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DPI技术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35
详解深度数据包检测(DPI) 技术深度数据包检测(DPI) 是一种基于应用层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企业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经常使用它来识别和阻止网络攻击、跟踪用户行为、阻止恶意软件和监控网络流量。
DPI 技术被技术专家和网络经理誉为解决互联网相关危险数量和复杂性的重要工具。
DPI 系统使用OSI模型应用层来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查找、识别、分类和重新路由或阻止包含特定数据或代码有效负载的数据包。
DPI 会检查与单个数据包相关的数据和元数据,而状态数据包检查仅评估包头信息,例如源IP 地址、目标IP 地址和端口号。
当数据包接近检查点时,DPI 会拦截任何协议违规、病毒、垃圾邮件和其他异常情况,并阻止数据包继续通过检查点。
DPI的历史是怎样的?DPI 技术拥有漫长的历史,跨越30 多年,可以追溯到1990 年代。
阿帕网是深度包检测首次出现的地方。
TCP/IP 数据传输协议最初由阿帕网使用,工程师学会了如何使用包头和元数据,通过管理原始数据包来解决UNIX 安全问题。
1990 年,阿帕网被关闭,但随着当代互联网的普及,TCP/IP 问题变得更加普遍。
网络工程师在1980 年代创建了OSI 概念,以标准化1990 年代中期收集的元数据。
OSI模型通过形式化数据包元数据的级别,使广泛的统计分析成为可能。
例如,辅助标头(也称为有状态数据或浅层数据)可减少带宽,同时实现正确的信息路由。
分组数据包元数据使ISP 更容易区分不同的数据类别,深度数据包可能会激发新的商业模式。
此外,二十多年来,网络中立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而DPI技术可将管道所有者转变为数据所有者。
DPI和传统包过滤有什么区别?网络中的每个数据包都有一个包头,其中包含关于其发送者、接收者和传输时间的基本信息。
使用传统的数据包过滤只能读取到此信息。
较旧的防火墙通常以这种方式运行,因为它们无法足够快地处理其他形式的数据。
现在,防火墙可以通过DPI来解决这些问题,以进行更彻底、连续的数据包扫描。
一种防火墙新技术———深度包检测陈宁李忠(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042)摘要:介绍了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新的防火墙技术———深度包检测技术的特点;对常用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防火墙;包过滤;状态检测;深度包检测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80(2007)03-0069-03收稿日期:2007-04-10作者简介陈宁(3),男,重庆科技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
传统的防火墙通常是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进行包过滤的,位于内部专用网的入口处,所以也称“边界防火墙”。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如电路级网关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和动态包过滤等新技术。
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技术差别非常大,有的工作在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有的工作在传输层,还有的工作在应用层。
从最简单的分组过滤防火墙到应用层网关,自诞生之日开始,防火墙就日益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角色。
近年来,一项创新的防火墙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就是被称为深度包检测的DPI (DeepPacket Inspection )技术。
1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根据其发展过程,防火墙技术有包过滤防火墙、状态检测防火墙和深度包检测防火墙三种类型[1],如图1所示。
1.1包过滤防火墙包过滤防火墙是第一代防火墙,没有状态的概念。
通过包过滤,管理员能够允许或禁止ACLs (Access Contro l L ists ,访问控制列表)中的选项,包过滤防火墙主要具有以下属性:数据包到达的物理网络接口;源IP 地址和端口;目标IP 地址和端口。
但是,包过滤防火墙的安全性有一定的缺陷,因为系统对应用层信息无法感知。
也就是说,防火墙不理解通信的内容,所以可能被黑客攻破。
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认为包过滤防火墙不够安全,于是逐渐被状态检测防火墙所取代。
1.2状态检测防火墙状态检测防火墙,因其在性能、部署能力和扩展能力等方面所呈现的优势,很快就成了市场上的绝对领导者。
深度解读网络防火墙的四层与七层过滤网络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访问的关键工具。
其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四层和七层过滤。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过滤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区别。
一、四层过滤四层过滤是指网络防火墙在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之上进行过滤和检测。
它基于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信息进行过滤。
四层过滤技术具有高效、稳定和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网络环境。
四层过滤的实现原理类似于“端口转发”,即通过检查连接请求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防火墙可以识别是否允许或拒绝该连接。
同时,它还会检查端口号和协议类型,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连接可以通过。
例如,允许传输HTTP协议的连接流量,但阻止传输FTP协议的连接。
四层过滤在保护网络安全方面非常有效,但它无法检测和过滤应用层协议的特定内容。
