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选择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10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材料》习题集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填空题1、大多数建筑材料均应具备的性质,即材料的。
2、材料的及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基本因素,要掌握材料的性质必须了解材料的、与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
3、建筑材料按化学性质分三大类:、、。
4、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有:、、。
5、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沿水滴表面作切线,此切线和水与材料接触面的夹角,称。
6、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可用吸水率表示,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和。
7、材料在水作用下,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称用表示。
8、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用或表示。
9、材料抗渗性大小与和有关。
10、材料的变形特征有两种类型和。
11、根据材料被破坏前塑性变形显著与否,将材料分为与两大类。
二、判断题1、材料的组成,即材料的成分。
()2、密实材料因其V、V O、V`相近,所以同种材料的ρ、ρΟ、ρ´相差不大。
()3、松散材料的ρΟ´、ρΟ相近。
()4、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就是材料的开口孔隙率。
()5、对于多孔的绝热材料,一般吸水率均大于100%,故宜用体积吸水率表示。
()6、吸水率就是含水率。
()7、孔隙率又称空隙率。
()8、冻融破坏作用是从外表面开始剥落逐步向内部深入的。
()9、由微细而封闭孔隙组成的材料λ小,而由粗大连通孔隙组成的材料λ大。
()10、传热系数与热阻互为倒数。
()11、水的比热容最小。
()三、选择题1、某铁块的体积密度ρΟ= m /()。
A、V0B、V孔C、VD、V0`2、某粗砂的堆积密度ρΟ`=m/()。
A、V0B、V孔C、VD、V0`3、散粒材料的体积V0`=()。
A、V+V孔B、V+V孔+V空C、V+V空D、V+V闭4、材料的孔隙率P=()。
A 、%1000⨯V V 孔B 、%10000⨯-V V VC 、%100)1(0⨯-V VD 、%100)1(0⨯-ρρE 、P K +P B 5、材料憎水性是指润湿角( )。
A 、θ< 900B 、θ>900C 、θ=900D 、θ=0 6、材料的吸水率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
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点评(1~14为单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A.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 B.小于最大水灰比? ?C.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 D.大于最大水灰比答案: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者。
A.≤80? ? B.??≤40? ? C.≤30? ? D.≤20答案: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着提高。
A.强度? ? B.抗冲击性? ? C.弹性模量? ? D.抗冻性答案: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水泥用量? ? B.用水量? ? C.水灰比? ? D.水泥浆数量答案: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 ?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答案: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强度等级答案:C C30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
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
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f表示。
建筑材料练习题四第五章水泥一、名词解释1.水泥的初凝时间:加水拌和到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2.水泥的终凝时间加水拌和到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3.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 5% 石灰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4.体积安定性水泥浆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
二、填空题1.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比硅酸盐水泥的抗腐蚀性能强 .2.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相同,水化热低,抗腐蚀性强,抗冻性差。
3.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45min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6.5h 。
4.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的种类有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5.在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起骨架作用,水泥浆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在硬化后起胶结作用。
6.水泥细度越细,水化较快且完全,水化放热量较大,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成本高水化防热较大。
7.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硅酸三钙,它早期和后期强度均较高,决定强度等级。
对抗折强度和耐磨性起重要作用的矿物是铁铝酸四钙。
对后期强度增长起重要作用的矿物是硅酸二钙。
对早期强度起重要作用耐腐蚀性差的矿物是铝酸三钙。
8.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火山灰水泥,有耐热要求的宜选矿渣水泥,有抗裂要求的宜选用粉煤灰水泥.9.测定水泥安定性的方法有雷式夹法和试饼法。
