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国际化的路径_经验和教训
- 格式:pdf
- 大小:706.56 KB
- 文档页数:7
美元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一、人民币与美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进程离岸金融是一种为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者提供国际性的借贷、投资、资本流动、贸易结算、黄金买卖、保险服务、证券交易等金融服务,且不受交易货币发行国法规管制的金融市场。
其最大特点是资金来源于境外,服务对象也在境外。
目前,美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而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
(一)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从1989年我国允许相关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到这些年来国家重点推进人民币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历程,采取了多条路径试点探索。
1、允许相关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早在1989年,我国就曾在上海和深圳试办过离岸金融业务,如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先后获准经营离岸业务,此后离岸金融业务经历了一个相当快速的发展阶段。
但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离岸金融业务陷于停顿状态,仅广东发展银行保留了该项业务。
2002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4家中资商业银行取得离岸金融业务经营资格,恢复开办离岸金融业务。
另外,改革开放初期,离岸业务是外资银行的唯一业务。
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承诺不会限制此前外资银行已取得的业务经营范围。
2、一些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的离岸金融试点改革2006年6月国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离岸金融的改革试点,这表明离岸金融建设越来越被提上日程。
此后,国家批准上海、深圳、海南、天津、重庆等地进行离岸金融试点,试点区域基本都选在当地的综合保税区。
作为业务整合、功能升级和政策叠加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新形式,综合保税区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具备发展离岸金融的基础条件。
从未来的发展规划看,综合保税区的业务将不仅局限于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而且还将注重服务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国际期货、高端研发、展示展览、国际租赁、离岸金融等领域的业务活动。
国际货币国际化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货币国际化实质是一国的主权货币跨越国境,在国际市场上行使货币的职能并被大多数国家接受的过程。
货币职能向境外延伸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同的货币职能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前后关系。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遵循这种逻辑关系,采取渐进的方式不断深化人民币在境外的货币职能和扩大人民币在境外使用的范围。
一、主权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进程中货币职能的逻辑关系按照在不同经济主体层面发挥作用的不同和职能发挥深度的递进,国际货币的职能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职能主要发挥货币的基本职能,发挥货币的计价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第二层发挥货币的派生职能,被其他国家或经济体作为汇率的设定基准、外汇市场干预工具和官方外汇储备。
这些基本和派生职能随着主权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第一层职能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货币的基本职能如果没有被世界范围的经济主体接受,第二层职能也无从派生,经济主体所在国的政府也不可能将其作为外汇储备;第二层职能又会加强国际货币的第一层职能,在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下,国际货币进入门槛之高,导致现有的国际债权债务货币的清偿和经济贸易的往来只能使用现有的国际货币币种,从而国际货币的第一层职能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深化和扩大被接受的范围(见图1)。
图1 国际货两个层面职能的关系二、主要国际货币国际化的历程(一)英镑国际化的历程一战前,英国经济实力堪称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金融资产的供给者;殖民地遍布全球,在同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使用英镑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再加之英国政府宣布英镑同黄金直接挂钩,因而英镑无可厚非的成为替代黄金的国际货币。
国际贸易通常以英镑计价,并且90%以上使用英镑结算,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主要国际储备是英镑而非黄金。
英镑的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经济实力和全球军事化殖民的必然结果。
(二)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不仅没有因为战争受到损失,反而大幅增长,经济实力远远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不断增加,1945年占资本主义国家的59%之多。
小议货币国际化的经验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货币国际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据统计,目前全球80%的贸易结算以美元为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一种选择。
本文将从历史经验、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角度来探讨货币国际化的经验。
一、历史经验
货币国际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下逐步发展。
