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 CMA 对照表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检测机构|CMA、CNAS、CAL有什么区别检测报告上带有的三个标识含义分别是:CMA: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CMAF: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
此项制度是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而设定的,是食品检验机构从事食品检验活动的一种准入制度,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行政许可项目之一。
(相当于CMA在食品检测方面的特殊管理)CNAS标识: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CAL标识:表明该机构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令第86号令:《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资质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CMA)和审查认可(CAL)。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必须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门的计量认证。
也是就说,在我国计量认证是检验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CNAS认可是由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实施的认可活动,是一种自愿行为,任何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均可申请认可。
CNAS已与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签订了互认协议(APLAC-MRA)。
因此,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以获得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承认。
审查认可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以及质量体系进行的审查。
CNAS和CMA实验室通用标准记录表格简介本文档提供了CNAS和CMA实验室通用标准记录表格的样式和要求。
该表格用于记录各种实验室标准的相关信息,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表格内容表格应包含以下内容:1. 标准编号:列出标准的编号,以便在实验室内部和外部进行标识和参考。
标准编号:列出标准的编号,以便在实验室内部和外部进行标识和参考。
2. 标准名称:记录标准的名称,清晰明了地描述标准的内容和范围。
标准名称:记录标准的名称,清晰明了地描述标准的内容和范围。
3. 标准类别:指明标准属于哪个类别,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标准类别:指明标准属于哪个类别,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4. 发布日期:记录标准的发布日期,以便及时了解标准的最新版本。
发布日期:记录标准的发布日期,以便及时了解标准的最新版本。
5. 实施日期:标明实验室开始执行该标准的日期,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标准要求。
实施日期:标明实验室开始执行该标准的日期,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标准要求。
6. 状态:标注标准的状态,包括有效、废止、暂行等,以便实验室了解标准的使用情况。
状态:标注标准的状态,包括有效、废止、暂行等,以便实验室了解标准的使用情况。
7. 摘要:提供标准的简要摘要,包括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
摘要:提供标准的简要摘要,包括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
8. 备注:可选项,用于记录标准的补充说明和其他相关信息。
备注:可选项,用于记录标准的补充说明和其他相关信息。
使用方式实验室使用该表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填写规范:填写表格时要求准确无误地填写所有必要信息。
填写规范:填写表格时要求准确无误地填写所有必要信息。
- 更新管理:定期检查并更新表格中的标准信息,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始终符合最新版本。
更新管理:定期检查并更新表格中的标准信息,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始终符合最新版本。
- 文件存档:合理保存记录表格的纸质或电子副本,以便日后查阅和审查。
■CNAS、CMA/CAL认可标准
1)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2002
2)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1996
3)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571-1996
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08-2001
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
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7)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2001
8)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GA/T 678-2007
9)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 644-2006
10)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T 21741-2008
11)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B/T 670-2006
12)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669.1-2008
1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合格评定第1部分:系统功能性能检
验规范 GA 793.1-2008
1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15)《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
五、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流程。