10.高铝水泥的特性是水化热大,耐碱性差,长期强度会降低,因此高铝水泥不适合长期做为承重结构使用。
11.水泥的化学性质技术要求包括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不溶物,物理性质技术要求包括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
12.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为生料制备、孰料煅烧、水泥粉磨又简称:“两磨一烧”.13.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缓凝。
14.硅酸盐水泥根据其强度大小分为 42.5 42.5R 52.5 52.5R 62.5 62.5R 六个等级。
第5章建筑砂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l 不属于砌筑砂浆组分的是( )A水泥B砂C石子D.水2抹面砂浆与砌筑砂浆的要求不同()A流动性B.粘结力c.保水性D.抗压强度3、抹面砂浆土要考虑的技术指标()A流动性B.粘结力c.保水性3.用32.5级矿渣水泥配制强度等级为M50的混合砂浆A 10MPa B.8.3MP3 C.5.8MPa D.5.0MP34测定砂浆抗压强度标被试件的尺寸为( )。
A 50mm×50mm×50mmB 70.7mm×70.7mm×70.7mmC 100mm×100nlm×100Inm t).150mm×150mm×l 50mm5建筑砂浆中通常加人石灰膏,其主要作用是( )。
A.提高砂浆的胶凝能力B提高砂浆的流动性C.提高砂浆的防水能力D.提高砂浆的保水性6砌筑砂浆的和易性不包括( )oA流动性B.粘聚性c稠度D保水性7.抹面砂浆的中层起的作用是(A粘结B.找平C保护D.装饰8装饰砂浆与抹面砂浆的主要区别在( )A.底层B.中层C.面层D.底层和中层9下列几种常用装饰砂浆的施工操作中,因具有吸声作用常用于影剧院的室内墙壁的是( ).A.弹涂B拉毛C.喷涂D.水刷石10高级抹面施工常在砂浆中掺入乳胶或107胶,其目的是( )。
A.增大砂浆粘结力B.增强砂浆的保水性C增大砂浆的流动性D增加砂浆的和易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这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选出。
)1抹面砂桨的技术性质包括( )oA强度B流动性C.保水性D.粘结力E.粘聚性2 下列砂浆中属于特种砂浆的是( )。
A防水砂浆B保温砂浆C.装饰砂浆D.抹面砂浆E吸音砂浆13.下列有关砌筑砂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动性太大的砂桨硬化后强度会降低B砂浆的变形是由于承受荷载、湿度变化或温度变化引起的C为了保证强度,砂浆应随拌随用D.砂浆的强度与作用时间有关,而与搅拌时间无关E砂浆的粘结力与基层材料的润湿程度、表面清洁程度及养护条件等因素都有关4.下列有关材料的性能测定方法中正确的是( )。
第五章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一、填空题1.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c2.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主要是控制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__其中施工工艺过程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确定后,主要检验混凝土混合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是否满足要求。
5.若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不满足要求,应保持 ____________ 不变,适当增加或减少的用量。
6.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选择水灰比的依据是水泥混凝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8.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它可用或___________ 來表示O9.如果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坍落度愈大,则流动性 __________ ;若工作度愈大,则流动性_________ O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其中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与配制强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
[单选题]1.碱含量试验方法中,加入热水,压碎残渣使其溶解,加入一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中和至黄色。
A.氨水B.盐酸C.硫酸D.磷酸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碱含量试验方法中,加入热水,压碎残渣使其溶解,加入一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氨水中和至黄色。
所以答案为A。
[单选题]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的加荷速度。
A.0.3~0.5MPa/sB.0.5~0.8MPa/sC.0.8~1.0MPa/sD.1.0~1.5MPa/s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以成型时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将混凝土置于压力机中心并位置对中。
施加荷载时,对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加载速度为0.3~0.5MPa/s;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的混凝土,取0.5~0.8MPa/s的加载速度;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取0.8~1.0MPa/s的加载速度。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的油门,直到试件破坏,记录破坏时的极限荷载。
[单选题]3.混凝土抗折(抗弯拉)强度试验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550mm(600mm),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如确有必要,允许采用100mm×100mm×400mm试件,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mm。
A.13.5B.26.5C.31.5D.53参考答案:B[单选题]4.混凝土抗折(抗弯拉)强度试验采用100mm×100mm×400mm非标准试件时,所取得的抗折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A.0.85B.0.95C.1D.1.0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表5-9混凝土抗折(抗弯拉)强度试验非标准试件尺寸换算系数0.85。