例如,英国在18世纪
时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英镑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流货币。
美国在二战后通过传播美国文化和实施马歇尔计划等手段,加强了美元在全球的地位。
二、政策支持
货币国际化需要政策层面的积极支持才能发展壮大。
例如,中国在近年来的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如设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直接投资渠道、推出人民币跨境资金池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市场需求
货币国际化最终要求的是市场需求的支持。
例如,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中国不断推进对外
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扩大跨境使用人民币的渠道,而且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国家希望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和投资交易,包括一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在这样的市场需求支持下,人民币国际化就会更为稳健。
总之,货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政策、市场和历史经验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下逐步推进。
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中国应积极拥抱全球化,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开拓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局面。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为人民币走向国际提供助力。
美元国际化:历程与启示*● 孙海霞【摘要】文章依时间顺序将美元国际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美元国际化进程进行详细介绍和评价,最后对美元国际化进行深入分析,相应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建议。
【期刊名称】兰州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1【总页数】5【关键词】货币国际化;美元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美元借助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金融市场、广泛的贸易网络、制度性安排和历史性机遇等多种有利因素得以成功地完成国际化进程。
虽然美元的有利条件已经不可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重现,然而美元走过的路程为我们揭示了一国货币走向国际主导货币的条件。
一、美元国际化历程(一)第一阶段:美元国际化的起点(1870—1914)这一阶段重要的背景,一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二是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为金本位制,英镑国际化在国际金本位下达到其发展的顶峰。
随着美国加入到以金本位制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开始其国际化进程。
同时由于美元是从英镑手中接过国际主导货币的接力棒,因此我们在分析美元国际化进程的起点时,英镑是关键的比较对象。
1870—1914年,英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头号经济大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对外贸易的1/4。
伦敦是世界主要的黄金、货币和金融市场,其英镑票据和短期信用融资大约占世界贸易额的60%(Walter,2006)①。
“日不落帝国”强大的贸易与经济实力,保证了英镑在这一阶段继续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唯一的主导货币。
1821年,英国实现完全的金本位制,英镑国际化在国际金本位背景下达到其发展的顶峰。
但所谓盛极必衰,在英镑的光环下,美元依靠美国日益强大的工业和贸易规模,逐步登上国际货币的历史舞台。
首先,19世纪下半叶的迅速工业化,不仅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面貌,而且使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与此相伴随,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明显提高,1870年,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还只有8%,到1913年则增加到11%,1915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Chinn and Frankel,2005)②。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分析一、国际经验借鉴。
1、美元国际化路径分析。
美元国际化路径可概括为: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使其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与黄金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强大的国际政治经济实力巩固并发展了这种优势。
美元国际化启示: (1)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
摆脱殖民统治的美国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资源,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决定了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中较英国具有更大的主动权,最终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霸主地位。
(2)政府在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1792 年美联邦就公布了铸币法,宣布实现金银复本位制度,从而为美元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兑换奠定了基础。
美国积极推行金元外交,加大海外投资,增加国外美元流通量。
2、欧元国际化路径分析。
欧元的诞生是区内各国协调与合作的结果,欧元诞生的路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的联合浮动制、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欧洲货币计算单位(EUA)等,为欧洲货币体系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标志,为欧元启动后实施共同的货币政策和趋同的财政政策确定了基本框架。
