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调合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3
汽柴油的调和技术一、什么是调合技术调合技术就是用炼厂生产的一些国标或非标油品,油田生产中产生的轻烃(凝析油)及化工产品经过精制装置精制处理后,辅以一些添加剂,调合成符合客户要求的国标汽、柴油,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节约石油资源的一门应用技术。
汽柴油的调合技术在国外油品的贸易领域已十分成熟,如可利用抗爆剂,将90#汽油调成93#、97#油,将-5#、0#柴油调合成-10#油出售。
在我国,每年都有生产几百吨石脑油产品,由于石脑油辛烷值低,RON 只有40—60左右,除小部分进入重整装置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份外,大部分石脑油只能以乙烯裂解原料出售,价格低且不稳定,如果我们采取调合技术,将石脑油通过精制脱去硫,并与高辛烷值组份混合,再加入抗爆剂,就可调合出90#和93#汽油,这就可以为国家节约数量可观的石油资源。
由此可看出,汽柴油调合技术是有效节约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石油资源的有效途径的一门应用技术,应在国内大力推广。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问,调合油能用吗?质量可靠吗,要回答这问题,就要从炼厂生产的工艺谈起。
二、炼油厂汽柴油的生产方法我国现在使用的汽、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未经炼制的石油,通常称为原油,用原油炼制汽柴油要经过以下基本过程:1、先将原油脱盐脱水,然后进行常压蒸馏,分割出适宜作为汽、柴油的馏分,这种馏叫做直馏馏分,如石脑油、常一、常二线柴油等。
2、再以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常、减压重油等为原料,用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延迟焦化等二次加工方法,将高沸点馏份裂解为适宜作燃料的低分子烃,经过分馏得到汽、柴油的热裂化,催化裂化和焦化组份。
如果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还需要采用催化重整和烷基化等方法,制得重整汽油组份和轻烷基化油。
3、将直馏馏份油和二次加工方法得到的馏分油分别进行电化学精制、加氢精制、脱硫醇和脱蜡,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油品质量。
4、最后根据不同牌号汽、柴油的质量要求,以上述各种馏份油为组份,按所需的比例并加入适量的各种添加剂进行调和,即得到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柴油。
19楼发表于 2009-2-17 16:33 | 只看该作者调合方法(一)管道调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油或添加剂,按规定比例同时送入总管和管道混合器,达到混合均匀的调合方法。
管道调合又分为简单管道调合和自动管道调合。
在调合过程中,各组分的比例和质量标准完全由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检测、控制和自动操作的称管道自动调合。
用常规控制仪表,人工操作掌握调合比例的,直接经一条管线混合均匀进入成品罐的属半自动调合或简单管道调合。
(二) 管道调合操作法1、根据欲调合的成品性质,选取合适的组分油,计算出调合组分相互比例。
2、调合前,按调合比例和调合罐的容积,计算好各组分的进油量,检好油罐前尺,记好在线流量表累计数,以保证按调合比例控制好进油量。
3、根据各组分油的使用量选取流量合适的机泵,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4、核对流程,检查机泵,做好倒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检查流程无误后,启泵倒油,通过调节连接泵出口与入口的调节阀,或者是通过调节电机变频器调节泵子的转速,调节各组分油的进油量达到计算额定值。
6、调合运行正常后,再次核对流程、流量,检查管线有无跑、冒、串、漏。
倒油过程中密切注意收油罐液位。
7、调合完毕,关闭有关阀门,记录倒油量,并进行核对作好记录,发现收付差量大时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8、沉降脱水,取样化验合格后装车出厂,如调合项目质量不合格,应根据情况补量直至调合合格。
(三) 油罐调合:A 压缩空气调合根据各组分油的比例和量,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然后通入压缩风进行搅拌调匀。
该方法一般用于闪点较高的油品调合。
B 机械搅拌调合根据各组分油的比例和量,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或者是先用管道按比例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然后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调匀。
但对于成品油品(柴油),使用这种方法调合,容易造成罐底杂质、水分的搅动,造成油品乳化,影响油品质量。
C 泵循环调合。
首先各组分按确定比例同时或分别进入罐内,然后用泵从罐内抽出再通过调合喷嘴进入罐内,利用调合喷嘴的作用将罐内各组分搅拌均匀。
工种理论知识试题判断题1.通过检测密度,就可判别油品储运过程中是否产生混油或变质。
(√)2.当密度单位用g/cm3表示是,任何物质的相对密度和密度数值相等。
(×)3.汽油的终馏点的温度低,表示重组分含量多,汽油不能完全燃烧。
(×)4.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抗爆指数。
(√)5.柴油十六烷值越高,则燃烧越完全。
