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简表.
- 格式:xls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9
重要的矿床类型1、矽卡岩型铁矿床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
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
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
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
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º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ºC。
(2)矿床特征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多呈渐变关系。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可见赤铁矿、菱铁矿、镜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等。
脉石矿物为矽卡岩矿物组合,如石榴石、透辉石及钙铁辉石、方柱石、钠长石、阳起石、符山石、绿泥石、方解石、金云母、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等,因矿床和矽卡岩类型而异。
矿石具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条带状、斑杂状、角砾状、致密块状等构造。
围岩矽卡岩化普遍,且常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分带情况因矿床而异、蚀变最强烈的部位多在正接触带。
近矿围岩多见金云母化、阳起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
(3)成矿作用模式(见图7-8)虽不排除部分矿床的铁来自岩体的围岩,但大多数矿床的铁质是岩浆热液带入的,岩体富钠及钠化蚀变作用有利于铁质进入热液。
矿床学铁、铜、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系别:地科专业:地质1201姓名:张闻翔学号:032120108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4年11月23日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1:斑岩铜矿含义及特征斑岩铜矿床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
И.Г.帕夫洛娃提出了可以与其它内生矿床相区别的斑岩铜矿床10大特征:(1)具网状细脉浸染成矿特征;(2)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在有些矿床中为斑铜矿、硫砷铜矿和挥铜矿)和与其伴生的非金属矿物(石英、绢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类矿物等)的成分稳定;(3)铜的平均含量在原生矿石中比较低(0.3—0.8%),而在氧化矿石中明显较高(达1—1.5%),而钼在原生氧化矿石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0.005—0.05%),在这种情况下,矿石中铜与钼的比值变化很大,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铜、铜—金和铜—钼矿床;(4)矿化与以中性成分为主的斑岩侵入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以及少数偏酸性(花岗斑岩、和偏基性的侵入体(闪长斑岩)有空间联系;(5)矿化或直接发生在斑岩侵入体中,或发生在紧靠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围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中;(6)矿体发育在广泛出现热液蚀变岩的地带,蚀变岩石为绢云母—石英质、黑云母—钾长石质、泥质以及青磐岩型交代岩;(7)根据金属元素出现最大值①和主要共生的非金属矿物②,可用如下顺序写出矿体和热液岩中稳定分带性;① Fe3+一Mo(Cu)一Cu(Mo)一Cu(Ag)一Fe2+(Au)一Pb一Zn一(Au、Ag);②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石英,蒙脱石,高岭土,青磐岩;(8)矿床储量巨大,可保障矿石的大规模采挖,成本低廉并有露天采矿的可能性;(9)与氧化作用有关的富矿的出现,形成了覆盖较贫原生矿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10)斑岩铜矿床形成于地槽褶皱区的不同发育阶段.既可随着地槽的岩浆作用在褶皱主期之前(在岛弧阶段)形成,又可在其后与造山阶段和活化阶段的斑岩侵入体和火山岩有关。
铁矿石的工业类型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几处工业,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
根据铁矿物的不同,有工业价值的铁矿石主要有:磁铁矿、褐铁矿、赤铁矿、菱铁矿和混合型铁矿石(如赤铁矿—磁铁矿混合矿石、含钛磁铁矿石以及含稀土元素铁矿石等。
)这些铁矿石的质量优劣(如含铁量、含杂质及其他有害成分、浸染粒度、氧化程度以及可选性等)直接影响选矿指标。
因此,根据矿石性质(特别是可选性)的具体条件不同,对入选的铁矿石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对铁矿石的划分标准。
1.根据矿石中含铁量分类可将矿山划分为贫矿和富矿:(1)f富矿。
品位较高,可以直接进行冶炼。
富矿又可分为高炉矿和平炉矿,前者用于炼铁,后者用于炼钢。
(2)贫矿。
必须经过选矿提高品位后,才能进行冶炼。
近年来为了提高高炉的入炉品位,或为了其他专门用途,对含铁量不到60%或65%的富矿,也要经选矿处理。
2.根据矿石中脉石成分的不同分类铁矿石分为四类:酸性矿石、半自溶性矿石、自溶性矿石、碱性矿石。
对于自溶性矿石,由于冶炼时可不搭配熔剂,故矿石中含铁量可低一些。
酸性矿石冶炼时需配碱性熔剂,或与碱性矿石搭配使用。
碱性矿石冶炼时需配酸性熔剂或酸性矿石搭配使用。
半自熔性矿石冶炼时需配部分碱性熔剂或与碱性矿石搭配使用。
3.根据氧化程度不同有可将铁矿石分为:磁铁矿石、氧化矿石、混合矿石。
应当指出的是当铁矿石中具有含铁的脉石矿物时,铁别是含有二价铁的脉石矿物,将会影响Feo/TFe 的比值,这就会使该比值不能确切反映出铁矿石的氧化程度。
4.根据矿石中所含应回收的有价成分分类为:单一铁矿石、复合铁矿石。
我国的铁矿资源丰富,总储量名列世界前茅。
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是:矿山类型多、分布广、储量大。
但贫矿多,而富矿少。
按原矿品位45%划分贫矿和富矿,贫矿约占86%,富矿约占14%,另外,弱磁性铁矿石多,而磁铁矿石少,特别是复合型铁矿石多,单一铁矿石少。
根据上述的特点,我国有85%以上的铁矿石需要选矿处理后才能更好地利用,而且还要采用较复杂的选矿流程才能获得较高的选矿指标和有价成分的综合利用。
中国铁矿石矿床的主要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二、矿床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这类铁矿是受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的铁矿床。
大致与国外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当。
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多集中于2000~3000Ma)老变质岩区。
铁矿床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太古宇鞍山群、迁西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山西、内蒙古古元古界五台群、吕梁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地层中,变质作用大多数属于绿片岩至角闪岩相,个别产于麻粒岩相中。
湖南、江西等省产于板溪群或震旦系松山群。
多数地区含铁变质岩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
受变质铁硅建造中铁矿层是多层的,也有1~2层的,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矿层厚度一般几十至百米,最厚可达350m左右。
延长较稳定,个别矿层长可达几十公里以上。
矿床规模大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
