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债权投资及托管业务培训-广州分行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40
保险债权计划保险债权计划一、保险债权计划概述(一)保险债权计划定义保险债权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投资产品,通过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或其他不动产项目,并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
(二)保险债权计划参与方——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独立监管人保险债权计划参与角色包括5类人。
其中,委托人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和保险控股公司。
受托人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按照委托人意愿,为受益人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投资基础设施或其他不动产项目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受益人指委托人在投资计划中指定,享有受益权的人。
投资计划受益人可以为委托人。
托管人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由委托人聘请,负责投资计划财产托管的商业银行,负责为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资金提供资金存管、划拨、清算等托管服务。
独立监督人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由受益人聘请,为维护受益人利益,对受托人管理投资计划和项目方具体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的专业管理机构。
二、保险债权计划政策发展历程(一)行业探索期(2004年至2005年)2004年,我国保险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
国务院当年7月出台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鼓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为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拓展创新指明方向。
如何运用庞大的保险资产,在稳健规范的前提下取得合理收益,更加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是当时保险行业内普遍关注思考的问题。
关于对保险资金如何对接我国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投资进入了探索时期。
(二)业务试行期(2006年至2008年)2006 年3月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可通过加入债权计划的形间接投资于交通、通信、能源、市政和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2007年7月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管理指引(试行)》,对债权计划的发行和管理进行了初步规定。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指引(试行)文号:保监发[2007]53号颁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日期:2006-07-0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行为和操作流程,防范投资管理风险,维护保险资产安全,根据《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债权投资计划(以下简称投资计划),是指受托人根据管理办法规定,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以下简称受益凭证),向保险机构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
第三条委托人应当自主投资,自担风险;受托人应当及时明示项目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谨慎勤勉管理投资计划;托管人应当规范保管资产,监督投资计划运作;独立监督人应当维护受益人利益,监督受托人和项目方管理运营情况。
第四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依法对投资计划设立、运作和清算等事项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发起设立第一节设立准备第五条受托人设立投资计划前,应当做好下列基础工作:(一)综合考虑经济运行周期、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因素,研究确定投资计划;(二)审慎选择投资项目,确保所选项目符合管理办法规定条件;(三)全面评估投资风险,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四)与其他当事人协商投资计划运作方案。
第六条受托人设立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项目,发行受益凭证,应当做好下列工作:(一)开展尽职调查、评估项目风险、论证投资可行性,形成相关报告;(二)风险管理部门向董事会或者董事会授权机构出具书面意见,说明投资项目和业务流程合规性,阐述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三)董事会或者董事会授权机构,审议设立投资计划,形成有关决议;(四)委托监管机构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估受益凭证信用级别;(五)按照市场化原则,与项目方确定投资合同债权收益率,与委托人确定受益凭证期限和预期收益率;(六)拟定投资计划说明书、募集说明书、受托合同、托管合同、投资合同和监督合同等;(七)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八)申请及其他相关工作。
欢迎共阅保险债权计划一、保险债权计划概述(一)保险债权计划定义保险债权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投资产品,通过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二、保险债权计划政策发展历程(一)行业探索期(2004年至2005年)? 2004年,我国保险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
国务院当年7月出台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鼓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为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拓展创新指明方向。
如何运用庞大的保险资产,在稳健规范的前提下取得合理收益,更加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是当时保险行业内普遍关注思考的问题。
关于对保险资金如何对接我国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投资进入了探索时期。
? (二)业务试行期(2006年至2008年)? 2006?年3月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可通过加入债权计划的形间接投资于交通、通信、能源、市政和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2007年7月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管理?三、保险债权计划交易结构及立项实施流程?(一)保险债权计划交易结构图四、市场中的保险债权计划发展现状(一)保险债权计划成立规模情况2007年至2011年末,我国保险债权计划共成立46个,发行规模合计1583亿元,自2007年保险债权计划启动试行以来,虽然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保险债权计划成立数量和融资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2011年以来,受货币政策不断趋紧及商业银行信贷新增规模受限影响,保险债权计划应市场融资需求加速发展,2011年当年成立计划的数量和发行规模相当于甚至超过之前4年总和,全年成立保险债权计划22个,合计融资规模达到831亿元,较上年增长309.36%。
究其保险债权计划出现加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在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保险资金收主体均为中央企业或省级政府平台企业,资产实力雄厚,还款来源清晰,项目回报可靠并且担保主体的资质较高。