这就引出了七层过滤的概念。
二、七层过滤与四层过滤不同,七层过滤基于应用层协议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检测。
它可以分析传输的数据包内容,并根据协议和应用层规则进行决策。
因此,七层过滤技术可以实现更精确和细致的网络流量控制。
七层过滤的实现主要基于深度包检测(DPI)技术。
DPI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检测特定应用程序协议、网络流量类型和数据包内容。
例如,七层过滤可以在HTTP协议中检测恶意代码、广告和非法网站等威胁,从而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七层过滤相比四层过滤更加智能化和复杂,但也更加耗费计算资源。
因此,在大型网络环境中,四层过滤和七层过滤通常会结合使用,以平衡网络性能和安全需求。
三、四层与七层过滤的区别除了实现原理和功能上的不同,四层过滤和七层过滤还存在其他一些区别。
首先,四层过滤更加侧重于网络连接层面的过滤,而七层过滤更关注应用层面的过滤。
四层过滤主要通过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信息进行筛选,而七层过滤则在这些基础上还能对数据包内容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和过滤。
其次,四层过滤执行速度更快,而七层过滤在处理复杂的应用层协议时会稍微慢一些。
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原理一、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于网络安全的技术,其作用是监测和限制数据流,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防火墙通常位于网络边界上,对进出网络的数据流进行监控和限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1.监测和限制数据流防火墙通过监测和限制网络数据流来确保网络安全。
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安全策略,对进出网络的数据流进行过滤和限制,只允许授权的数据流通过。
这种监测和限制可以基于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条件进行过滤和限制。
2.控制访问行为防火墙还可以控制访问行为,只允许授权的用户或系统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对访问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
3.屏蔽内部信息防火墙可以屏蔽内部网络信息,保护网络免受外部攻击和窥探。
它可以通过对进出网络的数据流进行过滤和限制,隐藏内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主机信息,从而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4.搭起屏障保护网络防火墙可以搭起一道屏障,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防止外部攻击和窥探。
它可以通过限制网络访问和过滤数据流,减少潜在的攻击和威胁,从而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二、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一种用于验证数字文档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技术。
它通过使用公钥和私钥来生成数字签名,确保文档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数字签名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1.生成公钥和私钥数字签名技术的基础是公钥和私钥的生成。
公钥可以公开分享,而私钥必须保密。
公钥和私钥是成对出现的,一个用于加密数据,另一个用于解密数据。
当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数据时,接收方可以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数据。
2.摘要处理数据数字签名技术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摘要处理数据。
摘要处理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一个固定长度的哈希值的过程。
哈希值是一种唯一的字符串,它代表了原始数据的“指纹”。
通过比较发送方的哈希值和接收方的哈希值,可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DPI深度包检测技术基本解释DPI技术,即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应用层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当IP数据包、TCP或UDP数据流通过基于DPI技术的带宽管理系统时,该系统通过深入读取IP包载荷的内容来对OSI七层协议中的应用层信息进行重组,从而得到整个应用程序的内容,然后按照系统定义的管理策略对流量进行整形操作。
基于DPI 技术的带宽管理解决方案与我们熟知的防病毒软件系统在某些方面比较类似,即其能识别的应用类型必须为系统已知的,以用户熟知的BT为例,其Handshake的协议特征字为“。
BitTorrent Protocol”;换句话说,防病毒系统后台要有一个庞大的病毒特征数据库,基于DPI 技术的带宽管理系统也要维护一个应用特征数据库,当流量经过时,通过将解包后的应用信息与后台特征数据库进行比较来确定应用类型;而当有新的应用出现时,后台的应用特征数据库也要更新才能具有对新型应用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重要应用深度数据包检测(DPI)是一项已经在流量管理、安全和网络分析等方面获得成功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能够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内容分析,但又与header或者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包检测有所不同,这两种检测通常是由交换机、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PS设备来执行的。
通常的DPI解决方案能够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供深度数据包检测。