第三阶段:即实质性进展阶段,欧元成为有形货币,迅速取代了区域内流通的12 种货币,成为区域内唯一合法货币,欧元以合法身份成为国际货币,依靠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强制力,正是宣告完成了国际化进程。
欧元国际化条件分析:(1)经济条件。
欧元作为一种货币代表着背后真实的经济。
(2)政治条件。
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法德作为欧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起到了火车头、方向盘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轴心国家。
欧盟历史上如果没有德法和解的实现,就不会有今日欧元区国家的货币统一。
(3)制度体系。
“维纳尔计划”,“德洛尔报告”,《罗马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系列制度有效保证了欧洲货币合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欧洲货币联盟正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有效运行。
英镑、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作者:郭建国朱莹来源:《商业经济》2015年第09期[摘要] 纵观英镑、美元国际化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是:对科技发展巨大作用和对战争危害认识不足;对缺乏远见的货币政策的危害以及对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警惕不足,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启示。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关键,应注重经济实力的发展,央行的主导作用,国际战略机遇的捕捉及得当的货币政策等。
[关键词] 英镑;美元;人民币国际化;教训;启示[中图分类号] F820.1 [文献标识码] B一、英镑国际化的历程英镑国际化的历程主要包括:一是工业革命为英镑称霸发挥关键作用。
186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在全球中占比为40%指50%之间。
1880年其国际贸易总额在全球中占比为40%,生产力突飞猛进为英国带来巨额黄金,借助国际金本位,英镑成为其他货币重要参照。
伦敦全球贸易和全球金融中心和英格兰银行,为英国掌控国际汇兑和金本位提供了保障。
加之英国在殖民地推广英镑流通并充当最终贷款人,英镑最终替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
二是两次大萧条、经济危机、一战和美元崛起瓦解了英镑霸权。
1873至1896年大萧条重创英镑和英格兰银行“世界中央银行”地位。
此后,美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首强。
一战导致金本位崩溃,英国再陷经济危机,1931年大萧条造成英镑挤兑,至此,英镑金本位制结束。
三是英国挽救英镑地位的努力。
1931年英镑集团(后称英镑区)组建,英镑是区内国家基准货币。
二战后,英国经济持续衰退,1971年世界发生货币危机,英镑区仅剩少数成员。
1973年英国放弃西欧八国联合浮动集团。
1992年英国退出欧洲货币体系,直至今天。
四是目前英镑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仍有特殊国际地位。
英镑国际储备占比处于2.1%-4.9%区间,自1995年呈上升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占比衰减。
二、美元国际化的历程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主要包括:一是厚积薄发不断崛起。
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72年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美元国际循环机制及其启示作者李青来源《中国金融》2012年第1期货币国际化可以带来巨额的“红利分配”,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金融崛起和世界经济再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2009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热议,流出境外人民币的回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元国际循环机制形成几十年来,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借鉴美元国际循环机制将为人民币回流机制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美元国际循环过程及机制原理美元国际循环是与美国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金融创新密切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美国在产业政策结构调整方面的主要任务在于压缩制造业,通过大规模淘汰国内过剩和闲置的生产设施,将劳动力密集和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制造业转移出去;同时,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指导市场。
在这一期间,美国实现美元国际循环的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是贸易政策转向,从积极倡导自由贸易走向推行新保护主义,坚持在那些竞争能力较强的部门和行业,如农业、高技术产业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对那些竞争力弱的部门和行业则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二是利用利率和汇率手段帮助美元回流。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到2001年。
这一阶段,美国呈现出高新技术、网络泡沫为特征的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并重阶段。
美国实现美元国际循环开始利用金融手段,通过预期收入资本化,以信息经济所成就的经济增长点为基础,进行金融衍生品创造,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资本自由流动,以虚拟经济吸纳全世界资金流入美国,实现美元的国际循环。
第三阶段从2001年3月至今。
2001年3月,以IT泡沫破灭为标志,依靠实体经济的增长催大虚拟经济、保障美国产业结构平衡的办法宣告失效。
这时,房地产业被赋予了启动美国经济的重任。
美国ZF通过连续下调利率为房地产市场的启动提供了条件,投资银行则成为新的实践者,它以住房按揭为基础,创造出住房按揭贷款支持证券(RMBS)、担保债务凭证(CDO、CD02、CD03)等产品,将其销售到全球的同时,令美元资金回流。
