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16
九年级 物理 第 1 页 ( 共3页)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九年级 物理科试题说明:(1)本次测试采用闭卷方式,测试时间为80分钟,全卷共8页,总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的签字笔、圆珠笔在答题卷...填写自己的学校名称、班级、姓名、考号。
选择题用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3)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作答,测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 .春天,柳枝吐芽 B .夏天,山涧瀑布 C .秋天,菊香满园 D .冬天,雪花飘飘2. 下列所示的工具工作过程中使用热机的是( )A .自行车B .柴油车C .脚踏车D .皮筏艇3. 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4. 交通路口安装着过斑马线的红、绿信号灯,下列符合红、绿信号灯工作情况的电路图是( )A. B .C .D .5.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擦燃火柴 B .炭火烤肉 C .用热水袋取暖 D .用冷毛巾降温6. 下列电路中,电流表测灯L 1电流的是( )A .B .C .D .7. 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 .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 .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 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端午节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小强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现象,煮粽子是通过_____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填“做功”或“热传递”).9.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______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 _______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_______电.11. 在图1的漫画中,老人和小孩的感觉虽然不同,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两幅图都说明了_____可以改变物体能的内能,图中的小孩从滑梯上滑下,他的机械能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12. 如图2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冲程;此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图1 图213. 街道两旁的节日小彩灯同时亮同时灭,由此 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其中一只彩灯烧杯,其它彩灯仍然发光,由此可判断彩灯的连接方式为 ___联(选填“串”或“并”) 14. 已知两个电阻R 1:R 2=2:5,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_____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______;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_____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______;15. 如图3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A .电压表的读数______V .16. 如图4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_______方式改变的;(填“做功”或“热传递”)图3 图4九年级 物理 第 2 页 ( 共3页)三.作图题(共2小题,共7分)17. 根据图1实物图,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电图.18. 根据电路图把实物图连接起来(电流表的示数估计为0.1A ~0.3A ).四.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9.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涵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该处于 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2)根据如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_______ A: L1开路 B:L1短路 C: L2开路 D: L2短路(3)故障排除后,小涵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_______串联电路中各实验次数L 1两端的电压/V L 2两端的电压/V 串联总电压/V1 1.4 1.4 2.82 1.2 1.6 2.8 31.11.72.82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后,V 1和V 2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电压表V 1选择的量程为________V ,读数为________V ,电压表V 2选择的量程为________V ,读数为______V ,小灯泡L 1上的电压U 1= _______V .21.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_(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五、计算题.(23题9分,24题6分,共15分) 23.将20Kg 的水从20℃加热到70℃.求:(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C 水=4.2×103J/(kg•℃))(2)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焦碳的质量(q 焦碳=3.0×107J/kg ).24. 如图,灯L 1 两端的电压U 1=2V ,电流为I 1=0.3A 灯L 2 两端的电压U 2=2.5V 求: (1)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2)通过灯L 2的电流.(解题时要写出必要的串并联电路电流或电压计算式)六、综合能力题(共两题每空2分,共12分)22.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 :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 :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 :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_____和图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实验表明:分子在 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图b 和图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 (3)图c 实验是_______现象,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6020668。
2016年北京西城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年北京西城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数学 2016.1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二次函数()257y x =-+的最小值是的最小值是 A .7- B .7C .5-D .52.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则cos A 的值为的值为 A .35 B .53C .45 D .343.如图,⊙C 与∠AOB 的两边分别相切,其中OA 边与⊙C 相切于点P .若∠AOB =90°,OP =6,则OC 的长为的长为 A .12 B .122 C .62 D .634.将二次函数265y x x =-+用配方法化成2()y x h k =-+的形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的形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A .2(6)5y x =-+B .2(3)5y x =-+C .2(3)4y x =-- D .2(3)9y x =+-5.若一个扇形的半径是18cm ,且它的弧长是12π cm ,则此扇形的圆心角等于,则此扇形的圆心角等于 A .30° B .60° C .90° D .120°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1-,2), AB ⊥x 轴于点B .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将△OAB 放大为放大为 原来的2倍,得到△OA 1B 1,且点A 1在第二象限,则点A 1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A .(2-,4)B .(12-,1)C .(2,4-)D .(2,4)7.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7°方向,距离方向,距离 灯塔40 海里的A 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 到达位于灯塔P 的正东方向上的B 处.这时,B 处与处与 灯塔P 的距离BP 的长可以表示为A .40海里海里B .40tan37°海里C .40cos37°海里海里D .40sin37°海里海里8.如图,A ,B ,C 三点在已知的圆上,在△ABC 中,中,∠ABC =70°,∠ACB =30°,D 是的中点,的中点, 连接DB ,DC ,则∠DBC 的度数为的度数为A .30°B .45°C .50°D .70°9.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元,每星期可卖出每星期可卖出300件.件.市场调查反映,市场调查反映,市场调查反映,如果调整商品售如果调整商品售价,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后,每星期售出商品的总销售额为y 元,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的关系式为A .60(30020)y x =+B .(60)(30020)y x x =-+C .300(6020)y x =-D .(60)(30020)y x x =--10.二次函数228y x x m =-+满足以下条件:当21x -<<-时,它的图象位于x 轴的下方;当67x <<时,它的图象位于x 轴的上方,则m 的值为的值为 A .8 B .10- C .42- D .24-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若34a b =,则a bb +的值为的值为 .12.点A (3-,1y ),B (2,2y )在抛物线25y x x =-上,则1y 2y .(填“>”,“<”或“=”)13.△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2,13,与它相似的△DEF 的最小边长为15,则△DEF 的周长为周长为 .BAC14.如图,线段AB 和射线AC 交于点A ,∠A =30°,AB =20.点D 在射线AC 上,且∠ADB 是钝角,写出一个满足条件是钝角,写出一个满足条件 的AD 的长度值:AD = .15.程大位所著程大位所著《算法统宗》《算法统宗》《算法统宗》是一部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是一部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是一部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在在《算法统宗》《算法统宗》中记载:中记载:“平地秋千未起,踏板离地一尺.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 【注释】1步=5尺.译文:“当秋千静止时,秋千上的踏板离地有1尺高,如将秋千的踏板往前推动两步(10尺)时,踏板就和人一样高,已知这个人身高是5尺.美丽的姑娘和才子们,每天都来争荡秋千,欢声笑语终日不断.好奇的能工巧匠,能算出这秋千的绳索长是多少吗?” 如图,假设秋千的绳索长始终保持直线状态,OA 是秋千的静止状态,A 是踏板,CD 是地面,点B 是推动两步后踏板的位置,弧AB 是踏板移动的轨迹.已知AC =1尺,CD =EB =10尺,人的身高BD =5尺.设绳索长OA =OB =x 尺,则可列方程为尺,则可列方程为 .16.阅读下面材料:在学习《圆》这一章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尺规作图题:小敏的作法如下:老师认为小敏的作法正确.请回答:连接OA ,OB 后,可证∠OAP =∠OBP =90°,其依据是;由此可证明直线P A ,PB 都是⊙O 的切线,其依据是 .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已知:P 为⊙O 外一点. 求作:经过点P 的⊙O 的切线.PO如图,(1)连接OP ,作线段OP 的垂直平分线MN交OP 于点C ;(2)以点C 为圆心,CO 的长为半径作圆, 交⊙O 于A ,B 两点; (3)作直线P A ,PB .所以直线P A ,PB 就是所求作的切线.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计算:24cos30tan60sin 45︒⋅︒-︒.18.