所以答案为A。
[单选题]5.通用型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形成水泥熟料后,向其添加()左右的石膏以及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外掺料,就得到通用型硅酸盐水泥。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2)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例如花岗岩、辉绿岩、火山首凝灰岩等。
第五章混凝土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砂子的级配曲线表示_颗粒级配___,细度模数表示__粗细程度_。
2.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_分散作用__、__润滑作用_____和_增加水泥水化面积,增加混凝土强度__。
3.使用级配良好,粗细程度适中的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_流动性__较好,__水泥浆__用量较少,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_强度__和_密实性__。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是:_水灰比__、_单位用水量_和_砂率。
5.采用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仅适合于石子最大粒径为_40_mm、坍落度为_大于10_mm的混凝土拌合物。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W/C由_混凝土强度等级_和_使用环境要求的耐久性确定,用水量是由_所要求的坍落度、粗骨料种类及最大粒径_确定,砂率是由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粘聚性及保水性确定。
7.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选择原则是:在不妨碍_施工操作___、并能保证__密实成型_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__小__的坍落度。
8.配制混凝土需用_合理砂率,这样可以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__流动性_,或者在_坍落度_一定的情况下,_水泥浆数量_最少。
9.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包括:_抗渗性_、__抗冻性、_抗碳化和_抗碱-骨料反应_等。
10.混凝土中水泥浆凝结硬化前起_填充_和__润滑__作用,凝结硬化后起_胶结_作用。
11.合理砂率是指在_水泥用量__和__用水量___一定的条件下,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_最大__的坍落度,且保持良好的_级配_、_保水性_和__粘聚性_的砂率。
12.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有_胶凝材料__、__水__、粗骨料和细骨料。
水泥浆起__润滑___、__填充__、__胶结___作用;骨料起__调整和易性____、_减少水泥用量__、_增加强度___的作用。
13.混凝土的碳化又叫_中性化_,会导致钢筋_锈蚀_,使混凝土的_密实度___及_强度_降低。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1.土木工程材料应具备哪些基本性质为什么答:土木工程材料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土木工程材料具有相应的不同性质,如用于土建结构物的材料要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因此,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又如根据土建结构物各种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选用的材料应具有防水、绝热、吸声、粘结等性能。
对于某些土建结构物,要求材料具有耐热、耐腐蚀等性能。
此外,对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材料,如路面材料,要求材料能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引起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反复冻融等的破坏作用。
2.材料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些层次不同层次的结构中,其结构状态或特征对材料性质有何影响3.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有差别4.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与散粒材料的填充率和空隙率有何差别5.材料的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性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6.什么是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材料导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7.脆性材料与韧性材料有什么区别8.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有几种9.试验条件对材料强度有无影响影响怎样为什么10.什么是材料的强度等级、比强度强度等级与强度有何关系与区别11.说明材料的脆性与韧性、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12.说明材料的疲劳极限、硬度、磨损及磨耗的概念。
13.什么是材料的耐久性材料为什么必须具有一定的耐久性14.建筑物的屋面、外墙、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15.当某种材料的也隙率增大时,下表内其他性质如何变化16.某岩石试样经烘干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投入盛水的量筒中,当试样吸水饱和后水的体积由452g增为630g。
饱和面干时取出试件称量,质量487g。
试问:(1)该岩石的开口孔隙率为什么(2)表观密度是多少17.称取堆积密度为1500kg/m3的干砂200g,将此砂装入容量瓶内,加满水并排尽气泡(砂已吸水饱和),称得总质量为510g,将些瓶内的砂倒出,向瓶内重新注满水,此时称得总质量为386g,试计算砂的表观密度。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 供个人学习参考
第3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计算题
某室内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
