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话剧剧本弟子规之入则孝 剧本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弟子规表演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重要的纲领性著作之一,用于教导儿童学习礼仪、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基本准则。
以下是一个关于弟子规的表演剧本,旨在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弟子规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剧本名:弟子规的智慧人物:孔子弟子1:孔伋弟子2:曾子弟子3:仲尼小学生1小学生2小学生3...场景:在孔子的学堂中,孔子正在教授弟子们弟子规。
(孔子站在讲台上,弟子们坐在他周围)孔子:弟子规是我们学习做人的重要准则,它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孩子们,你们学会了弟子规吗?弟子1:(抢先站起来)学会了。
弟子2:(追随站起来)学会了。
孔子:好,那现在我们来演练一下弟子规的内容。
请你们挑战三个小学生。
小学生1:(有些害羞)好吧,我们愿意接受挑战。
小学生2:(自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也要学会弟子规!小学生3:对,就让我们来看看谁更懂弟子规!(小学生们和孔子的弟子们站成两列,准备开始表演)孔子:好,我们先从第一条规矩开始:“弟子入则孝”。
(小学生1拿起一本书,准备离开。
孔子的弟子1走到小学生1的面前)弟子1:(温柔地)小朋友,请问你要去哪里?小学生1:(虚心)老师让我去图书馆借一本书。
弟子1:你能像孝子一样告诉他你要去哪里吗?小学生1:(理解了孔子的教诲)老师,我要去图书馆借一本书。
弟子1:很好,你已经明白了。
请回到你的位置。
(小学生1回到队伍中,开始了下一条规矩的表演)孔子:接下来是第二条规矩:“出则弟”。
(小学生2拿起一本书,准备离开。
孔子的弟子2走到小学生2的面前)弟子2:(和善地)小朋友,你要去哪里呀?小学生2:(客气)我要去学校参加放学后的才艺表演。
弟子2: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要去学校参加放学后的才艺表演呢?小学生2:(领悟孔子的教义)我要去学校参加放学后的才艺表演。
弟子2:非常好,你已经明白了。
请回到你的位置。
(小学生2回到队伍中,开始了下一条规矩的表演)孔子:接下来是第三条规矩:“贵以礼”。
弟子规一、结构(一)总叙(二)孝悌(从“父母呼”至“如事兄”)(三)谨信(从“朝起早”至“增一辜”)(四)泛爱众(从“凡是人”至“方无言”)(五)亲仁(从“同是人”至“百事坏”)(六)学文(从“不力行”至“可驯致”)二、情景规划第一幕(总叙)地点:孔子学堂人物:幼儿园小朋友、孔子、孔子众学生道具:学堂用木桌,坐垫,羽毛扇,古代学堂用书(预备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画外音:泱泱华夏,山高水长,黄海之滨,有一学子,意气风发、怀揣理想,跨越时代风尘,穿过时空隧道,直奔曲阜杏坛。
(音乐停)孔子在学堂里给学生上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对!没错,这是书上说的孔子传经讲道的地方,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啦!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学生:先生,晚辈有礼了。
孔子:你是何人?来自何方?学生:我来自2014年,是幼儿园的一名小朋友,今天特来向先生请教。
(鞠躬)孔子:免礼免礼,小朋友请坐。
学生:谢夫子。
孔子:今日小朋友不远万里,跨越时空来此,有何见教?学生:夫子,您被誉为先师,后人奉您为万世师表,晚辈今日想向您求教——求学之道。
孔子:求学之道,先明何求。
学知识与学做人,你认为该先学什么?学生:这个……这个……晚辈聆听夫子教诲。
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生:(摇头)恕晚辈才疏学浅,不能理解。
孔子:小朋友,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重师长,为人要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要有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
这些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学习知识。
