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神话传说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42.08 KB
- 文档页数:6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神话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读书笔记范文大禹治水读书笔记1署假期间,爸爸给我买了一套《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一篇故事,叫做《大禹治水》。
故事讲述了在很久以前,黄河发生了很大的水灾,房屋被淹没了,老百姓十分困难,这时候大禹的父亲带领大家制水,他花了九年的功夫,也没有把洪水制服,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
之后大禹代替了他的父亲制水,大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决定用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导大海中去,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最终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农民伯伯又能够在地面上种庄稼了。
大禹为了治水,四处奔波,多次经过自我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就连自我的儿子---启:出生时,他听见儿子的哭声,也狠下心没有进家去探望。
之后,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大家推举他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大禹这种知难而上,遇事能动脑筋想办法,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所以它的故事才能流传这么久。
我们从小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这些无声的教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明白了中华历史的悠久和经典故事,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有了读书的乐趣,以后我会读更多的书,让好的故事激励我成长。
神话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读书笔记范文大禹治水读书笔记2看完《大禹治水》这本书,我明白大禹是一个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
光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
庄稼被淹没了,房屋也被淹没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可是不少地方有毒蛇猛兽出来伤害人和牲口,使人们更加害怕。
尧决定派鲧去治水,鲧花了九年的时间,仍然没有把洪水制服。
因为他只懂得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坎,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尧当部落盟着领以后,亲自到鲧治水的地方看了看发现,他办事不力,就让他儿子禹去治水。
大禹发言烃他父亲的做法,决定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
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
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
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
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
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
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了许多猿人的遗骨和遗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这里,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
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
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
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
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
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00字观后感作文中国神话故事
今天,我读了一本《中国神话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神话故事,共有29篇。
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
这些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农尝百草;上古时,人类不懂医药,因此得了疾病也没办法医治。
有一年流行瘟疫,大地上横尸遍野,哀鸣一片。
南方的炎帝不忍人类受疫病的折磨,到处去尝草药。
可是,尝草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有时会中毒,炎帝会用神力把毒素排出体外,渐渐地,他的身体越来越来差。
有一次,他一不注意尝了断肠花,最后断肠死去了。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炎帝是一个不怕死亡,为百姓着想,值得我们敬佩的神。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我许多我喜欢的故事。
又比如说盘古开天辟地:很久以前天和地是没有分开的,人类的老祖先盘古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时看见周围乌黑一片。
他从身边拿出一把斧头对准一个地方猛砍下去,透出了一丝光,盘古又是一陈猛砍,天和地分开了。
盘古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它们再合起来,从此天地不再全起来。
盘古倒下死了,他的身体变成了自然万物。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盘古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神。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无限魅力,让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导语】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许多动⼈的有意义的故事。
其中有许多是有⽂字记载的。
⾄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些神话和传说。
下⾯是分享的上下五千年神话传说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 【钻⽊取⽕的传说】 原始⼈群到⽒族公社初期⼈类⽣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
传说中有⼀些⼤⼈物,这些⼈往往既是⾸领,⼜是⼀个发明家。
这种传说多半是古⼈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活想象出来的。
原始⼈的⼯具⼗分简单,周围⼜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
后来,他们看到鸟⼉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
原始⼈就学着鸟⼉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座⼩屋。
这样就安全得多了。
后来的⼈把这叫做“构⽊为巢”(巢⾳cháo,就是鸟窝)。
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家⼀起摸索出来的。
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个⼈教⼤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
最早的原始⼈,还不知道利⽤⽕,东西都是⽣吃的,⽣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吞活剥,连⽑带⾎的吃了。
后来,才发明了⽤⽕(在周⼝店的北京⼈遗址上,已发现⽤⽕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
⽕的现象,⾃然界早就有了,⽕⼭爆发,有⽕;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也会起⽕。
可是原始⼈开始看到⽕,不会利⽤,反⽽怕得要命。
后来偶尔捡到被⽕烧死的野兽,拿来⼀尝,味道挺⾹。
