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统年报填报单位基本信息
- 格式:doc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8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内部文件注意保存)国家档案局制定国家统计局批准2006年8月《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了准确地掌握全国档案事业的基本情况,以便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科学管理,特建立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该制度通过定期填报档案事业统计年报来实施。
二、填报范围由本制度制发的统计年报分为基层表和综合表两种。
基层表由规定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填写,综合表供计算机综合汇总用。
注:填报基层表的企业限于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文化事业单位限于省、部属单位;科技事业单位限于地师级以上(含地师级)。
三、报送程序和时间1.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负责本机关及所属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机构统计年报的汇总工作,然后将综合年报的数据于次年3月15日前报送国家档案局。
2.中央级国家档案馆将本馆的综合年报数据于次年3月15日前报送国家档案局。
3.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列入统计范围的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统计年报的汇总工作,并将汇总出的综合年报数据逐级上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汇总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年报数据,于次年3月31日前报送国家档案局,同时抄送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
四、填报说明1.填报基层表时,填报单位只须填写本单位对应表格,凡与本单位无关的表格,不要填报。
2.基层表须准确填写单位类别代码。
各类填报单位的单位类别代码分别是:001 国家档案局002 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003 地(市、州、盟)档案局(处)004 县(区、旗、市)档案局(科)011 中央级国家综合档案馆012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013 地(市、州、盟)级国家综合档案馆014 县(区、旗、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021 中央级国家专门档案馆022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国家专门档案馆023 地(市、州、盟)级国家专门档案馆031 中央、国家机关部门档案馆032 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机关部门档案馆033 地(市、州、盟)直机关部门档案馆041 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档案馆051 省、部属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061 地师级以上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071 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072 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081 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档案室(处、科)091 省、部属文化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101 地师级以上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111 开办档案专业教育的高等学校112 开办档案专业教育的中等学校3.档基1表的第24行、档基2表的第29行、档基5表的第37、38行、档基6表的第6、7、8、14、15行的数字如涉及小数,应保留两位小数。
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填报单位基本信息以上信息请务必完整填写(三)档案室基本情况表表号:DA-3表制定机关:国家档案局单位名称: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单位类别代码:批准文号:国统制〔2019〕8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0 年有效期至:2022年1月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时间:20 年月日说明:1.本表由县直以上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填报; 2.各企业集团、大型企业均作为一个填报单位,其本级及所属单位档案室情况汇总后填报一份DA-3表;3.统计指标间的关系:(1)专职人员=各类文化程度人数总和,即2=4+5+6=7+8+9+10+11+12+13;(2)“室存档案”中,包括“本年接收档案”,不包括66—97“本年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本年移出档案”和“本年销毁档案”;(3)室存档案数量=室存档案历史分期数量合计,即28=50+52,29=51+53;(4)室存档案数量≥室存永久、30年(长期)档案≥永久保管,即28≥32≥34;29≥33≥35;(5)“档案编目情况”均为截至填报年度的累计数字;(6)本年利用档案(人次)=工作查考(人次)+其他利用(人次),即98=100+102;本年利用档案(卷件次)=工作查考(卷件次)+其他利用(卷件次),即99=101+103。
档案室基本情况指标解释1.人员情况专职人员指本单位专门从事档案工作的在职职工。
文化程度指获得的国家承认的相关学历。
博士研究生指在具有招收和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的。
硕士研究生指在具有招收和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的(含党校通过全国教育统考招生录取的研究生)。
研究生班研究生指在具有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班研究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的。
双学士指在具有开办双学位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同一学校或两所学校)完成两个学士学位的学习并取得两个学位证书的。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指标解释1.档基表填报范围说明“档基1表”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填报。
说明:档案局(馆)要同时填报档“基1表”、“档基2表”,“定编”能分开的,分别填报;“定编”不能分开的,填入“档基1表”;“现有全部专职人员情况”按工作实际分工,从事档案局工作的填入“档基1表”,从事档案馆工作的填入“档基2表”。