学生:照夫子之意,学知识与学做人,学做人更重要了?孔子:(点头)无论沧海横流,日月更替,社会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先有德而后有才,德高方能才高。
先学会了做人,之后才能做好事。
学生:(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家访》——07年黄庄中心小学弟子规独幕话剧时间:某个上午地点:学生家里人物:男家长王、女老师刘、男学生(弟弟)、女学生(姐姐)事件: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一次家访却发现他确实是个成绩好的学生,却不是一个好儿子,好弟弟。
进而老师通过聊天的形式来转变男学生和家长的想法。
对话:(场景一:老师和家长,学生还不在家。
)老师:(按门铃)丁玲~~,有人在家吗?家长:有!等会儿啊,马上就来给你开门老师:我是小明他老师,你是他家长吧?!家长:哦,原来是班主任啊!请进。
老师:这家布置得不错。
家长:呵呵,哪里有!老师这边坐。
老师:好的!我这次来了,主要是跟家长交流一下小明的情况,另外就是告诉您您儿子小明在这次的《弟子归》考试中又得了第一名!你这个家长教导有方啊……呵呵家长:哪里,哪里!(谈话间,门口传来声响)男学生:老爹!老爹!快点给我出来,快给我掂书包!重死啦,快点!家长(尴尬):呵呵,这娃子蛋儿平时被我宠坏了,说话没大没小的。
等会非打破他屁股不可!(老师苦笑,并一脸的无奈。
)男学生:老王,快点啊!这时,女儿也放学回来了。
男学生转而冲姐姐大骂:死丫头,还不快点给我掂东西!(在姐姐反应慢一点的情况下踢了她两脚,在门那边的老师听得清清楚楚,并听到了小姑娘的哭泣声。
)家长一把门打开,小明连招呼也不打就瞪了他父亲两眼后,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却不小心扔到了班主任刘老师。
随着班主任“啊!”的一声,小明顺着声音方向,看到了竟是他们的班主任,进而脸色大变。
(场景二:摆明弄理)老师(一脸愤怒,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了):来,小姑娘,过来,我看看~~(女学生委屈的走向前,撩起裤腿)老师:疼不疼?女学生:“不疼!弟弟也是跟我闹着玩的,真的不疼!”(边说边将裤腿放下)老师:“啊~都红肿了,小明,你看看!!”(看着小明)家长:“死丫头,哭什么哭,不就被弟弟踢了两下麽!!明明也是跟你开玩笑,再哭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你看你!”“呵呵,刘老师,不好意思啊,这俩娃天天闹,天天打架,要是这丫头成绩有明明一半好,再多懂事一点儿就好了,我家明明还小,以后还得麻烦你多照顾照顾。
385班《弟子规》剧本
一、开场白朗诵
凡我弟子,洁如璞玉;
读书行事,皆有规矩;
圣人教诲,心中谨记;
振兴中华,添我之力!
(古筝、琵琶伴奏)
二、齐诵
(慢齐)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男领)入则孝
(男领,快速宏亮)父母呼(齐,快速宏亮)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齐,快速宏亮)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男领)出则弟
(男演一,慢,一二节奏)兄道友(男演二)弟道恭(二男齐)兄弟睦孝在中
(女演一二)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齐,快速宏亮)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男领)谨
(齐,慢,一二节奏)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男演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女演三)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齐,快速宏亮,两遍)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男领)余力学文
(男领,快速宏亮)列典籍(齐,快速宏亮)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齐,快速宏亮)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连续两遍,后一遍一字一顿)三、演唱(张婧仪、张嘉璐)。
校园话剧剧本弟子规之《入则孝》第一幕地点:孔子学堂人物:21世纪小学生,孔子,孔子众学生道具:学堂用木桌,坐垫,羽毛扇,古代学堂用书(预备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画外音:泱泱华夏,山高水长,黄海之滨,有一少年学子,意气风发、怀揣理想,跨越时代风尘,穿过时空隧道,直奔曲阜杏坛。