只针对header的处理限制了能够从数据包处理过程中看到的内容,并且不能够检测基于内容的威胁或者区分使用共同通信平台的应用程序。
DPI能够检测出数据包的内容及有效负载并且能够提取出内容级别的信息,如恶意软件、具体数据和应用程序类型。
随着网络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以及类似的公司越来越依赖于其网络以及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效率,管理带宽和控制通信的复杂性以及安全的需要变得越来越重要。
DPI恰好能够提供这些要求,寻求更好的网络管理以及合规的用户企业应该把DPI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
dpi 网络安全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网络安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技术。
本文将对DPI技术进行解析,探讨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和意义。
DPI技术是一种网络流量分析技术,它可以深入检查网络数据包的内容,识别其中的协议、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等信息。
与传统的包过滤技术相比,DPI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分析网络流量,从而实现对恶意行为的检测和阻止。
DPI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在网络边界设备上使用DPI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过滤掉恶意流量,比如网络病毒、僵尸网络、DDoS攻击等,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DPI技术还可以用于网络监管和管理,比如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分析网络使用情况和应用程序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追踪和处理。
此外,DPI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安全网关设备、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等网络安全产品中,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确的网络安全防护。
然而,DPI技术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DPI技术需要对网络数据包进行深度分析,这可能会引发一些隐私问题。
例如,个人的隐私数据可能会被检测和记录下来,这对用户的隐私权是一种侵犯。
另一方面,DPI技术的使用也可能会受到政府和组织的滥用,用于网络监控和信息控制等行为。
因此,对DPI 技术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提出了一些改进DPI技术的方法。
比如,隐私保护技术可以通过对用户隐私数据进行加密和匿名化处理,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此外,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监管,规定DPI技术的使用范围和准则,确保其在合法和透明的条件下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DPI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深入检测网络数据包,识别和阻止恶意活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火墙技术保护你的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未经授权的访问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数据丢失、网络瘫痪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防火墙技术的原理、功能和应用,以及如何选择和配置防火墙来保护你的网络。
一、防火墙技术的原理防火墙是一种位于网络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安全设备,通过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实现对网络的保护。
防火墙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包过滤:防火墙通过检查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信息,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来决定是否允许通过。
只有符合规则的数据包才能进入或离开网络。
2. 状态检测:防火墙可以跟踪网络连接的状态,对于已建立的连接,只允许双方之间的合法通信,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 地址转换:防火墙可以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地址,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4. VPN支持:防火墙可以提供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支持,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实现远程访问和跨网络的安全通信。
二、防火墙技术的功能防火墙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访问控制:防火墙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限制特定IP地址、端口或协议的访问,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 内容过滤:防火墙可以检测和过滤特定内容,如病毒、垃圾邮件、恶意软件等,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
3. 安全审计:防火墙可以记录网络流量和事件日志,对网络活动进行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4. 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可以支持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实现远程访问和跨网络的安全通信。