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们渐渐学会⽤⽕烧东西吃,并且想法⼦把⽕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们把坚硬⽽尖锐的⽊头,在另⼀块硬⽊头上使劲地钻,钻出⽕星来;也有的把燧⽯(燧⾳suì)敲敲打打,敲出⽕来。
这就懂得了⼯⼈能够取⽕(从考古材料发现,⼭顶洞⼈已经懂得⼈⼯取⽕)。
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民,但是传说中⼜说成是⼀个⼈,叫做“燧⼈⽒”。
⼈⼯取⽕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从那时候起,⼈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且⾷物的品种也增加了。
《上下五千年》简介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采用白话形式,以时间为脉络、以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节点的历史读物。
该书从开天辟地的神话讲起,一直叙述至清代,内容涵盖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简洁流畅的文字,作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沧桑,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
书中的故事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对著名人物生平的叙述。
这些故事不仅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能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书中还涉及一些地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上下五千年》在编写时力求具体和生动,避免了过多的概括和抽象。
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此外,该书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阅读,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历史,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和指导。
总的来说,《上下五千年》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历史读物。
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故事可以用来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也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篇一:嫘祖养蚕夏县尉郭乡西阴村是嫘祖的故乡,也是嫘祖养蚕的地方。
相传远古的时候,中条山的西面有一片桑林,桑林边座落着一个村庄,每当太阳出山,整个村庄都被茂密的桑林所遮掩,人们就习惯地称它为西阴村。
西阴村里住着一位姑娘,名叫嫘祖,长得非常好看。
嫘祖的妈妈早年病亡,爹爹是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常年出征在外,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匹心爱的小白马。
嫘祖常常想念爹爹,每逢过年过节,她都要抚摸着小白马诉说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这年中秋节的晚上,听着邻居家传来阵阵团圆笑声,嫘祖鼻子一酸,流出伤心的眼泪。
这时,站在身旁的小白马突然掉过头来,轻轻地舔着她脸上的泪水,嫘祖心里一动,忙用双手托住马头说:“马儿啊马儿,你要是真懂人情,就到军中接回我的爹爹,到那时我就和你成亲。
”嫘祖话音刚落,小白马一声嘶叫,就冲出门去。
小白马像长了翅膀一样跑到军中,跑到嫘祖爹爹的面前,它又蹦又跳,又踹又叫,闹得嫘祖爹爹摸不着头脑。
嫘祖爹爹只得问它:“家中出了啥事?”只见小白马扭过头朝着来路叫了几声,一声比一声悲切,爹爹觉得不妙,赶忙跨上小白马,连夜朝家赶去。
第二天天亮时,小白马驮着将军回到西阴家中。
父女相见,十分欢喜,却把小白马忘在一边。
这时,小白马突然嘶叫起来,意思是说:“嫘祖啊嫘祖,你说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嫘祖急忙跑回屋里拿出最好的饲料添在槽中,小白马却不吃,只是冲着嫘祖不停地叫,爹爹觉得奇怪,就问女儿:“小白马到底怎么啦?”嫘祖被问红了脸,只是不说话。
爹爹再三问,她才道出对小白马说过的戏言。
爹爹十分生气,当下拉弓搭箭,“嗖”的一声射死小白马,然后气狠狠地剥下马皮扔到屋前。
爹爹走后,嫘祖又羞又悔,急忙跪在马皮跟前,伤心地说:“马儿啊马儿,我做错了事,害了你的性命,今天不能如愿,来世一定报答你的恩情。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中华五千年历史悠久,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古代
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从远古时代的传说到近现代的英雄事迹,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经典故事。
在远古时代,有关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就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相传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与蚩尤之间的战争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一场经典之战。
这场战争不仅展现了黄帝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勇敢。
这个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激励着后人不断奋发向前。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故事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一大亮点。
孔子是中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社会和文化。
孔子的故事充满了智慧和仁爱,他的言行举止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的弟子们也继承了他的思想,传承了他的精神,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近现代的历史中,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其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
英雄故事。
抗战时期,无数的抗日英雄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段的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些故
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文化。
让我们铭记这些故事,传承这些精神,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汇总大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更是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
上下五千年给了我们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中国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本文将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寻找故事的源头,梳理整理了一些有趣、有用的故事,希望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事一:神农尝百草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创始人。
传说他曾尝遍了百草之类,并对草药的性能进行观察和总结,运用草药研制出了许多有益于治疗疾病的药物。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草药的热爱,同时也对于中国农业发展的起源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故事二: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讲述了天上神女嫦娥盗食仙药后不得不流放到月亮上的故事。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月亮的神秘和敬畏,以及自然界各种神话传说的起源。
故事三:伍子胥报仇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将军,在楚国遭受晋国的侵略后,伍子胥力挽狂澜,协助楚国完成了反击晋国的战争。
而后因为受到楚国王子的莫名其妙的恩惠而深受打击,被逐出了楚国。