(音乐停)孔子在学堂里给学生上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生:对!没错,这是书上说的孔子传经讲道的地方,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啦!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学生:先生,晚辈有礼了。
孔子:你是何人?来自何方?学生:我来自2014年,是一名小学生,今天特来向先生请教。
(鞠躬)孔子:免礼免礼,小朋友请坐。
学生:谢夫子。
孔子:今日小朋友不远万里,跨越时空来此,有何见教?学生:夫子,后人奉您为万世师表,晚辈今日想向您请教求学之道。
孔子:求学之道?学知识必先学做人,先有德而后有才,德高方能才高。
先学会了做人,之后才能做好事。
学生:那敢问夫子,我该如何学习做人呢?孔子:听闻后世有《弟子规》一书,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时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小朋友,你可以从《弟子规》开始学习。
学生:《弟子规》?第二幕孔子及其众学生表演弟子规—入则孝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第三幕地点:孔子学堂人物:21世纪小学生,孔子,孔子众学生道具:学堂用木桌,坐垫,羽毛扇,古代学堂用书孔子:(点头)无论沧海横流,日月更替,社会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做人必要懂得孝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第四幕地点:黄香家人物:黄香,父亲道具:扫把,书包,方木桌,木凳,碗筷,床,扇子(预备音乐:古筝《渔舟唱晚》)画外音:东汉时有个人,叫黄香。
《黄香温席》旁白:孝敬父母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老百姓中间,一直流传着东汉时期的幼童黄香为父母温席的感人故事。
(第一幕)母亲:老爷,这几天晚上被子里都是暖的,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父亲:嗯……是啊,我也在想这件事好奇怪呀?母亲:是啊……父亲:或许是哪方神仙降福气给我家吧。
母亲:哦?能真的有这种事吗?父亲:这样吧,明日请清真观巴基道长来查明原因。
(第二幕)公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丫鬟:(端茶进来)公子,公子请用茶。
公子:嗯……好。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哎?红姐,你可千万别把我温席的事儿告诉爹和娘。
丫鬟:公子,我已答应此事,一定不会告密,放心吧。
公子:多谢红姐。
丫鬟:公子尽孝是好事啊,为什么不将此事告诉老爷和夫人呢?(一边忙活着收拾屋子)公子:哦,红姐啊,我想,尽孝吧,是人伦常理,是我应该做的,如果告诉父母,他们心疼我,一定不会让我温席的。
无法尽孝,那可就是我的过错了。
丫鬟:啊……公子年纪虽小,尽孝可谓天下第一呀……(第三幕)丫鬟:(端茶上来)老爷,夫人。
母亲:给道长。
丫鬟:道长,请……道长:嗯……父亲:额……道长,近来观中一切都好?道长:额……黄施主,观中一切安好。
父亲:今日请道长来此,是为了查明一件怪事。
近日来,我们夫妻每次进入被中,里面都是很温暖的。
我们并没有放温暖的东西在里面,不知是什么原因呢?道长:额……大仙自然因黄施主做官廉洁、勤俭持家,夫妻心地善良,那就多送温暖给他们,啊哈哈哈哈……黄施主,你们还不马上跪下,谢谢过路的神仙哪……母亲:啊!是啊是啊……(同时)父亲:啊对!……母亲:来!快!父亲:母亲:(同时)(参拜)多谢过路神仙!多谢过路神仙!神仙赐福我们,我们一定多行善事。
道长:恭贺黄施主受到神仙赐福……父亲:母亲:(同时)谢道长指点。
父亲:红儿,拿五两银子。
丫鬟:哎!老爷,夫人,我去拿!(端茶下去)父亲:道长,近日可有法事?道长:近日忙碌的很呐,现在像黄施主这样的人不多啦。
情景剧《弟子规》剧本台词剧本台词人物:赵小蒙:中学生,仰慕富贵、羡慕虚荣、撒谎蒙骗。
李老师:小蒙的班主任,年逾不惑,经常给予小蒙帮助教育。
赵师傅:门卫,小蒙的同乡。
幕后朗诵:情境定格时,朗诵《弟子规》片断。
主题:诚信教育。
启幕:(场中设一门框,李老师戴大框黑边眼镜,在室内伏案批改作业;赵小蒙戴墨镜、倒扣帽子、怪异服装、敞怀、叼烟,把烟扔掉,敲门。
)李老师:谁呀?赵小蒙:我--李老师:(起身)你是谁呀?赵小蒙:我就是吾,吾就是我呀--(人物动作定格:诵《弟子规》: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李老师:(开门)这是谁呀?这是?赵小蒙:老师,你不认识我了?(摘下墨镜)你再看看--李老师:嗨--是小蒙啊。