如图,△ABC 中,AB =12,BC =15,AD ⊥BC 于点D ,∠BAD =30°. 求tan C 的值.的值.19.已知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的左侧.(1)求A ,B 两点的坐标和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两点的坐标和此抛物线的对称轴;(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C ,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求四边形ACBD 的面积.的面积.2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 =∠BDC . (1)求证:△ABD ∽△DCB ;(2)若AB =12,AD =8,CD =15,求DB 的长.的长.21.某小区有一块长21米,宽8米的矩形空地,如图所示.社区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完全相同的矩形绿地,并且两块绿地之间及四周都留有宽度为x 米的人行通道.如果这两块绿地的面积之和为60平方米,人行通道的宽度应是多少米?平方米,人行通道的宽度应是多少米?22.已知抛物线1C :2124y x x k =-+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k 的值;的值;(2)怎样平移抛物线1C 就可以得到抛物线2C :222(1)4y x k =+-?请写出具体的平移方法;方法;(3)若点A (1,t )和点B (m ,n )都在抛物线2C :222(1)4y x k =+-上,且n t <,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23.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且AB =43.点C ,E 分别在⊙O 上,且OC ⊥AB 于点D ,∠E =30°,连接OA . (1)求OA 的长;的长;(2)若AF 是⊙O 的另一条弦,且点O 到AF 的距离为22,直接写出∠BAF 的度数.的度数.24.奥林匹克公园观光塔.奥林匹克公园观光塔由五座高度不等、错落有致的独立塔组成由五座高度不等、错落有致的独立塔组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某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测角仪测量这五座塔中最高塔的高度(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他们的操作方法如下:如图,他们先在B 处测得最高塔塔顶A 的仰角为45°,然后向最高塔的塔基直行90米到达C 处,再次测得最高塔塔顶A 的仰角为58°.请帮助他们计算出最高塔的高度AD 约为多少米.(参考数据:sin58°≈0.85,cos58°≈0.53,tan58°≈1.60)25.如图,△ABC 内接于⊙O ,AB 是⊙O 的直径.PC 是⊙O 的切线,C 为切点,PD ⊥AB于点D ,交AC 于点E . (1)求证:∠PCE =∠PEC ; (2)若AB =10,ED =32,sin A =35,求PC 的长.的长.26.阅读下面材料: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ax b =+与 双曲线2ky x=交于A (1,3)和B (3-,1-)两点. 观察图象可知:①当3x =-或1时,12y y =; ②当30x -<<或1x >时,12y y >,即通过观察函 数的图象,可以得到不等式kax b x+>的解集. 有这样一个问题:求不等式32440x x x +-->的解集.的解集.某同学根据学习以上知识的经验,对求不等式32440x x x +-->的解集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他的探究过程,请将(2)、(3)、(4)补充完整: (1)将不等式按条件进行转化)将不等式按条件进行转化 当0x =时,原不等式不成立;时,原不等式不成立;当0x >时,原不等式可以转化为2441x x x+->; 图1当0x <时,原不等式可以转化为2441x x x+-<; (2)构造函数,画出图象)构造函数,画出图象设2341y x x =+-,44y x=,在同一坐标系,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双曲线44y x=如图2所示,请在此坐标系中所示,请在此坐标系中 画出抛物线.....2341y x x =+-;(不用列表)(不用列表)(3)确定两个函数图象公共点的横坐标)确定两个函数图象公共点的横坐标观察所画两个函数的图象,猜想并通过代入函数解析式验证可知:满足34y y =的所有x 的值为的值为 ; (4)借助图象,写出解集)借助图象,写出解集结合(1)的讨论结果,观察两个函数的图象可知:不等式32440x x x +-->的解集为解集为 .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1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1,0),且当0x =和5x =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相等.一次函数3y x =-+与二次函数212y x bx c =-++的图象分别交于B ,C 两点,点B 在第一象限.在第一象限.(1)求二次函数212y x bx c =-++的表达式;的表达式; (2)连接AB ,求AB 的长;的长;(3)连接AC ,M 是线段AC 的中点,将点B 绕点M 旋转180180°°得到点N ,连接AN ,CN ,判断四边形ABC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图228.在△ABC中,∠ACB=90°,AC=BC= 4,M为AB的中点.D是射线BC上一个动点,连中,∠接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ED,N为ED的中点,连接AN,MN.(1)如图1,当BD=2时,AN=_______,NM与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时,(2)当4<BD<8时,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判断(1)中NM与AB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3)连接ME,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当BD的长为何值时,ME的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结果.备用图图1 图2 备用图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C上一点P作⊙C的切线l.当入射光线照射在点P处时,产生反射,且满足:反射光线与切线l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切线l的夹角相等,点P称为反射点.规定:光线不能“穿过”⊙C,即当入射光线在⊙C外时,只在圆外进行反射;当入射光线在⊙C内时,只在圆内进行反射.特别地,圆的切线不能作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光线和反射光线.光线在⊙C外反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1=∠2.图1 图2 图3 (1)自⊙C内一点出发的入射光线经⊙C第一次反射后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P1是第1个反射点.请在图2中作出光线经⊙C第二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第二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2)当⊙O的半径为1时,如图3,①第一象限内的一条入射光线平行于x轴,且自⊙O的外部照射在其上点P处,此光线经⊙O反射后,反射光线与y轴平行,则反射光线与切线l的夹角为__________°;°;②自点A(1 ,0)出发的入射光线,在⊙O内不断地反射.若第1个反射点P1在第二象限,且第12个反射点P12与点A重合,则第1个反射点P1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3)如图4,点M的坐标为(0,2),⊙M的半径为1.第一象限内自点O出发的入射光线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坐标轴无公共点,求反射点P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围.图4北京市西城区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2016.1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题号题号 1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答案BACCDADCBD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 . 12.>. 13.90. 14.满足 即可,如:AD =10. 15. .1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17.解:原式=23243()22⨯⨯-………………………………………………………3分 =162-=112. …………………………………………………………………………5分 18.解:∵AD ⊥BC 于点D , ∴∠ADB=∠ADC =90°.∵在Rt △ABD 中,AB =12,∠BAD =30°, ∴BD =12AB =6, …………………………………1分 AD =AB ·cos ∠BAD = 12·cos30cos30°°=63. ……………………………………2分∵BC =15,∴CD = BC-BD =15-6=9. ………………………………………………………3分 ∴在Rt △ADC 中,tan C =ADCD……………………………………………………4分 =639=233. ………………………………………5分 19.解:(1)令0=y ,则2230x x -++=.774222(4)10x x -+=3100<<AD解得解得 11-=x ,32=x . ………………………………………………………1分∵点A 在点B 的左侧,的左侧, ∴A (1-,0),B (3,0). …………………………………………………2分 对称轴为直线1=x . …………………………………………………………3分 (2)∵当1x =时,4=y , ∴顶点C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1,4). …………………………………………………4分 ∵点C ,D 关于x 轴对称,轴对称, ∴点D 的坐标为(1,4-).∵AB =4,∴=ACB DCB ACBDSS S ∆∆+四边形1442162=⨯⨯⨯=. ………………………………5分20.(1)证明:∵AD ∥BC ,∴∠ADB=∠DBC . ……………………1分 ∵∠A =∠BDC ,∴△ABD ∽△DCB . ……………………3分(2)解:∵△ABD ∽△DCB ,∴AB AD DC DB=. …………………………………………………………4分 ∵AB =12,AD =8,CD =15,∴12815DB=.∴DB =10. ………………………………………………………………5分21.解:根据题意,得.解:根据题意,得 (213)(82)60x x --=. …………………………………………2分整理得整理得 211180x x -+=.解得解得 12x =,29x =. …………………………………………………………3分 ∵9x =不符合题意,舍去,不符合题意,舍去,∴2x =. ……………………………………………………………………………4分答:人行通道的宽度是2米.米. ……………………………………………………5分22.解:(1)∵抛物线1C :2124y x x k =-+与x 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方程224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4)420k ∆=--⨯=. ……………………………………………………1分 解得解得 2k =. …………………………………………………………………2分(2)∵抛物线1C :21242y x x =-+22(1)x =-,顶点坐标为(1,0),抛物线2C :222(1)8y x =+-的顶点坐标为(的顶点坐标为(--1,-8), ………………3分∴将抛物线1C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抛物线2C . …………………………………………………………………4分(3)31m -<<. ……………………………………………………………………5分23.解:(1)∵OC ⊥AB 于点D ,∴AD =DB , ……………………………………1分∠ADO =90°.∵AB =43, ∴AD =23.∵∠AOD =2∠E ,∠E =30°,∴∠AOD =60°. ………………………………………………………………2分 ∵在Rt △AOD 中,sin ∠AOD=OAAD ,∴OA =︒=∠60sin 32sin AOD AD =4. ………………………………………………3分 (2)∠BAF =75°或15°. ……………………………………………………………5分24.解:(1)∵在Rt △ADB 中,∠ADB =90°,∠B =45°,∴∠BAD =90°—∠B =45°. ∴∠BAD =∠B .∴AD =DB . ……………………………1分 设AD =x ,∵在Rt △ADC 中,tan ∠ACD =ADDC,∠ACD =58°, ∴DC =tan58xo. ………………………………………………………………3分 ∵DB = DC + CB =AD ,CB =90,∴tan58x o+90=x . ……………………………………………………………4分将tan58°≈1.60代入方程,代入方程,解得x ≈240. …………………………………………………………………5分答:最高塔的高度AD 约为240米.米.25.(1)证明:连接OC ,如图1. ∵ PC 是⊙O 的切线,C 为切点,为切点,∴OC ⊥PC . ……………………………1分 ∴∠PCO =∠1+∠2=92=90°0°. ∵PD ⊥AB 于点D , ∴∠EDA =9=90°0°. ∴∠A +∠3=93=90°0°. ∵OA =OC , ∴∠A =∠1. ∴∠2=∠3. ∵∠3=∠4, ∴∠2=∠4.即∠PCE =∠PEC . …………………………………………………………2分(2)解:作PF ⊥EC 于点F ,如图2.∵AB 是⊙O 的直径,的直径, ∴∠ACB =90°.