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律师公会就法治及公民抗命发表的声明
- 格式:docx
- 大小:17.57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文章属性•【缔约国】英国•【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1984.12.19•【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订日期1984年12月19日生效日期1985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满意地回顾了近年来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一致认为通过协商妥善地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有助于维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并有助于两国关系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此,经过两国政府代表团的会谈,同意声明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收回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以下称香港)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联合王国政府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如下:(一)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当地人组成。
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主要官员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原在香港各政府部门任职的中外籍公务、警务人员可以留用。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政府部门可以聘请英籍人士或其他外籍人士担任顾问或某些公职。
(五)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45题)1、加拿大A公司于1999年10月25日收到来自中国B公司的电报,表明中国B公司撤销其发出的关于尚加拿大出口某种中药500箱的要约的意思。
10月30日,加拿大公司收到了中国B公司关于该500箱中药的发盘,加拿大公司认为此盘价格条件合适,并于11月2日电告中国B公司表示其承诺的意思。
后中国B公司既无音信,也没如加拿大公司所愿履约,加拿大公司认为中国B公司没有履行合同,应当赔偿加拿大公司的损失。
关于本案,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加拿大公司11月2日给中国B公司的电报是一个碰头的要约B.中国B公司应当履行合同,因为加拿大公司已表示了承诺C.因为加拿大公司的要约已被中国B公司撤销,因此合同没有成立D.因为中国B公司的要约已被该公司撤回,因此合同没有成立【答案】 D2、一个孩子的家长在群里发孩子的生活费五千块钱给老师,被另一个孩子的家长提前领取了,请问这个孩子的家长构成:A.抢夺B.盗窃C.侵占D.选项缺【答案】 B3、关于法适用的一般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适用最直接的目标是获得一个具有可预测性和正当性的法律决定B.具体而言,法律适用的步骤是首先选择和确定法律规范作为大前提,其次查明和确认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最后推导出法律决定C.外部证成保证的是推理前提的合理性、可靠性D.在法律推理过程中.必然涉及法的价值判断【答案】 B4、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答案】 A5、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周某过失致林某重伤,林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审理时,法院应当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B.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提出赔偿要求记录在案的,公安机关、检察院可以对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调解C.蓝某交通肇事案中,被害人仇某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法院应根据物质损失情况进行调解或者作出判决D.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达成协议并当庭执行完毕的,无须制作调解书。
关于香港的条约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回归之前,曾经受到不同的条约、协定和法律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国际条约和协定,涉及香港的回归和相关问题:
1.中英联合声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签订于1984年,规定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安排。
该联合声明规定了香港回归中国后的特别行政地位,包括"一国两制"、香港的高度自治等原则。
此声明于1997年香港回归时生效。
2.基本法(Basic Law):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规定了香港在回归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安排。
基本法确保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并确立了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原则。
3.维多利亚宣言(Victoria Declaration):由联合国大会于1997年通过,确认了中国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4.《联合国关于香港问题的决议》(UN Resolutions on Hong Kong):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关于香港问题的决议,支持香港的高度自治和基本法的实施。
5.国际条约和协定的延续性:根据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回归后,大部分国际条约和协定将继续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然而,根据基本法第153条规定,国际条约在香港适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经过立法程序加以确定。
2024年下半年自考公共课考试:公证与律师制度历年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公证责任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公证责任保险是由投保人自愿投保B.公证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是我国的公证员C.公证责任保险投保人是中国公证协会D.公证保险人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包括法院收取的诉讼费2、公证文书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地位是______。