瞧你这身打扮,还像个学生吗?(人物动作定格:诵《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赵小蒙:李老师,我来看您来啦(拉过椅子,坐,跷二郎腿,乱颤)。
李老师:(打手势,让小蒙起身)站一边去,没大没小。
赵小蒙:(赶紧起身,端过椅子)李老师,您坐、您坐!(人物动作定格:诵《弟子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李老师:(坐下,伸出右手)拿来--赵小蒙:什么呀,老师--?李老师:你是不是来还我那100元钱的。
赵小蒙:(就势握住李老师的手)哎呀--老师,我借给的您那100元--啊,不不,是我向您借的那100元钱,还没来得及买书,团组织号召给受伤的贫困生捐款,我全都捐出去了。
李老师:是吗--可是你看这捐款光荣榜上,怎么没有你的名字呢?赵小蒙:啊--光荣榜,这个--这个--我--我做好事不留名的。
李老师:听说你这身衣服是昨天才买的,你哪来的钱呀?赵小蒙:是啊是啊,这个--这个--李老师,您老人家真理解我。
(人物动作定格:诵《弟子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弟子规》“入则孝”(5)份《弟子规》“入则孝” 1说来觉得可笑与惭愧,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前几天打电话给爸爸,本来想得到一番表扬,没料到爸爸说7岁的表弟也在学*,我无言以对,我知道硬式教学会让这些孩子们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国学的博大精深的神韵要细细思考方可吸收。
可以说在我身上80后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私、任性、轻浮、娇纵。
所以,面对挫折也相当浮躁与脆弱。
一直以来,我是父母眼中的唯一,他们会给我我想要得一切,会从心底原谅我在他们面前所有不被理解的思想与狂躁。
翻开《弟》,细声朗读,那些严谨简洁的文字,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到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在现在看来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物与道理,试问自己又做到多少?书上说这是一本父母教育子女的.启蒙读物,我觉得对于不是为人父母的每一位,这无非不是个精彩之处,因为我们会完全换位到父母来看这些,把自己想象成是父母,此时的我应该是这般这般的教育我的孩子。
原来作为父母应该是这般这般的不易。
很自然脑海中又模糊地浮现了很多当年父母教育我们的历历在目。
我知道了从现在开始热爱生活的涵义,最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后才是自己,而这种爱才应该是理性而又深稳的爱,与其说父母赋予了生命这样高洁的赞美,不如说是肉体与生智的延续的坦白,而懂得了这些不是要多么的讴歌国学的什么,而是一种体会,我想体会在心,付之行动,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弟子规》“入则孝” 2我的散文雨荷发表了,女儿很高兴的把我的文章晒到了微博上,引得孩子们围观,女儿的心暖暖的,我的文章没有任何报酬,有时候幸福真的与金钱无关,女儿想写小说,我希望的就是这样,教会孩子自信的生活,教给她本领,适应社会的能力。
这是我最想得到的赞誉。
幸福是什么,幸福很简单,微笑,我的努力被女儿视为榜样,我是一个好妈妈,我很自豪。
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我内心有了希望,微笑着迎接黎明的曙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女儿对我说,这是她听到的最暖心的`话,孩子们都夸她有一个好妈妈,她自豪的说,妈妈那么棒,桐桐也要努力啊,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诺言,父母是孩子的导师!《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入则孝
入场: 1 朗诵者(8人)
2 旁有古筝伴奏
3剧情表演者分站两旁
4书法准备好
开幕1古筝奏起(高山流水)
一人领颂入则孝总序
书法者写“百善孝为先”
2 八人齐颂总序(朗诵方式可调整)
剧情伴着朗诵开始表演
注:父母与一孩子分站两旁
父手持古书唤子来读
孩子拿到书后,父在书上指指点点,形成两人深究的样子
孩子拿书走至舞台另一侧,随即转身走回
母亲拿过书,摆出一副指责教导的样子,孩子点头认错
父母坐下,孩子走到另一侧拿起把扇子为母亲扇风
放下扇子为父亲捶背
父母站起,显沧桑之感,母亲搀扶父亲,父亲咳嗽显病态