∵在Rt △ABC 中,AB =10,3sin 5A =,∴BC =AB ·sin A =6.∴AC =22BC AB -=8.………………………………………………………3分 ∵在Rt △AED 中,ED =32, ∴AE =sin ED A =52. ∴EC=AC -AE =112. ∵∠2=∠4, ∴PE=PC . ∵PF ⊥EC 于点F , ∴FC=12EC=114, ……………………………………………………………4分 ∠PFC =90°.图1图2∴∠2+∠5=90°.∵∠A +∠2=∠1+∠2=90°. ∴∠A =∠5. ∴sin ∠5 =35. ∴在Rt △PFC 中,PC =sin 5FC∠=1255. ……………………………………5分26.解:(2)抛物线如图所示;)抛物线如图所示; ……………………1分(3)x =4-,1-或1; ……………………3分 (4)41x -<<-或1x >. ……………………5分27.解:(1)∵二次函数212y x bx c =-++, 当0x =和5x =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相等,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相等,∴二次函数212y x bx c =-++的图象的对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52x =.∵二次函数21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1,0),∴10,25.2b c b ⎧=-++⎪⎪⎨⎪=⎪⎩……………………………………………………………1分 解得解得 2,5.2c b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15222y x x =-+-. ………………………………2分(2)过点B 作BD ⊥x 轴于点D ,如图1.∵一次函数3y x =-+与二次函数212y x bx c =-++的图象分别交于B ,C 两点,点,∴2153222x x x -+=-+-. 解得解得 12x =,25x =. ………………3分 ∴交点坐标为(2,1),(5,2-).∵点B 在第一象限,在第一象限,∴点B 的坐标为(2,1).∴点D 的坐标为(2,0). 在Rt △ABD 中,AD =1,BD =1,∴AB =22AD BD +=2. …………………………………………………4分 (3)结论:)结论:四边形四边形ABCN 的形状是矩形. ………………………………………5分证明:设一次函数3y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E ,连接MB ,MN ,如图2.∵点B 绕点M 旋转180180°°得到点N ,∴M 是线段BN 的中点.的中点.∴MB = MN .∵M 是线段AC 的中点,的中点, ∴MA = MC .∴四边形ABCN 是平行四边形. ……6分∵一次函数3y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E , 当0y =时,3x =. ∴点E 的坐标为(3,0). ∴DE =1= DB .∴在Rt △BDE 中,∠DBE =∠DEB =45°. 同理∠DAB =∠DBA =45°. ∴∠ABE =∠DBA +∠DBE =90°.∴四边形ABCN 是矩形. ……………………………………………7分28.解:(1)10,垂直;,垂直; …………………………2分 (2)①补全图形如图所示;)①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3分 ②结论:②结论:(1)中NM 与AB 的位置关系不变.的位置关系不变.证明:∵证明:∵∠∠ACB =90°,AC =BC , ∴∠CAB =∠B =45°. ∴∠CAN +∠NAM =45°.∵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 ,图2∴AD =AE ,∠DAE =90=90°°. ∵N 为ED 的中点,∴∠DAN =12∠DAE =45°, AN ⊥DE .∴∠CAN +∠DAC =45°, ∠AND =90=90°°. ∴∠NAM =∠DAC . ………………………………………………4分在Rt △AND 中,ANAD =cos ∠DAN = cos 45°=22. 在Rt △ACB 中,ACAB =cos ∠CAB = cos 45°=22. ∵M 为AB 的中点,∴AB =2AM . ∴222AC AC AB AM ==.∴22AM AC =. ∴AN AD =AMAC. ∴△ANM ∽△ADC . ∴∠AMN =∠ACD .∵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的延长线上, ∴∠ACD =180°-∠ACB =90°. ∴∠AMN =90°.∴NM ⊥AB . ………………………………………………………5分 (3)当BD 的长为的长为 6 时,ME 的长的最小值为的长的最小值为 2 . ……………………………7分29.解:(1)所得图形,如图1所示.所示. ……………………1分(2)①4545°°; ………………………………………3分②(32-,12)或(12-,32); ……………5分 (3)①如图2,直线OQ 与⊙M 相切于点Q ,点Q 在第一象限,在第一象限,连接MQ ,过点Q 作QH ⊥x 轴于点H . ∵直线OQ 与⊙M 相切于点Q , ∴MQ ⊥OQ . ∴∠MQO =90°. ∵MO =2,MQ =1,∴在Rt △MQO 中,sin ∠MOQ=21=MO MQ . ∴∠MOQ =30°.图1MQ3=MF MOMO MD=,∴12212x x+=+.3334-±=.333-+=.∴MOMFPD PE =.MO ⋅==12x +⋅图3=15338-.…………………………………………………………7分.可知,当反射点P从②中的位置开始,在⊙M上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与①中的点Q重合之前,都满足反射光线与坐标轴无公共点,所以反射点P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533382Py-<≤.………………………………8分。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物理2024.1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电场强度 B.电势 C.电势差 D.电势能2.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图中虚线为该点电荷电场的等势面。
一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点电荷的电场,依次通过a、b、c三点。
则该粒子A.在a点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静电力B.在c点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静电力C.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D.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3.在一条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导线下方,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
实验中观察到,当导线中没有通电流时,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当导线中通恒定电流时,小磁针N极向纸内转动,则A.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B.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向右C.若将小磁针放置在导线的上方,也能观察到小磁针N极向纸内转动D.若将小磁针放置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也能观察到小磁针N极向纸内转动4.右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 ~ 10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 ~ 100V。
表头的内阻为R g,R1和R2是与表头串联的两个电阻。
以下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121 9R R = B.g1219R RR+=C.12110RR= D.g12110R RR+=Na b cO5.如图所示,四盏相同的灯泡并联接在电池组两端,闭合S 1后,灯泡L 1正常发光。
依次闭合S 2、S 3、S 4,灯泡L 2、L 3、L 4也依次亮起来,在此过程中电流表A 1和A 2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A 1和A 2的示数都逐渐增大 B .A 1和A 2的示数都逐渐减小C .A 1的示数逐渐增大,A 2的示数逐渐减小D .A 1的示数逐渐减小,A 2的示数逐渐增大6.线圈与电流表相连,把磁铁的某一个磁极向线圈中插入或从线圈中抽出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二次函数y=(x﹣1)2﹣3的最小值是()A.2 B.1 C.﹣2 D.﹣3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B.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C.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D.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3.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6个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其中4个是黄球,2个是白球.从该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是()A.B.C.D.4.如图,在△ABC中,DE∥BC,DE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D:DB=1:2,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是()A.1:3 B.1:4 C.1:9 D.1:165.已知点A(1,a)与点B(3,b)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A.a>b B.a<b C.a≥b D.a=b6.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母线长为3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A.18πcm2B.12πcm2C.6πcm2D.3πcm27.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表达式为()A.B.C.D.8.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若⊙O的半径为5,AC=8.则cosB的值是()A.B.C.D.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如图,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直径是多少?”此问题中,该内切圆的直径是()A.5步B.6步C.8步D.10步10.已知二次函数y1=ax2+bx+c(a≠0)和一次函数y2=kx+n(k≠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有四个推断:①二次函数y1有最大值②二次函数y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③当x=﹣2时,二次函数y1的值大于0④过动点P(m,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y1,y2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C,D,当点C位于点D上方时,m的取值范围是m<﹣3或m>﹣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将二次函数y=x2﹣2x﹣5化为y=a(x﹣h)2+k的形式为y= .12.抛物线y=x2﹣2x+m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表达式为.13.如图,若点P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过点P作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则矩形PMON 的面积为.14.某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做某种作物种子发芽率的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作物种子发芽的概率约为.15.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一点,连接D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DE∽△ABC,则你添加的这一个条件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16.阅读下面材料:①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②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n,与直线m交于点O;③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ABC的外接圆;④在弧ACB上取一点P,连结AP,BP.所以∠APB=∠ACB.老师说:“小明的作法正确.”请回答:(1)点O为△ABC外接圆圆心(即OA=OB=OC)的依据是;(2)∠APB=∠ACB的依据是.、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17.(5分)计算:2sin45°+tan60°+2cos30°﹣.18.(5分)如图,△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ABC,若AC=,AD=1,求DB的长.19.