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计算表
- 格式:xlsx
- 大小:19.33 KB
- 文档页数:1
二、有关水泥土搅拌桩的计算
三、(一)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每幅桩截面积的计算:见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
四、(二)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用量的计算:土的重度按m3
五、来计算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用量。
换算公式:1tf/m3
六、=m3≈10KN/m3
七、m3÷10KN/m3=m3
八、加固土体的水泥用量=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水泥掺量
九、如:常用的水泥掺量为13%或15% 1、当水泥掺量为20%,土的重量按m3
十、水泥用量=m3×20%=m3=334kg/m3
十一、即:加固1m3土体的水泥用量为334kg
十二、(三)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水泥用量计算:根据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φ500mm的每幅桩截面积为㎡,计算时按㎡。
十三、1、当水泥掺量为20%,截面积按㎡
十四、每m段的水泥用量=334kg/m3×㎡×1m=
十五、(四)水泥土搅拌桩的灰浆密度计算:水泥密度3t/m3 水的密度1t/m3 1、当水灰比为1
即:1t水泥:1t水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2t
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1/1m3=
灰浆密度=重量÷体积=2t÷=m3
(五)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浆量计算:根据上述(三)和(四)可得知1、当水灰比1,水泥掺量20%,每幅桩截面积按㎡时,每m段的水泥用量为。
1t 水泥可拌制灰浆
即:1kg水泥可拌制灰浆
输浆量=(桩长*65*)/1000=
输浆量单位为m³。
搅拌桩水泥掺量计算有关水泥土搅拌桩的计算(一)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每幅桩截面积的计算:见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
(二)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用量的计算:根据上海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土的重度(r0)在16~20KN/m3之间,大多为18KN/m3左右。
当设计未表明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时,土的重度按18KN/m3来计算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用量。
有的围护工程设计提出土的重度按19KN/m3计算。
换算公式:1tf/m3=9.80665KN/m3≈10KN/m318KN/m3÷10KN/m3=1.8tf/m3加固土体的水泥用量=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水泥掺量如:常用的水泥掺量为13%或15%1、当水泥掺量为13%,土的重量按1.8t/m3水泥用量=1.8t/m3×13%=0.234t/m3=234kg/m3即:加固1m3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34kg2、当水泥掺量为15%,土的重量按1.8t/m3水泥掺量=1.8t/m3×15%=0.270t/m3=270kg/m3即:加固1m3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70kg(三)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水泥用量计算:根据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φ700mm的每幅桩截面积为0.70224549㎡,计算时按0.702㎡。
1、当水泥掺量为13%,截面积按0.702㎡每m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0.702㎡×1m=164.27kg2、当水泥掺量为13%,常规截面积按0.71㎡每m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0.71㎡×1m=166.14kg(四)水泥土搅拌桩的灰浆密度计算:水泥密度3t/m3 水的密度1t/m31、当水灰比为0.5即:1t水泥:0.5t水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t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0.5/1m3=0.83m3灰浆密度=重量÷体积=1.5t÷0.83m3=1.8t/m32、当水灰比为0.55即:1t水泥:0.55t水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5t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0.55/1m3=0.883m3灰浆密度=重量÷体积=1.55t÷0.883m3=1.755t/m3(五)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浆量计算:根据上述(三)和(四)可得知1、当水灰比0.5,水泥掺量13%,每幅桩截面积按0.702㎡时,每m段的水泥用量为164.27kg。
深层搅拌桩的水泥用量计算公式一、深层搅拌桩的水泥用量是根据被加固的软土湿密度和水泥掺入比〔用百分数表示〕来确定的。
水泥掺入比是指土体中掺入的水泥重量与被加固软土的湿重的比值。
二、对于桩长10m、桩径600mm水泥搅拌桩,其水泥用量为:0.3×0.3×3.14×10×软土湿密度×16%。
其中软土的湿密度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不同的土层的湿密度略有不同,通常在1.60~1.75g/cm3之间。
如果你没有这个数据,你可以按/cm3保守取值。
即:30×30×3.14×1000×1.75×16%=791280〔g〕=791.28〔Kg〕三、实际上在施工中,水泥浆不是一次性配制完成的,而是换算成每米掺加量〔〕,随着钻探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拌制添加的,为便于计量,在施工中大都采用袋装水泥。
