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欣赏课程标准

文学欣赏课程标准

文学欣赏课程标准
文学欣赏课程标准

文学欣赏课程标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课程标准

《文学欣赏》课程标准

《文学欣赏》课程作为航空服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解读、移情换位,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联想和想象,并在感情上获得快感和美感的一种精神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持续进行,以培养高职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其人文素质。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基于就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需要,课程设计思路方案?

1、根据培养目标和需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能够使用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些常用技巧(即主题思想分析、情节分析、人物刻画分析和形象语言分析)进行独立学习;在此基础上,依据课标所列教学要点进行教学。?

2、将教材作为中介,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感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有信心和兴趣阅读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3、注意结合作品讲解写作的社会背景、作家人品风格及作品思想文化内涵,提出有助于提高人文品质、审美体验与创新思维的启发性问题,课后布置多种形式的长短书面

练习。适当利用课堂答题和讨论活动,锻炼学生大胆而流利顺畅地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和散文,以增加文学积累。努力引发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鼓励他们养成经常动笔的良好习惯。?

4、不求文学史上的全面性,而立足审美性,关注可读性,偏重现当代,以激发学生的审美乐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提升思想境界。

三、课程目标

1、知识标准

(1)初步梳理中国文学史发展历程,以文学史发展线索为经,以各时期各体裁经典作品为纬,学习掌握中外文学史常识。

(2)掌握代表性作品的题材与主题,情节与结构,语言特征,以中外重要文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线索。

(3)理解文学的社会作用,即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思想内涵及文学成就,注意同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比较,不同时期同一题材作品的穿插介绍,便于学生理解文学的流派变革;注意用现代意识,创造性地鉴赏传统文学作品。

2、能力标准

(1)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综合考量其时代浪潮、知人论世,借鉴他山之石等,全面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风格。

(2)掌握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可侧重于诗、词、小说、散文等体裁;辨识文学作品的一般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等;掌握阅读赏析作品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

3、素质标准

(1)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2)?具有热本专业,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3)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4)?拓宽学生文化知识面???

(一)教学组织与方法

(1)教学组织模式

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活动,“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思路、教方法,通过朗诵、演示或情景回放,或让学生实际扮演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老师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将基本理论、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交给学生,达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与模拟练习,案例教学法

(二)课程资源

(1)实验实训条件要求

相应的情景及文本欣赏资源。

(2)师资要求

具备相应的课程教学岗位资质,相应的专业教育背景与服务工作经验,能够不断进行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改革创新能力。

(3)网络教学资源

(三)教材选用及参考文献

彭雪华《文学欣赏》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

(四)考核方法

主要采用形成性(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形成性考核包括,教学做一体化活动中小组协作表现考核,日常教学实习活动完成情况考核;出勤率、作业完成、课堂发言、活动参与度情况考核,其中学习过程中的成果考核(含完成实习实训任务情况、小组协作成果、考证情况等等)占50%,作业出勤率、课堂发言等占课程考核10%,期终考核占40%。

图案设计教案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第一章走进图案 【引入】:(从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图案应用实例引出图案与我们的关系)装饰图案作为造型艺术之一,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通过提炼、概括、归纳、夸张、取舍等艺术手段,创造出的具有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的可视图形。 第一节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讲述】: 图案早于绘画和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在制造的工具和器皿上施加纹饰图案作为装饰,还有各种充满想象的奇异图腾、纹身等。“图案”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日本对英语单词“Design”(设计)的翻译,意思指所有关于形状、构造、色彩、装饰等进行预先设计的总称。如今的图案一般指平面设计图形,表现为装饰纹样的形式,已经不能代表设计的全部含义。【粗体为板书内容】: 一、图案的含义: 1、广义上讲:它是工艺美术品,日用品,或工业产品造型、构成、色彩以及花样的预先设计的图样总称。 2、狭义上讲:是指一件器物或产品表面的装饰纹样。 二、图案的分类: 1、按学习目的分: ①基础图案:学习图案的基础理论,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能力和表现技法。 ②工艺图案:为适应某种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成形而进行的意图设计,如染织图 案,陶瓷图案,服装图案等。 2、按性能用途分: ①、平面装饰图案(学习重点):着重于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如染织图案,壁挂 图案,地毯图案,印刷品广告,包装,书刊装饰设计等。 ②、立体装饰图案:着重于造型结构设计,并在形体上作适当的纹样装饰和色彩配置,如环境艺术设计,工艺品设计,产生造型工业美术设计。 ③、综合装饰图案:指立体装饰图案和平面装饰图案相结合的装饰图案设计。如展示设计,舞台形象设计等。 三、图案的特性:

