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讲义交易费用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28.50 KB
- 文档页数:8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
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
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
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二)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
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
”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
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
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
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
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对市场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经济学派别。
它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理性行为假设等,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其研究的重点主要涉及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规则和制度等方面。
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概念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它认为在市场交易中,除了商品价格之外,还存在一些无形的成本,这些成本被称为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包括市场参与者为交易付出的劳动成本、信息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当前社会的交易活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交易费用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加。
然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交易费用的规模和比例将会逐渐降低。
这就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交易费用降低的途径一、市场组织市场的组织方式对交易成本有很大影响。
传统的市场组织方式主要是分散、无序和杂乱的,并且缺乏统一的监管。
这使得市场参与者很难获得所需的信息,交易费用也相应会增加。
因此,建立有序的市场组织方式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合同制度合同制度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合同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合同可以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减少交易成本。
在利益分配、商品规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合同确保交易双方的权益,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有效性。
三、信息披露缺乏信息是导致交易费用增加的另一个因素。
市场参与者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交易的成本,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信息披露来提高透明度,让市场参与者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这可以通过市场监管机构、公开信息披露平台等方式来实现。
四、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作为数字化时代交易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应用在降低交易费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合同程序化、自动化,可以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