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组成具有黑白相间的条带状、条纹状构造,变质程度高时,向片麻状过渡。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赵一鸣【摘要】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The proven total reserves of iron ore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abundant,but the iron ores mainly belong to low-grade ores.The reserves of high-grade iron ores are rare,and only possess 4.6 %of the total proven reserves of iron ores.Among them,the high-grade ores for steelmaking and for iron-smelting are even rarer,and only amount to 1180 million tones,which make up 2.27% of the proven reserves of iron ores in China.The main genetic types of iron deposits of high-grade ores in China include;@hydrothermal reformed type in sedimentary metamorphosed iron deposits (BIF); (~) weathered leaching type in sedimentary metamorphosed iron deposits (BIF) ; ③ 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volcano-intrusive activities;@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marine volcanic (intrusive) activities;@skarn iron deposits;@hydrothermal iron deposits.Among these iron deposit types of high-grade iron ores,the skarn iron deposits and 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marine volcanic (intrusive)activities are relatively important and have favorable ore-prospecting potential.【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3(032)004【总页数】20页(P685-704)【关键词】地质学;富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找矿潜力;中国【作者】赵一鸣【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中国已探明的铁矿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铁矿,富铁矿只占极少数;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起,对富铁矿的寻找和研究就一直比较重视。
表1 霍邱铁矿区主要矿床特征简表
附表2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3安徽省霍邱铁矿区铁矿及相关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安徽省霍邱铁矿区铁矿及相关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续表)
附表3安徽省霍邱铁矿区铁矿及相关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续表)
附表3安徽省霍邱铁矿区铁矿及相关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续表)
附表3安徽省霍邱铁矿区铁矿及相关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续表)
附表4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
附表4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续表)
附表4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续表)
附表4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续表)
附表4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续表)
附表4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续表)
附表4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表(续表)
附表5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
附表5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续表)
附表5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续表)
附表6 安徽省霍邱铁矿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注:1)李楼矿床有2374.48万吨贫矿资源未上《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2002年度)(表中增加)
附表7 霍邱铁矿开采规模规划简表
1)周集铁矿北矿段6820.45万吨资源量处于淮河行蓄洪区,暂不能开采。
2)据安徽应流矿业有限公司资料
3)据安徽大昌矿产品经贸有限公司、上海霍邱诺普矿业有限公司资料
附表8 霍邱铁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
附表8 霍邱铁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续表)。
我国铁矿矿床的主要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这类铁矿是受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的铁矿床。
大致与国外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当。
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多集中于2000~3000Ma)老变质岩区。
铁矿床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太古宇鞍山群、迁西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山西、内蒙古古元古界五台群、吕梁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地层中,变质作用大多数属于绿片岩至角闪岩相,个别产于麻粒岩相中。
湖南、江西等省产于板溪群或震旦系松山群。
多数地区含铁变质岩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
受变质铁硅建造中铁矿层是多层的,也有1~2层的,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矿层厚度一般几十至百米,最厚可达350m左右。
延长较稳定,个别矿层长可达几十公里以上。
矿床规模大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
四川省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特征四川省铁、铜、铅锌、锡、银、铂镍、金、锰、稀有、稀土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述如下。
(一)铁四川省铁矿按成因划分为六大类、11个亚类,详见表1。
(二)铜四川省铜矿按成因划分为四类、11型,详见表2。
(三)铅锌四川省铅锌矿根据主成矿作用划分出五类,按成因分为10型,详见表3。
(四)锡四川省锡矿按主成矿作用划分出一类、2型,详见表4(五)银四川省银矿按成因划分出二类、5型,详见表5。
(六)铂、镍四川省铂族、镍矿均为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根据成矿作用方式分为4型,详见表6。
(七)金四川省岩金,根据矿石建造、赋矿围岩及矿化形式划分为11个类型,详见表7。
(八)锰四川省锰矿主要有三个含层位:1、下三叠统菠次沟组的菱锰矿,称“虎牙式”。
三个类型矿石经氧化后皆可利用。
2、上奥陶统五峰组下部的菱锰矿,称“轿顶山式”;3、下寒武统邱家河组,为含锰砂板岩、含锰硅质岩,称为“平溪式”;(九)稀有金属(锂、铍、铌、钽)四川省稀有金属矿主要为花岗伟晶岩型“甲基卡式”锂、铍、铌、钽矿床。
