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床开采技术1.金属矿床的工业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676.00 KB
- 文档页数:3
采矿方法要点归纳一、空场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
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
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2)矿体倾角≤30°;(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二、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2)矿体倾角≤30°;(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三、浅孔留矿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无自燃性、氧化性,破碎后不易再结块。
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金属矿床是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的产物,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之一。
对于研究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地壳物质及其演化过程,还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一、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所含矿物种类、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组成等方面。
例如,在铜矿床中常见的矿物有黄铜矿、赤铁矿等;在铁矿床中,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等。
金属矿床中的元素组成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例如铁矿床中富集的元素主要有铁、硅、锰等,而铜矿床中则富集铜、黄铜矿等。
此外,同位素的组成也是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一部分,同位素的比例和分布可以提供有关地壳演化和金属矿床形成的信息。
二、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是指金属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
常见的成矿机制有岩浆热液成矿、沉积成矿和变质成矿等。
岩浆热液成矿是指在地壳深部形成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携带和热液反应生成矿石的过程。
岩浆热液成矿的重要特点是成矿物质的来源来自地幔,例如铜的来源来自岩浆中的含铜矿物,如黄铜矿。
岩浆热液成矿还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如在火山带、构造隆起等地带易形成岩浆热液型金属矿床。
沉积成矿是指由流体沉积作用形成的金属矿床,主要是由流体中输运的金属离子沉积和沉积岩的作用形成的。
其中,古海洋中的铁矿床是沉积成矿的重要类型之一。
海洋中的富含铁离子的流体受到氧化条件的改变或者生物作用所影响,导致铁矿物的沉积和富集。
变质成矿是指在构造作用下,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金属矿床的过程。
变质成矿主要发生在大规模变质作用带,如造山带、折山带等地区。
变质成矿的过程中,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发生矿物相的变化,形成金属矿床。
总的来说,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机制是相互联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我们认识和解释成矿机制提供有力支持。
而研究成矿机制则可以为金属矿床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由于地壳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金属矿床的成因机制还远未完全揭示。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中国金属矿山采矿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金属矿山采矿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第一部分:引言。
1基本概念矿物——在地壳中,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化合物,统称为矿物矿石——凡是在地壳中遇到矿物集合体,在现在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必须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都叫矿石矿体——矿石的聚集体叫矿体矿床——矿床是矿体的总称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夹石——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叫夹石废石的概念在采矿过程中所采出的围岩或夹石,一般称为废石(或者说废石是:矿床周围的围岩以夹石、根本不含有用成分或者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称之为废石)黑色金属矿石——如铁、锰、铬有色金属矿石——如铜、铅、锌、铝等稀有金属矿石——如铌、钽等(也是相对概念)放射性矿石——如铀、钍等贵重金属矿石——如金、锒、泊等非金属矿石——如建筑石材、石膏、滑石等矿石品位:矿石中凡是可供利用的元素或矿物称为有用成份。
矿石中所含有用成分的多少用品位来表示。
品位:矿石中有用成份的重量与矿石重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边界品位:这是指可采矿石有用成份含量和最低界限。
它是矿体边界上矿石上最低品位,是划分矿石和废石,圈定矿体范围的标准矿岩的硬度:是指矿岩抵抗工具侵入的性能岩石的坚固性: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极坚固岩石f=15~20坚硬岩石f=8 ~10中等坚固岩石f=4 ~6不坚固岩石f=0.8~3矿岩的稳固性:是指在一定暴露面积下和在一定时间内不自行垮落的性能。
或者说较固性是指矿岩在空间允许暴露的面积大小和允许暴露的时间长短的性能极不稳固的不允许有暴露面积。
要求在掘进及开采中必须超前支护。
否则会昌落。
(非金属矿条件)不稳固的允许暴露的面积在50 m2以内。
也即允许有较小的暴露面积,随着回采,要立即进行支护中等稳固的允许有一定的暴露面积,即50~200m2,一般不支护,或作临时支护,即可安全地进行生产较稳固的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为200~500m2,一般不支护极稳固的允许有很大的暴露面积,即800m2以上。
稀有金属矿物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引言稀有金属是指稀有地球元素及其所构成的合金、氧化物等,它们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
由于其产量少、分布不均,稀有金属也成为了稀缺资源之一。