(5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中,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写出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2)求出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2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6),B(4,2),C(6,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为原来的,得到△DEF.请在第一象限内,画出△DEF.(2)在(1)的条件下,点A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点B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21.(5分)如图是一个隧道的横截面,它的形状是以点O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如果M是⊙O中弦CD的中点,EM 经过圆心O交⊙O于点E,CD=10,EM=25.求⊙O的半径.22.(5分)如图,在Rt△ABC中,∠C=90°,点D是BC边的中点,CD=2,tanB=.(1)求AD和AB的长;(2)求sin∠BAD的值.23.(5分)已知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点B(﹣1,n)是该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 ≠0)图象在第二象限内的交点.(1)求点B的坐标及k的值;(2)试在x轴上确定点C,使AC=AB,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24.(5分)如图,用一段长为4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圃ABCD,墙长28m.设AB长为x m,矩形的面积为y m2.(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AB长为多少米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当花圃的面积为150m2时,AB长为多少米?25.(5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两点,且=,过点C的直线CF⊥AD于点F,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C.(1)求证:EF是⊙O的切线;(2)连接FO,若sinE=,⊙O的半径为r,请写出求线段FO长的思路.26.(5分)某“数学兴趣小组”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2+2|x|+1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与y的几组对应数值如表:其中m=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根据函数图象,写出:①该函数的一条性质;②直线y=kx+b经过点(﹣1,2),若关于x的方程﹣x2+2|x|+1=kx+b有4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则b的取值范围是.27.(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n经过点A(﹣4,2),分别与x,y轴交于点B,C,抛物线y=x2﹣2mx+m2﹣n的顶点为D.(1)求点B,C的坐标;(2)①直接写出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②若抛物线y=x2﹣2mx+m2﹣n与线段BC有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28.(7分)在Rt△ABC中,∠ACB=90°,O为AB边上的一点,且tanB=,点D为AC边上的动点(不与点A,C 重合),将线段OD绕点O顺时针旋转90°,交BC于点E.(1)如图1,若O为AB边中点,D为AC边中点,则的值为;(2)若O为AB边中点,D不是AC边的中点,①请根据题意将图2补全;②小军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点D在AC边上运动的过程中,(1)中的值不变.小军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求的值的几种想法:想法1:过点O作OF⊥AB交BC于点F,要求的值,需证明△OEF∽△ODA.想法2:分别取AC,BC的中点H,G,连接OH,OG,要求的值,需证明△OGE∽△OHD.想法3:连接OC,DE,要求的值,需证C,D,O,E四点共圆.…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军写出求的值的过程(一种方法即可);(3)若=(n≥2且n为正整数),则的值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2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C的半径为r(r>1),P是圆内与圆心C不重合的点,⊙C的“完美点”的定义如下:若直线CP与⊙C交于点A,B,满足|PA﹣PB|=2,则称点P为⊙C的“完美点”,如图为⊙C及其“完美点”P的示意图.(1)当⊙O的半径为2时,①在点M(,0),N(0,1),T(﹣,﹣)中,⊙O的“完美点”是;②若⊙O的“完美点”P在直线y=x上,求PO的长及点P的坐标;(2)⊙C的圆心在直线y=x+1上,半径为2,若y轴上存在⊙C的“完美点”,求圆心C的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分析】由顶点式可知当x=1时,y取得最小值﹣3.【解答】解:∵y=(x﹣1)2﹣3,∴当x=1时,y取得最小值﹣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值,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考点】随机事件.【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得答案.【解答】解:A、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必然事件,故A正确;B、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是随机事件,故B错误;C、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D、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3.【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从该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4.【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DE∥BC,即可证得△ADE∽△ABC,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解.【解答】解:∵AD:DB=1:2,∴AD:AB=1:3,∵DE∥BC,∴△ADE∽△ABC,∴=()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5.【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把所给点的横纵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a与b的值,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点A(1,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a=﹣12,点(3,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b=﹣4,∴a<b.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所有在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等于比例系数.6.【考点】圆锥的计算.【分析】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2π•2•3=6π(c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7.【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为I=,再把(2,3)代入可得k的值,进而可得函数解析式.【解答】解:设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为I=,∵过(2,3),∴k=3×2=6,∴I=,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关键是掌握凡是函数图象经过的点必能满足解析式.8.【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解直角三角形.【分析】连接CD,则可得∠ACD=90°,且∠B=∠D,在Rt△ADC中可求得CD,则可求得cosD,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连接CD,∵AD⊙O的直径,∴∠ACD=90°,且∠B=∠D,在Rt△ACD中,AD=5×2=10,AC=8,∴CD=6,∴cosD===,∴cosB=cos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9.【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得斜边长,分别连接圆心和三个切点,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利用面积相等可得到关于r 的方程,可求得内切圆的半径,则可求得内切圆的直径.【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AC=8,BC=15,∠C=90°,∴AB==17,∴S△ABC=AC•BC=×8×15=60,设内切圆的圆心为O,分别连接圆心和三个切点,及OA、OB、OC,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S△ABC=S△AOB+S△BOC+S△AOC=×r(AB+BC+AC)=20r,∴20r=60,解得r=3,∴内切圆的直径为6步,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切圆,连接圆心和切点,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三个三个角形的面积得到关于r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二次函数y1=ax2+bx+c(a≠0)的图象的开口向上,∴二次函数y1有最小值,故①错误;观察函数图象可知二次函数y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故②正确;当x=﹣2时,二次函数y1的值小于0,故③错误;当x<﹣3或x>﹣1时,抛物线在直线的上方,∴m的取值范围为:m<﹣3或m>﹣1,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函数图象,熟练运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考点】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分析】利用配方法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1)y=x2﹣2x﹣5=x2﹣2x+1﹣6=(x﹣1)2﹣6,故答案为:(x﹣1)2﹣6.【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的转化,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m>0,然后解不等式组求出m的范围,再在此范围内写出一个m的值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到△=(﹣2)2﹣4m>0,解得m<1,若m取0,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故答案为y=x2﹣2x.【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b2﹣4ac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1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分析】设PN=a,PM=b,根据P点在第二象限得P(﹣a,b),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PN=a,PM=b,∵P点在第二象限,∴P(﹣a,b),代入y=中,得k=﹣ab=﹣3,∴矩形PMON的面积=PN•PM=ab=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绝对值.14.【考点】模拟实验.【分析】选一个表格中发芽种子频率比较按近的数,如0.900、0.910等都可以.【解答】解:答案不唯一,如:0.910.故答案为:0.910.【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15.【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添加条件.【解答】解:∵∠DAE=∠BAC,∴当∠ADE=∠B时,△ADE∽△ABC.故答案为∠ADE=∠B.【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6.【考点】作图—复杂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分析】(1)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2中,∵MN垂直平分AB,EF垂直平分BC,∴OA=OB,OB=O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OA=OB=OC(等量代换)故答案为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等量代换.(2)∵=,∴∠APB=∠ACB(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故答案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17.