图案设计教案

图案设计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第一章走进图案 【引入】:(从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图案应用实例引出图案与我们的关系)装饰图案作为造型艺术之一,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通过提炼、概括、归纳、夸张、取舍等艺术手段,创造出的具有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的可视图形。 第一节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讲述】:

图案早于绘画和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在制造的工具和器皿上施加纹饰图案作为装饰,还有各种充满想象的奇异图腾、纹身等。“图案”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日本对英语单词“Design”(设计)的翻译,意思指所有关于形状、构造、色彩、装饰等进行预先设计的总称。如今的图案一般指平面设计图形,表现为装饰纹样的形式,已经不能代表设计的全部含义。 【粗体为板书内容】: 一、图案的含义: 1、广义上讲:它是工艺美术品,日用品,或工业产品造型、构成、色彩以及花样的预先设计的图样总称。 2、狭义上讲:是指一件器物或产品表面的装饰纹样。 二、图案的分类: 1、按学习目的分: ①基础图案:学习图案的基础理论,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能力和表现技 法。 ②工艺图案:为适应某种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成形而进行的意图设计, 如染织图案,陶瓷图案,服装图案等。 2、按性能用途分: ①、平面装饰图案(学习重点):着重于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如染织图 案,壁挂图案,地毯图案,印刷品广告,包装,书刊装饰设计等。 ②、立体装饰图案:着重于造型结构设计,并在形体上作适当的纹样装饰和色彩配置,如环境艺术设计,工艺品设计,产生造型工业美术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科组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0月25日 活动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新课标学习 为了有效推进新课改的进程,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校本期开展新课程标准学习活动。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学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习活动以《新课标(学科)标准》为具体学习内容,以推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学习目标 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让广大教师明确学习课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课标的思路,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教研组集中学习讨论,详细解读并全面把握任教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并自觉地将学科课程标准应用于学科教学;通过学习课标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义并形成案例成果。 : 三、学习内容 1.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2.了解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目标。 3.了解新课标与原课标发生了哪些变化。 4.了解怎样把握新课标的新精神、新变化、新要求。 5.运用新课标来指导本学科课堂教学。 四、学习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 五、学习安排 (一)第一阶段:自主学习阶段(2016年10月) 每位学科教师认真研读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要重点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三大核心部分,熟记相关章节,写3000字左右学习笔记。 (二)第二阶段:交流研讨阶段(2016年11月) 教研组组织教师交流讨论: 由组长组织专题学习、教学研讨、交流反思。 1、对比新老课标,找出新理念。新理念大集合:撰写读新课标感受,要有自己鲜明的理念(整理自己的新理念)。 2、如何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研究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指导和应用。根据自己的新理念,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撰写论文。