因此,稀有金属的勘探与开发技术成为了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稀有金属的分类及特点稀有金属主要包括镧系元素、铪、钛、锆、铥、钪等,它们通常具有下列特点:1. 占地面积小,能量密度高;2. 用量较少,价值高昂;3. 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高科技、环保、新能源等。
二、稀有金属的各种资源类型1. 岩浆矿床:由于地球内部热力活动,岩浆作用常成岩成矿,形成含稀有金属的矿物矿床,如富钇花岗岩矿床、铈铈钇钽矿床等。
2. 碎屑矿床:由于地球表层物质的侵蚀和再沉积,造成了由可溶性稀有金属元素的沉积物构成的稀有金属矿床。
如稀土元素粘土矿、铌钽磷酸铁矿等。
3. 热液矿床:由于热液质的活动,在流质岩石中形成稀有金属矿床,如硫化物矿床、氧化物矿床、金属硫酸盐矿床等。
三、稀有金属的勘探与开发技术稀有金属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包括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物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开采技术等。
1.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勘探方法,其核心是使用各种化学测试手段,比如X射线荧光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等,检测地表或浅层地质信息,以确定矿床的位置和含量。
这种方法使用非常广泛,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对于深部矿床的勘探有限。
2. 物探技术物探技术是通过反射、折射等地球物理现象探测地下矿床的技术。
包括重力法、电法、磁法、声波法、射线法等。
这些技术可通过地质物质与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认矿床的存在位置、形态和性质等,是一种较为经典的勘探方法,但在因地形、土壤、水文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误差比较大。
3.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研究地球自身电、磁、重力等物理现象,发展出来的一种勘探技术。
主要利用地下矿床的体积及其引起的周围磁场和电场扰动而识别出地下矿床的存在和形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床的埋藏要素及矿体的形状
矿山开采的概述第一节金属矿床的工业特性
二、矿床的埋藏要素及矿体的形状
(一)矿床的埋藏要素
矿床的埋藏要素是指矿床中各个矿体的走向长度、厚度、倾角、延深及埋藏深度。
并应按矿体分别描述。
(1)走向长度。
矿体走向长度一般在各个不同水平上有所变化。
因此应指出矿体的平均走向长度和各主要水平的走向长度及变化规律。
走向长度一般用L 表示。
(2)厚度。
矿体的厚度是指矿体上盘与下盘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前者叫做垂直厚度m 垂或真厚度,后者叫做水平厚度mT,如图3-1-1 所示,它们之间有下列关系。
图3-1-1 矿体的垂直厚度和水平厚度
m 垂=m 平sina,米(3-1-2)
式中α-表示矿体的倾角,度。
矿体的厚度在走向上和倾斜上都可能有变化,有时甚至有分枝、复合、胀大、缩小和尖灭。
在描述时应指出最大、最小和平均厚度。
矿体按厚度可分为五类:
极薄矿体厚度小于0.7~0.8 米,此种厚度,无论掘进和采矿都要采掘部分围岩;
薄矿体-厚度在0.8 ~ 2.0 米,此种厚度,采矿时可以不采围岩;
中厚矿体厚度在2 ~ 5 米;
厚矿体厚度在5 米至15 ~ 20 米;。
内蒙古赤峰市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双泉镇,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硫化银钟乳石矿床之一。
该矿床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发现,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开采,被认为是内蒙古赤峰市乃至全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
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以银和铜为主要的金属矿物,其中银资源储量较大,铜资源储量次之。
此外,矿床还含有锌、铅、金、铯和锂等多种有价值的金属矿物。
矿石类型一般为脉状、层状和肢状矿体,其中形态比较规整的矿体多呈伸展方向的肢状,长度可达1000多米。
矿脉主要以银硫化物、铜硫化物和金属铅锌矿物形式存在。
矿床主要分布在岩体断裂带及其周围的变质或岩浆侵入的脉状岩体组成的围岩中。
从地质构造特征上看,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响应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中央废弃部分,呈纵向破碎和展布状态,矿床和脉状岩体主要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倾向差异较大。
矿床及其围岩受到多期构造变形的影响,各类矿体发育在多种复杂构造环境中。
矿区的矿物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黝黑石、黄铜矿、黄铜锌矿、辉铜矿、赤铁矿、方铅矿、绿泥石、碳酸盐、硬铁矿、萤石、水钠长石、方银矿、锑锑金银矿、钬石等多种矿物。
同时,矿石的脆性较高,坚硬度较大,难以破碎和选矿,因此,对矿床的开采具有一定的难度。
总体来讲,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银、铜等金属资源量丰富,矿物组成复杂,矿脉与围岩变形严重,如何有效开采并保护环境成为该矿床开发的关键问题。
未来,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加强矿床勘探,促进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关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相关数据,以下为部分数据的列出和分析:1. 资源储量: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的总储量为4866.77吨金属资源,其中银储量为1663吨,铜储量为983.55吨,锌储量为468.48吨,铅储量为1099.05吨。
上述数据显示了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资源丰富,尤其是银资源的储量比其他金属都大。
这也是该矿床开采的主要目标之一。
浅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摘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方面依旧存在着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矿产的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开发。
而对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重视,对找矿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矿床的开采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科学技术。
对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及找矿标志的探索,是金矿床开采工作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需要提起重视。