(×)6.闪点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时油品遇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7.凝点时评价油品低温度流动性能的指标。
(√)8.对于同一式样来说,倾点一定高于凝点。
(×)9.冷滤点比凝点更能反映柴油低温实际使用性能。
(√)10.浊点在规定条件下,试样由于蜡晶体呈针状出现而呈现雾状或浑浊时最高温度(√)11.灯用煤油中的烷烃和烷烃燃烧不完全,冒黑烟,但亮度下降慢。
(×)12.烟点只能辅助性表明灯焰冒烟的程度。
(√)13.实际胶质会使油品颜色变深,酸度变大。
(√)14.实际胶质的大小取决于燃烧的密度。
(×)15.诱导期是指汽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完全氧化所经过的时间。
(×)16.汽油的饱和蒸汽压越大,在储运过程中,油品蒸发损失也越大。
(√)17.水分是指油中水的含量,它是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18.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油中、不溶于油的所有杂质。
(×)19.水溶性酸碱是指存在于油品中能溶于水的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总称。
(√)20.中和1g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酸值。
(√)21.燃料油无需进行腐蚀试验。
(×)22.馏分的轻重不影响残炭值的大小。
(×)23.在润滑油中加入抗氧、抗磨和清净分散等添加剂后,会导致油中灰分增大,促进积炭生成,增加机件磨损。
(×)24.油品的硫含量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25.动力粘度值为所加流动液体的剪切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油品调合技术简介概述 (2)第一部分燃料油调合组分油 (4)第二部分主要调合油性能指标意义 (6)第三部分油品调合方法 (8)第四部分油品调合模型及调合优化软件 (12)概述石油炼制工业呈现出规模大型化、技术现代化和品种多样化的特点,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种持续稳定地增长。
出于技术经济的综合考虑,加上炼油装置工艺的局限性,各炼油装置生产的许多一次产品油性能一般都不能直接满足各种油品质量的要求,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类产品质量的要求。
一次产品油就常常称为半成品油或基础油等。
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优化工艺,常常需要在一次产品油中加入添加剂,或通过双组分、多组分半产品油按不同比例的调合,充分利用不同组分油的物化性质,发挥各自的优良性能,相互取长补短,以达到用户要求的产品质量。
随着汽油及柴油升级新标准的实施、润滑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更加推动了油品调合工艺技术的发展,并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产品质量及性能。
汽油、柴油的质量升级和润滑油的高质量要求,使炼油厂为满足新的质量要求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为此,应该通过油品调合手段,在满足汽油、柴油和润滑油指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组分汽油、柴油及其他基础油,按一定的配方进行凋合而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合格的高品质汽油、柴油。
油品调合是炼油企业石油产品在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油品储运专业一项技术基础工作。
油品调合工作要求严,技术性强,涉及知识面广。
油品调合工作不仅要求具备油品物性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仪表自控知识等,还需要有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安全环保意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油品调合工作就是要用最少优质的原料、以较短的时间,调出完全合乎质量要求的产品,而且尽可能实现调合一次成功,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所谓油品调合,就是将性质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石油组分按规定的比例,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一定的设备,达到混合均匀而生产出一种新产品(规格)的生产过程。
浅谈油品调合的注意事项油品调合是油品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罐式调合以及管道调合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油品调合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标签:油品;调合;注意事项1 前言油品调合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其具体实施方法与技术工艺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油品调合工艺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 概述汽柴油调合技术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