“档基2表”由各级各类档案馆填报。
“档基2表附表”由各级各类档案馆填报。
“档基3表”由县直以上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填报。
说明:各企业集团、大型企业均作为一个填报单位,其本级及所属单位档案室情况汇总后填报一份“档基3表”。
“档基3表附表”由县直以上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档案室(处、科)、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处、科)填报。
“档基4表”由开办档案专业的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举办在职培训教育的地、市级及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填报。
“档基5表”由市级及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填报。
“档基6表”由有基本建设项目的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填报。
2.档案机构编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中央、省、地、县各级档案局(处、科)。
“国家综合档案馆”:指归口中央或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按行政区划或历史时期设置的,收集和管理所辖范围内多种门类档案的档案馆。
“国家专门档案馆”:指归口中央或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与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的档案馆。
如照片档案馆、城建档案馆等。
“部门档案馆”:指中央或地方某些专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收集、管理本部门档案的档案馆。
如外交、安全、公检法、气象、邮电、铁道、测绘档案馆等。
“企业档案馆”:指列入本年报统计范围的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设置的,负责收集、管理本企业及其所属单位所形成档案的档案馆。
“事业单位档案馆”:指事业单位设置的负责收集、管理本单位及其所属机构所形成档案的档案馆,包括文化事业单位(如理工农林医类以外的大专院校、文艺团体、新闻出版单位等)档案馆和科技事业单位(如研究院、设计院、理工农林医类大专院校等)档案馆。
档案馆统计年报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档案馆事业的发展情况,加强档案馆事业的科学管理,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统计年报制度。
二、统计范围和内容本统计年报适用于全国各级档案馆,包括国家档案馆、地方档案馆和行业档案馆。
统计内容主要包括档案馆的基本情况、档案接收与征集、档案保管与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馆服务能力等方面。
三、统计报表制度1. 基层年报表:档案馆基本情况(101-1表)、法人单位所属档案馆情况(101-2表)。
2. 基层定报表:档案馆基本情况(201-1表)。
3. 综合年报表:按行业、地区和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档案馆及产业活动单位数(J310表)。
四、统计报表填报要求1. 各类统计报表应以原始资料为依据,实事求是,不得虚报、瞒报,确保统计数据的严肃性。
2. 档案馆应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定期对档案接收、征集、保管、利用、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行统计。
3. 统计报表应由档案馆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
4. 统计报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上级档案馆或相关部门。
五、统计数据分析与应用1. 各级档案馆应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档案馆事业的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 各级档案馆应定期向社会公布统计分析报告,提高档案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各级档案馆应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档案馆服务工作,提升档案馆服务能力。
六、统计报表制度的组织实施1. 国家档案馆负责全国档案馆统计年报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2. 地方档案馆负责本地区档案馆统计年报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3. 行业档案馆可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行业档案馆统计年报制度,并组织实施。
4. 各级档案馆应加强对统计报表填报工作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法律责任1. 各级档案馆应依法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2024年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填报年报的一年,以下是填报年报的说明资料。
一、填报年报的目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报填报是为了对工作人员的全年工作和个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事业单位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了解工作人员的岗位需求和发展情况的重要途径。
二、填报年报的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职称等基本信息。
2.工作情况:包括所在单位、任职岗位、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如有)、主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和成果、工作效能、工作态度和纪律情况等。
3.学习和培训情况:包括参加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取得的证书和学位、参与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情况等。
4.个人发展计划:包括自己对未来一年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计划的规划和思考等。
5.岗位需求和建议:填写对自己当前岗位的需求和建议,包括职称晋升、岗位调整和培训需求等。
6.个人奖惩情况:填写个人在过去一年内的奖励和处罚情况,如获得表彰和荣誉、受到警告和处罚等。
7.个人思想和工作总结:结合个人工作情况和经验,进行思考和总结,并提出对自己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措施等。
三、填报年报的注意事项1.详实准确:填报时务必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故意隐瞒或虚假填报信息。
