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得分点,稳拿文言文翻译高分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得分点,稳拿文言文翻译高分

江苏省滨海中学陈海萍李雪松

2004年高考增加了文言文翻译的文字量和分值(从5分增加到8分)。从近年考卷分析,文言文翻译文句的特点是带有关键实词和特殊语法现象,命题者并将其设定为阅卷的得分点。从近年高考的设题与赋分来看,得分点主要落在“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对句意有决定作用的实词、句间关系和语气”这四个方面,考生翻译时务必要细心判断,重点翻译。

一、词类活用要特别关注。

对活用词的翻译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翻译活用的词时可通过分析其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来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1、形容词的活用。

例1.(2004年全国卷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解析:“贤”和“愚”常作为形容词,但在此处为主语,两个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可用替换法分别译为“有才德的人”“愚笨的人”;同样“益”在此句中后面跟的是人称代词和名词,且整个句子缺的就是谓语,所以它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增多”义)。

译文: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2、名词的活用。

例2.(2004年全国卷Ⅱ)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解析:题中“身自”处在的动词“耕佣”之前,但本句不缺主语(主语省略了),推断出它的功能是作状语修饰“耕佣”,译为“亲自”。

译文: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3、动词的使动、为动与意动用法。

例3.(2004年广东卷)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解析:句中“穷其下”的“穷”从语法角度推断为动词,但直译成一般动词不能体现出主语对宾语的主动性,这是就要考虑它是否属于使动或为动、意动用法。

译文: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例4.(2004年重庆卷)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

解析:句中“感端之节”应为“为动”的用法。

译文:李公逸为夏侯端的气节而感动,也坚守(杞州)。

二、要在翻译中体现特殊文言句式的特殊性。

文言中有许多特殊的句子,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的格式,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被动句要表现出被动的关系。

1、判断句。

例5.(2004年全国卷Ⅳ)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解析: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

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

2、倒装句。

例6.(2004年广东卷)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解析: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前置,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3、省略句。

例7.(2004年湖北卷)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解析:此句中“无以易薛季昶”后省略了“……的人”,考生翻译时应当补出。

译文: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人。

4、被动句。

例8.(2004年江苏卷)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为……所”表示的被动与“惜”字的为动用法能否译出。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三、注重对关键实词的翻译。

所谓关键实词,是指句中起关键意义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其中,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翻译时一定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句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可以运用“组词法与替换法”来完成文言向现代汉语的转录。

例9.(2004年全国卷Ⅲ)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解析:本题中“逮”“替”两字甚为关键,如误译则句意必然不准。

译文: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廉洁奉公、敬爱兄长仍然没有改变。

例10.(2004年江苏卷)每曲意事二人,不少降节。

解析:此句的翻译主要考查“曲意”和“降节”这两个代表句子核心意义的词语。

译文: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四、不能忽略分句间的关系。

分句间的关系也是句子构成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如果考生在翻译时丢失了原句子间的关系,那么这个翻译也就失真了。04年高考,各地在阅卷中对此都比较介意。

例11.(2004年全国卷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解析:此句中“贤而多财”的“而”不表示“递进或转折”关系,它隐含着一种假设语气。这一点,能看出来的考生并不多。

例12.(2004年辽宁卷)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

解析:本句中“莫有隐者”是前一个分句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在翻译时就要靠添加的“所以”这两个字来体现。

译文: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

在平时应当注意文言文翻译中赋分点的强化练习。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句子整体上的通顺、无病句,注意书写大方、清晰,答卷细心认真,文言文翻译才可一分不丢。

【强化训练】:将下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8分)

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

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译文:

2.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译文:

3.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译文:

二、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

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杂篇》)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译文:

2.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译文:

3.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

四、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①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