但是,伍子胥并没有放弃,他斗志昂扬地反攻楚国,最终打败了楚国王子,实现了自己的复仇。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正义和勇气,表现了古代中国豪杰的精神。
故事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一部神话小说,而孙悟空是其中最彪悍的主角之一。
其中,《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情节,讲述了孙悟空化身为勇士,对抗邪恶力量白骨精的故事。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观念中的独特抗争精神和对于正义的坚守,也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演变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故事五:张居正反腐斗争明朝时期,张居正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官员,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大力改革和反腐斗争,尤其是对于“秉公办理,不徇私情”的精神,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七岁儿童看的中国神话小故事全集中国神话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数百年的积累和不断传承。
神话故事是我国古代先民从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中创造出来的神秘故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启示意义。
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说,尤其是寓教于乐的神话故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爱好,还可以让他们在博大精深的神话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童年乐趣。
在本篇文档中,我将介绍一些适合七岁儿童阅读的中国神话小故事。
1.《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述了盘古在世界的混沌状态中用斧子开辟了天地的过程,创造了人类文明和天地万物。
它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天文地理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世界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2.《嫦娥奔月》这个故事讲述了嫦娥在玉兔的帮助下,到月亮上度过了几个美好的时光。
它可以传达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以及对于家庭团圆和家庭幸福的理解,增强孩子对于亲情的认识和感恩之心。
3.《白蛇传》这个故事讲述了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白蛇因为爱上许仙,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跨越两界,最后赢得了伟大的胜利。
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爱情和友情之间的关系,学会体谅包容和感恩的道理。
4.《梁祝》这个故事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经历,弘扬了爱国、爱人、忠诚、友谊的精神。
它告诉孩子们爱情可以是忠诚的,友情可以至死不渝,这些经历不仅可以引导孩子们塑造崇高的品质,还可以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权利。
5.《后羿射日》这个故事讲述了后羿用神箭射下了十个太阳的故事,它弘扬了勇敢、智慧、公正的信念。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人生中成功的重要性和力量,同时还可以教育他们学会巧妙地解决问题。
总之,中国神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感受到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精神。
这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不妨多为他们选购一些关于中国神话小故事的原版图书,让他们在阅读这些经典故事时感受到对于情感和智力上的刺激和满足,激励他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变得更加自信和有决心。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间故事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孕育着许多丰富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气,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几个精彩的中华民间故事。
1.《愚公移山》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太行山脉旁边的一个小山村。
愚公家门前的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去路,让他们无法外出。
愚公决定动用自己和全家人的力量,把两座山挖平。
尽管邻人嘲笑他愚蠢,但愚公却坚持不懈,他相信只要坚持努力,最终可以移山。
神灵被愚公的坚持和努力所感动,决定帮助他。
最终,两座山被移走了,愚公一家终于可以自由地去往外面的世界。
这个故事讲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创造奇迹。
2.《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故事中,白蛇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白娘子,来到人间寻找属于她的真爱。
她与许仙相遇并相爱,两人结为夫妻。
然而,由于白蛇是妖精的身份,道士法海不断搜寻并试图驱逐她。
为了保护自己和丈夫,白娘子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也得到了法海的原谅与祝福。
《白蛇传》以美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中华民族善良与坚韧的品质。
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以貌取人,真爱无关乎外表。
3.《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牛郎和织女两个相爱的人被天帝隔离在天上和人间。
每年的七夕之夜,他们才有机会相见。
然而,牛郎织女的爱情触怒了天帝,他们被分开并且变成了两颗星星,分别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后来,为了表达对他们深深的祝福,人们就在这个夜晚庆祝七夕节,希望借此能够祈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与坚守,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的价值观。
以上三个民间故事只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化的冰山一角。
这些故事有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有的渲染了爱情的伟大与坚持,有的则散发出了对家庭和谐的温情。
⼉童最爱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黄帝的故事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
被尊为中华“⼈⽂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
也有⼈称之为“帝鸿⽒”。
下⾯⼩编给⼤家带来⼉童最爱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黄帝的故事,请⼤家阅读欣赏。
传说中黄帝参与的战争 黄帝、炎帝、蚩尤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物,但他们的时代、他们的关系和他们之间的战争,却曲折地反映了我国⽗系⽒族公社时期的情况。
⽤科学的观点来分析推断,黄帝、炎帝和蚩尤,都应当是⽗系公社时代部落联盟的⾸领。
从我国若⼲远古神话传说看,黄帝是黄河流域的⼀位部落⾸领,他最初的活动中⼼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带,后来发展到河北和陕西地区。
炎帝部落最初活动在黄河上游的姜⽔⼀带。
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有的说在黄河下游的⼭东地区,也有说在南⽅,总的来说是在东南⽅。
黄帝所处的时代,正当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族和⽒族、部落和部落之间战争⾮常频繁。
黄帝、炎帝和蚩尤的⼏次⼤战,就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史实。