A.绝对不得推翻B.当事人可举出足够可信的证据推翻C.属于鉴定结论D.公证机构必须派员出庭作证3、关于律师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律师进行业务活动的根据只能是当事人的委托B.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C.律师进行业务活动的根据是国家授权D.律师是国家公职人员4、撤销公证书的决定应当送达______。
A.公证协会B.司法行政部门C.当事人D.上一级公证机构5、我国公民王某持A国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书到我国公证机构办理离婚公证,我国的公证机构应当______。
A.不予受理B.告知通过外交机构转递C.予以受理D.告知先到外交机构进行认证6、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抵押物未办理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当事人办理位于农村的个人私有房产抵押登记的,登记部门为______。
A.抵押物所在地的公证部门B.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C.第三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D.抵押权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7、律师法律制度的宗旨是______。
A.规范律师行为B.提供法律服务C.完善律师管理体制D.促进依法治国和保障公民权利8、分析投资可能性以及投资风险的调查属于______。
A.主体调查B.诉讼事务调查C.客体调查D.专项调查9、律师事务所变更合伙人的,应当通过一定程序报原审核机关备案,其报送期限是自变更之日起______。
A.10日内B.15日内C.20日内D.30日内10、1986年中国开始推行______。
A.全国法律服务者资格考试B.全国律师资格考试C.国家司法考试D.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1、有权作出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是______。
中英联合声明全文1984
中英联合声明全文1984是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在1984年12月19日
签署的一份协议,目的是为了实现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国政府之间的
最终安排。
它使得英国在1997年7月1日向中国正式交出香港,并保
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中英联合声明全文1984规定,港中关系由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共同管理,国际法律规定:中国政府将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提供的权力,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在香港实行高度自治。
英国政府将按照宪
法承认香港的行政自治,保证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独立的司法管辖权
和国际法规定的独立经济管理权,包括财政、外汇和贸易政策,以及
劳工移民政策等。
本文还规定,在1997年6月30日之前,中国政府拥有全部权力,在1997年7月1日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管治权力,责任和
管理权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中,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共
同负责。
此外,本文还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按照“高度自治”和“一国两制”原则维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安全、繁荣
和稳定地发展,确保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并规定中国政府在外交
和安全方面的最终管理权。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全文1984,共同努力,实现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和“一国两制”,不仅确保了
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而且也使整个香港受到了全球社会的认可和
尊重。
作为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达成的重要协议,中英联合声明全文
1984对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香港法律意见书
尊敬的阁下,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提供一份针对香港法律相关问题的意见书。
在本意见书中,我将主要讨论香港法律系统,法律程序和案例法等方面的问题。
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
别行政区。
香港的法律体系主要由普通法和香港基本法组成。
香港的司法体系以独立和审慎决策的原则为基础,确保法律公正和司法独立。
在香港,当涉及法律程序时,被告及原告均享有一系列基本权利和保护。
这些权利包括合理的辩护,公正的审判和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案件。
法庭会依据香港的法律程序规则进行审理,以确保公正和公正处理案件。
在香港,法律的解释主要依靠案例法。
案例法是指法官根据以往的判决和法律原则来解释和适用法律的做法。
这意味着在类似案件中,法官将参考类似案例的判决,以决定如何解决争议。
当您需要法律意见时,可以根据您的问题采取以下步骤:
1. 准备问题:确保您准确地描述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背景信息。
2. 研究法律:根据您的问题研究相关的法律条款和前例。
3. 协商专家:请咨询香港的律师或法律顾问,他们将能够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在香港,找到一位合适的律师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努力,但是请确保您选择的律师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总之,香港法律系统以其独立和公正的原则而闻名。
当您需要法律意见时,请确保充分准备,并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法律意见。
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
此致
礼上。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演讲。
在此,我想就香港的发展前景和立法会的作用谈一些看法。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同仁对香港繁荣稳定的关注和付出。