《图标设计》课程标准

《图标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图标设计/Icon Desig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新媒体与动画 课程学时/学分:52学时/3学分 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 审定人: 开课部门: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动画专业和新媒体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视觉语言创作能力,为今后的界面设计、游戏设计等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图标设计不同于图案设计,不同于图形设计,也不同于标志设计,没有哪种图形象图标这样,讲求意义,传达意义,并且期待准确的理解。 图标是一个极度限制中的设计。为了在桌面上排列整齐划一,图标通常都是正方形构图,同一位置的图标都有同样长宽的尺寸;尤为突出的是图标的尺寸都特别小,Windows最大的图标不过1.69厘米见方,Macintosh虽然支持128×128(Pixel)的图标,那也不过4.52厘米见方;再就是根据所支持环境的不同,图标还会有1bit、4bit、8bit、16bit、32bit等不同的色彩深度。当然这些也都不是在徽标设计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图标设计有一定的技术。除了蒙板的设计常常让人稀里糊涂,不同尺寸的设计,也需要老到的经验。 本课程直接连接界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需要多媒体,需要机房。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1.总学时分配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时尚图形可以作为本课的前课,侧重图形的时尚感和美感表达;Flash动画课程、Illustrator以及Photoshop课程作为本课的技术环节;界面设计、游戏设计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出口,侧重系列图标的应用。 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 电脑、投影,大绘图桌、透明幕布、聚光灯、数码相机、摄像机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 课堂考试占30%,平时作业占70% 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教材 数字图形界面艺术设计,鲁晓波、詹炳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图案设计教案-图案基础概念与基本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方案 (教案) 20/20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图案设计 任课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课程归属院(系): 艺术设计学院 编制时间:20 年10 月 2 日

学习单元课堂教学方案(教案)设计

一、本单元学习任务导入 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 1、中国传统图案(陶瓷纹样、青铜器纹样、玉器纹样、漆器纹样、染织纹样等) 2、外国经典图案(欧洲、美洲、非洲、日本、印度、阿拉伯)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含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一章概述 一、图案的概念 二、图案的起源 三、图案的分类 四、图案设计的形式美规律 1、对称与均衡 2、变化与统一 3、对比与调和 4、节奏与韵律 第二章生活与生产中的图案设计 一、珠宝饰品中的图案设计 二、工业产品中的图案设计 三、服装中的图案设计 四、包装中的图案设计 五、环境艺术中的图案设计 第三章图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一、表现技法 1、图案的骨式 2、图案的构成——图案的点、线、面 3、图案的色彩 二、材料的准备 1、颜料: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 2、画笔:毛笔、勾线笔、水溶铅笔、色粉笔、油画棒、铅笔、针管笔、底纹笔 3、纸:卡纸、高丽纸、宣纸、水彩纸 4、其他工具与材料:圆规、尺、曲线板、笔洗、调色盘、镇纸等 一、表现技法 1、图案的骨式 1.1单独纹样骨式 1.2适合纹样骨式 1.3二方连续纹样骨式 1.4四方连续骨式