2.突出重点:在填报年报时应侧重突出个人的主要工作任务、成果和贡献,突出自己的专长和特长。
3.合理规划:个人发展计划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事业单位的需求,合理规划个人未来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4.提出建议:在填报岗位需求和建议时,应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事业单位的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5.着重反思:在填报个人思想和工作总结时,应在反思和总结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四、填报年报的截止时间和流程具体的填报截止时间和流程将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及时通知到每位工作人员。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解读作者:北京市档案局综合处来源:《北京档案》2012年第01期2011年度档案统计年报工作已经开始。
为了帮助各填报单位更好地把握档案统计年报表内容,进一步提高年报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就《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进行如下解读。
一、《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的基本背景档案统计工作是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准确、系统、全面的统计数据是了解和掌握档案的形成、管理、利用情况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国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年报制度始于1983年,国家档案局当时制定了档统1-3三个表。
随着档案统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国家档案局对档案统计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从1991年起,实行了《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
该制度经过几次修订,2006年修订的《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执行至今。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是经由国家统计局审批,国家档案局制发的档案统计制度,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统计中,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部门须按照年报制度要求,依法认真贯彻执行。
二、《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的主要内容《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规定了统计年报的填报内容、填报范围、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
北京市处级以上档案部门均需按规定填报统计年报,并依行政管理权属进行逐级汇总、逐级报送。
(一)《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报表体系《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统计内容涵盖了档案事业各个方面。
从纵向上,填报单位分为三大类,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馆和档案室,各类档案机构又分为多个类型和多个级别;从横向上,填报内容既有对档案机构、人员情况的统计,又有对档案工作各个环节,既档案实体管理情况、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情况、档案教育情况、档案科技情况及档案基础设施设备情况等方面的统计。
人员情况包括其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技术职务结构等内容;档案实体管理情况包括档案的种类、数量、档案的历史分期、档案收进移出数量、档案鉴定销毁及档案整理编目等内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包括利用数量、利用效益及编研等方面;档案基础设施设备情况统计包括档案部门用房面积、保管保护档案所需设备及档案馆基本建设等内容的统计。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2010年度)
1. 系统登录
流程:登录→密码:d a n b
首次登陆,要将统计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输入系统
方法:校对系统→档综表封面数据→修改→输入填表人姓名和电话→保存
2.录入基层表
流程:录入系统→档基3表(或其他基层表)→新增→年度(2010)→填报单位名称→单位类别代码→录入数据→保存
如果主管机关为下属单位录入基层表,由于类别代码原因,无法录入,则需要修改系统类别代码,此修改不影响系统注册单位代码。
修改类别代码的方法:
系统设置→单位代码设置→修改→输入所需代码→保存
3、接收上报表(仅供接收二级单位上报数据包时使用)
流程:装载系统→接受上报→选择上报数据存放路径→双击右侧显示框中的“上报数据(加密).ZIP文件”→开始接收
4、综合汇总
流程:报表生成→档综表综合汇总→年度(2009)→开始汇总
5、校对报表内容
流程:校对系统→档综1表(人员情况)或档综3表(室存档案情况)或档综5表(档案利用、设备情况)→点击2010年度、单位代码为999(综合汇总表代
码为999)的报表
6、生成上报数据文件
流程:装载系统→上报盘生成→选择导出数据的存放路径→年度(2010)→生成数据包
7、将上报数据文件通过e-mail或U盘上报
8、打印报表
流程1(接收二级单位报表的单位):报表打印→汇总打印→选择单位(单位名称、2010年度、单位类别代码999)→综合表名称→A4纸打印→打印预览→打印流程2(仅一个单位可以只打印档基3表报送):检索系统→档基3表→字段查询(年度)→查询关系(等于)→查询值(2010)→加入条件→查询→选择单位→
打印预览(显示本单位档基3表)→打印。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手册(基层单位)二〇一九年四月目录第一章系统安装及任务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安装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数装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参数更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基层单位录入档案事业统计年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新建封面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所有报表内容填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数据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解读关于《《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解读》,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解读作者:未知2011年度档案统计年报工作已经开始。
