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6.58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一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实验目的:
学习两栖类动物手术操作;
学习观察记录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反应;
学习观察记录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反应。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结果:
图一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刚能引起腓肠肌收缩的刺激强为阈强度(阈值),该图的阈值为0.080v。
当刺激强度继续增大,记录到收缩曲线逐步升高的曲线图,直到最后收缩曲线的幅度不再随刺激强度升高而升高。
刚好使收缩曲线达到最高的最小刺激强度的刺激称为最大刺激强度。
最大刺激强度为0.110v。
收缩期为0.1s,舒张期为0.24s.
图二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刺激强度固定(最大刺激),采用连续串刺激。
(1)当刺激间隔时间t>=收缩期t+舒张期t时,可记录到肌肉的单收缩张力曲线,发生肌肉的单收缩张力;
(2)当刺激间隔时间t满足:收缩期t<t<收缩期t+ 舒张期t时,即锯齿状,发生肌肉的不完全直收缩;
(3)当刺激间隔时间t<=收缩期时间,曲线顶端平滑,发生肌肉的完全直收缩. 结论:改变刺激强度,可影响肌肉的收缩张力,当刺激强度固定在最大刺激时,改变刺激频率,肌肉发生单收缩和复合收缩张力。
执笔人:张芮
日期:2012/10/7。
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刺激强度、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通过在大鼠的皮下电刺激肌肉,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肌肉的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强度和频率都对肌肉收缩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刺激强度和频率可以导致更强的肌肉收缩。
引言:肌肉收缩是骨骼肌运动的基本单位,了解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对于体育训练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刺激强度可以影响肌肉收缩的力量,而刺激频率则决定了肌肉收缩的速度和持续时间。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观察,探讨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实验仪器:大鼠电刺激器、麻醉器材、电极等。
2.实验动物:8只健康的大鼠。
3.实验设计: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两只。
分别设置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条件。
4.实验步骤:a.准备工作:给大鼠进行麻醉,将电极插入大鼠的肌肉。
b.实验操作:设置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在适当的时间内记录大鼠肌肉的收缩情况。
c.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结果:1.不同刺激强度下肌肉收缩情况:在相同刺激频率下,增加刺激强度可以导致肌肉收缩的力量增加。
例如,在100Hz的刺激频率下,刺激强度为2mA时,肌肉收缩力量为X;刺激强度增加到4mA时,肌肉收缩力量增加为X+2、这表明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力量呈正相关关系。
2.不同刺激频率下肌肉收缩情况:在相同刺激强度下,增加刺激频率可以导致肌肉收缩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增加。
例如,在2mA的刺激强度下,刺激频率为50Hz时,肌肉收缩时间为10秒;刺激频率增加到100Hz时,肌肉收缩时间增加到20秒。
这表明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刺激强度可以导致更强的肌肉收缩力量,而较高的刺激频率可以加快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延长收缩时间。
这与生理学上对神经肌肉兴奋的认识是一致的,即更大的刺激强度可以导致更多神经元参与到肌肉收缩中,而较高的刺激频率可以增加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和频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骨骼肌的收缩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三: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三: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题目】: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救援第2组第1小组组员:白景文何江涛古俊晓冯一笑伯东李岚宇【实验目的】:1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的肌肉收缩反应3观察电刺激频率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形成的影响【实验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当神经受到有效的刺激时,处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负于静息电位,当动作电位通过时,兴奋处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时水平,活的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接受刺激发生反应,表现为肌肉收缩。
刺激频率不同,肌肉收缩的形式也发生改变。
【实验结果】:图(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图(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实验讨论】: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能引起腓肠肌收缩的最小值(阈值)是0.080v,小于阈值的为阈下刺激,大于阈值的为阈上刺激。
如图,收缩强度会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0.130v时,收缩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所以0.130v为最大刺激。
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当肌肉间隔不同,会出现图(2)中的三种不同图像。
○1当刺激间隔≥收缩t+舒t时,为单收缩,如图(2)中第一种情况。
○2当收t<刺激间隔<收t+舒t时,为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顶部为锯齿状融合。
○3当刺激间隔≤收t时,为完全强直收缩,曲线顶部为平滑,看不出舒张的痕迹。
【实验结论】:1.活的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接受刺激发生反应,表现为骨骼肌收缩,收缩强度在达到阈值与最大刺激之间时,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刺激频率不同,肌肉收缩的形式也不同,主要有三种形式○1单收缩○2不完全强直收缩○3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注意事项:1.不能用自来水清洗标本,应该用任氏液,任氏液有保持标本活性的功能。
2.悬线松紧应适度。
骨骼肌收缩实验报告引言:人体骨骼肌的收缩是我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如行走、跑步、举重等。
了解骨骼肌收缩机制和其对运动的影响,对于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以及改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项基础的骨骼肌收缩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采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电刺激来引发骨骼肌收缩。
具体步骤如下:1. 高频电刺激:将电极贴附于小白鼠腓肠肌上,通过电刺激引发肌肉收缩。
在实验的不同阶段,电刺激的频率可以调节,以模拟不同的运动强度。