传说黄帝、蚩尤、炎帝间发⽣过三次⽐较⼤的战争。
第⼀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战争。
神话中说,开始和蚩尤战争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个⽒族共⼯⽒。
由于蚩尤向西发展,夺取了共⼯⽒的⼟地,双⽅发⽣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战争。
《逸周书》描写这场战争说:“蚩尤乃逐帝(指共⼯),战于涿⿅之阿,九隅⽆遗”。
涿⿅在今天河北涿⿅东南,“阿”是⼭麓的意思,即今太⾏⼭东侧。
“九隅”是九州、九⼟的意思。
⼤意是说共⼯九个⽒族的⼟地全被蚩尤部落占领了。
炎帝部落觉得⾃⼰的部落受到欺负,就向黄帝部落求救,黄、炎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蚩尤。
于是发⽣了第⼆次更为激烈的⼤战。
第⼆次战争以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为主战的双⽅,地点仍在涿⿅。
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涿⿅⼤战,⼤概这是我国上古史上⼀次规模最⼤的战争了。
盘古开天辟地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人们习惯将传说中的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那么算到现在,将近有“上下五千年”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很多是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呢,古籍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比如,古人早就在探索,世界是怎样形成、人类是怎样起源的?有一个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是这样说的——宇宙原来是混沌一团的,里面既没有光,也没有声音.盘古用巨斧把这一团混沌一劈为二,轻的气往上浮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成了地.从此,天每日高出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一万八千年后,天已经很高很高,地也很厚很厚,盘古就是屹立在天地间的巨人.他死后,身体各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山丘、江河及森林、草原等.还有一个女娲创造宇宙万物的神话,是这样说的——最初的时候,天地不知为什么经过一次大破坏,天倒塌了,地倾斜了,洪水泛滥,烈火焚烧,人类和一切生物都毁灭了.这时,有个叫女娲的女神采炼五彩的石头补好了天空,斩断巨鳌的四脚树立了四极,用芦灰止住了洪水,又去扑灭了烈火,然后慢慢地造出生物和人类来.从上述两个神话来看,盘古是开天辟地的英雄,女娲不但是世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人类及万物的始祖.神话只是神话,当然不可当真.随着科学的发达,人们根据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有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是人类最早的祖先.猿人的体力比不上凶猛的野兽,但他们和动物不同的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猿人的工具主要是经过砍削的木棒和经过打制的石头.他们用这些粗糙的工具来与野兽搏斗,猎取食物;也用简单的工具采摘果子或挖植物的根茎来吃.那时,光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的,猿人便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主要使用石制工具的时代,在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根据发现的不同的石制工具,以及有关的活动遗迹来划分不同的发展阶段,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不仅能制造石斧、石锤,还能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用来把兽皮缝成衣服穿.大约在二百多万年以前,在我们祖国广大的土地上,就有远古的人类在活动.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重庆巫山、安徽繁昌等地区,都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之后,相继发现了“北京猿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遗迹.而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距今已有八十万年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云南陆续发现了许多古猿化石,而且伴有石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十年代发现的“元谋猿人”,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1997年,考古学家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巫山猿人”遗址进行挖掘考察时,发现了大量旧石器,都带有人工打击的痕迹,是古人类所使用的工具.这一结果,有力地证实了二百万年前“巫山猿人”的存在.1999年,考古学家在安徽繁昌人字洞进行发掘时,发现大量石制品和骨制品.经专家联合鉴定,确认这批石器是二百万年至二百四十万年前的早期人类遗存,从而把人类在亚洲出现的历史又提前了至少三十万年.猿人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与现代人的距离越来越接近.比如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另一种原始人——“山顶洞人”的化石来看,形体和现代人基本一样.他们过着按血统关系固定下来的群居生活,以氏族公社的形式构成了当时的原始社会.从对工具的使用来说,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不少,最有代表性的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青莲岗文化等.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不过五千年,但在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乃至更加久远前,已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它们比开天辟地的神话可要靠得住多了!。
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故事可以用来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也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篇一:嫘祖养蚕夏县尉郭乡西阴村是嫘祖的故乡,也是嫘祖养蚕的地方。
相传远古的时候,中条山的西面有一片桑林,桑林边座落着一个村庄,每当太阳出山,整个村庄都被茂密的桑林所遮掩,人们就习惯地称它为西阴村。
西阴村里住着一位姑娘,名叫嫘祖,长得非常好看。
嫘祖的妈妈早年病亡,爹爹是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常年出征在外,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匹心爱的小白马。
嫘祖常常想念爹爹,每逢过年过节,她都要抚摸着小白马诉说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这年中秋节的晚上,听着邻居家传来阵阵团圆笑声,嫘祖鼻子一酸,流出伤心的眼泪。
这时,站在身旁的小白马突然掉过头来,轻轻地舔着她脸上的泪水,嫘祖心里一动,忙用双手托住马头说:“马儿啊马儿,你要是真懂人情,就到军中接回我的爹爹,到那时我就和你成亲。
”嫘祖话音刚落,小白马一声嘶叫,就冲出门去。
小白马像长了翅膀一样跑到军中,跑到嫘祖爹爹的面前,它又蹦又跳,又踹又叫,闹得嫘祖爹爹摸不着头脑。
嫘祖爹爹只得问它:“家中出了啥事?”只见小白马扭过头朝着来路叫了几声,一声比一声悲切,爹爹觉得不妙,赶忙跨上小白马,连夜朝家赶去。
第二天天亮时,小白马驮着将军回到西阴家中。
父女相见,十分欢喜,却把小白马忘在一边。
这时,小白马突然嘶叫起来,意思是说:“嫘祖啊嫘祖,你说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嫘祖急忙跑回屋里拿出最好的饲料添在槽中,小白马却不吃,只是冲着嫘祖不停地叫,爹爹觉得奇怪,就问女儿:“小白马到底怎么啦?”嫘祖被问红了脸,只是不说话。
爹爹再三问,她才道出对小白马说过的戏言。
爹爹十分生气,当下拉弓搭箭,“嗖”的一声射死小白马,然后气狠狠地剥下马皮扔到屋前。
爹爹走后,嫘祖又羞又悔,急忙跪在马皮跟前,伤心地说:“马儿啊马儿,我做错了事,害了你的性命,今天不能如愿,来世一定报答你的恩情。
中外神话故事大全篇一:中外神话故事中外神话故事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神话,这些神话充分展现了远古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凝结了各自民族整体的智慧。