根据汽柴油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油品调合技术,将炼厂生产的低标号油品或非标油品,按一定的配方进行调合。
在调合过程中,通过添加某种油品性能改进剂,提高油品的标号和质量,达到汽柴油质量标准的要求,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品,创造经济效益。
如在90#汽油中通过加入某种抗爆剂,调合成为93#汽油或97#汽油;将一种凝点比较高的柴油(如0#柴油)与一种凝点比较低的柴油(如-35#柴油)进行调合,在调合过程中加入油品低温性能改进剂,生产出另外一种标号的柴油(如-10#柴油)等。
油品调合技术可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石油资源,调合出完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 油品调合方法及其注意事项3.1 罐式调合罐式调合是根据实验室小样分析的调合比例,将几种不同的组分油,依次通过机泵、流量计送入调合罐,然后再进行油品搅拌调和的工艺。
若调合罐采用侧壁搅拌器进行搅拌,则在各组分均加注完毕后,开启搅拌器进行机械搅拌,搅拌时间需根据调合罐大小进行确定,搅拌完毕后,静置一定时间后,取样化验分析;若调合罐采用旋转喷射调合器进行搅拌,则在各组分加注完毕后,开启循环泵,通过泵出口的压力带动旋转喷射器旋转搅拌,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2h左右,搅拌完毕后,静置一定时间后,取样化验分析。
油品储运调合操作工:中级油品储运工1、问答题油品中的水分主要来自哪些途径?正确答案:油品中的水分来自外界混入的雨雪或其它方面,也可能是烃类自动从大气中吸收得到的组成油品的各种烃类,对水都有一定的溶解度,油品能(江南博哥)人大气中吸收微量水分,引起油品质量下降,外界混入的水分则主要是运输、收发过程中油品所接触的设备,管线处理不净或保护不妥所造成的,例如雨雪天在没有防雨措施的情况下发放油品或储油封装不严都会使雨雪进入油品。
2、单选输油管路的敷设方式有地上敷设、埋地敷设和()敷设三种。
A.高空B.半地下C.管沟D.软管正确答案:C3、单选油船常用的装卸油设施包括()或输油臂。
A.泵房B.输油导管即胶管C.装卸油架D.输油台正确答案:B4、填空题管线试压的最低压力不得低于()MPa。
正确答案:0.25、问答题离心泵启动后排液中断一般是什么原因?正确答案:原因:1、吸液管路不严,2、预灌时泵中或管路中空气未排尽;3、填料函处泄漏。
处理:1、检查吸液管路连接处的密封性;2、排尽管路中空气;3、修理填料函。
6、单选离心泵在运行中,造成泵抽空故障的原因是()。
A.吸入高度过低B.吸入管路堵塞C.进泵流量增大D.密封泄漏过大正确答案:B7、填空题油料在储运中质量变坏的原因主要有()等。
正确答案:蒸发、氧压、混油、机械杂质及水分污染8、问答题润滑油主要质量指标是什么?正确答案:粘度、粘度系数灵敏、残炭、密度、闪点、比重、凝点、水份、灰分、机械杂质、腐蚀、氧化安定性。
9、单选离心齿轮泵的小修周期为()。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正确答案:A10、填空题在工艺流程图中,代表()。
正确答案:浮顶罐,代表锥顶罐,代表闸阀11、单选设备检查的作用在于()。
A.确保设备完好B.科学检查C.精心使用D.改善生产正确答案:A12、单选量水尺的测量范围一般为()。
A.30mmB.25mmC.200mmD.300mm正确答案:D13、单选对于埋地管线应注意检查阀门井处以及管线上方周围土壤有无渗漏现象,并应借助专门仪器对埋地()以上的管线,每年进行一次防腐层完好情况的检查。
油品调合计算范文油品调和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混合的过程,通过调和可以改变油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油品调和的目的包括优化性能、降低成本和满足环境要求等。
油品调和计算是油品调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计算不同油品的配比和混合比例,确定最终产品的性质和组成。
油品调和计算的关键是了解原料油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目标产品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比例确定调配比例,从而得到满足需求的混合产品。
油品调和计算的步骤如下:1.确定原料油品的性质和特点:包括粘度、凝点、闪点、密度、硫含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确定目标产品的要求:根据目标产品的用途和要求,确定目标产品的性质和组成。
例如,如果要生产柴油,则需要确定柴油的粘度、凝点、闪点等指标。
3.确定原料油品的混合比例:根据原料油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目标产品的要求,确定原料油品的混合比例。
这一步需要考虑到原料油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目标产品的要求,通过试验和经验确定最佳的混合比例。
4.计算调配比例:将原料油品的混合比例转化成调配比例。
调配比例是指以体积或重量的比例表示不同原料油品的混合比例。
5.调合操作:按照计算得到的调配比例,将不同比例的原料油品进行混合,得到最终的调合产品。
油品调和计算的关键是确定原料油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目标产品的要求。
这需要通过实验和分析,了解原料油品的物化性质和组成,以及目标产品的特点和要求。
在计算调配比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原料油品的性质、目标产品的要求和实际生产条件等。