2. 骨骼肌收缩力测量:使用测力计记录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
将测力计连接到小白鼠足部骨骼肌上,以测量肌肉的收缩能力。
3. 实验参数记录:记录电刺激频率、肌肉收缩力量以及收缩的持续时间。
这些参数将有助于分析不同电刺激条件下的骨骼肌收缩特点。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我们获得了不同电刺激条件下小白鼠腓肠肌的收缩力量和收缩持续时间数据。
在低频电刺激条件下,肌肉收缩力量较小,持续时间较短;而高频电刺激条件下,肌肉收缩力量增大,持续时间延长。
这些结果表明,肌肉收缩的力量和持续时间是与电刺激的频率相关的。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持续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肌肉收缩能力来支持运动。
此外,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收缩能力,因为通过反复高频电刺激,我们可以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和持续时间。
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肌肉组织对电刺激的响应有所不同。
例如,腓肠肌对电刺激的敏感度较高,可能是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运动肌肉,需要更强的收缩能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肌肉组织在运动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负担。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骨骼肌收缩能力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小白鼠可能在同样电刺激条件下表现出更大的收缩力量和持续时间,这可能与个体的基因差异、肌肉纤维类型以及运动训练水平有关。
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进行运动训练和力量训练时,应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实验三: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题目】: 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救援第2组第1小组组员:白景文何江涛古俊晓冯一笑伯东李岚宇【实验目的】:1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的肌肉收缩反应3观察电刺激频率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形成的影响【实验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当神经受到有效的刺激时,处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负于静息电位,当动作电位通过时,兴奋处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时水平,活的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接受刺激发生反应,表现为肌肉收缩。
刺激频率不同,肌肉收缩的形式也发生改变。
【实验结果】:图(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图(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实验讨论】: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能引起腓肠肌收缩的最小值(阈值)是0.080v,小于阈值的为阈下刺激,大于阈值的为阈上刺激。
如图,收缩强度会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0.130v时,收缩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所以0.130v为最大刺激。
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当肌肉间隔不同,会出现图(2)中的三种不同图像。
○1当刺激间隔≥收缩t+舒t 时,为单收缩,如图(2)中第一种情况。
○2当收t <刺激间隔<收t +舒t 时,为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顶部为锯齿状融合。
○3当刺激间隔≤收t 时,为完全强直收缩,曲线顶部为平滑,看不出舒张的痕迹。
【实验结论】:1.活的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接受刺激发生反应,表现为骨骼肌收缩,收缩强度在达到阈值与最大刺激之间时,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2.刺激频率不同,肌肉收缩的形式也不同,主要有三种形式○1单收缩○2不完全强直收缩○3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注意事项:1.不能用自来水清洗标本,应该用任氏液,任氏液有保持标本活性的功能。
2.悬线松紧应适度。
3.固定标本时勿损伤标本。
4.阈值的大小是标本好坏的指标。
2010年9月15日。
电刺激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电刺激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例如小鼠)
2.电刺激设备
3.麻醉剂
4.电极
5.数据采集设备
实验步骤:
1.首先,将实验动物麻醉,并确保其处于无痛苦的状态。
2.将电极插入实验动物的骨骼肌中,确保电极与肌肉充分接触。
3.通过电刺激设备,对肌肉施加电刺激,并记录下刺激的参数,
如电流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4.使用数据采集设备记录下骨骼肌的收缩情况,包括肌肉张力、
收缩幅度和收缩时间。
5.重复以上步骤,改变电刺激的参数,如电流强度和频率,以观
察不同刺激参数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6.分析实验数据,观察不同电刺激参数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并
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电刺激参数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例如,较高的电流强度可能导致更强的肌肉收缩,而较高的频率可能导致更频繁的肌肉收缩。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电刺激对骨骼肌收缩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电刺激参数可能导致不同强度和频率的肌肉收缩。
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并可以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三刺激和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学习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3、观察骨骼肌单收缩的过程4、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5、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二、实验原理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当刺激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即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称为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完全融合,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三、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双针型刺激电极、支架、试管夹、培养皿、任氏液、棉线。
四、方法与步骤1、制备蟾蜍神经—肌肉标本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住蛙,用食指压住其头部前端使头前俯,右手持粗剪刀在颅骨后方剪断脊柱。
然后左手握蛙后肢,用拇指压住骶骨.使其头与前肢自然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沿脊往两侧剪除蛙的一切内脏及头部,注意不要伤及坐骨神经干。
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的皮肤。