过去几年,我们共同见证了香港由治及兴的历程。
如今,香港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立法会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政治机构,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我认为,立法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法治。
国家安全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前提。
作为立法会成员,我们要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立法工作,完善香港法治体系,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二、推动经济发展。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拥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要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立足香港八大中心定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立法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促进社会和谐。
香港社会多元,我们要尊重差异,包容并蓄。
立法会要关注民生福祉,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弘扬中华文化。
香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立法会要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在香港生根发芽。
以下是我对立法会工作的几点建议:1. 加强立法会自身建设。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为香港发展贡献力量。
2. 增进与市民的沟通。
立法会要积极倾听市民声音,了解民意,切实代表市民利益。
3. 加强与其他立法机构的交流合作。
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立法机构的先进经验,共同推动立法工作。
4. 落实国家战略。
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力。
最后,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国家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支持香港仲裁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9.05•【分类】其他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支持香港仲裁典型案例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解决经贸投资争议的重要途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作出重要决策部署。
“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制度,充分发挥司法支持和监督仲裁的职能作用,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对于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公正高效办理各类涉港仲裁司法审查案件。
2019年以来,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港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000余件。
截至2024年4月,仅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已向内地法院提出保全协助申请119份,涉及标的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内地法院从受理协助香港仲裁的保全申请到保全措施执行完毕的平均期限为28.3天。
本次发布的6件典型案例既包括申请确认涉港仲裁协议效力案件、协助香港仲裁的保全案件,也包括申请认可和执行香港仲裁裁决案件,生动展现了人民法院依法支持香港仲裁、推进国际仲裁高质量发展的司法立场。
一是以便捷高效的保全协助保障香港仲裁的顺利进行。
仲裁保全对于保障仲裁程序顺利进行以及仲裁裁决的最终执行具有重要作用。
案例1中,内地法院优化协助保全机制,为香港仲裁程序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保全协助,并使得仲裁申请人其后申请认可和执行香港仲裁裁决的案件得到快速处理以及顺利执行,为两地司法互助提供了有益示范。
二是支持和鼓励当事人选择香港仲裁解决纠纷。
香港法概论资料1、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权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授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3、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审理刑事案件中,设立陪审团的法院有(高等法院4、在香港,各类审裁处各司其职,其中,只有(土地审裁处)允许当事人聘请律师代表出席。
5、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官,根据(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
6、由香港律师会和大律师公会联合主办,为有需要的香港市民提供律师代表及一般的法律咨询服务的计划称之为(当值律师计划)7、香港回归以后,全国人大制定的只在香港特区实行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8、香港回归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9、刊登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法律副刊第5号”的是(白纸草案)。
10、香港特区高等法院上诉法庭由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和九位大法官组成,每宗上诉案件通常由(三位)大法官组成一个合议庭审理。
1、根据《未成年人监护条例》第3条,夫妻离婚后,法庭处理子女管养权问题时会采取(子女的福利)为首要考虑的原则。
2、普通法一直依赖(推定)来帮助确定一个人的法定父母亲身份。
3、若某人的行为危害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健康、舒适等权利,这一行为属于(公众性妨扰)。
4、对于(环境权)的侵犯,私人不能单独提起诉讼,而必须由律政司司长代表公众提起诉讼。
5、某人占有、损害、毁灭、擅自卖掉或处置、拒绝交还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侵占)。
6、民事侵权所侵犯的是私人的权利,游行、示威等权利属于(受限制权利)。
7、根据香港法例,民事侵权的起诉期限一般为(6年)。
8、如果损害事实本身即足以说明被告存在疏忽,原告即可免负举证责任。
这一原则称为(事实自证法则)。
9、在香港,如夫妻单方面申请离婚,在申请人提出申请前,婚姻双方已分居最少连续(一年),而答辩人亦同意离婚。