三、本单元学习内容简要小结 东西方图案艺术简介,对比与分析 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故龙纹多用于宫廷与皇族家具上。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萧,清高雍容。龙凤形象均是人们杜撰假想出来的祥瑞象征形象,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服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2、吉祥植物及人物纹样吉祥植物纹样有牡丹纹、灵芝纹、莲花纹、海棠纹、梅、兰、竹、菊、松、葡萄等。还有各种植物变形图案,如卷草纹、反草纹、缠枝纹、芝麻梗、藤等,各种植物什锦图案,如蔬菜及各种瓜果等。吉祥植物纹样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像"岁寒三友"等植物形象,由于其某些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理解和信奉,于是也成为人们争相刻画的纹样。山水人物纹样多半是反映历史典故、诗词故事和文人生活的画面,如游归图、南山观瀑、五老图、东篱采菊等景象,并以中国画的散点绘画技法为基础进行生动地描绘和展现。3、几何纹样有绳纹、回纹、盘肠纹、灯笼纹、冰裂纹、人子纹、方花纹、方汉纹、波纹、灵格纹、龟背纹、连环纹等。这些几何纹样往往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东方特质和烙印。4、吉祥图案或文字吉祥纹样聚宝盆、六合同春、风调雨顺、龙舟、莺鹤、飞龙、双龙捧寿、五富团寿、麒麟送子、龙捧乾坤,文字有"福"、"寿"、"喜"及诗文等。除了以上几类纹样外,还有一些,像仿古纹样、西洋纹饰和中式纹样结合的图案。中国古典家具装饰纹样的内容多半是体现帝王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渴望与期盼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国古典家具装饰上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装饰件与结构件的高度统一,即装饰结构化。所谓装饰结构化是指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绝大部分装饰部件既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同时也是作为结构支撑部件存在的,这样才形成了家具简洁、明快的造型特点。中国古典家具非常擅长利用木结构的每一部件进行艺术加工,借以获得替木牙子、托角牙子、云拱牙子、云头牙子、弓背牙子等装饰结构件:有用于四周边框之间的椭圆券口、方圆券口、海棠券口等。而这些结构兼作装饰的部件,既起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又在上面起线打挖或作浅浮雕,起着烘托的装饰作用。霸王撑,对角十字撑、吊挂媚子、锼空媚子等结构形式既增强了家具的坚固性又极具装饰性中西方古典家具纹饰之比较(下)来源:金凯莎作者:金凯莎发布时间:2010-11-22 查看次数:601 西式古典家具中的装饰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宗教神话纹样这类纹样大都反映了基督徒生活的场景或者古典神话,如普罗米修斯之死、天使形象、丘比特造型、斯芬克斯等。通过这些宗教形象的再现,体现了人们对天堂的渴望,对上帝的膜拜,希望借此营造一种与上帝同在的生活场景。2、动植物及人像纹样莨叶饰、旋涡饰、垂花饰、扇贝饰以及神秘的生物图案,如狮身人面像,具有女人面孔及鸟翅与爪的怪物,头、翼似鹰,躯体似狮的怪兽,羊身蛇尾之怪兽、四肢修长的美丽少女等。这些生物纹样体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3、战争题材纹样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培训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培训方案 皋兰四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学科教学活动的指导蓝本。学科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学习和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确立、方法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是否高效,最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将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皋兰四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安延芳 副组长:王绍平、马宏、俞克勋 组员:陈雪梅、王奋斗、王燕、魏政文、魏清兰、仲乃霞、陈延相、刘平、魏惠玲、俞会兰、张玉海、王绍文、杨秀萍 三、培训内容 总体学习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解读,详细解读任教学科课程标准。 四、培训目标 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让广大教师明确 学习课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课标的思路;通过教研组集中培训,详细解读任教学科课程标准并应用于学科教学;通过学习课标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义并形成案例成果。 五、培训要求

1、各学科组要高度重视课标学习培训工作,要将课标学习培训作为学期校本培训和业务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要加强对学习培训工作的组织检查。 2、通过教研组集体学习或教师个人自学的方式分学科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保证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0课时。同时要开展讨论和交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研究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指导和应用。 3、教师要将学习课标与实际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切忌搞成培训、教学“两张皮”,要认真分析课标对学科教学的指导作用,将课标理念、目标、要求有效应用于学科教学。 4、教师按时记录学习笔记(不得少于1万字),积极撰写课程标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课标培训总结,归入教师校本培训档案。 六、时间安排: 1、6月11日学校部署培训工作。 2、6月12日——7月14日教师学习任教学科课标。记录学习笔记,并撰写心得体会一篇。 3、7月15日——9月15日教师继续学习任教学科课标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分析课标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义,研究课堂教学效率如 何提高并形成研究成果,撰写学习培训总结。 4、9月15日——9月30日学习总结,整理成果。教师上交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培训总结。 皋兰四中 2012年6月7日

图案设计课程标准

《图案设计》课程标准 总学时:70学时理论授课学时:24 实践授课学时:46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针对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图案设计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能设计构图完整、造型优美、色彩协调、风格突出的图案作品,并能将图案设计运用于珠宝产品。 二、本课程的应用范围: 本课程是珠宝设计专业基础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学习单元(一):图案理论基础(14学时) 1、理论教学内容 (1)图案的概念、功能、起源、分类 (2)东西方经典图案简介与对比 (3)图案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2、实践教学内容 (1)搜集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图案进行对比 (2)基础图案设计 3、作业要求:思考+收集素材 4、教学要求:理论讲解+课堂辅导+课堂考核 学习单元(二):图案设计方法(14学时) 1、理论教学内容 (1)图案的形式美感规律 (2)图案的骨式 (3)图案的构成 (4)图案的色彩 (5)图案设计步骤 2、实践教学内容 (1)主题变形训练 (2)主题构成训练 (3)主题色彩训练 3、作业要求:收集素材+写生+创作+提交作业 4、教学要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一对一指导+作品点评