为了帮助各填报单位更好地把握档案统计年报表内容,进一步提高年报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就《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进行如下解读。
一、《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的基本背景档案统计工作是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准确、系统、全面的统计数据是了解和掌握档案的形成、管理、利用情况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国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年报制度始于1983年,国家档案局当时制定了档统1-3三个表。
随着档案统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国家档案局对档案统计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从1991年起,实行了《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
该制度经过几次修订,2006年修订的《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执行至今。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是经由国家统计局审批,国家档案局制发的档案统计制度,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统计中,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部门须按照年报制度要求,依法认真贯彻执行。
二、《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的主要内容《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规定了统计年报的填报内容、填报范围、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
北京市处级以上档案部门均需按规定填报统计年报,并依行政管理权属进行逐级汇总、逐级报送。
(一)《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报表体系《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统计内容涵盖了档案事业各个方面。
从纵向上,填报单位分为三大类,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馆和档案室,各类档案机构又分为多个类型和多个级别;从横向上,填报内容既有对档案机构、人员情况的统计,又有对档案工作各个环节,既档案实体管理情况、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情况、档案教育情况、档案科技情况及档案基础设施设备情况等方面的统计。
人员情况包括其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技术职务结构等内容;档案实体管理情况包括档案的种类、数量、档案的历史分期、档案收进移出数量、档案鉴定销毁及档案整理编目等内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包括利用数量、利用效益及编研等方面;档案基础设施设备情况统计包括档案部门用房面积、保管保护档案所需设备及档案馆基本建设等内容的统计。
事业单位信息表填写说明一、单位信息(表-1)1.“单位类型”、“经费形式”、“单位规格”、“编制数以及核定的副处、正科、副科和股级的岗位数”按照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的清理规范批复文件填写,还未下发文件的,按照原机构批复文件填写。
2.“首轮岗位设置时间”、“第二轮岗位设置时间”、“第三轮岗位设置时间”的格式统一为六位数字,例如:201902。
3.“核准岗位数”和“聘用岗位数”按照已批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填写。
4.同系统下属多单位合并岗位设置的,在单位信息表中,按单位拆分填写,并在备注栏里注明与哪些单位合并岗位设置。
二、个人基本信息(表-2)1.采集对象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的正式在编人员,包含新录用人员(试用期)。
2.“性别”栏填写男或女,在表格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3.“身份证号”栏填写公安机关核定的18位二代身份证号码。
15位一代身份证号码已经作废。
4.“出生年月”、“工作时间”、“首次入编时间”、“聘任时间”、“职称取得时间”、“职业资格证时间”、“处分时间”的格式统一为六位数字,例如:201902。
5.“民族”栏填写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族全称,例如汉族、满族。
6.“籍贯”栏填写祖籍(祖父的长期居住地)所在地,如浙江台州黄岩西城(区内的写至具体的乡镇街道)、浙江台州路桥(区外的写至具体县市区)、江苏无锡(省外的写至具体的市),填写时要注意,具体的省、市、区等字都不用填。
7.“党派”栏在表格固定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8.“工作时间”栏填写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认定的折算工作时间。
9.“首次入编方式”以首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为准,部队服役再入编的,统一口径为政策性安置,首次入编方式选填其他的,需在备注栏写说明。
10.2019年考试聘用的应届毕业生在“公开招聘人员来源”一栏选填应届毕业生,其他以公开招聘形式首次入编的人员均选填社会人员。
11.“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按照毕业证书上记载的信息,不要填缩写,按照本人最高学历填写(含非全日制)。
尊敬的全体员工:感谢大家对公司档案统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本文是关于XX公司2024年档案统计年报情况的通报,旨在向大家汇报相关工作进展和成果。
2024年,XX公司紧紧围绕着公司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是具体情况的通报:一、统计范围与原则今年的统计年报主要包括档案存储量、档案更新情况、档案利用情况、档案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司各个部门的档案进行了全面、准确地统计和分析。
统计原则上遵循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档案存储量统计截至2024年底,XX公司共有各类档案XXX件,共计XXXXX页。
这些档案涵盖了公司发展的各个方面,也反映了公司的历史变迁和成长。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起草文件的合规性,做到档案全面、有序、整理。