【考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数据是解题关键.18.【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ACD=∠ABC与∠A是公共角,根据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即可证得△ADC∽△ACB,又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AB,进而得到DB的长.【解答】解:∵∠ACD=∠ABC,∠A=∠A,∴△ACD∽△ABC.∴,∴.∴AB=3,∴DB=AB﹣AD=2.【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9.【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答案;(2)求出y=0时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得c=﹣3.将点(2,5),(﹣1,﹣4)代入,得解得∴y=x2+2x﹣3.顶点坐标为(﹣1,﹣4).(2)当y=0时,x2+2x﹣3,解得:x=﹣3或x=1,∴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3,0),(1,0).【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考点】作图-位似变换.【分析】(1)分别连接OA、OB、OC,然后分别取它们的中点得到D、E、F;(2)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可得到D点和E点坐标.【解答】解:(1)如图,△DEF为所作;(2)D(1,3),E(2,1).故答案为(1,3),(2,1).【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先确定位似中心;再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接着根据位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然后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21.【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得出EM⊥CD,则CM=DM=2,在Rt△COM中,有OC2=CM2+OM2,进而可求得半径OC.【解答】解:如图,连接OC,∵M是弦CD的中点,EM过圆心O,∴EM⊥CD.∴CM=MD.∵CD=10,∴CM=5.设OC=x,则OM=25﹣x,在Rt△CO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52+(25﹣x)2=x2.解得 x=13.∴⊙O的半径为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解决与弦有关的问题时,往往需构造以半径、弦心距和弦长的一半为三边的直角三角形.22.【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由中点定义求BC=4,根据tanB=得:AC=3,由勾股定理得:AB=5,AD=;(2)作高线DE,证明△DEB∽△ACB,求DE的长,再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求结果.【解答】解:(1)∵D是BC的中点,CD=2,∴BD=DC=2,BC=4,在Rt△ACB中,由 tanB=,∴,∴AC=3,由勾股定理得:AD===,AB===5;(2)过点D作DE⊥AB于E,∴∠C=∠DEB=90°,又∠B=∠B,∴△DEB∽△ACB,∴,∴,∴,∴sin∠BA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由点B的横坐标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根据点B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k值;(2)令x=0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的坐标,设点C的坐标为(m,0),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AC=AB即可得出关于m无理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进而得出点C的坐标.【解答】解:(1)∵点B(﹣1,n)在直线y=﹣2x+1上,∴n=2+1=3.∴点B的坐标为(﹣1,3).∵点B(﹣1,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3.(2)当x=0时,y=﹣2x+1=1,∴点A的坐标为(0,1).设点C的坐标为(m,0),∵AC=AB,∴==,解得:m=±2.∴点C的坐标为(2,0)或(﹣2,0).【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点A、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4.【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1)中的函数关系式化为顶点式,注意x的取值范围;(3)根据(1)和(2)中的关系可以求得AB的长.【解答】解:(1)y=x(40﹣2x)=﹣2x2+40x,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2x2+40x;(2)由题意,得,解得,6≤x<20.由题意,得 y=﹣2x2+40x=﹣2(x﹣10)2+200,∴当x=10时,y有最大值,y的最大值为200,即当AB长为10m时,花圃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200m2;(3)令y=150,则﹣2x2+40x=150.解得,x1=5,x2=15,∵6≤x<20,∴x=15,即当AB长为15m时,面积为150m2.【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5.【考点】切线的判定;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连接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2,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1=∠3,推出OC∥AF,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由sinE=,推出△AEF,△OEC都为含30°的直角三角形;推出△ACF为含30°的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求OF的长.【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C,∵OC=OA,∴∠1=∠2,∵=,∴∠1=∠3,∴∠2=∠3,∴OC∥AF,∵CF⊥AD,∴∠CFA=90°,∴∠OCF=90°,∴OC⊥EF,∵OC为⊙O的半径,∴EF是⊙O的切线;(2)解:求解思路如下:①在Rt△AEF和Rt△OEC中,由sinE=,可得△AEF,△OEC都为含30°的直角三角形;②由∠1=∠3,可知△ACF为含30°的直角三角形;③由⊙O的半径为r,可求OE,AE的长,从而可求CF的长;④在Rt△COF中,由勾股定理可求OF的长.【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6.【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1)把x=﹣2代入函数解释式即可得m的值;(2)描点、连线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3)①根据函数图象得到函数y=x2﹣2|x|+1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②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到b的取值范围是1<b<2.【解答】解:(1)当x=﹣2时,m=﹣(﹣2)2+2×|﹣2|+1=﹣4+4+1=1.(2)如图所示:(3)①答案不唯一.如: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②由函数图象知:∵关于x的方程﹣x2+2|x|+1=kx+b有4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b的取值范围是1<b<2.故答案为:1;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1<b<2.【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象是解题的关键.27.【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1)把A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求得n的值,可得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得B、C的坐标;(2)①把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结合(1)中所求n的值,可求得D点坐标;②把B、C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m的值,从而可求得其取值范围.【解答】解:(1)把A(﹣4,2)代入y=x+n中,得n=1,∴直线解析式为y=x+1,令y=0可求得x=4,令x=0可得y=1,∴B(4,0),C(0,1);(2)①∵y=x2﹣2mx+m2﹣n=(x﹣m)2﹣1,∴D(m,﹣1);②将点(0,1)代入y=x2﹣2mx+m2﹣1中,得1=m2﹣1,解得m=或m=﹣,将点(4,0)代入y=x2﹣2mx+m2﹣1中,得0=16﹣8m+m2﹣1,解得m=5或m=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28.【考点】相似形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O为AB边中点,D为AC边中点,得出四边形CDOE是矩形,再根据tanB==tan∠AOD,得出=,进而得到=;(2)①根据题意将图2补全即可;②法1:过点O作OF⊥AB交BC于点F,要求的值,需证明△OEF∽△ODA;法2:分别取AC,BC的中点H,G,连接OH,OG,要求的值,需证明△OGE∽△OHD;法3:连接OC,DE,要求的值,需证C,D,O,E四点共圆.分别根据三种方法进行解答即可;(3)先过点O作OF⊥AB交BC于点F,要求的值,需证明△OEF∽△ODA,得出,再根据=(n≥2且n为正整数),得到=即可.【解答】解:(1)如图1,∵O为AB边中点,D为AC边中点,∴OD∥BC,∠CDO=90°,又∵∠ACB=90°,∠DOE=90°,∴四边形CDOE是矩形,∴OE=CD=AD,∵OD∥BC,∴∠AOD=∠B,∴tanB==tan∠AOD,即=,∴=.故答案为:;(2)①如图所示:②法1:如图,过点O作OF⊥AB交BC于点F,∵∠DOE=90°,∴∠AOD+∠DOF=∠DOF+∠FOE=90°,∴∠AOD=∠FOE,∵∠ACB=90°,∴∠A+∠B=∠OFE+∠B=90°,∴∠A=∠OFE,∴△OEF∽△ODA,∴,∵O为AB边中点,∴OA=OB.在Rt△FOB中,tanB=,∴,∴,∴;法2:如图,分别取AC,BC的中点H,G,连接OH,OG,∵O为AB边中点,∴OH∥BC,OH=,OG∥AC.∵∠ACB=90°,∴∠OHD=∠OGE=90°,∴∠HOG=90°,∵∠DOE=90°,∴∠HOD+∠DOG=∠DOG+∠GOE=90°,∴∠HOD=∠GOE,∴△OGE∽△OHD,∴,∵tanB=,∴,∵OH=GB,∴,∴;法3:如图,连接OC,DE,∵∠ACB=90°,∠DOE=90°,∴DE的中点到点C,D,O,E的距离相等,∴C,D,O,E四点共圆,∴∠ODE=∠OCE,∵O为AB边中点,∴OC=OB,∴∠B=∠OCE,∴∠ODE=∠B,∵tanB=,∴;(3)如图所示,过点O作OF⊥AB交BC于点F,∵∠DOE=90°,∴∠AOD+∠DOF=∠DOF+∠FOE=90°,∴∠AOD=∠FOE.∵∠ACB=90°,∴∠A+∠B=∠OFE+∠B=90°,∴∠A=∠OFE,∴△OEF∽△ODA,∴,∵=,∴可设OB=1,则AB=n,AO=n﹣1,∵在Rt△FOB中,tanB=,∴O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寻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或依据基本图形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或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时可单独使用,有时需要综合运用.29.【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①利用圆的“完美点”的定义直接判断即可得出结论;②先确定出满足圆的“完美点”的OP的长度,然后分情况讨论计算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圆的“完美点”的轨迹,然后确定出取极值时⊙C与y轴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①∵点M(,0),∴设⊙O与x轴的交点为A,B,∵⊙O的半径为2,∴取A(﹣2,0),B(2,0),∴|MA﹣MB|=|(+2)﹣(﹣2)|=4≠2,∴点M不是⊙O的“完美点”,同理:点N,T是⊙O的“完美点”.故答案为N,T;②如图1,根据题意,|PA﹣PB|=2,∴|OP+2﹣(2﹣OP)|=2,∴OP=1.若点P在第一象限内,作PQ⊥x轴于点Q,∵点P在直线上,OP=1,∴OQ=,PQ=.∴P(,).若点P在第三象限内,根据对称性可知其坐标为(﹣,﹣).综上所述,PO的长为1,点P的坐标为(,)或(﹣,﹣).(2)对于⊙C的任意一个“完美点”P都有|PA﹣PB|=2,∴|CP+2﹣(2﹣CP)|=2.∴CP=1.∴对于任意的点P,满足CP=1,都有|CP+2﹣(2﹣CP)|=2,∴|PA﹣PB|=2,故此时点P为⊙C的“完美点”.因此,⊙C的“完美点”是以点C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设直线与y轴交于点D,如图2,当⊙C移动到与y轴相切且切点在点D的下方时,t的值最小.设切点为E,连接CE,∵⊙C的圆心在直线y=x+1上,∴此直线和x轴,y轴的交点C(0,1),F(﹣,0),∴OF=,OD=1,∵CE∥OF,∴△DOF∽△DEC,∴,∴,∴DE=2.∴OE=t的最小值为1﹣2.当⊙C移动到与y轴相切且切点在点D的上方时,t的值最大.同理可得t的最大值为1+2.综上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1﹣2≤t≤1+2。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 2024.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 A .米(m )B .秒(s )C .摄氏度(℃)D .千克(kg )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月亮B .烛焰C .人的眼睛D .水晶杯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食B .十七孔桥在水中的“倒影”C .透过露珠看到的“花朵”D .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的路况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A .春天,山林间形成“白雾”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 .秋天,枝叶上形成“白霜”D .冬天,屋檐上形成“冰挂”5.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