水泥搅拌桩如何计算水泥用量1立方米的体积是多少公斤水那得看水泥搅拌桩所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粗细骨料的粒径,用不用减水剂等等。
一般来说每立方用水在195kg-210kg左右,水灰比为0.55,那么水泥用量在360kg-390kg左右。
不过水灰比要看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计算。
不管是哪类水泥搅拌桩,也不管其怎么咬合,其水泥用量计算=桩长*桩的设计截面积*土的密度*掺量系数。
现接一招标,深层搅拌桩工程,桩径500,湿法。
甲方要求每米桩水泥用量为55Kg,那这个工程水泥掺入量是15%?还是16%?因做预算,需考虑这个百分率!按?河南省建筑和装饰工程综合计价?2002中2-139水泥含量12%时〔10 m3水泥土〕水泥用量为2.33T,由此可推算出你的水泥使用率。
水泥掺入比,系指参加水泥的质量与被加固土体质量的百分比。
根据楼上的造价资料,可以推算计价中所采用的土的重度为1.942T/方为了采用统一土的重度,即按土的重度为1.942T/方计算当每米桩水泥用量为55Kg,这个工程水泥掺入量应该是14.4%但须做地基处理的土的重度,一般是达不到1.942T/方,所以具体须处理地基土的重度你可以采用厚度加权算得。
搅拌桩水泥掺量计算有关水泥土搅拌桩的计算(一)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每幅桩截面积的计算:见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
(二)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用量的计算:根据上海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土的重度(r0)在16〜20KN/m3之间, 大多为18KN/m3左右。
当设计未表明被加固土体的重度时,土的重度按18KN/m3来计算水泥土搅拌桩的水泥用量。
有的围护工程设计提出土的重度按19KN/m3 计算。
换算公式:1tf/m3=9.80665KN/m3 10KN/m318KN/m3+ 10KN/m3=1.8tf/m3加固土体的水泥用量=被加固土体的重度冰泥掺量如:常用的水泥掺量为13%或15%1、当水泥掺量为13%, 土的重量按1.8t/m3水泥用量=1.8t/m3 13%=0.234t/m3=234kg/m3即:加固1m3 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34kg2、当水泥掺量为15%, 土的重量按1.8t/m3水泥掺量=1.8t/m3 15%=0.270t/m3=270kg/m3即:加固1m3 土体的水泥用量为270kg(三)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水泥用量计算:根据每幅搅拌桩的截面积计算表(SMW工法),, 700mm的每幅桩截面积为0.70224549 肘,计算时按0.702 m201、当水泥掺量为13%,截面积按0.702 m2每m 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X 0.702 m2 X1m=164.27kg2、当水泥掺量为13%,常规截面积按0.71 m2每m 段的水泥用量=234kg/m3X 0.71 m2 X1m=166.14kg(四)水泥土搅拌桩的灰浆密度计算:水泥密度3t/m3 水的密度1t/m31、当水灰比为0.5即:1t水泥:0.5t水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t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 + 0.5/1m3=0.83m3灰浆密度=重量*积=1.5t £.83m3=1.8t/m32、当水灰比为0.55即:1t水泥:0.55t水两体拌和后的重量为1.55t两体拌和后的体积=1/3m3 + 0.55/1m3=0.883m3灰浆密度=重量*积=1.55t W.883m3=1.755t/m3(五)每幅水泥土搅拌桩每m段的浆量计算:根据上述(三)和(四)可得知1、当水灰比0.5,水泥掺量13%,每幅桩截面积按0.702肘时,每m段的水泥用量为164.27kg。
桩直径D=400mm 桩周长u p = 1.257m 桩截面积A p =0.126m2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αp =0.5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 1.0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
0.5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 sk =
150kPa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
0.25
布桩形式
桩身平均直径d 纵向桩间距S 1横向桩间距S 2
等效直径d e 面积置换率m 3
0.4m
1m
2m
1.598m
0.063
土层名称
桩周土层的侧阻力特征值q si (kPa)
110220330440
5678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提供)
274kPa
408kPa
复合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q p (kPa)
土层厚度l pi (m)
123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500编制:连金芳
1.计算参数
2.土层数据输入
3.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4.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4
∑==+=n
i p p p pi si p a A q l q u R 1
α=-+=sk p
a
spk
f m A R m f )1(βλ。
图 1.1.21) 、大幅桩截面积为:S 1=< (1-90.19为360) x 3.14X 0.85F X 1/4+0.3X 0.301>x 2+ ( 1-90.198^ 360X 2)x 3.14X 0.852x 1/4+0.3 X 0.301X 2〜1.495m ?或 3X 3.14X 0.852X 1/4- ((90/360)X 3.14X 0.852 X1/4-0.3 X 0.301)X 4 〜1.495 (注 1)2) 、大幅桩水泥用量:S 1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注2)3) 、坝体第1排施工按顺序施工,在第2排起施工时注意搭接并 防止前后左右出现施工冷缝。
