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
“破琴绝弦”是对伯牙的动作描写。子期死后, 伯牙觉得失去了值得让他弹琴的人,他的音乐再也无 人能理解,他的心意再也无人能明白,就以摔琴断弦 来表达他内心极度的痛苦和对子期深深的思念。
(三)深悟绝弦,体味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穷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音难上难。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 志在太山,锺子 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 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 足复为鼓琴者。
鼓:弹。 志:心志,情志。
要求:1、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善哉:好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流感受。
伯牙摔破琴,扯断弦,毕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
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伯牙和锺子期以琴声相知,成
为知音。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悼知音,从此不再弹琴。
可见他对知音的一片深情。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朗读悟情,再叹知音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 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 /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 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毕生/ 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成语积累
•
也 比 喻 乐 曲 高 妙 。
比 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