5. 报警和通知:防火墙可以监测网络活动,一旦发现异常或安全事件,及时发出报警和通知,提醒管理员采取相应措施。
三、防火墙技术的应用防火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包括家庭网络、企业网络和公共网络等。
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 家庭网络:家庭网络通常连接多个设备,包括电脑、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
DPI深度包检测技术∙全球范围内,P2P流量不断增加,但是运营商们并没有从其中获得任何的收益,而对于小运营商来说,因为P2P流量而不得不向“对接运营商”支付额外的流量费用。
即使是对这些费用不在意的大运营商,也越来越觉得P2P流量会导致企业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入capex,而没有任何增加的收入。
全世界的运营商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少数的用户产生了大多数的网络流量,导致大多数用户的非敏感应用的业务性能降低,例如email、web浏览,网络性能恶劣导致用户业务拥塞,导致业务收入的降低。
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 (DPI)技术最早应用在企业市场,是因为P2P流量的泛滥,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应用DPI产品。
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亚洲因为P2P流量增加和高额的网外通讯(off-net traffic)成本最先采用DPI产品。
欧洲也是比较早的采用DPI技术的,但是因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原因:由于提供DSL业务的运营商间激烈的竞争,运营商们部署DPI技术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在美国,MSOs,即有线运营商是最早采用DPI技术的,因为比起DLS运营商来,MSOs在“用户最后一公里处”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有线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是共享的,而DSL线路是每个用户专有的。
小的DSL也比较早地采用DPI技术,因为P2P流量的剧增和高额的网际对接费用peering costs.。
而最近,美国很多大的有线和无线运营商也开始大规模应用DPI技术,这是因为IPTV的部署,这些大的运营商需要在POP点(in tandem)、(即业务汇聚点)部署DPI设备,这样的一个趋势会刺激设备厂家加快在汇聚点的数据设备上增加DPI的功能或DPI的板卡,最终,汇聚点的DPI设备会同数据设备合为一,如在cisco的7600系列上提供DPI功能、Alcatel的7750SR上提供DPI功能,这是个无可质疑的趋势。
观察这一类的产品将会包括使用实时用户数据分析、状态协议识别、业务流监控、应用程序监控、会话监控,业务策略部署、使用和控制,业务质量、安全、流量管理。
防火墙的技术原理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其技术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包过滤:这是防火墙最基本的技术原理。
防火墙通过读取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来判断数据包是否应该被允许通过。
如果数据包不符合预设的规则,防火墙就会将其过滤掉。
2. 地址转换:为了保护内部网络地址的隐私,防火墙可以实现地址转换(NAT)功能。
通过将内部网络地址转换为外部网络地址,可以隐藏内部网络结构,增加网络安全性。
3. 协议分析:防火墙可以对网络层以上的协议进行分析和识别,从而判断数据包是否符合预设的规则。
通过对协议的分析,防火墙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包的内容,提高安全检测的准确度。
4. 内容过滤:基于内容过滤的防火墙可以对数据包的内容进行检测,判断其中是否包含敏感信息或恶意代码。
通过内容过滤,可以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5. 流量控制:防火墙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和管理,限制不同类型的数据包的流量和速率。
这样可以防止网络拥堵和拒绝服务攻击(DDoS)等安全问题。
6. 日志记录:防火墙可以记录所有经过的数据包和访问记录,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控。
通过对日志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异常行为。
综上所述,防火墙的技术原理主要涉及数据包过滤、地址转换、协议分析、内容过滤、流量控制和日志记录等方面。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防火墙可以有效地保护网络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防火墙技术保护内外网通信安全防火墙技术是一种保护内外网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愈加突出。
防火墙技术的出现为网络通信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防火墙技术可以通过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内外网通信安全。
防火墙可以识别和验证网络通信中的各种数据包,通过特定的规则和策略来控制访问。
比如可以设置只允许特定IP地址或特定协议的数据包通过,阻止其他非法访问。
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或恶意攻击者对网络进行访问或攻击,保障内外网通信的安全。
其次,防火墙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过滤和检测,提高内外网通信的安全性。
防火墙可以对传入和传出的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和过滤,检查其中是否携带有恶意软件、病毒或非法代码等。
同时,防火墙还可以检测和阻止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比如DDoS攻击、端口扫描等。