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受控状态:受控发放编号:TXWJ-BGJL2020 质量体系文件质量记录表格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发布日期:2020年3月10日实施日期:2020年3月11日编写委员会质量记录表格TXWJ-BGJL2020第1版编写:(手写签名)审核:(手写签名)批准:(手写签名)颁布: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目录公正与诚信检查记录表ZLJLBG-001 编号:ZLJLBG-002 编号:保密性检查记录表编号: ZLJLBG-003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记录人员一览表编号:检测人员持证登记表编号:员工履历表人员岗位能力确认表ZLJLBG-007 编号:人员综合能力考核评价记录表ZLJLBG-008评价人/日期:编号:批准/日期年度考核表ZLJLBG-010编制部门:培训申请表编号:培训计划ZLJLBG-011 编号:培训记录ZLJLBG-012 编号:记录人:职工培训考核评价表ZLJLBG-13培训总结总结人:ZLJLBG-014编号:日期:ZLJLBG-015 编号:员工个人培训档案注:证明材料复印件可附在《员工培训档案》之后供备查。
培训需求调查表ZLJLBG-017 编号:人员监督工作记录表会议记录表ZLJLBG-020 编号:检验检测场所安全和环境评价记录内务管理日常检查记录ZLJLBG-022 编号:检查目的:确保实验室内务符合管理要求,使实验室的工作井然有序。
检查人: 检查时间:安全、环境和内务管理检查记录检测环境条件记录表仪器设备管理台账第页共页编号:仪器设备维护计划表第页共页编号:编制: 审核: 批准: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ZLJLBG-029填报人员: 日期:现场检测设备入库登记表现场检测仪器设备领用记录仪器和设备使用记录仪器设备降级、报废处理审批表。
CMA评审准则与CNAS认可准则条款对照表CMA评审准则与CNAS认可准则条款对照表《评审准则》条《评审准则》条款名称款号管理要求4 组织4.1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1.10 4.1.11 4.1.12管理体系4.2 文件控制4.3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4.4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5 合同评审4.6 申诉和投诉4.7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4.8 记录4.9 内部审核4.10 管理评审4.11 技术要求5 人员5.1 5.1.1 5.1.2 5.1.3 5.1.4 5.1.5 5.1.65.1.7CNAS-CL01《认可准则》条款号备注44.1;4.1.1;4.1.2 4.1.1 4.1.3 4.1.3 4.1.5 a) 4.1.4;4.1.5 b),d) 4.1.5 b) 4.1.5 e) 4.1.5h),i) 4.1.5 e),j) 4.1.5 g) 4.1.5 h),i)CL01中无对应4.2;4.2.1;4.2.2;4.2.3;4.2.4;4.2.5;4.2.6;4.2.7 4.3;4.3.1;4.3.2;4.3.3 4.5;4.5.1;4.5.2;4.5.3;4.5.4 4.6;4.6.1;4.6.2;4.6.3;4.6.4 4.4;4.4.1;4.4.2;4.4.3;4.4.4;4.4.5 4.7;4.84.9;4.10;4.11;4.12 4.13 4.14 4.15 55.2 5.2.1;5.2.3 5.2.5 5.2.2 5.2.1 5.2.4;5.2.55.2.5CL01中无对应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5.2 5.3 5.2.1 5.3.1;5.3.2 5.2.2 5.3.2 5.2.3 5.3.5 5.2.4 5.3.5 5.2.5 5.3.3 5.2.6 5.3.4 5.3 5.4 5.3.1 5.4.1;5.4.2 5.3.2 5.4.2;5.4.5 5.3.3 5.4.2 5.3.4 5.4.2 5.3.5 5.4.3;5.4.4 5.3.6 5.4.1 5.3.7 5.4.7 5.4 5.5;5.6.3.25.4.1 5.5.1;5.5.2;5.5.6;5.5.12 5.4.2 5.5.7 5.4.3 5.5.1 5.4.4 5.5.3 5.4.5 5.5.5 5.4.6 5.5.4;5.5.8 5.4.7 5.5.9 5.4.8 5.5.10 5.4.9 5.5.11 5.4.10 5.5.1 5.5 5.6 5.5.1 5.6.2 5.5.2 5.6.2.2.2 5.5.3 5.5.2 5.5.4 5.6.3.1 5.5.5 5.6.3.2 5.5.6 5.6.3.3 5.5.7 5.6.3.4 5.6 5.7;5.85.6.1 5.7.1;5.7.2;5.7.3;5.8.1 5.6.25.7.1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5.6.3 5.6.4 5.6.5 5.6.6 5.6.7 5.7 5.7.1 5.7.2 5.8 5.8.1 5.8.2 5.8.3 5.8.3 c) 5.8.4 5.8.5 5.8.6 5.8.75.7.3 5.7.2 5.8.3 5.8.2 5.8.4 5.9 5.9.1 5.9.2 5.10 5.10.1 5.10.2 5.10.3 5.4.65.10.3.2 5.10.6 5.10.7 5.10.9CL01中的5.10.8在"评审准则"中无条款对应浅谈化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摘要:本文从第三方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机、料、法、环、测(5M1E)等方面阐述了化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定义、目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等内容;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只有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使实验室的检测业务持续发展,赢得客户和市场。
检测报告CNAS、CMA、CAL三个标识的含义与区别检测报告上带有的三个标识含义分别是:CNAS标识: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标识表明质检中心的检测能力和设备能力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CNAS是什么实验室都可以申请认可,只要你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通过认可就可以发证,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实验室,企业甚至个人实验室等等,范围很广。
CMA: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CMA是“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的缩写;中文含义为“中国计量认证”。
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
这种认证对象是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如各种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环境检测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等。
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标记;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贸易交易等方面,具有法律效力,是仲裁和司法机构采信的依据。
CMA是一般只对第三方实验室,也包括小部分特定的第二方实验室,范围比较小,他一般跟审查认可一起,只有经过政府的授权才有资格。