然后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注意用力要均匀,手不可接触标本。
分离坐骨神经,剪断跟腱,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对跟腱进行结扎,制成蟾蜍神经—肌肉标本。
实验三刺激和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学习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3、观察骨骼肌单收缩的过程4、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5、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二、实验原理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当刺激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即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称为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完全融合,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三、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双针型刺激电极、支架、试管夹、培养皿、任氏液、棉线。
四、方法与步骤1、制备蟾蜍神经—肌肉标本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住蛙,用食指压住其头部前端使头前俯,右手持粗剪刀在颅骨后方剪断脊柱。
然后左手握蛙后肢,用拇指压住骶骨.使其头与前肢自然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沿脊往两侧剪除蛙的一切内脏及头部,注意不要伤及坐骨神经干。
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的皮肤。
然后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注意用力要均匀,手不可接触标本。
分离坐骨神经,剪断跟腱,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对跟腱进行结扎,制成蟾蜍神经—肌肉标本。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肌肉组织之一,它可以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而刺激强度则是影响神经系统和肌肉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10名健康成年人,通过电生理技术来测量骨骼肌收缩的反应,以研究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刺激强度来刺激肌肉,记录了肌肉的收缩反应,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刺激强度增加时,肌肉的收缩反应也会随之增强。
这表明刺激强度是调节骨骼肌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进而调节肌肉收缩的程度。
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的肌肉对刺激强度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进行实验,发现手臂肌肉对刺激强度的反应更加敏感,即手臂肌肉对较小的刺激强度就能产生明显的收缩反应,而大腿肌肉则需要更大的刺激强度才能产生相同程度的收缩反应。
这也说明了不同肌肉在生理学上的差异性。
本次实验研究了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强度是调节骨骼肌收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
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进而调节肌肉收缩的程度。
而不同的肌肉对刺激强度的反应也有所差异,这说明了不同肌肉在生理学上的差异性。
本次实验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骨骼肌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
姓名 张立鑫2010221460专业 临床二系
年级 2010级 班次 4班 赵文韬2010221470日期 2011年8月31日
郑维金 2010221473
钟 原 2010221475
【实验名称】 电刺激月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实验目的】
1 .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 .通过电刺激蟾蜍的腓肠肌标本,观察电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观察电刺激频率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实验对象】
蟾蜍
【实验药品和器材】
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铁支架、肌槽等。
【实验步骤及方法】(详见书P59.)
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2 .固定标本。
3 .仪器连接。
4 . BL-410的操作。
【实验结果】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阈刺激 最
大
刺
激
O.OSOV 。
們艸 0 LOOV 0 1L0V 0 120V
分隔的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中的兴奋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组员看法:
1.不会改变。
组织里的各个细胞都是定的,都有各自的阈值,当刺激强度使得
组织里的每个细胞都产生兴奋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就是组织的阈值,所以组织
的阈值就是这个最小刺激强度值,所以是不会变的。
2.在实验过程中当标本没有失活时标本的兴奋阈值不会改变,兴奋阈值
是标本本身的钠离子通道活性决定的,在标本保持活性时,它的钠离子通道
活性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我认为当标本保持活性时,标本的兴奋阈值是不会
改变的。
3.会改变。
因为细胞没发生一次兴奋后,会有一个绝对不应期,在此期
间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即兴奋阈值无限大,故实验过程
中兴奋阈值发生改变。
二、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蟾蜍腓肠肌是由很多肌纤维组成的,它们的兴奋性高低不一,在一定范围内,较弱的刺激仅引起部分兴奋性高的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收缩幅度较
小,而较强的刺激则引起更多的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收缩幅度较大。
故在
不超过肌肉最大收缩幅度的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
大。
三、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时,神经干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否融合?为什
么?
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说明这是一个强直收缩,强直收缩只能说明此时出现动作电位的频率很高,但是动作电位是不可能融合的,只能是在一个很
小的区域一个动作电位结束后产生另一个动作电位,并且神经传导都有一个
绝对不应期,这更能说明动作点位不能融合。
四、实验过程中注意要点讨论。
1.在连接肌腱与动力传感器时,应注意力度的把握,不能将细线连得太紧或太
松,否则将影响图像的显示。
2 .在剥离神经时,应耐心细致地操作,避免损坏神经,影响其兴奋性,本小
组制取的第一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由于操作失误,在最后用BL-410实
验时未得到理想数据,在第二个标本才总结经验弥补了失误。
实验结论】
1.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阈刺激为0.07V,最大刺激为0.09V。
样本受
到阈刺激以下的刺激时,未发生收缩反应;在阈刺激以上,最大刺激以下的范围内,刺激越强,收缩反应越剧烈;在受到阈上刺激时,样本收缩程度不
变。
2.在0.6V的恒定阈上刺激下,当频率为1Hz时,该标本的发生分隔的单
收缩;当频率为4Hz时,该标本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当频率为20Hz 时,该标本发生完全强直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