中国和古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两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两国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对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两国神话故事的比较、分析,并探究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虽然中国和古希腊相隔两地,但有关创世的神话还是大同小异。
中国古代《三五历纪》中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混沌之神卡俄斯生出大地之母盖亚,盖亚生了天神,即乌拉诺斯,并与他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个泰坦巨神及三个独巨神和三个百臂巨神,后来乌拉诺斯被他和该亚所生的最小儿子克洛诺斯所推翻。
众神创造了天、地、海、草、花木、世界形成。
希腊的史前期充斥着弑父娶母的传统,儿子推翻父亲并与母亲结合,充满血腥和征服的气息,是兽性,动物性的。
中国神话中,人类出现之前,伏羲、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兄妹结合而繁衍出人类。
神际关系的混乱暗示上古时代人类部落存在杂婚、乱伦的现象。
而对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许多名族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土造人”,中国和古希腊也不例外。
在中国,《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这样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创世神以牺牲肉体来完成天地开辟,万物创造,奠定了中国人民崇尚献身精神的民族气概。
天地形成,却无生机,故女娲造人,《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中国上下五千年故事很多历史事件实际上就可以被定位为故事,而这些故事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兴趣,并由此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的发展顺序。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上下五千年故事篇一:马邑诱敌战汉文帝、汉景帝两代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六十多年内,除了短时期的七国叛乱,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因此,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据说,到了景帝的后期,国家仓库里的钱不知道积了多少万,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吃不完,一年年地堆积上去,都满到露天的地上来了,有的甚至霉腐了。
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但是,强盛的汉朝却常常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
从汉高祖在白登受包围以后,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
这种“和亲”,实际上是一种妥协,不但要把汉朝皇室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得送给匈奴许多财物。
即使这样做,匈奴贵族还是经常侵犯中原,杀害百姓,掠夺粮食和牛羊,使北方地区不得安宁。
汉景帝死后,即位的汉武帝刘彻是个雄心勃勃的皇帝,一心要想改变这种屈辱的地位。
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军臣单于又派使者来要求和亲,汉武帝要大臣们议论一下。
有个将军王恢说:“过去朝廷同匈奴和亲,匈奴老是不守盟约,侵犯边界,我们应该发兵打击他们一下才好。
”许多大臣都反对王恢的建议,汉武帝自己觉得没有把握,只好暂时答应匈奴和亲。
过了两年,马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聂音niè)来找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
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
我可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
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
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告诉汉武帝。
汉武帝决心采用聂壹的计策,派王恢、韩安国、公孙贺、李广等将军带领三十万人马埋伏在马邑旁边的山谷里。
上下五千年神话传说故事【钻木取火的传奇】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奇。
传奇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
这种传奇多半是古人依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
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
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
这样就安全得多了。
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巢音cháo,就是鸟窝)。
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
但是在传奇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
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觉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
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
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
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慢慢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用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来。
这就懂得了工人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觉,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奇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
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
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方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不知过了多少长的时间,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
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空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捕捉起来。
捕来的鸟兽,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看、养着,留到下次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
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活,都是人们在劳动*同积累起来的经验。
传奇中却说发明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牺氏”(庖牺音páoxī,疱是厨房,牺是牲口的意思)。
这种渔猎的时期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人类的文明越来越进步。
开始,人们偶尔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发觉地面上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长成了更多谷子。
于是,人们就大量栽种起来。
他们用木头制造一种耕地的农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种带把的木锹)。
他们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收获量就更大了。
后来传奇中把这些种庄稼的人说成是一个人,名叫“神农氏”。
传奇中的神农氏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的味儿,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