孩子端茶给父亲,随即放至一旁
停顿一下,父亲躺地,父亲轻轻拍背,孩子断药喂药
停顿一下,父亲握孩子之手躺下,母亲哭泣,孩子盖上白布
父母保持上述状态,孩子站起,若有所思走到另一侧雄心壮志的举起一只手臂,抬头。
剧终。
(把握好时间,内容可更改,诵读与剧情节奏尽量相等。
)所有参加的人站成一排
音乐响起,一人唱“弟子规入则孝”选段
奏完,两人将书法展示,喊出“百善孝为先”
闭幕。
关于校园文明弟子规情景剧在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活泼可爱,永远充满了朝气,今天,他们决定用一个情景剧来展现一下校园文明和弟子规的精神。
哎,这可不是个小事情哦,大家都知道,校园文明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的!要是每个人都能把弟子规记在心里,校园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大家的脸上也会挂上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剧本开场,几个小朋友围坐在操场的草坪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
小明一脸认真地说:“你们知道吗?弟子规其实就像是我们的‘校园守则’哦。
”小红一听,立马竖起了耳朵,像个小兔子一样,兴奋地问:“那弟子规具体讲了什么啊?”小明眨巴着眼睛,开始滔滔不绝:“弟子规里有教我们要尊重师长,友爱同学,还要礼貌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小白忍不住插嘴:“听起来真不错,尊重老师可是一件大事呢!”这时,小花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本弟子规的小册子,她兴奋地说:“我这里还有一些小故事呢!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小孩,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字写得好漂亮,他就用心学习,后来也变得字写得特别好。
”大家都听得入迷,纷纷点头。
小明笑着说:“所以啊,努力学习很重要,不然就会落后哦!”突然,小红跑去操场边的小花坛,捡起了一片垃圾,开心地说道:“看,我也在实践弟子规呢,爱护环境就是要从自己做起。
”小白在旁边给她点赞:“真不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
”小花接着说:“这就像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嘛!一个小动作就能改变很多呢!”小朋友们一起哈哈大笑,觉得这句话真有道理。
他们决定表演一个小剧。
小明扮演老师,小红是学生,小白则是个调皮鬼。
剧情开始,小明在教室里认真讲课,小红听得聚精会神,而小白却在后面捣乱,传纸条。
小明一回头,看到小白在嬉闹,眉头一皱,严肃地说:“同学们,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这是对知识的尊重!”小白听了,嘟囔着:“哎呀,我就是想让大家开心嘛!”小红插嘴:“调皮可以,但要有度哦,别影响到别人。
”这时,大家齐声笑了,小白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连忙低头认错。
弟子规入则孝内容
1. 父母呼,应勿缓。
你想想,当咱爸妈喊咱的时候,咱是不是得赶紧答应呀,可别磨蹭。
就像我那次,我妈叫我吃饭,我半天不应,结果我妈那着急的呀,哎呀!咱们可得做到父母呼,应勿缓呀!
2. 父母命,行勿懒。
爸妈让咱干啥,咱可不能偷懒呀!比如说,爸爸让我去买个酱油,那我就得麻溜去,不能拖拖拉拉的。
这不就是应该的嘛!
3. 父母教,须敬听。
爸妈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得恭恭敬敬地听着呀,可不能不耐烦。
就好像朋友小敏,她爸妈跟她讲道理,她老是不耐烦,这怎么能行呢?咱得好好听着呀!
4. 冬则温,夏则凊。
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清凉,多贴心啊!咱可以像邻居哥哥那样,冬天给爸妈暖被窝,夏天给爸妈扇扇子,多棒啊!
5. 晨则省,昏则定。
早上起来跟父母问安,晚上睡觉前看看父母。
我就每天早上都跟爸妈说早上好呀,他们可开心了!
6. 出必告,反必面。
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跟父母说。
要是咱一声不吭就出去了,那爸妈得多担心呀,对不对?
7. 事虽小,勿擅为。
哪怕是小事,也别自作主张去做。
就说那次我想自己去买个冰淇淋,后来一想还是先告诉妈妈,这才对嘛!
8. 苟擅为,子道亏。
要是随便做事,那可就亏了孝道啦!可不能像有的孩子,偷偷拿家里钱去买零食,这多不好呀!