施工要求坍落度为55~70mm ,施工企业的在同类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5MPa ,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
0w 4.计算水泥用量(0c m )
5.选取确定砂率(s β)
查表得,W/C =0.58和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 时,可取s β=36%。
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0g m 和0s m )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 供个人学习参考
(1)重量法
假定:每立方米新拌混凝土的质量为2400kg 。
则有: 解联立方程组得:682so m kg =;01212g m kg =。
因此,该混凝土的计算配合比为:
1m 3混凝土的各材料用量:水泥319kg ,水185kg ,砂682kg ,碎石。
土木工程材料练习题专升本真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土木工程材料》课后练习题第一章 材料基本性质一、判断题1.含水率为4%的湿砂重100g ,其中水的重量为4g 。
2.热容量大的材料导热性大,受外界气温影响室内温度变化比较快。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者比封闭微孔者的导热系数大。
4.从室外取重为G1的砖一块,浸水饱和后重为G2,烘干后重为G3,则砖的质量吸水率为()1/32G G G W -=。
5.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
6.将某种含水的材料,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为最小。
7.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是最小。
8.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9.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10.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二、单选题1.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 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水饱后的抗压强度为,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该混凝土的软化系数为( )。
2.有一块砖重2525g,其含水率为5%,该砖所含水量为( )。
A131.25g. B.129.76g C. 130.34g D. 125g3.下列概念中,( )表明材料的耐水性。
A.质量吸水率B.体积吸水率C.孔隙水饱和系数D.软化系数4.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提高(或增大)。
A.耐久性B.导热系数C.密度D.强度5.如材料的质量已知,求其体积密度时,测定的体积应为()。
A.材料的密实体积B.材料的密实体积与开口孔隙体积C.材料的密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D.材料的密实体积与开口及闭口体积6.对于某一种材料来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其()都是一定值。
A.体积密度B.密度C.导热系数D.平衡含水率7. 封闭孔隙多孔轻质材料最适用作()A.吸声 B.隔声 C.保温 D.防火8.当材料的润湿边角()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建筑材料》课程综合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填空题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反映材料密实程度的量是和___,两者之和为_ 。
3、是指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其大小用表示。
4、是指材料在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其大小用表示。
5、当材料中的水分与空气湿度相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______。
6、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的性质。
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或表示。
7、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_ _而不破坏,同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用来表示。
8、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
其大小用表示。
9、材料受力破坏时,无显著的变形而突然断裂的性质称为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密度>体积密度 >堆积密度B、密度<体积密度 <堆积密度C、密度>堆积密度>体积密度D、密度<堆积密度<体积密度2、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密度B、体积密度C、憎水性D、抗冻性3、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A、体积密度B、堆积密度C、密度D、强度4、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孔隙率小且连通孔隙少时,其下列性质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度较高B、吸水率小C、抗渗性好D、抗冻性差5、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6、含水率表示材料的()。
A、耐水性B、吸水性C、吸湿性D、抗渗性7、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提高。
A、耐久性B、强度和导热系数C、密度D、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8、水附于憎水性材料表面上时,其润湿边角为()。
A、0oB、>90oC、≤90oD、<90o9、同种材料,孔隙率较大者其抗冻性()。
A、较差B、较好C、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差D、无关10、为了达到保温绝热的目的,在选择建筑物维护结构材料时,应选用()的材料。
第5章建筑砂浆一、学习指导(一)内容提要本章讲述砌筑砂浆组成材料的要求、技术性质及配合比设计方法,介绍抹面砂浆、装饰砂浆、防水砂浆和其它特种砂浆的主要品种、技术性能、配合方法及应用,并阐述了新型干混砂浆的优点。
(二)基本要求1、掌握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及要求、主要技术性质、测定方法以及配合比设计方法;2、熟悉普通抹面砂浆的组成、功能与做法;3、熟悉装饰砂浆与防水砂浆的组成及做法;4、了解干混砂浆及其它类型的砂浆。
