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及药流清宫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及药流清宫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及药流清宫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及药流清宫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及药流清宫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0-24T14:08:26.3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蒋春丽[导读] 终止患者早期宫内妊娠通常采用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其手术时间短,操作较为简单。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及药流清宫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及药流清宫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分为观察组1050例,对照组1050例。观察组臀部注射地佐辛5mg,宫腔宫颈粘膜表面使用细管注射2%利多卡因5ml,对照组不用地佐辛,其它用药与治疗组相同。比较患者宫颈扩张情况、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

扩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中和手术后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分别为40例(3.8%)、85例(8.3%)(P<0.01);手术中出血量>30ml分别为90例,138例(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用于计划生育的人流及药流清宫中,能明显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安全可靠,适合在门诊人流、药流清宫等手术中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地佐辛;利多卡因;清宫术终止患者早期宫内妊娠通常采用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其手术时间短,操作较为简单,但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却是难以忍受的[1]。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应用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行人流及药流清宫术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00例于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进行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清宫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0例。其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50岁,未婚有560例,已婚有1540例,孕次1-9次,产次0-4次。经B超显示,患者孕囊直径最小10mm,最大35mm。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和准备,对药物无过敏史,无过敏体质,无心血管疾病等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产次、并发高危因素等各项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按人工流产、清宫登记表对所有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询问且严格登记,同时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超声、血常规等。术前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的情绪。对照组常规消毒会阴及阴道后,用窥器暴露宫颈,消毒宫颈及阴道穹隆,钳夹宫颈前唇,扩宫前,以细管抽取2%利多卡因4ml,注入宫腔,再以细管抽取2%利多卡因1ml,注入宫颈管后,等待1分钟,开始手术。观察组在术前10至30分钟臀部注射5mg的地佐辛,其余手术方法同对照组。手术使用自动供职人工流产吸引器,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术后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5天接受随诊。

1.3 疼痛评级标准

两组患者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1]进行判定。Ⅰ级疼痛:手术全程表情自然,无痛苦;Ⅱ级疼痛:腹部略有疼痛感,能耐受,未有呻吟;Ⅲ级疼痛:腹部疼痛感明显,无法耐受,呻吟不止。对手术中及手术后30分钟内的下腹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进行人流手术患者的各项数据采用SAS8-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患者的宫颈松弛情况

观察组中93%的患者能够一次性通过6.5号扩张器,对照组为89%,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疼痛情况

观察组中893例(85%)患者为Ⅰ级疼痛,147例(14%)为Ⅱ级疼痛,5例(0.05%)为Ⅲ级疼痛,对照组分别为473例(45%),265例(25%),54例(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出现疼痛的例数明显减少,疼痛的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P<0.01)、术中出血量(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观察组应用地佐辛后,患者耐受性增强,手术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了出血量,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观察组应用地佐辛后,并未出现其它不适症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