主要分布在甘孜州和阿坝州。
(十)(轻)稀土四川省(轻)稀土矿为主要受北北东—南北深断裂系统和喜马拉雅期幔源含矿碱性杂岩(霓石英碱正长岩、碱性花岗岩、碱性伟晶岩、碳酸岩脉等)的双重控制,称“牦牛坪式”。
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
表1 四川省主要铁矿床类型及特征简表34表2 四川省铜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56表3 四川省铅、锌矿床类型及特征简表78910表4 四川省锡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表5 四川省银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表6 四川省铂、镍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表7 四川省岩金矿主要类型及特征简表注:表7,根据川地川西北队《四川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1991.5),有修改。
2013年8月A ugust,2013 矿 床 地 质 M IN ERA L DEPOSIT S第32卷 第4期32(4):685~704文章编号:0258-7106(2013)04-0685-20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赵一鸣(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摘 要 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
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 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
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地质学;富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找矿潜力;中国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章标志码:AMain genetic types and geological ch aracteristics of iron-rich o re d eposits in C hinaZHAO YiM ing(M LR Key Laboratory o f M etallogeny and M ineral A ssessment,Institute of M 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 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AbstractThe proven to tal reserves of iron o re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abundant,but the iron ores m ainly belong to low-grade ores.The reserves of high-g rade iron ores are rare,and only possess4.6%of the total proven reserves of iron ores.Among them,the high-grade ores for steelm aking and for iron-smelting are even rarer,and only amount to1180million tones,w hich make up2.27%of the proven reserves of iron o res in China.The main ge-netic types of iron deposits of high-g rade ores in China include;①hy drothermal refo rmed type in sedimentary metamorphosed iron deposits(BIF);②weathered leaching type in sedimentary metamorphosed iron deposits (BIF);③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volcano-intrusive activities;④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marine vol-canic(intrusive)activities;⑤skarn iron deposits;⑥hydrotherm al iro n deposits.Among these iron deposit types of high-g rade iron o res,the skarn iron deposits and iron deposits related to m arine volcanic(intrusive)ac-tivities are relatively important and have favo rable o re-prospecting potential.Key words:geology,iron deposits of high-g rade ores,genetic ty pe,geologic characteristics,ore-searching potential,China 中国已探明的铁矿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铁矿,富铁矿只占极少数;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起,对富铁矿的寻找和研究就一直比较重视。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中国是世界上铁矿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包括了多种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如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铁矿床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下面将以此为主线进行阐述。
1. 磁铁矿型铁矿床磁铁矿型铁矿床是中国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其主要成矿岩石为长英质岩石。
磁铁矿通常出现在深部地质结构复杂的区域。
这种铁矿床的地层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常常与脉状矿体及矿脉结构有关。
这些矿脉、矿体呈伞形、漏斗形、钻孔形状,铁矿石含量在30%以上,磁性极强,可用磁力选别。
2. 赤铁矿型铁矿床赤铁矿型铁矿床主要成矿岩石是变质岩或沉积岩,分布广泛,如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地。
这种铁矿床通常与变形、变质有关,形成方式多样,如板状、块状、层状、砂岩状、矿脉状等,其中板状铁矿床最为常见。
赤铁矿型铁矿床中赤铁矿含量较高,矿石品位一般为30%左右。
3. 褐铁矿型铁矿床褐铁矿型铁矿床主要成矿岩石是火山岩和沉积岩,由火山岩相和轻变质相构成。
其中火山岩相的褐铁矿床多位于太行山和阜阳地区,轻变质相的褐铁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地区。
这种铁矿床矿体形态多样,有层状、叠层状、似层状、斑状、散状等,矿石的品位一般不高,一般在20%以下。
综合以上几种铁矿床类型,可以发现中国的铁矿床类型分布广泛、类型丰富。
在矿床开发利用中对不同的铁矿床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以实现更好的开采效果。
同时,中国需要更加注重不同铁矿床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提高铁矿石产出和品质,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推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铁矿石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原铁矿石产量为1.1亿吨左右,为全球总量的50%左右。
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铁矿石进口大国,2020年全年进口铁矿石亿吨,而出口仅为3.02万吨。
以下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1. 原铁矿石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原铁矿石的产量一直都在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