(三)重、难点提示1、重点提示: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砌筑砂浆的工程应用。
2、难点提示: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二、习题(一)判断题1、砂浆用砂的质量要求同普通混凝土用砂。
()2、由于砂浆的强度要求不高,故砂中含泥量可不加以限制。
()3、在配制砂浆时掺入掺合料主要是为了改善和易性和节约水泥。
()4、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会降低砂浆的强度。
()5、砂浆中使用石灰膏掺合料可不必陈伏。
()6、消石灰粉可直接用于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7、粉煤灰掺入砂浆中不仅能够改善砂浆的和易性,还能提高砂浆的强度、节约水泥。
()8、砂浆的和易性的含义与混凝土相同。
()9、砂浆的流动性用分层度表示,保水性用沉入度表示。
()10、砌筑砂浆的分层度越小,则砂浆的保水性越好。
()11、用于多孔吸水基面上的砌筑砂浆,其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而与水灰比的大小无关。
()12、砂浆施工中允许用调整用水量法来改变砂浆的稠度。
()13、砂浆试块的养护允许采用标准养护或自然养护两种方式。
()14、施工现场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件。
()(二)名词解释1、建筑砂浆;2、砌筑砂浆;3、抹灰砂浆;4、砂浆的和易性;5、砂浆的流动性;6、砂浆的保水性;7、水泥砂浆;8、混合砂浆;9、干混砂浆;10、预拌砂浆(三)填空题1、建筑砂浆由____、____和____等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它和混凝土在组成上的差别仅在于____。
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 4 道多选题)点评( 1~14 为单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A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B •小于最大水灰比C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D.大于最大水灰比答案: 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 者。
A • < 80B •< 40C •< 30D •< 20答案: 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 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著提高。
A .强度B •抗冲击性C .弹性模量D .抗冻性答案: 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水泥用量B 用水量C 水灰比D 水泥浆数量答案: 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答案: 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 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强度等级答案: C C30 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
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
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 表示。
cu,k7. 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内迁移的结果。
A. 氢氧化钙晶体B. 水化硅酸钙凝胶体C. 水化铝酸钙晶体D. 水答案: B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主要徐变发生在水泥石中最主要的水化产物一一水化硅酸钙凝胶中。
8. 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碱度和收缩产生()变化。
A.增加、降低和增加B.降低、增加和降低C.降低、降低和降低D.增加、增加和增加答案:A 混凝土的碳化指的是水泥石中的Ca(0H)2被空气中的碳酸气作用生成中性化的CaC03和水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抗压强度增加,碱度降低,收缩增加。
9.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A.速凝剂B.缓凝剂C.早强剂D.引气剂答案:B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最易出现的破坏,就是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开裂破坏。
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就要减小水泥水化速度及放热量。
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少用水泥,使用低热水泥,通过缓凝剂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
10.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 0-10B. 10-20C. 30-50答案:B 根据大量的试验验证,砌巩砂浆的分层度为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D. 60-8010-20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11.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A.硫酸钠B.木质素磺酸盐C.硝酸钠)。
D. 石灰答案:A 木质素磺酸盐是缓凝减水剂,石灰会延缓水化硅酸钙的生成,硝酸钠的早强作用不及硫酸钠。
12. 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适宜的改善措施为()A.适当加大砂率B.加水泥浆(W/C不变)C.加大水泥用量D.加石子答案:A 粘聚性不好主要表现在水泥浆偏稀,水泥砂浆偏少,粗骨料偏多所致。
加大水泥用量会加大混凝土收缩和增加成本,通过适当改变砂率是更为适宜的改善措施。
13. 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则砂率为()。
A. 0.30B. 0.35C. 0.54D. 1.86答案:B由砂率S p定义:S p —;变换后砂石比-=-Sp0.54;解方程得:p S+G G 1-S pS p=0.54/1.54=0.3514. 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A.坍落度B.分层度C.沉入度D.维勃稠度答案:D 根据我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方法,对于坍落度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其流动性采用维勃稠度试验及指标。