此外,油品调和计算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性和环境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和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总之,油品调和计算是油品调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混合比例,可以确定最终产品的性质和组成。
在计算调配比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原料油品的性质、目标产品的要求和实际生产条件等。
油品调和计算需要基于实验和分析,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和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油品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不合格油品的调合摘要:在油品的贮存、运输和调合过程中,因油品的蒸发损耗、氧化变质、水份和机械杂质的混入,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油品污染,都会导致油品质量的变化,使油品的质量指标下降,导致油品不合格,针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及防范措施,以延缓和防止油品质量变差,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对已产生的不合格油品,要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确定调合方案和比例,以挽回损失。
主题词:油品质量不合格品调合一、问题提出我厂罐区建设较早,设备严重老化,工艺相对落后,蒸发损耗存在于贮存过程中,一些二次加工产品不能长期贮存,仪表监控设施故障率较高,阀门内漏及人为操作失误都会直接导致油品质量不合格。
二、油品在贮运和调合过程中导致质量变化的原因1.蒸发损耗:只要油品不存放在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就一定存在蒸发损耗,特别是轻组份含量较高的油品如汽油,轻组份损耗过多,会造成汽油起动性变差,抗爆性下降,严重时导制油品不合格。
我们知道影响油品挥发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及蒸发面积。
成品油一般都贮存在立式拱顶罐中,油罐上方有一定的气体空间,这样,罐内油品中较轻的组份就会蒸发出来,布满这个空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一种平衡,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以及油罐进行收发油作业时,这个平衡将会被打破,罐内压力发生变化,而油罐所能承受的正压及负压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当压力到油罐呼吸阀设定的上下限时,呼吸阀会自动开启,油蒸汽呼出造成损耗,油品馏份愈轻,沸点愈低,损耗愈严重,对油品质量影响也就越大。
汽油、溶剂油、石脑油轻组份较多,易出现此类问题。
罐内油品温度较高时,油蒸汽饱和蒸汽压越大,油汽浓度高,呼吸阀开启次数增多,损耗增加,油罐上部空间越大,因温度变化罐内压力变化越大,为了达到平衡,呼出的油蒸汽也就愈多。
尤其是在东北、西北等地区昼夜温差大,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呼吸损耗不容忽视。
2.油品在储运过程中难免不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特别是在温度较高和有金属催化作用下,都会引起氧化反应,引起油品的变质,如汽油、航煤、柴油如果长时期贮存,会生成胶质和沉淀,使油颜色变深,实际胶质和酸度增大,特别是现在成品油中一般都加有提高油品某些质量指标的添加剂,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变质,严重时导制油品不合格。
汽油调和步骤和计算公式十、汽油调合计算汽油调合计算,就是汽油调合质量指标数值的估算,在制订汽油调合预案和方案时离不开调合计算。
调合计算也用于核算调合成本和调合利润。
汽油的含硫量、胶质、密度、馏程、烯烃含量、芳烃含量、MTBE中的甲醇含量,都是可加性质量指标(又称线性指标,线性调合)都可以用公式计算控制。
油品计算万能公式GA=(X-XB)/(X-XA)×100%GB=100%-GAGA=调合油中A种组分的体积(质量)含量GB=调合油中B种组分的体积(质量)含量X=调合油中有关规定的(或标准的)指标数值XA=调合油中的A种油的有关数值XB=调合油中的B种油的有关数值例:1流程计算;用10%馏出温度为65℃的汽油A将10%馏出温度为78℃的汽油B,调合为10%馏出小于70℃的合格汽油。
求调合比化验得知:A汽油70℃馏出比为16%,B汽油70℃馏出比为7%。
GA=(X-XB)/(X-XA)X=10 XA=16 XB=7 代入公式得=(10-7)/(16-7)×100=33.3%GB=100-33.3=66.6%调合比为A种油大于33.3%,B种油小于66.6%例:2胶质计算;库存汽油A胶质含量6.5,新生产汽油B胶质含量2.3,求胶质含量符合国标(小于5)的调合比。
公式中XA=6.5 XB=2.3 X=5GA=(5-2.3)/(6.5-2.3)×100%=64%GB=(100-64)×100%=36%调合比是A油少于64%,B油大于36%例:3密度计算;某厂用重催汽油和乙烯料调合90#汽油。
重催汽油密度为7.49g/cm3,乙烯料密度0.67g/cm3。
求密度小于0.74g/cm3的调合方案。
已知X=0.74 XA=0.749 XB=0.67GA=(0.74-0.67)/(0.749-0.67)×100%=88%GB=100-88=12%调合比为重催汽油小于88%,乙烯料大于12%三种以上调合组分的密度计算混密=(X1V1)+(X2V2)+(X3+V3)……混密=油品调合后密度X1、X2、X3各调合组合密度V1、V2、V3各调合组合体积%3、辛烷值估算调合油品辛烷值的计算是为制定调合方案服务,汽油的辛烷值是不可加性指标(也称非线性指标)。