美元的国际化之路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摘要:美元在当时的地位就跟现在的人民币差不多,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元与美国经济相互扶持:强大的经济实力引领美元的国际化潮流,海外被广泛使用的美元反过来又提高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关键词:人民币;美元;国际化一、美元的国际化之路传统的观点认为国际性货币的兴起是一个缓慢进化更替的过程。
然而,最近的研究认为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元就取代英镑成为新兴国际性货币,而这只比美国经济超越英国晚了大约十年。
事实上,如果我们以贸易额而不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规模,那么言下之意是这个滞后时间甚至更短。
美国出口水平首次超过英国出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直到二战,美国贸易才完全超过英国。
这暗示了国际性货币的概况,因此一旦先决条件形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实际上可能相当迅速,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实际上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国际使用。
举例来说,历史学家估计在19世纪晚期,世界上大约60%的贸易是用英镑结算的。
在1899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已知官方机构持有的外汇是英镑,超过后两个竞争对手——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的2倍还多。
美元甚至没有作为国际通用货币。
这4个货币的排名到1913年依然相同。
然而,短短的4年时间,到1917年,美元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货币。
外国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将持有的美元储备越来越多地用于贸易和金融。
有趣的是,至少以gnp来衡量,美元在1914年之前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经济规模,美国经济在1872年就已经超越了英国。
相反,这个国家缺乏深化、流动和开放的金融市场。
事实上,它甚至没有中央银行,而这被认为是发展金融市场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的先决条件。
也许因为美国经历了数次金融危机而缺乏最后贷款人,也曾使得世界对美元失去信心。
后来,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使用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融资货币过程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元素。
随着中央银行成立,美元加快了成为国际性货币的进程,加快了金融市场的深度、流动性和开放性。
《上海金融》2003年第9期王犬货篇斟。
躁佗的路程优鞍与瘩呆李建军,田光宁(中央财经大学,北京lo0081;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摘要:在当今世界三大货币中,美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全球性汇率协作制度安排.欧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区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政策。
在竞争目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人民币国际化只有依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来逐步实现。
随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四种货币可以融合为单一货币,宾现国际化。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比较分析中圈分类号:F82l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o()6】428(2()()3)ogo()3402一、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路径殛启示姜儿是、%今世界第一火货币,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普遍使用,星国际J:使用最广泛的货币计量单位。
美兀成为同际货币依赖的是~个全球性的货币订一率制度安排.也就是=i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持这体系的基础足美国强九的政治经济实力。
荚兀国际化的路径11r以概括为: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相|司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会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人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绛济实力的强夫巩固和发展r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的“领头羊“美元嘲际化的模式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它是国际金属本位制度向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发展的过渡环节,历史选择r美兀,经历了将近30年的美元时代,赋予了美元许多“先天”的优势.这是其他任何货币都“望尘莫及”的。
20世纪卜半叫的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超越英国的梦想,同时也就奠定J’美元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基础。
今天,任何其他货币想通过国际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历史不会倒退,事物发展的路径依赖总是具有连续性的,除非这种往续性做人为破坏,敞元嘲际化经∥Jr个阶段,19941998年的法律制度准备阶段。
美元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邵鹏斌一、美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1、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美元重挫英镑。