找矿标志即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是找矿的重要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的找到矿体和矿床需要研究和探索找矿标志。
1我国金矿资源分布及特点1.1资源分布广泛除上海外,各省(区、市)均探明存在金矿,储量一般都比较集中。
我国有1000多个县(旗)已经探明有金矿资源,且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金矿储量较多,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的储量就占到了岩金储量的46%以上。
1.2以岩金矿为主,伴生金较多岩金(占到探明金矿的63.2%),山东储量/资源量最多,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接着依次是甘肃、河南、云南、陕西、贵州、河北、江西;砂金(占探明金矿的11.8% ),黑龙江最为丰富,占27.7%,紧接的就是四川、陕西、甘肃。
伴生在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山中的伴生金所占比重约为25%。
许多伴生金矿床规模相当大,例如江西德兴239t,城门山70t,银山59t,甘肃金川75t,黑龙江多宝山73t等等。
其中大部分与铜矿床相伴生,占伴生金储量的78%。
1.3大规模金矿床少,中小型较多岩金超大规模矿床只占到总数的2%、大规模矿床占到10%、中型占17%、小型高达71%。
就矿床品位来看,富矿比例少,中等品位居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以643个岩金矿床数据为例,平均品位为4.95 ×10-6,60%的小于6×10-6,23.3%为6×10-6到12×10-6之间,只有 16.7%大于12×10-6。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采矿方法设计指导书以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采矿方法设计指导书为标题一、引言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是指在地下深处开展矿石的开采活动。
由于地下矿床的特殊性,需要设计合理的采矿方法来保证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采矿方法进行设计指导,以期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矿床勘探与评价在进行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矿床勘探与评价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矿床的规模、品位、形态等参数。
并根据勘探结果,对矿床进行评价,确定开采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三、采矿方法选择根据矿床的特征和勘探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是保证地下开采成功的关键。
常见的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采矿方法有:露天开采、块状矿体开采、巷道开采、采场开采等。
1. 露天开采当矿床埋藏浅,矿石赋存于地表或近地表时,可以采用露天开采方法。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开采。
但是由于露天开采对地表环境造成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2. 块状矿体开采对于矿床矿石呈块状赋存的情况,可以采用块状矿体开采方法。
该方法通过钻孔爆破或机械破碎的方式将矿石破碎成合适大小的块状,然后通过输送带将矿石运送到地面。
该方法适用于矿床埋藏较深、矿石规模较大的情况。
3. 巷道开采巷道开采是指在地下开挖水平或倾斜巷道,然后在巷道内进行矿石的开采和运输。
该方法适用于矿床埋藏较深、矿石规模较小的情况。
巷道开采的优点是可以高效地开采矿石,并且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
4. 采场开采采场开采是指在地下开挖直径较大的采场,然后在采场内进行矿石的开采和运输。
该方法适用于矿床埋藏较深、矿石规模较大的情况。
采场开采的优点是可以高效地开采大规模矿石,并且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
四、采矿方法设计在选择采矿方法后,需要进行具体的采矿方法设计工作。
采矿方法设计包括确定采矿参数、确定采矿设备、确定采矿工艺流程等。
1. 采矿参数采矿参数是指影响采矿效果和安全性的一系列参数,包括矿石品位、开采规模、坍塌危险性、支护强度等。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法概述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工程活动,将金属矿石开采出来并进行加工、提取金属的过程。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金属矿床无法通过地表开采,因此地下开采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术。
方法一:采场开挖采场开挖是地下开采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在地下挖掘和开辟一定规模的空间,将金属矿石挖掘出来。
采场开挖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深井采矿法深井采矿法是一种常见的采场开挖方法,它主要通过挖掘一条或多条垂直或斜向的井筒,将金属矿石从地下运输到地面进行加工。
深井采矿法适用于金属矿床埋藏较深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
2. 斗状开采法斗状开采法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金属矿床的开挖方法。
它通过连续挖掘和开辟一系列的斗状采区,将金属矿石从地下运送到地面。
斗状开采法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开挖工作面,提高了开采效率。
3. 切斗开采法切斗开采法是一种适用于较薄矿层的开挖方法。
它通过采用切割机械将矿层切割成切斗,并在切斗后方进行矿石的运输和加工。
切斗开采法在矿层较薄且不适合传统的采场开挖方法时效果较好。
方法二:支护与加固在地下开采中,为了保障采场的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支护和加固工作。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支护与加固方法。
1. 支架支护法支架支护法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法,它主要通过设置支架来加固采场。
支架可以是钢架、木架或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用于支撑和加固采场的周边结构。
支架支护法能够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少采场塌方和事故的风险。
2. 灌浆加固法灌浆加固法是一种通过灌注固化材料来加固采场的方法。
它可以利用灌浆设备将固化材料注入到地下空隙中,形成一个坚固的支撑结构。
灌浆加固法可以提高采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防止地层塌方和地表沉降。
3. 钢梁支护法钢梁支护法是一种通过设置钢梁来加固采场的方法。
钢梁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到岩石或矿材上,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