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整的声音,来诱捕猎物。
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
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
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 .振幅B .音调C .响度D .音色6.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将物体放在距离透镜焦点5cm 处,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正立的像B .放大的像C .实像D .虚像7.下列事例中,与如图所示的标志采取的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商场附近的居民楼安装双层玻璃 B .在高速公路的两旁设置隔音屏C.在图书馆中禁止大声喧哗D.机场地勤人员带防噪声耳罩8.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时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增大误差B.在测量过程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产生的C.改进实验方法,使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9.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B.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减慢蒸发C.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D. 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八中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答案】ACD2.完全相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放入两容器中,两球静止后如图所示, A 球漂浮, B 球悬浮. A 、B 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A F 、B F ,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 B F F > p p =甲乙B. A B F F = p p <甲乙C. A B F F < p p >甲乙D. A B F F = p p =甲乙【来源】北京房山区2017-2018学年初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答案】D3.如图所示,小亮将一个漏斗拿在手中,使其喇叭口朝下,用另一只手拿住一个乒乓球,让球对着漏斗内的细管处.当他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时,发现松手后乒乓球没有掉下来,关于乒乓球没有掉下来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乒乓球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B. 乒乓球上方没有空气C. 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比球下方的气体压强小D. 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比球下方的气体压强大【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虽然乒乓球的重力较小,但乒乓球也同样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他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所以乒乓球上方有空气,故B错误。
CD.通过漏斗管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而球下方的压强仍是大气压,大于球上方的压强,因此乒乓球不会掉下去,故C正确,D错误。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饭锅B.笔记本电脑C.电风扇D.电视机2.(3分)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B.湖面上柳絮飘扬C.花园里香气扑鼻D.工地上尘土飞扬3.(3分)下列现象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变折处变热B.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4.(3分)如图所示,一根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能在支架上绕轴自由转动,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5.(3分)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A,该用电器可能是()A.手机B.节能灯C.遥控器D.电饭锅6.(3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交房,立即切断电源B.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也可插入两孔插座工作C.高大建筑的顶端安装避雷针D.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7.(3分)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下面实验探究活动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8.(3分)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
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9.(3分)现有两个灯泡L1、L2,L1标有“6V 3W”字样,L2的电阻为6Ω,将L1、L2串联接在某一电路中,L1、L2均能正常发光(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灯L1的电流比L2的大B.灯L1的亮度比L2的大C.灯L2的额定功率为3WD.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12V10.(3分)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小明设计的一种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图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烟雾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线的处时,触发报警系统。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A. 速率B. 位移C. 力D. 加速度【答案】A【解析】位移、力和加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是矢量,只有速率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 正确。
2. 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C. 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 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答案】D【解析】A、B项: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抽象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
只要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影响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所以不能说“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故A、B错误;C项:因为有大小才可能自转,而且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大小跟地球半径有关,所以研究自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项:地球的大小比公转轨道长和公转半径小的多,不影响对公转运动的研究,可看作质点,故D项正确。
3.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SI)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它们的单位米(m)、千克(kg)、秒(s)为基本单位。
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以下关系式能正确反映牛顿(N)与基本单位之间关系的是A. 1N=1kg•m/sB. 1N=1kg•m2/sC. 1N=1kg•m/s2D. 1N=1kg•m2/s2【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故C正确。
4.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直尺测量反应时间。
甲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尺的准备,从他看到乙同学放开直尺开始,到他捏住直尺为止,测出直尺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20cm,则这次测量出甲的反应时间是(g取10m/s2)A. 0.02sB. 0.1sC. 0.14sD. 0.2s【答案】D【解析】由题意,在反映时间内,木尺下落的高度H=20cm,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得t=0.2s,故D正确。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1页(共3页)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物理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3.1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三、实验探究题(共48分,21~27题每空2分,28题4分、29题5分,30题7分) 21.(1)2029(2分) (2)2.7(2分) (3)2245.8(2分) 22.负;排斥(4分)23.(1)化学;内;内;机械(8分) (2)需要;火(4分) 24.2.5;0.75(4分) 25.逆(2分) 26.0.6(2分)27.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否随电压的升高而变大?(2分) 28.(1)电压表接反(1分)(2)断开开关S ;将电压表接在b 点处的导线取下并改接到c 点处(2分) (3)1021U R U U -(1分)29.(1)加热时间(1分) (2)升高的温度少(1分) (3)吸收的热量多(1分) (4)分别求出水、煤油的k 值,Tk m t=∆;(1分) 若k 水>k 煤油,则水比煤油的吸热能力强。
(1分)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2页(共3页)30.(1)见图1(1分) (2)最大(1分) (3)<(1分)分析:接入电阻R 1时,见图2;改接电阻R 2时,见图3。
∵电阻R 1、R 2分别与滑动变阻器R p 串联, 用电阻R 2替换R 1,R 2>R 1,R p 不变,∴R ´总> R 总。
……1分 根据公式UI R=,U 一定,R ´总> R 总,所以I ´< I 。
……1分 ∵U 2=IR p ;U ´2= I ´R p ;∴U 2> U ´2。
∵U 1=U -U 2;U ´1=U -U ´2∴U 1< U ´1,即用电阻R 2替换R 1,电压表示数变大。
