成绩评论。
特别要重申的是标准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跟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良﹐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组成大部分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组成。
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以下列图(1)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达成工作所一定进行的作业包含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先准备和中间准备所耗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