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验算.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523.00 KB
- 文档页数:9
第四单元3.除法的验算一、填空题1.在□÷3=212……1中, □里的数应该是()。
2.把65米的长绳剪成3米长的小段, 能剪()段, 还剩()米。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余数一定比除数()。
4.□÷8=9……○中, ○最大填()。
5.根据2499÷7=357, 直接得出357×7=()。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①□÷3=31......2 ②□÷4=9......□③□÷□=18 (4)④□÷3=□……□⑤□÷□=□……3 ⑥□÷□=12……□7.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被除数。
8.□÷○=7……5中, ○最小填(), 此时□是()。
二、小小法官1.验算有余数的除法中, 用“商×除数+余数”看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2.( )÷3=31……( ), 两个括号里只能填65和2。
( ) 3.在除法里, 余数是7, 除数最小是6。
( ) 4.用1元钱买了同样的2本练习本, 找回了2角钱, 每本练习本5角钱。
()三、选择题1.□÷5=14……3, 此时□是()。
A.7..B.7..C.7..D.732.△÷6=12……☆中, ☆最大填(), 这时△是()。
A...B.7..C...D.783.64÷2=( )A.23B.32C.54.商是16, 除数是3, 余数是2, 被除数是( )。
A.22B.50C.355.45÷3=15, 正确的验算方法是( )。
A.15×3 B、45×3 C、15÷3四、计算题1.口算36÷3= 46÷2= 77÷7= 120÷6= 62÷2=48÷2= 72÷3= 200÷5= 270÷9= 50÷5=2.列竖式并验算48÷3= 35÷3= 52÷2= 367÷2= 85÷3= 五、解决问题2.现在有540节电池, 每4节装一盒, 130个盒子够吗?3.一本新华字典9元6角, 小红每天节省3角钱, 经过多少天购买一本《新华字典》?4.小红和小华比赛跳绳, 小红2分钟跳了120下, 小华1分钟跳了59下, 谁跳得快一些?5.一袋花生米原价12元,一袋开心果原价26元,一袋香瓜子原价8元,商店搞促销,一律半价出售。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20×4= 30×5= 50×6=200×4= 300×5= 500×6=二、口算。
10×3= 8×20= 6×200=50×9= 7×80= 400×3=三、在中填上“>”“<”或“=”。
59×4 240 6×51 300 102×5 500 8×198 1600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三、<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
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二、16÷4=4三、(1)24÷8=3 (2)8÷4=2 (3)略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第4课时练习一十、40×4= 8×200= 70×2=500×4= 30×9= 800×6=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十二、(1)爸爸今年多少岁?(2)妈妈今年多少岁?答案:一、160 1600 140 2000 270 4800二、不能三、(1)8×5=40(岁)(2)8+28=36(岁)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十三、 4 2 1 3 2 2 2 1× 2 × 3 × 4十四、用竖式计算。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三、在中填上“>”“<”或“=”。
59××××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四、<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五、○○○△△△△△△△△△△△△△△△△△△☆☆☆☆☆☆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六、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七、王阿姨家来了客人。
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二、16÷4=4三、(1)24÷8=3 (2)8÷4=2 (3)略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八、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九、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十、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第4课时练习一十一、40×4= 8×200= 70×2=500×4= 30×9= 800×6=十二、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十三、(1)爸爸今年多少岁?(2)妈妈今年多少岁?答案:一、160 1600 140 2000 270 4800二、不能三、(1)8×5=40(岁)(2)8+28=36(岁)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十四、 4 2 1 3 2 2 2 1× 2 × 3 × 4十五、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本节课通过验算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除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除法验算的方法及运用。
2.难点: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除法验算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除法验算的需求。
例如,老师买了一些苹果,计划平均分给同学们,请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如何分配才能保证每个人分到的苹果数量相同?在计算过程中,引入除法验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除法验算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老师用黑板演示一个除法算式:24 ÷ 4 = 6,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验证这个算式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乘法来验算,即 6 × 4 = 24。
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教材第52 页例4及第53页想想做做。
1.让学生经历用乘法对除法验算的过程,学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比较、选择,积累数学经验。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掌握除法验算方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课件一、复习计算1.口算热身。
30÷5=80÷8=18÷3=24÷4= 42÷6= 24÷4=27÷9= 81÷9= 20÷6=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二、自学例41.明确例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4情景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验算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学生对余数的处理应用。
导学单(一)(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2)用竖式解答。
(3)学生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4)对照书本第52页例4(1)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交流列式和竖式。
(2)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导学单(二)(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2)用竖式解答。
(3)学生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4)对照书本第52页例4(2)的解答,与书本不同之处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4.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小结: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5.比较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两种验算的同异。
关注学生不同的比较方法,松树苗的棵树少而总价高,可以判断每棵松树苗的价钱贵一些。
三、练习1.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第1、3题。
追问:余数1表示什么意思?余下的一个车轮还够装一辆车吗?45个轮子最多装多少辆车?2.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口算。
240÷6= 270÷9= 640÷8=
说说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2.计算。
同桌说说计算方法,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导入。
同学们,要想知道93÷3=31对不对,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课题。
验算
2 1
× 3
6 3
+ 2
6 5
答:可以买21根跳绳,还剩2元。
列竖式计算时,第一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第二步用余下的数与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重新组合,用组成的新数再除以除数,商写在原来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可以用乘法验算除法。
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除法的验算
基础练习:
1、
(1)算一算,比一比。
(2)根据每组第一个式子,直接写出括号里的数。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82÷2= 58÷5=
693÷3= 489÷4=
3、找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67÷3=21 (4)
4、
(1)猫的平均寿命是老鼠的()倍。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综合练习:
5、(1)李老师去书店买书,一本《教材解析》22元,李老师买了3本后还剩4元,李老师带了多少钱?
(2)李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3本《教材解析》,付了70
元,找回4元,用了多少钱?一本《教材解析》多少元?
6、同学们去划船,男同学有20人,女同学有15人。
一共有多少人来划船?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7、有71颗围棋子,按照“白子、白子、白子、黑子、黑子、黑子、黑子”的顺序排成一列,第71颗棋子是黑子还是白子?这71颗棋子中,黑子有多少颗?白子呢?。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除法的验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除法的验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加法和乘法来验算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但对除法验算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此外,学生需要进一步明确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除法验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验证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难点:学生理解除法、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加法和乘法来验算除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除法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和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教学动画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验算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确保教学环境舒适、安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复习除法的运算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除法运算是否正确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除法验算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除法知识,计算出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除法的验算》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验算的方法、除法验算的原理以及除法验算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够运用除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对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对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理解不深,对除法验算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除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
2.除法验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练习题。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除法验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24颗糖果,要求分成4组,每组多少颗糖果?学生可能会回答6颗,教师然后通过验算,让学生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除法验算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除法验算的步骤和原理,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除法算式,要求学生进行验算,例如,24÷4=6,让学生通过验算,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除法的验算。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乘法来验证除法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除法验算的概念,并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除法验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除法验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和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我会拿出12个苹果,然后将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个苹果呢?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的分苹果来回答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除法验算的理解。
4.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板书来展示除法验算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对除法验算的理解,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
例如,计算36除以6的结果,并使用乘法来验证。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除法验算的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我会及时进行辅导和讲解。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3除法的验算苏教版的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苹果作为教具。
这是因为苹果是一个直观且易于操作的物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