学习单元(三):花卉题材图案设计(14学时) 1、理论教学内容 (1)花卉图案设计方法 2、实践教学内容 (1)确定设计主题和设计风格并绘制草图 (2)完成设计稿 (3)完成配色方案 (4)将花卉图案运用于珠宝产品 3、作业要求:收集素材+写生+创作+提交作业 4、教学要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一对一指导+作品点评学习单元(四):动物题材图案设计(14学时) 1、理论教学内容 (1)动物的图案设计方法 2、实践教学内容 (1)确定设计主题和设计风格并绘制草图 (2)完成设计稿 (3)完成配色方案 (4)将动物题材图案运用于珠宝产品 3、作业要求:收集素材+写生+创作+提交作业 4、教学要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一对一指导+作品点评学习单元(五):人物题材图案设计(14学时) 1、理论教学内容 (1)人物纹样设计方法 2、实践教学内容 (1)确定设计主题和设计风格并绘制草图 (2)完成设计稿 (3)完成配色方案 (4)将人物题材图案运用于珠宝产品 3、作业要求:收集素材+写生+创作+提交作业 4、教学要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一对一指导+作品点评 四、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花卉题材图案设计、动物题材图案设计 (二)难点:图案风格的控制、组套首饰图案设计

图案设计教案

图案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利用(人、动物、植物)变形来让学生掌握图案中的夸张手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大胆联想,然后完成一张美丽的创意图案。 重点和关键: ①、变形、设计、创意要独特 ②、组合一副图案要注意(大小、主次、关系和层次)教学工具:多媒体、纸、铅笔、橡皮、尺子、水笔 教学过程: ①、欣赏、学习。欣赏一些国内国外的图案,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赶兴趣。 ②、图案定义 ③、图案的类别和艺术特征 ④、布置作业

⑴、鉴赏学习: 中国的民间艺术---敦煌的飞天: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唐卡图片: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 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

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

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秦砖汉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

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又有人总称为“四大神兽” 唐宋的瓷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最为出名

美术设计应用教案共4个

美术设计应用教案共4 个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二方连续纹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认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征,了解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画出二方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和排列骨式,学会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物品和美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作品欣赏、分析和讲解,能画出单位纹样和骨式。在设计体验过程中,能设计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民族传统二方连续纹样的艺术美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及独特的形式美感,体会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意义,形成对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设计和应用的兴趣,获得乐趣 二、教学重点:会运用不同骨式设计出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三、教学难点:掌握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创作的特点和规律,为生活进行设计。 四、教具准备:课件PPT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今天老师给我们班带来了一些美丽的花朵,花朵特别香特别漂亮。我们来看看,这些花朵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花朵”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学生观察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像这样相同形状的花朵整齐排队,我们称之为相同图样排排队,像这样的图案我们叫做二方连续图案。 2、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3、情境激趣:“哪一种小动物最喜欢采花蜜呢” “老师这里还请了许多小蜜蜂来作客。” (教师出示“蜜蜂”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学生观察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4、情境激趣:“这边的小蜜蜂急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朵,小蜜蜂急着要采蜜了。我们快点把蜜蜂加到花朵的队伍里去。谁来摆一摆,让每一只小蜜蜂都能分到一朵花。” (教师将“花朵、蜜蜂”卡片发给2位学生,请他们上黑板尝试摆放。) 归纳启发:两个纹样组合成一个单位纹样。 总结归纳出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连续扩展而构成的图案,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二)、联系生活,认识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日期: 来源:作者:zj[字体:大中小] 09:55:08]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 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前者改 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在以上几种概念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系由苏联引进,是从

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广告设计与制作》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定位 《广告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训课程,培养学生 具备与广告设计相关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 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平面广告和二维、三维动画广告和影视广告设计及制作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 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 术修养。 《广告设计与制作》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广告和二维、三维动画广告和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从对任务的需求分析报告,到广告的设计,到广告作品制作,到广告作品最后输出完成.让学生从读懂、创意设计、制作、修改、到自己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平面广告和二维、三维动画广告和影视广告设计的学习。 2.与上下游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经过了《平面图像处理》、《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视频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综合实训课程。 3.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 (1)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课程项目的开发是以职业活动为基础,在典型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设计导向的开发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其项目任务的核心是通过项目任务的实施使学生逐渐养成职业能力。 (2)教学项目的开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是教学项目开发的设计对象是具有学习能力和设计基础的学生,二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主体是学生,三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在主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养成职业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主导的角色,引导和指导学生完