(15~18为多选题:选择答案超过5个以上(包括5个)者为多选题!)15. 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砂率B.骨料的性质C.水灰比D.用水量E.水泥强度C答案:BCE 根据混凝土强度公式f eu,。
=^A 'f ee(亦-G B),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骨料的性质I A、- B;水灰比W/C或灰水比C/W ;水泥强度f ee。
16. 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包括()。
A.抗冻性B.抗渗性C.抗老化性D.抗侵蚀性E.抗碳化性F.防火性答案:ABDE 抗冻、抗渗、抗侵蚀、抗碳化分别从不同角度表征混凝土的长期性能。
17. 有防水、防潮要求的抹灰砂浆,宜选用()砂浆。
A.石灰B.水泥C.水泥石灰混合D.水泥粘土混合E.膨胀水泥砂浆答案:BE 有防水要求的抹灰砂浆通常要求其具备良好的防水、抗渗、耐水的能力,纯水泥砂浆比混合砂浆防水、防潮性能更优。
18. 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
A.含碱量高B.水灰比大C.有碱活性骨料D.环境有水E.有活性混合材答案:ACD 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有3条,碱含量较高,有较多活性骨料, 有水的环境。
解答:1C 2B 3D 4B 5D 6C 7B 8A 9B 10B 11A 12A 13B 14D 15 BCE 16 ABDE 17BE 18ACD 4 错96,5 错95,6 错90,7 错85,9 错75,11 错60.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 4 道多选题)点评( 1~14 为单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A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B •小于最大水灰比C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D.大于最大水灰比答案: 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 者。
A • < 80B •< 40C •< 30D •< 20答案: 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 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著提高。
A .强度B •抗冲击性C .弹性模量D .抗冻性答案: 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水泥用量B 用水量C 水灰比D 水泥浆数量答案: 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答案: 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 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强度等级答案: C C30 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
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
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 cu,k 表示。
7. 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内迁移的结果。
A. 氢氧化钙晶体B. 水化硅酸钙凝胶体C. 水化铝酸钙晶体D. 水答案: B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主要徐变发生在水泥石中最主要的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中。
8. 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碱度和收缩产生 ( )变化。
A. 增加、降低和增加 B. 降低、增加和降低 C. 降低、降低和降低 D. 增加、增加和增加答案: A混凝土的碳化指的是水泥石中的 Ca (OH ) 2被空气中的碳酸气作用生成中性化的CaCO 3 和水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抗压强度增加,碱度降低,收缩增加。
9.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
A. 速凝剂 B. 缓凝剂 C. 早强剂 D. 引气剂 答案: B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最易出现的破坏,就是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开裂破坏。
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就要减小水泥水化速度及放热量。
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尽 可能少用水泥,使用低热水泥,通过缓凝剂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
10. 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 0-10 B. 10-20 C. 30-50 答案: B 根据大量的试验验证,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D. 60-8010-20 mm 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11. 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A. 硫酸钠B. 木质素磺酸盐C. 硝酸钠 )。
D. 石灰 答案: A 木质素磺酸盐是缓凝减水剂,石灰会延缓水化硅酸钙的生成,硝酸钠的早强作 用不及硫酸钠。
12. 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适宜的改善措施为( )A. 适当加大砂率B. 加水泥浆( W/C 不变)C. 加大水泥用量D. 加石子 答案: A 粘聚性不好主要表现在水泥浆偏稀,水泥砂浆偏少,粗骨料偏多所致。
加大水 泥用量会加大混凝土收缩和增加成本,通过适当改变砂率是更为适宜的改善措施。
13. 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 0.54 ,则砂率为( )。
A. 0.30 B. 0.35 C. 0.54 D. 1.86 答案: B由砂率S p 定义:S p =S/(S+G );变换后砂石比 S/G=S p 心-S p )=0.54 ;解方程得: S p =0.54/1.54=0.35 14. 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
A. 坍落度B. 分层度C. 沉入度D. 维勃稠度 答案: D 根据我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方法, 对于坍落度小于 10mm 的干硬性混凝土,其流动性采用维勃稠度试验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