CAL标识:表明该机构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
CAL是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符号,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授予的权威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使用的授权标志,可以承担国家行政机构下达的法定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也可以出具带有CAL、CMA标志的检验报告。
CMA评审准则与CNAS认可准则条款对照表CMA评审准则与CNAS认可准则条款对照表《评审准则》条《评审准则》条款名称款号管理要求 4 组织 4.1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1.10 4.1.11 4.1.12管理体系 4.2 文件控制4.3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4.4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5 合同评审 4.6 申诉和投诉4.7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4.8 记录 4.9 内部审核 4.10 管理评审4.11 技术要求 5 人员5.1 5.1.1 5.1.2 5.1.3 5.1.4 5.1.5 5.1.65.1.7CNAS-CL01《认可准则》条款号备注 44.1;4.1.1;4.1.2 4.1.1 4.1.3 4.1.3 4.1.5 a) 4.1.4;4.1.5 b),d) 4.1.5b) 4.1.5 e) 4.1.5 h),i) 4.1.5 e),j) 4.1.5 g) 4.1.5 h),i)CL01中无对应4.2;4.2.1;4.2.2;4.2.3;4.2.4;4.2.5;4.2.6;4.2.74.3;4.3.1;4.3.2;4.3.3 4.5;4.5.1;4.5.2;4.5.3;4.5.44.6;4.6.1;4.6.2;4.6.3;4.6.4 4.4;4.4.1;4.4.2;4.4.3;4.4.4;4.4.5 4.7;4.84.9;4.10;4.11;4.12 4.13 4.14 4.15 55.2 5.2.1;5.2.3 5.2.5 5.2.2 5.2.15.2.4;5.2.5 5.2.5CL01中无对应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5.2 5.3 5.2.1 5.3.1;5.3.2 5.2.2 5.3.2 5.2.3 5.3.5 5.2.4 5.3.5 5.2.5 5.3.3 5.2.6 5.3.4 5.3 5.4 5.3.1 5.4.1;5.4.2 5.3.2 5.4.2;5.4.5 5.3.3 5.4.2 5.3.4 5.4.2 5.3.5 5.4.3;5.4.4 5.3.6 5.4.1 5.3.7 5.4.7 5.4 5.5;5.6.3.25.4.1 5.5.1;5.5.2;5.5.6;5.5.12 5.4.2 5.5.7 5.4.3 5.5.1 5.4.4 5.5.3 5.4.5 5.5.5 5.4.6 5.5.4;5.5.8 5.4.7 5.5.9 5.4.8 5.5.10 5.4.9 5.5.11 5.4.10 5.5.1 5.5 5.6 5.5.1 5.6.2 5.5.2 5.6.2.2.2 5.5.3 5.5.2 5.5.4 5.6.3.1 5.5.5 5.6.3.2 5.5.6 5.6.3.3 5.5.7 5.6.3.4 5.6 5.7;5.85.6.1 5.7.1;5.7.2;5.7.3;5.8.1 5.6.25.7.1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5.6.3 5.6.4 5.6.5 5.6.6 5.6.7 5.7 5.7.1 5.7.2 5.8 5.8.1 5.8.2 5.8.3 5.8.3 c) 5.8.4 5.8.5 5.8.6 5.8.75.7.3 5.7.2 5.8.3 5.8.2 5.8.4 5.9 5.9.1 5.9.2 5.10 5.10.1 5.10.2 5.10.3 5.4.6 5.10.3.2 5.10.6 5.10.7 5.10.9CL01中的5.10.8在"评审准则"中无条款对应浅谈化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摘要:本文从第三方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机、料、法、环、测(5M1E)等方面阐述了化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定义、目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等内容;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只有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使实验室的检测业务持续发展,赢得客户和市场。
新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照表(CMA )(2)今天为大家继续整理出新版《查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旧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条款对照表,方便大家学习领会新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本次是新版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4.5.1以后的部份4.5.23检验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并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
结果通常应以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形式发出。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a) 标题;b) 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适用时);c) 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地址不同);d)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结束的清晰标识,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硬拷贝应当有页码和总页数;e)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 所用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g) 检验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h) 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重大影响时,注明样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验检测的日期;i) 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提供检验检测机构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j) 检验检测检报告或证书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k) 检验检测机构应提出未经检验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声明;l) 检验检测结果的测量单位(适用时);m) 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送检的,其检验5.8.1 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和/或校准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