小学《图案设计》教案范文

小学《图案设计》教案范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6页图案设计。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 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

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广告设计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图形图像 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综合应用《平面设计艺术》、《Photo shop沢《Illustrator 》、《Page-Maker》和《CorelDraw》等图形图像软件,实现任务式教学。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独立掌握图形 编辑软件,通过最新广告理论、策略分析、文案配合、图形概念提取、设计表现等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是让同学们能综合所学知识及手段,独立完成平面广告设计。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软件的能力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4)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个性的发展。

(5)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图形编辑软件。 (6)掌握基本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具备实操能力。 (7)把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种创意与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制定广告设计流程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专业理念、专业技术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 (5)通过独立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工作中寻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3、社会能力目标 ⑴在工作中的沟通能力与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⑵公正坦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学会与人相处。 ⑶掌握和控制工作进度,合理安排时间。 ⑷认真、细致,有自制力,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进取心。 ⑸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三、设计思路 禾I」用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平面广告设计项目中实践积累的经验与社会对设计人员的要求相结合,充分听取行业人士的建设,紧跟市

基础图案设计教案共4个

第一章基础图案设计 第一节图案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图案的概念,类别和要素、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和欣赏图案作品,加深学生对图案类别、要素和风格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图案概述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图案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了解图案的概念、类别、要素和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认识图案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课件PPT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课前导入。 1、对新学期任务和学习内容进行安排; 2、对新学期作业制度的设置,强调课堂纪律和作业要按时完成;对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美术活动获奖的学生期末总评进行加分等。 二、学习新课,图案概述。 1、了解图案的概念

(图案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美术形式。) 2、图案的类别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先学会区分,然后教师总结。)(1)从形式上分: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 (2)从造型性质区分:基础图案和专业图案; (3)从构成形式分:单独图案、连续图案及综合图案。 3、图案的要素 (1)平面图案由纹样(造型)、构成(组织、排列、构图)、色彩、机理所组成,任何平面图案都超不出此范围。但某些平面图案并不一定包括全部要素。 (2)立体图案由形体、结构、纹饰(纹样及组织、排列,图形与构图)、色彩和机理所组成。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分析) 4、图案的风格 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流派,包括每个时代的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它可因时代,民族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传统图案分为:华丽风格、朴素风格。 三、思考与讨论 图案存在于自己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 八、板书设计 概念 第一节图案概述类别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基础图案 课程书号: 课程类别:设计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 学时:32学时 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 图案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及其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图案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和完善设计的造型表现力。培养学生对抽象造型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基础图案是指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审美性三重特征的,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图形、图样设计。因此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类型、构成与组织规律;掌握图案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具有图案艺术的审美和表现能力。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传统图案的产生原因、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图案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现代图案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使本课程教学为后续设计专业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认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三、教学要求 1、审美素养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应重视形式美法则在各章节中的统领性作用。虽然有独立的章节系统讲授这一 内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主次、有轻重、有分有合地把形式美因素分 解在各教学章节和教学环节中,从体验、积淀到提炼、突出,再到应用实践,逐步 培养起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2、由于单元制教学形式,时间短而且集中,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图案的构成题材涉 及面广、组织形式与审美取向各有侧重,如果在同一章节中集中讲述与训练,则难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教案(完结篇)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教案

课程概述: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以色彩学以及图案基础原理为理论基础。色彩的组合与搭配协调、图案组织与运用的学习是掌握服装色彩设计课内容的关键。色彩的组合与协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服装色彩设计所表达的内涵,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文化历史的影响,也为流行思潮所左右。服装作为商品,其色彩与色彩组合还要适合流行因素与费理。因此,服装色彩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广,受其影响的因素多,是一门看似容易而实难驾驭的课程。服装色服装材料为载体,服装面料、配件和装饰品材质的物理性能影响服装色彩的表现。因此,服装色彩的组合与协调不同于绘画或图案设计的组合与协调,两者之间在原理上是相通的,在具体应用时则有区别,这也是学习服装色彩设计时需要注意的。