这些过滤和检测的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内外网通信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另外,防火墙技术还可以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来保障内外网通信安全。
NAT可以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将其转换为一个或一组公网IP地址进行通信。
这样一来,外部用户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同时,使用NAT还可以实现对内部网络的访问控制,只允许特定的IP地址或特定协议进行访问,保护内外网通信的安全。
此外,防火墙技术还可以通过深度包检测(DPI)来保护内外网通信安全。
DPI可以对网络数据包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检测,包括对数据的内容、协议和其它属性的判断。
通过DPI技术,可以检测出更加隐蔽的网络攻击行为,比如对网络数据的篡改、欺骗等。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保护内外网通信的安全,减少网络攻击对系统的影响。
总而言之,防火墙技术是一种保护内外网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访问控制、数据过滤和检测、NAT和DPI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外网通信的安全性,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防火墙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新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网络防火墙的流量监控与分析技巧在如今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必备工具。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防火墙的作用愈发重要。
网络防火墙通过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保护企业和个人免受网络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网络防火墙的流量监控与分析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1. 流量监控技巧实时监控:网络防火墙应具备实时监控功能,能够即时检测网络流量。
实时监控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发现网络异常或攻击行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流量统计:通过统计网络流量,管理员可以了解网络的使用情况和趋势,并对网络带宽进行合理分配。
流量统计还可以发现异常流量,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处理。
流量日志记录:网络防火墙应该能够记录流量日志,包括来源IP、目标IP、时间戳、协议等信息。
管理员可以通过查看日志了解网络活动,追踪异常流量来源,为网络安全事件的调查提供依据。
2. 流量分析技巧异常流量检测: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管理员可以发现异常流量,如大量数据包的突然增加、频繁的连接尝试等。
这些异常流量可能是恶意攻击行为的表现,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攻击并加固网络安全。
流量模式分析:网络流量往往有一定的模式,了解流量模式可以帮助管理员更好地配置防火墙规则。
例如,某个时间段内的流量峰值可能是由于特定应用的高峰期,管理员可以针对性地提升防火墙的带宽限制,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用户行为分析:防火墙的流量分析还可以帮助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
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流量分布情况,调整网络资源分配,提高用户体验。
3. 流量监控与分析工具IDS/IPS系统: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可以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和预防入侵行为。
IDS/IPS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并通过规则匹配、行为分析等技术,发现并阻止恶意攻击。
DPI技术:深度包检测技术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出协议、应用和恶意代码等。
DPI技术能够有效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并提供更全面的网络安全保护。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防火墙的分类及原理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防火墙是一种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流量。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策略和规则集来管理网络流量,从而实现保护和控制网络安全的目的。
1. 包过滤防火墙:基于网络层和传输层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判断是否允许通过。
它通过检查数据包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来决定是否允许通过。
2. 状态检测防火墙:与包过滤防火墙类似,但它会跟踪网络连接的状态,检测和管理数据包传输的连接状态。
它可以识别网络连接的建立、终止和传输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非法或有威胁的连接进行拦截。
3. 应用代理防火墙:也称为代理防火墙,它工作在应用层,通过代理服务器来代替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它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检查和过滤,确保数据的安全。