2016-2017学年西城区第十四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带答案)命题人:审核人: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5页,共六大题,43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按页码顺序排好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D)1.下列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功单位的是A.库仑B.安培C.瓦特D.焦耳(B)2.下列四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A.玻璃、陶瓷、人体B.水银、大地、石墨C.塑料、空气、橡胶D.盐水、煤油、蒸馏水(A)3.下列物理量可用电能表直接测量的是A.用电器消耗的电能B.电路中的电流C.用电器消耗电能的时间D.用电器的电功率(A)4.下列家用电器中,在正常工作时额定功率为40W的可能是A.白炽灯B.空调机C.电磁炉D.电熨斗(D)5.—般家庭的卫生间都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D)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C)7.如图3所示,两个电饭锅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1200W,乙的额定功率为800W。
在它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饭煲甲电流做功比乙多B.电饭煲甲消耗电能比乙多C .电饭煲甲消耗电能比乙快D .电饭煲乙消耗电能比甲快(D )8.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根导线,已知甲和乙一样粗,但甲比乙长;乙和丙一样长,但乙比丙细。
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大的是A .甲B .乙C .丙D .无法判断(D )9.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正确的是(B )10.关于公式U R 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B .导体电阻等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D .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电阻它成反比(C )11.用电器消耗1kW h 的电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使笔记本电脑工作约2小时B .能使普通家用电冰箱工作约2小时C .能使普通家用空调工作约1小时D .能给手机充电约10小时(B )12.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将光敏电阻R 、定值电阻0R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5所示的电路。
西城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物理试卷2021.1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A.焦耳(J)B.欧姆( )C.伏特(V)D.瓦特(W)2.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2B铅笔芯B.电工胶底鞋C.陶瓷碗D.玩具木棒3.图1所示的四种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4. 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5.图2所示是生活中使用的一种小夜灯,在它的上方有一个光敏元件。
当周围环境较暗时,小夜灯发光;当周围环境较亮时,小夜灯不发光。
这个光敏元件相当于小夜灯电路中的A.电源B.开关C.用电器D.导线6.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电器失火时,应先灭火,再切断电源B.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零线即可,不需要接地C.家庭电路中若安装了漏电保护器,无需再安装空气开关D.家庭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7.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红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8.关于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它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它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D.温度为0℃时,它可能没有内能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10.小明按图3所示的玩具警车的简化电路图连接了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正确的是11.防控疫情期间,为了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出入小区,很多小区安装了门禁系统,如图5所示。
系统可以通过电子眼自动识别车辆,若是小区内部车辆,则由自动开关S1控制电动机启动横杆;若是外部车辆,需要工作人员按动按钮开关S2,控制电动机启动横杆。
2016-2017年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0×3分=30分)1、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将函数y=-3x^2+1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A。
y=-3(x-2)^2+1B。
y=-3(x+2)^2+1C。
y=-3x^2+2D。
y=-3x^2-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已知∠ABO=50°,则∠ACB的大小为(。
)A.40°B.30°C.45°D.50°4、方程x^2-9x+18=0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2B.12或15C.15D.无法确定5、如图,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A、1/4B、1/6C、2/3D、1/36、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则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
)A.4B.5C.6D.37、如果矩形的面积为6,那么它的长y与宽x间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
)8、如图,将Rt△ABC(其中∠B=35°,∠C=90°)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A.55°B.70°C.125°D.145°9、一次函数y=ax+b与二次函数y=ax^2+bx+c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
)A.B.C.D.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P为BC的中点,连接AP并延长交BD于点E,则PE的长度为(。
)A。
2B。
1C。
√2D。
1/√2二、填空题(8×4分=32分)11、方程x^2=x的解是(。
)12、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cm,那么它的边心距等于(。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物理2024.1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A .安培(A )B .欧姆( )C .瓦特(W )D .焦耳(J )2.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 .橡皮B .钢尺C .人体D .大地3.下列四种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计算器B .电风扇C .电子表D .电饭锅4.如图所示,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靠近碎纸屑,可将碎纸屑吸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 .塑料梳子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C .塑料梳子因摩擦带电而能吸引轻小物体D .塑料梳子与碎纸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尘土飞扬B .花香四溢C .烟雾弥漫D .大雪纷飞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一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的名称及能量转化是A .吸气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7.在图中所示的各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8.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剧烈摩擦,舱外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在下列实例中(加“•”)物体内能改变方式与它完全不同的是A .锯条锯木头时,锯条..温度升高B .两手搓一搓,手.的温度会升高C .热水倒入杯子,杯子..温度升高D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9.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是正电荷定向移动所形成的B .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五道大题,35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物理 第1页(共11页)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物理 2023.1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A .安培(A )B .欧姆(Ω)C .焦耳(J )D .瓦特(W )2.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金属勺B .陶瓷碗C .玻璃杯D .橡胶垫3.图1所示的四种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4.图2所示是气体扩散现象。
撤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两个集气瓶内的 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变得均匀。
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方瓶内的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B .两种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 .只有下方二氧化氮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上方空气的密度小于下方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5.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380VB .可以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C .绝缘皮破损的电线可以继续使用D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有保险装置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五道大题,33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图2空气玻璃板 二氧化氮电煮锅 A图1迷你电冰箱 B 扫地机器人C笔记本电脑D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物理 第2页(共11页)6.图3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减少的是 A .被砂纸打磨的铁棒..变热 B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C .烧水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变凉 8.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 .两杯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C .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D .若物体的温度为0℃,则物体可能不具有内能 9.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B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D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热机效率越高B .铜块很难被拉伸,说明铜块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D .风力发电机发电,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11.小明家的卫生间里安装了如图4所示的风暖浴霸,它可以单独照明、单独取暖和单独吹风。
图1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物理 2017.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欧姆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 A .电流 B .电阻 C .电压 D .电功2.下列四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A .金属勺、矿泉水B .塑料瓶、空气C .玻璃杯、钢尺D .电炉丝、橡皮3.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B .经验证明,人体安全电压为36VC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D .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细铜丝代替4.如图1所示,用酒精灯给双金属片加热,双金属片会发生弯曲。
