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第3讲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53
专题03氧化还原反应01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技巧点拨】概念分析的方法(1)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找出化合价变化(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
(3)在分析转移电子总数时,不能将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加和作为转移电子总数。
记忆口诀氧→得→降→还还→失→升→氧即: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02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双线桥法是用两条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方法。
方法如下:注意事项①箭头表示“生成”,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中的同种元素。
②在“桥”上标明电子“得到”与“失去”,且得到与失去的电子总数必须相等。
③采用“a×b 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a为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b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当a或b是“1”时省略“1”。
2.单线桥法注意事项(1)单线桥从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变价元素原子间电子的转移情况。
(2)箭头已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需再标明“得”或“失”,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技巧点拨】(1)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元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失必有得,有氧化必有还原。
(2)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等关系时,用双线桥法较方便;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用单线桥法较方便。
0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判断(1)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2)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2.依据元素活动性顺序判断(1)金属越活泼,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2)非金属越活泼,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2019·备考】【2019·备考】最新考纲:最新考纲:1.1.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2.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最新考情:氧化还原反应考查一是在选择题某选项中出现,主要考查电子转移数目、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如2017年12D 12D、、2015年3A 3A,,4C 4C,,11A 11A、、2014年6D 等;二是填空题某空中出现,主要考查电子守恒的应用,如2015年18题、题、20142014年20题;三是考查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产物的判断,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每年均有考查。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实例:实例:反应4HCl(4HCl(浓浓)+MnO 2=====△MnCl 2+Cl 2↑+↑+2H 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剂是HCl HCl,还原产,还原产物是MnCl 2;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__mol 2__mol,被氧化的,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2__mol 2__mol。
提醒: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熟记六个字:“升、失、氧;降、得、还”提醒: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熟记六个字:“升、失、氧;降、得、还”[[元素化合价升高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降低))、失(得)电子,发生氧化电子,发生氧化((还原还原))反应反应]]。
3.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1)双线桥法双线桥法双线桥法实例:实例:请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单线桥法实例:实例:请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提醒: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置换反应。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也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这种电子的转移过程会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各种化学物质之间,包括金属、非金属、离子等。
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就是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的反应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铁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成了铁氧化物,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被还原成了氧化物。
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电池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
在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通过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产生电流,从而驱动设备工作。
另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废水处理、化学合成等领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两种物质。
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因此在反应中氧化剂会被还原;而还原剂则是一种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因此在反应中还原剂会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它不仅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入的了解。
专题3: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选择+陌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生物固氮B. 酿造米酒C. 海水提溴D.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解析】选D。
固氮是将氮气转化为化合物;酿造米酒是粮食氧化生成乙醇;海水提溴是将含溴的化合物转化为单质溴;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科学家最近用金属钠还原CCl4和SiCl4制得一种一维SiC纳米棒,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CCl4+SiCl4===SiC+8Na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C和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上述反应中SiC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SiO2制备单质Si、单质Si制备SiCl4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一维SiC纳米棒比表面积大,对微小粒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解析】选B。
SiC和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A项正确;SiC是还原产物,NaCl是氧化产物,B项错误;SiO2制备单质Si需加入还原剂,单质Si制备SiCl4需加入氧化剂,C项正确;一维粒子上下表面均能与其他物质接触,比表面积大,对微小粒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D项正确。
3.常温下,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2(SO4)3溶液,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关于该反应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M为Fe2+,M′为Fe3+B.当有1 mol O2生成时,转移2 mol电子C.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降低D.H2O2的还原性强于Fe2+,氧化性强于Fe3+【解析】选C。
根据反应原理图,H2O2+M+H+→H2O+M′的过程中H2O2被还原成H2O,M′+H2O2→M+O2+H+的过程中H2O2被氧化成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M为Fe2+,M′为Fe3+,A正确;图示中生成O2的反应为2Fe3++H2O2===2Fe2++O2↑+2H+,有1 mol O2生成时,转移2 mol电子,B正确;总反应为2H2O2=====催化剂2H2O+O2↑,在H2O2分解过程中生成了H2O,溶液变稀,则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C错误;根据2Fe3++H2O2===2Fe2++O2↑+2H+,说明H2O2的还原性强于Fe2+,2Fe2++H2O2+2H+===2Fe3++2H2O,说明H2O2的氧化性强于Fe3+,D正确。