教学目的: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课的教学宗旨是:通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属于服装的色彩和图案语言并恰当地应用于设计。具体的讲,就是使学生明确“一个观念”,提升“四种能力”。“一个观念”是指服装色彩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服装色彩设计的中心原则。“四种能力”是指对服装色彩的感悟力,服装色彩的表力,服装色彩和图案关系的理解力,对服装色彩和图案设计商品特性的认知力。 教学方法: 1、了解色彩与图案的基本规律,掌握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基本的色彩调式,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 2、在注意色彩与图案形式美的前提下,力求色彩信息的准确传达,使色彩和图案语言具有针对性,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3、熟悉服装面料,使色彩与面料的表情相得益彰。 4、吸取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借鉴自然色彩、异域色彩集团进行色彩图案情调的训练。 5、了解、关注、运用流行色,以便把握住时尚的信息。 6、从大量的作业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作业符合课题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课堂辅导、学生做作业为主。配合讲课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对示范作品组织教学观摩。评讲学生作品。 第一章服装与色彩概论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个性和艺术规律,以及对服装色彩设计的独特性。 教学重点:服装与色彩、材料、与人的肤色、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实际的运用中,怎样达到服装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与和谐统一。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内容: 一、服装色彩设计的概念和范围

平面设计类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培养平面造型能力,成为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二、课程教学目的 1.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教学就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水平、思维想象能力与对形体变化、组合规律的敏锐感受力,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与表现事物的能力,启迪艺术设计灵感,为今后从事任何艺术设计门类的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为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平面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平面中各个要素的特点与关系,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普遍法则、构成要素与谐的作品。本课程在主要研究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演的同时,对形体进行广泛性与普遍性规律的探讨,讲求图形给人视觉以引导作用并具有审美价值,借鉴当今前卫艺术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与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材料、工具的认识与掌握,设计画面的平整、洁净,良好的描绘秩序,对自身高标准的要求与纪律性,对于学生今后设计专业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熟悉与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理论,提高思维想象能力,研究元素的广泛性与普遍性规律及相关表现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纲目 第一章:概论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理论与由来以及其原理,知道平面构成就是学习什么的。 2、教学内容:

图案设计(第一章图案概论)教案

第一章图案的概述 第一节图案的概念 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图形;案,方案,图形设计的方案。生活中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都可称之为图案。 第二节图案的起源及发展 一、图案的起源 1、装饰说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 2、图腾意识促进了装饰的发展 3、服饰说 二、图案的发展 1、中国传统图案 (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 彩陶装饰纹样的特点:简洁、概括、充满活力 彩陶装饰纹样的内容:动物、植物、人物、几何(较普遍)(2)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 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它是权利的象征。(欣赏图片)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庄重、严肃、神秘、结构严谨 青铜器装饰的图案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 (3)战国时期的装饰 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代,政治体制变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装饰图案特点: 风格:日渐活跃 内容:不再是凶狠的神秘怪兽,而是贴近生活,自然中动物或生活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