香港回归后的法治与司法独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此后,香港以“一国两制”作为治理原则,在中国的监管下享有高度自治权。
法治与司法独立是香港回归后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后法治的发展以及司法机构的独立性。
一、香港回归后的法治发展香港回归后,法治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基本法确保了香港保持原有的法律体系和独立的司法权。
1.1 法律体系的继承和保障香港回归后,继承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普通法体系,并根据香港特定情况进行了适度修改和完善。
香港的法律体系保障了市民的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同时,一系列法律机构的设立和法律的适用使得香港法治得以有效实施。
1.2 法纪的坚持和维护回归后,香港政府与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维护法纪和公平正义。
法律的制定和修订严格遵循程序,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各级法院对于违法和犯罪行为实施严厉的法律惩罚,使得法律良序进行,社会秩序得到维护。
二、香港回归后的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法治的重要支撑,也是香港回归后的重要目标之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行使审判权,并确保独立、公正和公正的司法程序。
2.1 司法机构的独立性香港回归后,保持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司法体系,并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机构,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
这些机构在审理案件时不受行政和立法机构的干预,完全独立行使审判权。
2.2 法官的独立性与专业性香港的法官享有独立性,他们通过公开考试,聘任制度和严格的专业要求来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是由独立的司法委员会任命的,他们在法庭内独立行使审判权,并根据法律和证据做出公正判断。
2.3 司法程序的公正与透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以公正和透明为基础,确保司法程序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庭审过程公开进行,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严格遵循法律和证据的原则。
香港大律师公会就法治及公民抗命发表的声明
1.香港现时有大批市民长期及大规模地占领公共地方和道路,造成不同程度的交通阻塞的状况。
此等行为,有机会触犯法律。
香港大律师公会现发此声明阐述公会对“公民抗命”的意见。
2.参与这类活动的市民,大多以“公民抗命”为理由,认定自己的行为合理。
正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McEachern首席法官在R v Bridges案[1]的判词中所说,“公民抗命”是一个哲学原则,而非法律原则。
简单来说,参与者故意犯法,目的在于引起别人关注,同时亦是抗议某些法律或政府行为的不公义。
在参与者遭到刑事检控时,“公民抗命”不能成为对有关控罪的答辩理由。
一旦参与者因在公民抗命的过程中的行为涉嫌触犯法例而被起诉,若有足够证据证明控罪,则无论行为的动机如何崇高可敬,在法律上亦不构成任何答辩理由,法庭也不会在审讯时对受审者的政治理想作出评价或裁决。
3.尽管公民抗命在法律上不成答辩理由,各地法院仍有从法治的角度评论公民抗命这概念。
即使在云云法官当中,这个概念亦极具争议性,看法也有极大分歧。
以下两个例子足以说明。
4.在Everywoman's Health Centre Society (1988) v. Bridges一案中[2],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Wood法官曾向参与公民抗命的被告人说过以下的一番话:
“你们当中有许多人,一边向我保证你们尊重法律,另一边却把你们漠视法纪的行为定性为迫不得已的抗争,并归咎于政府未能响应你们的要求而对法律作出相应的修改。
……事实上,法律是你们唯一达至理想的工具,但你们透过故意不服从法律去寻求改变法律的行径,反而威胁到法律的存亡。
这等行为不仅是违法,而且完全是弄巧反拙的。
”(强调后加)
5.但另一方面,在英国一宗著名案例R v Jones (Margaret)案,贺辅明勋爵(Lord Hoffmann,现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的判决中[3]却有以下见解:
“诸位法官:发自良知的公民抗命,在本国有着悠久和光荣的传统。
认为某法律或政府行为属不义,遂以违法行为表达他们的信念的人,有时会被历史肯定。
那些为争取妇女投票权而抗命的女士们是一个显明的例子。
能包容这种抗争或示威,是文明社会的印记。
但违法者及执法者双方都会认同一些相关的惯例。
抗争者的行为须合乎比例,并不会构成过度的破坏或不便,而且他们会以承担法律制裁以证明他们信念真诚。
警方及检控官的行为亦会有所节制,裁判官在量刑时也会考虑抗争者按良心而行的动机。
”(强调后加)
6.大律师公会的立场是,即使根据贺辅明勋爵对公民抗命原则作所的较宽松的解读,参与占领者也必须尊重其他未必与其见解相同的人士的权利和自由,也不应对社会造成过度的损害或不便,并须随时准备对自己的行为负上刑责。
与此同时,在执法和行使检控酌情权时,警方及检控官需时刻表现体谅及适度克制。
7.令人遗憾的是,一如警方于2014年9月28日曾过度地使用催泪气体般[4],现在有迹象显示“占领者”的持续行动,已开始对不少市民带来过度的损害和不便。
其中一个渉及
占领行动的团体,在呼吁道路使用者及邻近市民作出牺牲体谅的时候,也明确承认“不少普罗百姓因交通受阻而令生活不便,有家长因子女未能上学而感到痛心、有打工仔因道路封锁每天需多花数十分钟上班、也有住客因楼下是占领现场而受到噪音滋扰。
”纵使“占领者”大部份可幸都表现和平,以上仍是实况。
8.此外,在现时延续的政治讨论中,大律师公会惊闻某方面人士说任何有关宪制及法律原则的讨论只是“玩弄学生和市民的花招”或只执着于“琐碎的法律细节”。
公会对政改的立场已于2014年4月28日及2014年7月11日发出的声明阐明,在此不赘。
任何人不论对二十四年前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所制订的宪制模式有何意见,有关选举制度前路的讨论,仍必须在基本法框架下进行,这是不容争议的原则。
现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亦曾在二零一三年四月十日的演讲中,亦曾说过任何有关香港一人一票选举的建议,都必须在基本法框架下进行探讨。
9.就算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8月31日作出的决定何等不满,然而把宪制原则问题说成是“玩弄人的花招”或“琐碎的法律细节”,是对法治精神公开的诋毁,此等言论十分危险。
对此,公会重申前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先生于2014年8月15 日发表的文章“在司法独立的原则下,法官没有任何主人”中所说:
“我希望社会能在《基本法》框架内理性讨论政改。
”
香港大律师公会
2014年10月8日
[1] 1 (1990) 78 DLR (4th) 529, §10
[2] (1989) 61 D.L.R. (4th) 154
[3] [2007] 1 AC 136 §89
[4] 公会就此于9月29日曾发出声明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