2、 单排止水图 1.2.11) 、大幅桩截面积为:$ = 1.495打;一、三轴搅拌桩 1、 多排坝体 图1.1.112001200小幅桩截面积为: S ,=3.14X 0.85X 1/4=0.567m 1 2; 中幅桩截面积为:S B = (3+ S 2) - 2=1.031 m 2;2)、大幅桩水泥用量:m i 二S i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小幅桩水泥用量: m 2= S 2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中幅桩水泥用量:m 3= S 3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3)单排止水施工顺序按图1.2.1施工1、施工2、施工3、施工4、施工5,双排止水除按图1.2.1施工同时注意前后排施工冷缝的出 现。
、双轴搅拌桩1 )、一幅桩截面积:S= ( 1-88.831/360)x 0.35 x 3.14X 2+0.25X0.49=0.702n 2;(同三轴搅拌桩计算方法)2) 、一幅桩水泥用量:m= S X 桩长x 1.8X 水泥掺量。
3) 、在第1排施工按顺序施工,在第2排起施工时注意搭接并防止前后左右出现施工冷缝。
注1 :大幅三周搅拌桩截面积:S1=3 T D2/4-4((a n) n2/4-L丄2/2 )LI注2:自然土体密度取1.8Kg/m3;每立方米水泥土搅拌桩中水泥用量二单位土体质量X水泥产量精品资料850水泥土搅拌止水围护桩施工图每1200mmb —幅,中幅截面积 顺序-5为倔12平方米。
水泥土搅拌法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一、基本参数基础剖面图三、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搅拌桩的面积置换率m 0.15 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αp0.4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55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25搅拌桩桩身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平均值f cu(kPa) 450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q p(kPa)105基础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kPa)80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 sk(kPa) 110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 1桩的周长:u p=πd z=3.14×0.5=1.57m桩的截面积:A p=π(d z/2)2=3.14×(0.5/2)2=0.196m2R a1=u p∑q si l i+αpq p A p=1.57×(12×1.4)+0.4×105×0.196=34.608 kPaRa2=ηf cu A p=0.25×450×0.196=22.05 kPaR a=min{R a1, R a2}=min{34.608, 22.05}=22.05 kPa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spk=λm×Ra/Ap+β(1-m)f sk=1×0.15×22.05/0.196+0.55×(1-0.15)×110=68.3 kPa复合土层压缩模量与原土层的比值:ξ=f spk/f ak=68.3/80=0.854四、沉降计算1、基础底面附加应力计算P0=F/A+(γ0-γ)d=500/(3×2)+(20-19.06)×1.7= 84.931 kN/m32、分层变形量计算n根据《规范》GB50007-2011表5.3.7得:△z =0.3m则当前计算深度向上取厚度为△z的土层深度: z'=5.2-0.3=4.9m此层土的变形值:Δs'n= P0(z i×αi总-z i-1×αi-1 )/E si=84.931×(5.2×0.5808-4.9×0.6012)/6=1.051mm总△s'n/∑△s =1.051/43.221=0.0243≤0.025满足要求。
土层名称
基础底标高土层底面标高
Zi L B
f sp,k
f ak
ξ
E si
E sp '
P o
回填土51.49 4.3860601 2.5 2.5粉质粘土48.99 6.8860601
5.51 5.51淤泥质粉质黏土48.37
7.5
7460
1.23333333
4
4.93333333
黏土粉质粘土
说明: Zi——基础底面至土底面的距离; L ——基底长边; B ——基底短边;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Esi——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应在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范围取值; E sp ——地基强度提高以后,模量相应提高后的取值;
Po——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标准值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
L/B
Zi/B α
i
Zi αi Ai Σ Ai Ai/Esp'ΣAi/Esp'
E s ψs
s
0.438
0.240 1.051105.12042.0480.6880.211 1.45240.0487.2680.750
0.212
1.586
13.457
2.728
158.625 ξ——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比值
1.000
结论:地基加固处理后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沉降变形约为23.462mm.
Es——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Ai——第i层土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Ai=P0*(Zi*ai-Zi-1*ai-1)说明: αi——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详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K 为非修改区域
S ——地基最终变形量(mm)。
ψ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详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3.568.698
52.044 3.048 1.3201055.87沉降基本数据
沉降数据计算
10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