造型构图:严肃对称结构变得活泼 (4)汉代装饰图案 汉代时期,建筑装饰得到发展,遗留下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风格朴实 画像砖、画像石:题材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现实生和生活,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经历或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 瓦当: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动物瓦当 (5)魏晋南北朝装饰图案 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像、壁画、石窟寺空前发展。 石刻装饰图案:飞天、忍冬草、莲花图案 石刻装饰图案特点:以线条为主,反映生活,超越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6)唐代装饰图案 特点:丰满、华贵、富丽、饱满有张力 内容:唐三彩、织锦、宝相花、团花、卷草、折枝花 (7)宋元时期 特点:写实、自然、平淡、雅 装饰题材:花鸟为主 装饰图案:莲花图案、牡丹图案、花鸟画有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喜相逢式 (8)明清时期 是一个从昌盛到没落的时期,而在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国外的一些技术传入我国,出现了新的工艺品种:雕漆、景泰蓝、琉璃、珐琅。 民间图案 (1)民间图案多与民俗活动相关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活动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培训活动方案 为了有效推进新课改的进程,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王远芬工作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习活动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具体学习内容,以推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学习目标 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让教师明确学习课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课标的思路,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教研组集中学习讨论,详细解读并全面把握任教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并自觉地将学科课程标准应用于学科教学。 三、学习内容 1.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2.了解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目标。 3.了解新课标与原课标发生了哪些变化。 4.了解怎样把握新课标的新精神、新变化、新要求。 5.运用新课标来指导本学科课堂教学。 四、学习领导小组 组长:陈邦强(工作室顾问) 副组长:陈安学 组员: 卢睿(工作室助理)黄菁(工作室成员)王远芬(工作室主持人)谢明盆袁兴惠王倩梁红黄琳兰丽婷

胡园冈李琳黄荣王林张锐赵有忠柳涛张福才杨平刚孙文慧尚兴海 五、学习安排 (一)第一阶段 活动时间:3月22日活动地点:六(2)班教室 参加人员:花梨镇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及王远芬工作室成员 活动内容:新课标学习【第一学段(1—2年级)】 主讲人:黄琳 (二)第二阶段 活动时间:4月12日活动地点:六(2)班教室 参加人员:花梨镇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及王远芬工作室成员 活动内容:新课标学习【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 主讲人:黄琳 六、学习要求 1、加强领导。由语文组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相关人员全程参与每阶段的活动。 2、确保实效。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本活动的重要性,严肃认真地参与每次活动,在培训时认真做好学习记录,保证学习效果。 王远芬工作室 花梨镇中心小学语文组 2018年3月13日

photoshop平面设计教案2

项目二:立体几何图形绘制 任务一 制作球体效果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做好教学准备 <复习提问>: <引入任务>:展示任务 图2-1-1 <分析任务>: 分析任务、分析关键知识点 作为基本几何体的球体,是初学美术者必画的物体,它可以直观地表现“五调”的特征。 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知识要点: 本例用到了【椭圆选框工具】绘制球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球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 分组练习、分组讨论 课题 球体效果 教学时间 第 周 第 次 课程类型 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学习【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学习投影效果的制作。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 掌握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 “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教师指导、详细解析 一、操作步骤 1.新建文件。 2.新建图层。单击【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快捷键Shift+Ctrl+N),或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1”。 3.绘制一个正圆选区。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快捷键M),在按下Shift 键的同时拖动鼠标绘制出一个正圆的选区。 4.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在打开的【拾色器(前景色)】对话框中将前景色置为浅灰色(参考值R:156,G:154,B:154),再单击【设置背景色】,在【拾色器(背景色)】对话框中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 5.设置渐变色。首先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快捷键G),并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选项栏上设置其属性。单击属性选项栏上的【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设置渐变效果。 6.为选区填充渐变色。渐变色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在选区中由左上向右下拉动鼠标(如图2-1-10所示的箭头方向),得到一个由白色到黑色再到白色的渐变填充。单击【选择】/【取消选择】命令取消选区(快捷键Ctrl+D)。此时立体感的球体初具模型,已经具备了“高光”、“阴暗交界部”、“暗部”和“反光”4个调子。效果如图2-1-11。 高光 阴暗交界部 暗部 反光 图2-1-10 图2-1-11 7.为球体制作阴影。 (1)绘制影子选区。选中“背景”图层,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2”。使得“图层2”位于“图层1”下方。 (2)羽化选区。单击【选择】/【修改】/【羽化】命令(快捷键Alt+Ctrl+D),打开【羽化选区】对话框,将羽化半径设置为5,并单击【确定】按钮。 (3)为选区填充颜色。设置前景色为深灰色(R:110,G:110,B:110),并按Alt+Delete 快捷键填充选区,效果如图2-1-15,按Ctrl+D取消选区。 8.保存文件。单击【文件】/【存储】命令(快捷键Ctrl+S),将文件保存为PSD格式,名称为“球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