银行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业务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以下简称“保险债权计划”)业务营销和管理水平,规范管理组织架构,提升风险管理质量,推动全行保险债权计划业务健康、有序、成规模发展,根据保监会出台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债券投资计划操作指引(试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和银行相关制度,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保险债权计划业务,是指对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保等领域内,中央大型企业或者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承建方,省级国资委控股企业,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以债权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约定支付预期收益并兑付本金的金融产品。
第三条本产品归口管理部门为总行投资银行部。
各行开展本业务应符合本规程规定的条件,产品及对应项目须先经总行投资银行部审核通过后,上报总行授信评审部门审批。
本规程适用于辖内各分支机构。
第二章准入条件第四条保险债权计划业务客户准入标准为:(一)获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农业部、省级政府等主管部门批准的国有大型企业。
(二)能源、交通、通讯、市政、环境保护等项目。
(三)单笔保险债权计划业务的融资规模一般在人民币20亿元以上。
其中投资未建成项目的保险债权计划业务余额,占项目总投资额的比例原则上不高于40%(注:项目如是国务院审批,规模可适度放宽,以保监会最终认定为准。
);投资已建成项目的余额,在保险债权计划业务存续期内,用于置换银行贷款的,不超过银行贷款余额。
(四)项目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和投资回报,财务内部收益率(不低于债权计划预期收益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不低于4倍)等指标满足监管要求。
(五)总行投资银行部根据监管要求,实时动态调整客户准入标准。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五条保险债权计划业务由总行投资银行部牵头管理。
金融市场部、授信评审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公司银行部、机构业务部、能源金融部、地产金融部、交通金融部、各分支行等相关部门或机构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和业务分工密切协作,相互配合。
精心整理保险债权计划一、保险债权计划概述(一)保险债权计划定义保险债权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投资产品,通过发行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投资主要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或其他不动产项目,并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
(二)保险债权计划参与方——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独立监管人保险债权计划参与角色包括5类人。
其中,委托人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公司和保险控股公司。
受托人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按照委托人意愿,为受益人利益,以自己的名义投资基础设施或其他不动产项目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受益人指委托人在投资计划中指定,享有受益权的人。
投资计划受益人可以为委托人。
托管人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由委托人聘请,负责投资计划财产托管的商业银行,负责为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资金提供资金存管、划拨、清算等托管服务。
独立监督人指根据投资计划约定,由受益人聘请,为维护受益人利益,对受托人管理投资计划和项目方具体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的专业管理机构。
二、保险债权计划政策发展历程(一)行业探索期(2004年至2005年)2004年,我国保险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
国务院当年7月出台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鼓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为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拓展创新指明方向。
如何运用庞大的保险资产,在稳健规范的前提下取得合理收益,更加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是当时保险行业内普遍关注思考的问题。
关于对保险资金如何对接我国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投资进入了探索时期。
(二)业务试行期(2006年至2008年)2006年3月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可通过加入债权计划的形式间接投资于交通、通信、能源、市政和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2007年7月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管理指引(试行)》,对债权计划的发行和管理进行了初步规定。
关于保险机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托管问题的研究t刘铁峰一、保险机构债权投资计划的产生背景保险机构债权投资计划是我国保险资金在资金运用方面的一个突破和有益尝试。
/进一步推进保险资金进入股权、物权、产权、资产证券化投资渠道,促进基金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以及保险资产证券化0,早在2006年就已经明确地被列为保险资产管理目标的工作重点之一。
首先,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深化,保险资金在运用结构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渐拓宽,呈现出/此消彼涨0的态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银行存款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1年的63.58%下降为2007年的24.39%;债券投资比例上升明显,从2001年的7.67%增长到2003年的31.47%,2005年达到52.66%,2007年虽有所回落,但仍牢牢占据保险资金最大资产配置工具的地位;权益性投资稳步上升,特别是2005年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股权)的投资比重显著增加,2007年两者合计已经超过27%。
如图1所示。
国际上,不同国家的保险投资的资产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结构差异造成的,如美国和英国的金融市场以股票和债券占据着多数份额,而日本则以银行贷款占据多数份额,欧盟表现出介于美英和日本之间的模式。
有关情况见表1。
图2.各国金融市场比较美国英国欧盟日本股票11871285632792027债券114831205979777484政府债券913544141226028金融债券29851303292298公司债券27113705621159银行贷款106669231178824资料来源:Board of Governors th e Fed-eral Reserve System,Flow of Funds;U.K.Office of National S tatistics;ECB;Ban k of Japan;and IM F,W orld EconomicOutlook datab as e图1.2001-2007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变化数据来源:赖正健,5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62008年7月其次,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一些困难,表现之一是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仍显狭窄和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