这是由于组成双金属片的两种不同金属,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造成的。
利用双金属片 这种特性,可以制成电路中的 A .电源 B .导线 C .开关 D .用电器5.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 时,导体的电阻为0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由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D .导体的电阻不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6.下列四种家用电器中,额定功率可能大于800W 的是 A .电暖气 B .收音机 C .电视机D .日光灯7.关于原子及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B .原子核带负电,核外电子带正电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相同8.在下列四个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加“· ”的字)内能增加的是 A .燃烧着的天然气使壶中的冷水..温度升高 B .拿着热水袋的手.变暖 C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 D .太阳暴晒下自行车座....变烫D .乙图为排气冲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10.由锰铜合金制成的长度相等的甲、乙两段电阻丝,甲电阻丝比乙电阻丝粗些。
当把它们并联接入某一电路中时,关于两段电阻丝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及消耗的电功率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R 甲>R 乙B .I 甲<I 乙C .U 甲>U 乙D .P 甲>P 乙11.燃烧煤炭易造成环境污染,氢是一种自然界中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
已知: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 ,氢的热值是1.4×108J/k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1kg 的无烟煤,放出的热量为3.4×107 JB .完全燃烧1kg 的氢,放出的热量为1.4×108 J/kgC .1kg 的氢和无烟煤均完全燃烧,氢放出的热量为无烟煤的四倍以上D .氢和无烟煤均完全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氢的质量为无烟煤的两倍以上12.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热机效率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蒸汽机的效率高于60%B .柴油机的效率高于60%C .汽油机的效率高于60%D .内燃机的效率高于蒸汽机13.根据右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煤油比酒精的比热容大 B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相同C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砂石的末温比铜块的末温高D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都降低1℃,铝块比 铜块放出的热量多14.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1闭合,当开关S 2由闭合到断开时,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图2甲 乙多于一个。
共8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B .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两端一定有电压C .导体中都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因此导体容易导电D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不变B .10℃的水比20℃的水含有的热量少C .把生鸡蛋放到沸水中,水将温度传给鸡蛋D .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铁块的内能一定减少18. 如图5所示,①②③④为四个物理探究实验,abcd 为应用实例,箭头表示它们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图5b .滑动变阻器a.验电器②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④③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 .避雷针d .酒精浓度检测仪玻璃棒319.如图6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电路中的元器件均完好。
小灯泡L1标着“6V 2.4W”,小灯泡L2标着“6V 3.6W”,灯丝的电阻均保持不变。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0VB.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C.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3.6VD.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2.4V三、实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分,每空1分。
)20.(1)如图7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Ω。
A.9182 B.2189 C.2819 D.8291 (2)如图8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若三个电阻R1、R2、R3串联,则图中〇里两块电表应为。
A.①是电流表、②是电压表 B.①②都是电压表C.①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D.①②都是电流表21.小刚留心观察了一下自家电能表,分别记录了他家第一天早晨8:00,晚上21:00和第二天早晨8:00如图9所示。
则他家这一天:(1)共消耗电能kW⋅h;A.4B.2C.6(2)应付电费元。
A.2.8B.2.3C.3.322.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实验甲:如图10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第一天早晨8:00图9第一天晚上21:00 第二天早晨8:00图6图14123图13飞出。
实验乙:如图11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 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 产生。
(1)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 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 .皮绳B .金属管C .橡皮塞D .乙醚气体(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瓶内气体的内能 ,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A .增大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23.在收音机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
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12所示。
图中A 、B 、C 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使用电位器时(1)只把A 和C 接入电路,旋动滑片时,是否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 A .能 B .不能 C .无法确定(2)只把A 和B 接入电路,当顺时针旋动滑片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24.(1)如图13所示,小丽把完好的试电笔插入连接正确的有电的三孔插座中时,试电笔的氖管不发光。
试电笔接触了 。
A .火线 B .零线 C .地线(2)小丽家电脑的三脚插头如图14所示。
请判断插头的3号脚应接 。
A .火线B .零线C .地线(3)若小丽家中仅有两盏电灯在工作,当图14中的三脚插头刚插入三孔插座中,家中的两盏灯熄灭,空气开关断开,则电路中 。
A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 .三脚插头短路C .两灯的灯丝发生断路25.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 的电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15甲所示。
(1)开关S 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 端; A .a B. b(2)闭合开关S ,发现小灯泡L 不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有偏转,但不明显,则可能是电路中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较大B .小灯泡L 断路C .电流表断路D .小灯泡L 短路(3)做适当调整后,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到某一位置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5乙、丙所示,则此次测得的结果:R L = Ω。
A .0.8 B .1 C .5 D .2526.同学们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 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要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另外还应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选择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为了 。
A .在相同时间内,两个电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放出的热量相同B .在相同时间内,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2)若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图17图15丙甲甲图16食用油水乙图19图20A .食用油B .水(3)图17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其中图线①表示的是 吸热升温情况。
A .食用油B .水27.如图18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实验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油箱内油面上升时,金属滑片向b 端移动。
电流表的示数会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2)定值电阻R 0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当滑片滑到a 端时,防止电路短路B. 为了使定值电阻R 0两端电压不变C. 为了使变阻器R 两端电压不变(3)若将一块电压表连入电路,要求油箱内油面上升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应将电压表接在 。
A .定值电阻R 0两端B .变阻器R 两端C .电源两端四、实验解答题(共30分,31、34(3)、35题各2分;36题4分;其他每空1分。
) 28.(1)如图19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 不能将它们分开。
这个现象说明: 。
(2)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
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 二是分子在 。
29.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亮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20所示。
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
(1)小亮正确连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当电阻箱的阻值为5Ω时,闭合开关S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
(2)在实验过程中,当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可使电阻箱两端3图2235图2110 15 25 520 30 电压保持3V 不变。
当小亮将电阻箱的阻值由10Ω调为20Ω时,为保持电阻箱两端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适当向端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