基于完全工业化的美国,在一战前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总产值的1/3,比英法德日四国合计还多,同府,自19世纪以来的贸易顺差,也为美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美元提供了第一次登上世界经济舞台的机会,美国利用战争期间的军火贸易和物资援助,持续扩大财富规模,拥有巨额黄金储备,具备了与英镑对抗的基础,同期也完成了重要的一步——债务国向债权国的转换,美元与英镑分庭抗礼的格局基本形成。
尽管如此,世界的金融中心依然在伦敦而非纽约,英国依靠广阔的殖民地和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财富、经验和制度来维持英镑的主导地位。
迫使它放弃这一地位并寻求美国合作的是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英国最终无法承担起基于金本位的世界经济秩序,只得寻求当时经济实力最强、黄金储备最为雄厚的美国的帮助,为美元提供了第二次崭露头角的机遇,为美元省去了破旧之力,英镑颓势已现。
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元的成功扩张提供了第二次机遇,英国为了获得更多的美国援助,不得不做出越来越多的让步,美国凭借《租借法案》向英国盟友提供战略物资的机会,加速了美元向欧洲的渗透和持续坚决对英镑的打击,权势转移过程被加快,英国失去与美国抗衡的资本,改变了英美讨价还价的地位,1943年英国接受“怀特计划。
标志着英镑败局已定。
2、制度安排为美元扫清障碍。
众所周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1944年 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结束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混乱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国际货币合作的新方式。
美国凭借占当时世界总量59%的200.8亿美元黄金储备,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完全体现美国的利益。
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以及固定汇率使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变得顺理成章,在全球黄金总量既定的前提下,美元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2019年第3期(总第174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3ꎬ201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74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不同阶段的美元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陶士贵ꎬ聂㊀蕾(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ꎬ南京210023)摘㊀要:近年来ꎬ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ꎬ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波浪式前进趋势ꎮ鉴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ꎬ须借鉴当今主要国际货币 美元的成功经验ꎮ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显示ꎬ在美元国际化的不同阶段ꎬ各影响因素作用方向及强度不同ꎬ由此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启示是: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物质基础㊁大规模的贸易及适度的资本输出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手段㊁发达开放的金融市场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市场条件㊁币值稳定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㊁政府对历史性机遇的把握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催化剂ꎮ关键词:美元国际化ꎻ经济实力ꎻ资本输出ꎻ金融市场ꎻ币值稳定ꎻ人民币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8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19)03-0058-12作者简介:陶士贵ꎬ1966年生ꎬ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ꎻ聂蕾ꎬ1992年生ꎬ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ꎮ㊀㊀一㊁文献回顾(一)货币国际化的内涵关于货币国际化的概念ꎬ国外学者或相关机构多从国际货币功能角度进行阐释ꎮ如Cohen最早提出ꎬ 货币国际化是货币的国内职能在国外的应用 ꎮChinnandFrankel进一步细化了国际货币功能:在私人用途方面ꎬ国际货币可以用于贸易及金融交易㊁投资计价及货币替代ꎻ在官方用途方面ꎬ国际货币可以用于外汇干预的载体货币㊁钉住汇率的锚货币和官方储备货币ꎮ陈雨露等(2005)认为ꎬ货币国际化ꎬ即 一种货币突破跨越国界ꎬ在国际贸易㊁国际资本流动中行使各项职能 [1]ꎮ唐浩(2013)认为ꎬ货币国际化有三个步骤:首先ꎬ该国货币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通ꎻ其次ꎬ该国货币必须实现自由兑换㊁贸易及金融交易计价结算㊁国际储备这三大功能ꎻ最后ꎬ该国货币经历货币发展生命周期进而实现国际化ꎮ王春桥㊁夏祥谦(2016)也提出了类似观点:货币国际化起步于贸易计价㊁结算ꎬ发展于标价金融交易ꎬ直至水到渠成ꎬ被国外居民㊁机构持有作为储备资产[2]ꎮ美元国际化ꎬ是指美元的使用超出国界ꎬ在美国境外可以同时被本国居民或非本国居民使用和持有ꎬ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㊁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ꎮ(二)美元国际化的影响因素高材林(2008)分析了美元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ꎬ其研究表明ꎬ美元国际化得以持续进行的根本动力是美国经济的不间断增长ꎬ两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是美元国际化的催化剂[3]ꎮ此外ꎬ坚挺的汇率㊁开放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品类繁多的金融工具㊁美国政府在 二战 