9. 物虽小,勿私藏。
小的东西也别私自藏起来,要跟家人分享。
有次我弟弟捡到个漂亮的贝壳,他一开始想自己藏着,后来还是拿出来跟大家一起玩啦!总之,咱要好好践行弟子规入则孝呀,这对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可太重要啦!。
校园话剧剧本弟子规之《入则孝》
第一幕
地点:孔子学堂
人物:21世纪小学生,孔子,孔子众学生
道具:学堂用木桌,坐垫,羽毛扇,古代学堂用书
(预备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
画外音:泱泱华夏,山高水长,黄海之滨,有一少年学子,意气风发、怀揣理想,跨越时代风尘,穿过时空隧道,直奔曲阜杏坛。
(音乐停)
孔子在学堂里给学生上课: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生:对!没错,这是书上说的孔子传经讲道的地方,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啦!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学生:先生,晚辈有礼了。
孔子:你是何人?来自何方?
学生:我来自2014年,是一名小学生,今天特来向先生请教。
(鞠躬)
孔子:免礼免礼,小朋友请坐。
学生:谢夫子。
孔子:今日小朋友不远万里,跨越时空来此,有何见教?
学生:夫子,后人奉您为万世师表,晚辈今日想向您请教求学之道。
孔子:求学之道?学知识必先学做人,先有德而后有才,德高方能才高。
先学会了做人,之后才能做好事。
学生:那敢问夫子,我该如何学习做人呢?
孔子:听闻后世有《弟子规》一书,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时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小朋友,你可以从《弟子规》开始学习。
学生:《弟子规》?
第二幕
孔子及其众学生表演弟子规—入则孝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第三幕
地点:孔子学堂
人物:21世纪小学生,孔子,孔子众学生
道具:学堂用木桌,坐垫,羽毛扇,古代学堂用书
孔子:(点头)无论沧海横流,日月更替,社会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做人必要懂得孝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第四幕
地点:黄香家
人物:黄香,父亲
道具:扫把,书包,方木桌,木凳,碗筷,床,扇子
(预备音乐:古筝《渔舟唱晚》)
画外音:东汉时有个人,叫黄香。
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病故了。
虽然黄香只有九岁,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
(音乐渐弱至无)
父亲:(扫地)
黄香:(放学归来)父亲,您在扫地啊?
父亲:香儿,放学回来了啊?快!先去吃饭吧,读了一天书,辛苦了。
黄香:(放下书包,扶父亲坐下)父亲,我不辛苦,您在家里忙碌了一天,才是真的辛苦了。
让我来扫吧,您快去休息休息!(过来抢父亲的扫把)
父亲:父亲不辛苦,只要你好好读书,学会做人,长大了有出息,我再苦再累也值得啊!
黄香:(蹲在父亲身边)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刻苦学习,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自从母亲去世以后,您就忙里忙外,太辛苦了,这扫地的活,还是让我来吧!
父亲:(幸福状)难得香儿这么孝顺,那这地就让你来扫吧!
黄香:谢谢父亲。
(预备音乐:《神秘园》)
(音乐起!黄香扫地,父亲走过去拿起儿子书包,拿出儿子的作业翻看,不断地点头……)
(父亲看完试卷,放好书包,去端饭出来。
黄香已扫完地,进到卧室,拿出一把扇子,扇床。
)
(音乐停)
父亲:香儿,快过来吃饭。
(见儿子不在,四处张望,仍不见,大叫)香儿!香儿!
黄香:(扇子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一边扇一边答)父亲,我在这!您先放那里吧,我等会再吃。
父亲:香儿,你在干什么啊?(边问边向卧室走去,见儿子在扇床,大惑不解)香儿,床上又没有人,你用扇子给床扇风干什么啊?
(预备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
黄香:父亲,天气这么热,这床上热烘烘的,您肯定睡不着,我先用扇子把床扇凉快了,您再来睡,会舒服些的。
父亲:(十分感动,走过去抚摸着儿子的头。
香儿,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啊!
黄香:(扶父亲坐下)父亲,您生我养我,不知道为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现在孩儿已经长大了,是孩儿报答您的时候了!
父亲:香儿!
黄香:父亲!
(父子二人拥抱在一起)
画外音:9岁的小黄香就能这样孝敬父亲,真是天下无双,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