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5.8.2检测和/或校准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a) 标题;b) 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与实验室地址不同的检测和/或校准的地点;c) 检测和/或校准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及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d)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必要时);e) 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f) 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g) 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和/或校准的日期(必要时);h) 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所用抽样计划的说明;i) 检测和/或校准的结果;j) 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及其报告批准人签字或等效的标识;k) 必要时,结果仅与被检测和/或校准样品有关的声明。
CNAS和CMA实验室通用设备记录表格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和CMA(中国计量认证)实验室通用设备的记录表格。
这个记录表格用于跟踪和记录实验室所使用的设备信息,确保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CNAS和CMA实验室通用设备记录表格
字段解释
- 序号:设备在记录表格中的顺序编号。
- 设备名称:每个设备的名称。
- 型号:每个设备的型号。
- 生产厂商:制造设备的公司或组织。
- 出厂编号:设备在出厂时分配的唯一标识符。
- 验收日期:设备通过验收并被接受的日期。
- 检定周期:设备需要进行检定的周期。
- 状态:设备当前的使用状态,例如正常、维修中等。
使用注意事项
- 每次有新的设备进入实验室,都要及时更新记录表格,并填写相关信息。
- 当设备需要进行检定时,及时安排检定并记录检定结果。
- 当设备需要维修时,将设备状态更新为维修中,记录维修详细信息,并及时修复设备。
- 定期检查记录表格,确保其中的信息准确无误。
以上是CNAS和CMA实验室通用设备记录表格的内容和使用说明。
通过使用该表格,实验室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设备,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CMA评审准则与CNAS认可准则条款对照表CMA评审准则与CNAS认可准则条款对照表《评审准则》条《评审准则》条款名称款号管理要求 4 组织 4.1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1.10 4.1.11 4.1.12管理体系 4.2 文件控制4.3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4.4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5 合同评审 4.6 申诉和投诉4.7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4.8 记录 4.9 内部审核 4.10 管理评审4.11 技术要求 5 人员5.1 5.1.1 5.1.2 5.1.3 5.1.4 5.1.5 5.1.65.1.7CNAS-CL01《认可准则》条款号备注 44.1;4.1.1;4.1.2 4.1.1 4.1.3 4.1.3 4.1.5 a) 4.1.4;4.1.5 b),d) 4.1.5b) 4.1.5 e) 4.1.5 h),i) 4.1.5 e),j) 4.1.5 g) 4.1.5 h),i)CL01中无对应4.2;4.2.1;4.2.2;4.2.3;4.2.4;4.2.5;4.2.6;4.2.74.3;4.3.1;4.3.2;4.3.3 4.5;4.5.1;4.5.2;4.5.3;4.5.44.6;4.6.1;4.6.2;4.6.3;4.6.4 4.4;4.4.1;4.4.2;4.4.3;4.4.4;4.4.5 4.7;4.84.9;4.10;4.11;4.12 4.13 4.14 4.15 55.2 5.2.1;5.2.3 5.2.5 5.2.2 5.2.15.2.4;5.2.5 5.2.5CL01中无对应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5.2 5.3 5.2.1 5.3.1;5.3.2 5.2.2 5.3.2 5.2.3 5.3.5 5.2.4 5.3.5 5.2.5 5.3.3 5.2.6 5.3.4 5.3 5.4 5.3.1 5.4.1;5.4.2 5.3.2 5.4.2;5.4.5 5.3.3 5.4.2 5.3.4 5.4.2 5.3.5 5.4.3;5.4.4 5.3.6 5.4.1 5.3.7 5.4.7 5.4 5.5;5.6.3.25.4.1 5.5.1;5.5.2;5.5.6;5.5.12 5.4.2 5.5.7 5.4.3 5.5.1 5.4.4 5.5.3 5.4.5 5.5.5 5.4.6 5.5.4;5.5.8 5.4.7 5.5.9 5.4.8 5.5.10 5.4.9 5.5.11 5.4.10 5.5.1 5.5 5.6 5.5.1 5.6.2 5.5.2 5.6.2.2.2 5.5.3 5.5.2 5.5.4 5.6.3.1 5.5.5 5.6.3.2 5.5.6 5.6.3.3 5.5.7 5.6.3.4 5.6 5.7;5.85.6.1 5.7.1;5.7.2;5.7.3;5.8.1 5.6.25.7.1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5.6.3 5.6.4 5.6.5 5.6.6 5.6.7 5.7 5.7.1 5.7.2 5.8 5.8.1 5.8.2 5.8.3 5.8.3 c) 5.8.4 5.8.5 5.8.6 5.8.75.7.3 5.7.2 5.8.3 5.8.2 5.8.4 5.9 5.9.1 5.9.2 5.10 5.10.1 5.10.2 5.10.3 5.4.6 5.10.3.2 5.10.6 5.10.7 5.10.9CL01中的5.10.8在"评审准则"中无条款对应浅谈化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摘要:本文从第三方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机、料、法、环、测(5M1E)等方面阐述了化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定义、目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等内容;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只有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使实验室的检测业务持续发展,赢得客户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