4. 融合型防火墙:同时具备包过滤、状态检测和应用代理的功能,能够综合各种防火墙的优点,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防火墙的分类:1. 硬件防火墙:基于专用防火墙设备,通常是嵌入式设备或独立的硬件设备,具备更高的性能和专业的防护功能。
2. 软件防火墙:基于计算机软件的防火墙,可以是在操作系统中集成的防火墙功能,也可以是独立的防火墙应用程序。
它们通常运行在通用计算机或服务器上。
3. 云防火墙: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防火墙解决方案,部署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平台上,通过云计算的弹性和灵活性来提供防火墙服务。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概括:1. 检查数据包:防火墙会检查每个进出网络的数据包。
对于进入网络的数据包,它会检查源和目标地址、端口号、协议等信息。
2. 策略和规则匹配:防火墙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和规则集进行匹配。
这些策略和规则定义了哪些数据包是允许通过的,哪些是不允许通过的。
3. 决策:根据策略和规则进行决策,决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如果数据包符合允许通过的规则,则被允许进入或离开网络;如果不符合规则,则被阻止。
4. 记录和日志:防火墙会记录通过和被阻止的数据包,生成日志文件,以供后续分析和审计使用。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防火墙的分类及原理防火墙总体上分为包过滤、应用级网关和代理服务器等几大类型。
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防火墙的分类及原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防火墙的分类及原理按防火墙结构分类可以划分为单一主机防火墙、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三种。
单一主机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防火墙,它独立于其他网络设备,位于网络边界。
这种防火墙其实与一台计算机结构差不多,同样包括CPU、内存、硬盘等基本组件,当然主板更是不能少了,且主板上也有南、北桥芯片。
它与一般计算机敁主要的区别就是一般防火墙都集成了两个以上,的以太网卡,因为它需要连接一个以上的内部及外部网络。
其中的硬盘主要是W来存储防火墙所用的基本程序,如包过滤程序和代理服务器程序等,有的防火墙还把日志记录也记录在此硬盘上。
虽然如此,但我们不能说它就与我们平常的PC一样,因为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要具备非常高的稳定性、实用性及系统乔吐性能。
正因为如此,看似与PC差不多的配置,其两者的价格却相差甚远。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原来作为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现在已发生了许多变化。
沿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许多中高档的路由器中巳集成了防火墙功能,还有的防火墙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硬件实体,而是由多个软硬件组成的系统。
原来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由于价格非常昂贵,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得起,为了降低企业M络投资,现在许多中高档路由器中集成了防火墙功能,如Ciscoios防火墙系列。
但这种防火墙通常是较低级的包过滤勸。
这样企业就不用再同时购买路由器和防火墙,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购买成本。
分布式防火墙再也不是只位于网络边界,而是渗透于网络的每一台主机,对整个内部网络的主机实施保护。
在网络服务器中,通常会安装一个用于防火墙系统管理的软件,在服务器及各主机上安装有集成网卡功能的PCI防火墙卡,这样一块防火墙卡同时兼有网卡和防火墙的双重功能。
这样一个防火墙系统就可以彻底保护内部网络。
各主机把任何并他主机发送的通信连接都视为“不可信”的,都需要经过严格过滤,而不是像传统边界防火墙那样,仅对外部网络发出的通信请求“不信任”。
DPI(DeepPacket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技术⼀、DPI 技术产⽣的背景近年来,⽹络新业务层出不穷,有对等⽹络(Peer-to-Peer,简称 P2P)、VoIP、流媒体、Web TV、⾳视频聊天、互动在线游戏和虚拟现实等。
这些新业务的普及为运营商吸纳了⼤量的客户资源,同时也对⽹络的底层流量模型和上层应⽤模式产⽣了很⼤的冲击,带来带宽管理、内容计费、信息安全、舆论管控等⼀系列新的问题。
尤其是 P2P、VoIP、流媒体等业务。
当前 P2P 业务的流量已占互联⽹数据流量的50%-70%,如果再加上流媒体等业务,新业务的数据流量是相当巨⼤的,这打破了以往“⾼带宽、低负载”的 IP ⽹络 QoS 提供模式,在很⼤程度上加重了⽹络拥塞,降低了⽹络性能,劣化了⽹络服务质量,妨碍了正常的⽹络业务的开展和关键应⽤的普及。
同时,P2P 的⼴泛使⽤也给⽹络的信息安全监测管理带来了极⼤的挑战。
由于 P2P 流量的带宽吞噬特性,简单的⽹络升级扩容是⽆法满⾜运营商数据流量增长需要的,加上⽹络设备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管⼿段,不能实现对 P2P/WEB TV 等新兴业务的感知和识别,导致⽹络运营商对⽹络的运⾏情况⽆法有效管理。
传统的⽹络运维管理,往往通过设备⽹管实现对⽹元级的管理,后来发展⾄⽹络级管理,可以对上层的简单应⽤进⾏管控,⽽这些应⽤级管控技术⼤多采⽤简单⽹络管理协议 SNMP 或者基于端⼝的流量识别进⾏进⾏分析和管理。
因此,如何深度感知互联⽹/移动互联⽹业务,提供应⽤级管控⼿段,构建“可运营、可管理”的⽹络,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DPI 技术介绍DPI 技术是⼀种基于应⽤层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称为“深度包检测”。
所谓“深度”是和普通的报⽂分析层次相⽐较⽽⾔的,普通报⽂检测仅分析 IP 包的4层以下的内容,包括源地址、⽬的地址、源端⼝、⽬的端⼝以及协议类型。
传统IP头部报⽂分析⽽ DPI 除了对前⾯的层次分析外,还增加了应⽤层分析,识别各种应⽤及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