油品调合过程中的有关计算在油品调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的性质指标进行调和计算,由需要进行调合的各组分油性质指标值混合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混合油或成品油。
这时,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分油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以达到混合后的油品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指标符合要求。
一.可加性指标的调和计算:1.两种油品的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油品的酸度、碘值、残炭、灰分、馏程、含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均为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计算此类性质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G A =XbXa XbX --×100%G B =100%-G AG A -混合油中A 种油的体积(质量)含量,% X-混合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b-B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a-A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例题1:有一批车用汽油B ,其10%流出温度为78℃,超过标准规定的70℃.现在用一批10%的溜出温度为65℃的汽油A 来调整。
经测定汽油B 在70℃的流出量为7%,而汽油A 在70℃的流出量为16%,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在70℃的镏出量应为10%G A =716710--×100%=33.3%即调合汽油A 的用量应大于33.3%,以保证调合后汽油的10%镏出温度略低于70℃. 2.三种以上油品密度的调合计算:生产中常遇到三种或三种以上油品的调合计算。
我们可以认为,属性差别不大的几种液体油品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即混合前各组分油的分体积之和应等于混合后的总体积。
以1kg 液体油品为例,其混合后的体积应等于混合前各组分油的质量分率与其密度之比。
可用下式表示:混ρ1=11ρx +22ρx +…+n xn ρ=∑ixi ρ式中混ρ、1ρ、2ρ、n ρ、i ρ-为混合油及1、2、n 、i 组分油的密度,kg/m 3X1、X2、Xn 、Xi-为1、2、n 、i 组分油的质量分率。
二.不可加指标的调合计算:辛烷值、闪点、凝固点、粘度等为油品不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油品调合过程中的有关计算在油品调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的性质指标进行调和计算,由需要进行调合的各组分油性质指标值混合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混合油或成品油。
这时,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分油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以达到混合后的油品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指标符合要求。
一.可加性指标的调和计算:1.两种油品的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油品的酸度、碘值、残炭、灰分、馏程、含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均为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计算此类性质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G A =XbXa XbX --×100%G B =100%-G AG A -混合油中A 种油的体积(质量)含量,% X-混合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b-B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a-A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例题1:有一批车用汽油B ,其10%流出温度为78℃,超过标准规定的70℃.现在用一批10%的溜出温度为65℃的汽油A 来调整。
经测定汽油B 在70℃的流出量为7%,而汽油A 在70℃的流出量为16%,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在70℃的镏出量应为10%G A =716710--×100%=33.3%即调合汽油A 的用量应大于33.3%,以保证调合后汽油的10%镏出温度略低于70℃. 2.三种以上油品密度的调合计算:生产中常遇到三种或三种以上油品的调合计算。
我们可以认为,属性差别不大的几种液体油品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即混合前各组分油的分体积之和应等于混合后的总体积。
以1kg 液体油品为例,其混合后的体积应等于混合前各组分油的质量分率与其密度之比。
可用下式表示:混ρ1=11ρx +22ρx +…+n xn ρ=∑ixi ρ式中混ρ、1ρ、2ρ、n ρ、i ρ-为混合油及1、2、n 、i 组分油的密度,kg/m 3X1、X2、Xn 、Xi-为1、2、n 、i 组分油的质量分率。
二.不可加指标的调合计算:辛烷值、闪点、凝固点、粘度等为油品不可加性的质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