他不但发觉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还发觉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
据说,医药事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奇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有的。
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
公元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觉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
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知道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和农耕了。
【黄帝战蚩尤】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
黄帝是传奇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
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来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定居下来。
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姜水附近。
据说跟黄帝族是近亲。
炎帝族慢慢衰落,而黄帝族正在兴盛起来。
这时候,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强悍。
传奇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全是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
他们还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样的兵器,常常带领他的部落,侵掠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
炎帝没法子,逃到涿鹿请求黄帝关心。
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各部落的祸害,就联合各部落,预备人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
关于这次大战,有许多神话式的传奇。
据说黄帝平常驯养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在打仗的时候,就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奇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
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虎凶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
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突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使黄帝的兵士无法追赶。
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
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关心,驱散了风雨。
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终于把蚩尤打败了。
也有一种传奇,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
黄帝用“指南车”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了。
这些神话反映这场战争是非常激烈的。
各部落看到黄帝打败了蚩尤,都挺快乐。
黄帝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拥护。
但是,炎帝族和黄帝族也发生了冲突,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败。
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传奇中的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像造宫室、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这些当然不会是一个人发明的,但是后来的人都把它记在黄帝帐上了。
传奇黄帝有个妻子名叫缧(音léi)祖,亲自参加劳动。
本来,蚕只有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缧祖教妇女养蚕、缫丝、织帛。
打那时候起,就有了丝和帛了。
黄帝还有一个史官仓颉(音cāngjié),创制过古代文字。
我们没有见到过那个时期的文字,也没法查考了。
中国古代的传奇都十分推崇黄帝,后代的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
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为了纪念这位传奇中的共同祖先,后代的人还在现在陕西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造了一座“黄帝陵”。
【尧舜让位】传奇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
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寻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寻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
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
”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
”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
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
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寻来商量,要大家推荐。
到会的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
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
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
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
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
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快乐,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
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许多牛羊。
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
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
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寻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
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
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
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
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
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
”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
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关心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
这种让位,历称做“禅让”(禅音shàn)。
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方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
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
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