专题二 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二、重点知识解析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宏观上,生成物有难溶或难电离或气体。
注意:①某些离子在水中易发生强烈的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属复分解反应。
如Al 3+——-2AlO 、-3HCO 、-23CO 、S 2-、HS -②-232O S 遇H +歧化成SO 2和S 沉淀,属氧化还原反应。
③Fe 3+遇SCN -生成络合物,属难电离的物质。
④上述氧化性离子能和箭头指向的还原性离子及其右边所有还原性离子反应,注意-4MnO 虽然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都有氧化性,但只有在强酸性环境中才可以将Cl -这样的弱还原性离子氧化。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易错点(1)拆与不拆:总的原则是看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如H +和-24SO 的形式存在,则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将H 2SO 4拆成H +和-24SO ;CaCO 3在水溶液中主要以CaCO 3的形式存在(只有极少部分会电离出Ca 2+和-23CO ),则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再比如对于Ca (OH )2,若题目中给出的是石灰水,则说明Ca (OH )2此时完全以Ca 2+和OH -的形式存在。
书写时要拆成离子,若题目给出的是石灰乳,则说明Ca (OH )2主要以Ca (OH )2的形式存在,书写时不能拆成离子,对于酸式盐来说,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 4在水中完全电离,要拆成Na +、H +和-24SO ;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在水中完全电离成Na +和-3HCO ,-3HCO 只有极少量电离成H +和-23CO ,所以书写时拆成Na +和-3HCO ,而不能拆成Na +、H +和-23CO 形式。
具体掌握如下:可拆:强酸:H 2SO 4、HCl 、HNO 3、HBr 、HI 、HClO 4强碱:Ca (OH )2、NaOH 、KOH 、Ba (OH )2 可溶性盐不可拆:弱酸、弱碱、难溶性盐、单质、氧化物、气体等。
课时作业3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解析:D 项发生的反应为2H 2O=====通电2H 2↑+O 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C 项为物理变化;B 项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2.(2011·南京学情分析)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烧碱溶液除去尾气中的Cl 2:Cl 2+OH -===Cl -+HClOB .向AlCl 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制备Al(OH)3:Al 3++3NH 3·H 2O===Al(OH)3↓+3NH +4 C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MgCl 2溶液:2Cl -+2H 2O=====电解Cl 2↑+H 2↑+2OH -D .用FeCl 3溶液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Fe 3++Cu===Fe 2++Cu 2+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氯气与烧碱反应,产物是NaClO ,而不是HClO ,A 项错误;实验室制Al(OH)3可选用铝盐和弱碱反应,因为Al(OH)3不溶于弱碱,B 项正确;电解饱和MgCl 2溶液时,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 项错误;D 项电荷不守恒,错误。
答案:B3.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 .甲、乙B .甲、丙C.乙、丙D.丙、丁解析:水中氢元素处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氧元素处于最低价,具有还原性,水作还原剂的反应是-2价的氧元素被氧化成O2的反应。
水作氧化剂的反应是+1价的氢元素被还原成H2的反应,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既没有O2产生又没有H2产生的反应。
各个反应的方程式及水的作用分析如下表:化学方程式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水的作用甲SO3+H2O===H2SO4不是非氧化剂,非还原剂乙Cl2+H2O===HCl+HClO 是非氧化剂,非还原剂丙3NO2+H2O===2HNO3+NO 是非氧化剂,非还原剂丁2Na+2H2O===2NaOH+H2↑是氧化剂答案:C4.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体积相同且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①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②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③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④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Cu与浓、稀硝酸反应中的相关问题,难度中等。
专题一离子共存问题1.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2-3、HCO-3、S2-、HS-、SO2-3、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2-3+2H+===CO2↑+H2O、HS-+H+===H2S↑等。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2-4、CO2-3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2-3===BaCO3↓,Ca 2++SO2-4===CaSO4↓(微溶);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SiO2-3、AlO-2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是因为SiO2-3+2H+===H2SiO3↓,AlO-2+H++H2O===Al(OH)3↓。
(3)有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生成。
如:OH-与H+不能大量共存,因为OH-+H+===H2O。
如:AlO-2、S2-、CO2-3、SO2-3、ClO-、CH3COO-、PO3-4、SiO2-3等弱酸根离子不能与H+大量共存,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因为CH3COO-+H+===CH3COOH等。
如:Mg2+、Al3+、Cu2+、Fe2+、Fe3+、NH+4等弱碱阳离子不能与OH-大量共存,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因为NH+4+OH-===NH3·H2O等。
如: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2-4、H2PO-4)在酸性、碱性环境都不能大量存在,只能共存在中性溶液。
因为HCO-3+H+===CO2+H2O并且HCO-3+OH-===CO2-3+H2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较强还原性离子I-、S2-、HS-与较强氧化性离子Fe3+、ClO-不能大量共存,因为2I-+2Fe3+===I2+2Fe2+、2Fe3++S2-===S↓+2Fe2+,2Fe3++3S2-===S↓+2FeS↓。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若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会使人中毒死亡。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是() A.+2B.+3C.+4D.+5【答案】B【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判断。
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升降C.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的得失D.同一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有可能为同一物质【答案】D【解析】A项、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B错误C项、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的得失,但一定会有元素化合价升降,C项错误D项、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可能为同一物质,例如,D项正确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B错误。
4.下列各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的是()A.Cl2+2NaOH=NaCl+NaClO+H2O B.2KClO32KCl+3O2↑C.2KMnO4K2MnO4+MnO2+O2↑D.2H2O2H2↑+O2↑【答案】A【解析】A中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0价→+1价)又降低(0价→-1价),符合题意,A项正确。
5.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A.2KClO32KCl+3O2↑B.2P+5Cl2=2PCl5C.MnO2+4HCl(浓)MnCl2+2H2O+Cl2↑D.H2+Cl2=2HCl【答案】C【解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6.火药的爆炸反应为,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NB、CC、N和SD、N和C【答案】C7.(教材习题改编)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
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ClO-中氯元素显+1价B、Fe3+被氧化C、ClO-被还原D、FeO42-中铁元素显+2价【答案】D【解析】FeO42-中铁元素显+6价,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