三、档案更新情况统计今年,我们加强了档案更新工作,特别是对重要档案的及时更新,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全年共完成档案更新XXX件,其中90%以上的档案已经及时更新,确保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档案利用情况统计我们高度重视档案的利用价值,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对公司日常工作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公司共收到档案利用申请XXX次,其中XXX次是内部申请,XXX次是外部申请。
档案利用率接近100%,得到了公司各级部门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五、档案质量管理档案质量是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通过加强档案质量管理,做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们也不断加强员工的档案意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公司在2024年的档案统计年报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支持。
我们要继续弘扬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情况年报年度表号:档基 1 表制表机关: 国家档案局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单位负责人:制表人:实际报出日期:年月日备注:档基1表指标解释1.本表由中央、省、地、县各级档案局填报。
2.档案局、馆合署办公的,应同时填报档基1表、档基2表,编制能分开的,将职工情况分别填入档基1表、档基2表;编制不能分开的,按工作中实际分工,从事档案局工作的填入本表,从事档案馆工作的填入档基2表。
3.第2行=4十5十6=7十8十9十10十ll十12十13十14十154.第24行“事业费”,指本年度除行政费(包括工资、办公费、水电费等)以外的档案专业业务费。
档案局、馆合署办公的,事业费根据具体情况或填入档基l表,或填入档基2表,做到不重不漏。
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年度表号:档基 2 表制表机关:国家档案局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备注:单位负责人:制表人:实际报出日期:年月日备注:档基2表指标解释1. 本表由各级各类档案馆填报。
2. 档案局、馆合署办公的,填报方法见档基1表指标解释2。
3.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档案馆和档案室合一的,应同时填报档基2表、档基3表,人员按编制分别填入本表和档基3表,如果没有明确编制,人员按实际分工填入本表和档基3表。
4.第2行=4十5十6=7十8十9十l0十11十12十13十14十155.第29行“事业费”仅限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填报。
“事业费”指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本年度除工资以外的档案专业业务费,包括档案、资料征购费,档案整理、编纂、保护、修复等费用,档案陈列展览费用,设备购置费,干部培训费及其它费用等。
6.第30一44行“馆藏全部档案”中,包括第45—54行“本年进馆档案”的数量。
7.“本年移出档案”,指根据档案馆保管档案范围等有关规定,为调整馆藏结构,移交给其它档案馆保管的档案。
8.第30行>=79十82第3l行=59十68>80十83第33行=60十69>81十84第59行=62十64十66第60行=6l十63十65十679.第60、61、63、65、67、69行均指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手册一、系统简介全国档案事业统计调查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了提高档案事业统计调查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而开发的一款软件工具。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档案数据录入、统计分析、报告生成等,以帮助档案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统计调查工作。
二、系统登录与界面介绍1. 登录在系统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系统主界面。
2. 主界面进入系统后,用户可以看到系统的主界面。
主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数据展示区等。
菜单栏提供了各种功能选项,工具栏则提供了常用操作的快捷按钮。
三、数据录入1. 创建档案单位在系统中,用户需要先创建档案单位,然后进行相关数据的录入工作。
点击菜单栏中的“档案单位管理”选项,进入创建档案单位界面。
用户需要填写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并保存。
2. 档案数据录入在系统主界面,点击“数据录入”按钮,进入档案数据录入界面。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项录入档案相关数据,包括档案分类、文件数、文件页数等。
数据录入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数据保存到系统中。
四、统计分析1. 统计图表系统提供了多种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图表展示。
点击菜单栏中的“统计分析”选项,选择需要统计的数据项和统计图表类型,点击生成按钮即可生成相应的统计图表。
2. 统计报告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统计报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设置。
点击菜单栏中的“统计报告”选项,选择需要统计的数据项和报告格式,点击生成按钮即可生成相应的统计报告。
五、数据查询与导出1. 数据查询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查询相关数据。
点击菜单栏中的“数据查询”选项,选择查询条件并点击查询按钮,系统将返回符合条件的数据结果。
2. 数据导出用户可以将查询结果导出到Excel或其他常见文件格式中,以方便数据分析和共享。
在数据查询结果界面中,点击导出按钮,选择导出格式和存储路径,系统将自动导出数据。
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填报单位基本信息
以上信息请务必完整填写
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
单位类别代码:□□□ 填报单位(盖章):
年度
表 号: 档基2表
制表机关: 国家档案局 批准单位: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国统制[2012]59号 有效期至: 2014年8月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档案馆数字档案基本情况年报
表号:档基2表附表
制表机关:国家档案局
批准单位: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59号
有效期至:2014年8月
单位类别代码:□□□
填报单位(盖章):年度
档基2表附表(续)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