结束后的对外援助㊁其他国际货币相对较弱的实力等因素也是美元国际化的有利条件ꎮ张原(2012)对美元取英镑而代之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总结:美国强大的经济㊁军事㊁科技实力㊁贸易规模㊁开放发达的金融市场等因素对美元国际化意义重大[4]ꎮ韩龙(2012)认为ꎬ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影响该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的根本性因素ꎬ政府推动不可或缺ꎬ金融市场建设极为关键[5]ꎮ对于人民币而言ꎬ由于美国经济实力和美元领先优势的存在ꎬ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目标应是成为两极或多极货币中的一极ꎮ为此ꎬ政府应转变思维和传统模式ꎬ建立满足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开放㊁流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ꎬ这是重中之重ꎮ此外ꎬ也有学者从单一因素出发ꎬ研究该因素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ꎮ如孙东升(2009)认为ꎬ推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根本因素是一国的综合国力ꎬ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ꎻ潘理泉㊁杨善林(2011)则探讨了科技实力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内在传导机制ꎮ综上所述ꎬ学者们关于美元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ꎬ由此总结出美元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一国经济实力㊁金融市场发达及开放程度㊁贸易及资本输出规模㊁美国政府对两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性机遇期的把握㊁对外援助规模㊁科技实力㊁其他国际货币的强弱程度ꎮ现有研究定性分析较为全面ꎬ但缺乏定量分析以检验定性分析的准确性ꎬ且在美元国际化的不同阶段ꎬ各影响因素及代理变量的作用强度不同ꎬ须分阶段分析ꎮ㊀㊀二㊁美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一)经济实力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影响该国货币记账单位功能㊁投融资功能及价值贮藏功能走向国际化的决定性因素ꎮ世界范围内ꎬ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领先于大多数国家时ꎬ他国愿意与其进行贸易㊁投融资往来ꎬ他国对该国的货币需求㊁货币使用频率也会大大增加ꎮ除此之外ꎬ经济的平稳运行及持续增长也会增强他国对该国的信心ꎬ进而导致他国愿意贮藏该国货币以求本国资产的保值及增值ꎬ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该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如图1所示)ꎮ图1㊀经济实力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传导机制㊀㊀(二)大规模的贸易及资本输出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ꎬ美国凭借国内旺盛的生产能力进行持续的贸易输出ꎬ其经常项下实现了长期贸易顺差ꎬ综合国力不断增强ꎬ这使得其能够维持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地位ꎮ欧洲复兴计划启动后ꎬ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体系得以快速发展壮大ꎮ50年代初ꎬ西欧的经济贸易恢复至战前水平ꎬ彼时的美元资金约占全球借贷资金的80%ꎬ50年代末更是达到战前的2倍ꎬ欧洲美元市场由此形成ꎬ美元的投融资能力大大提高ꎮ1963年ꎬ美国开征利息均衡税以限制国内居民购买外国证券ꎬ进而限制美元资本外流ꎬ结果反而致使美元资本大量出逃ꎮ外资受法律法规限制无法流入美国ꎬ在欧洲等地泛滥ꎬ与此同时ꎬ美国的跨国公司则利用欧洲复兴计划将美元资金顺利打入欧洲ꎮ供需两方面共同推动了欧洲离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ꎬ离岸市场的参与者成为美元投融资职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推广者ꎮ20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进入离岸市场ꎬ离岸金融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ꎬ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融资媒介职能被进一步推广ꎬ并就此在全球范围展开(如下页图2所示)ꎮ(三)币值稳定性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币值稳定性ꎬ对内表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水平ꎬ对外表现为稳定的汇率水平ꎮ若一国国内通货膨胀水平较高ꎬ则该国货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水平下降ꎬ并影响其在国外的购买力水平ꎬ由此导致交易主体对该国货币的贸易和金融的计价结算职能㊁价值储备职能等信心下降ꎬ进而阻碍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ꎻ若一国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较大ꎬ货币持有人持有该国货币的风险也随之增大ꎬ持有信心下降ꎬ进而会对该国货币的贸易计价结算职能㊁价值储备职能产生负面影响ꎬ阻碍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ꎮ反之ꎬ货币的稳定性越高ꎬ交易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小ꎬ交易成本越小ꎬ货币越容易被接受ꎬ由此便可获得交易主体的青睐ꎬ推动该国货币国际职能的发展ꎬ进而推动货币国际化(如图3所示)ꎮ图2㊀大规模的贸易及资本输出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传导机制图3㊀币值稳定性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传导机制㊀㊀(四)发达金融市场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黄梅波(2001)指出ꎬ发达的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在于:它可以为投资者及央行提供低成本㊁低风险㊁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ꎬ同时也利于国际贸易商对外汇风险的管理与控制ꎮHartman(2002)提到ꎬ以往学者在探索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问题上通常只关注贸易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性ꎬ忽视了金融市场的作用ꎮ实际上ꎬ若一国具备兼具广度㊁深度㊁开放度的金融市场ꎬ那么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就会减少ꎬ货币流动性就会增强ꎬ货币的被使用范围也会相应扩大(图略)ꎮ(五)科技实力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确立了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ꎮ18世纪中后期ꎬ以蒸汽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给英国甚至全世界的纺织工业㊁煤炭开采㊁冶金加工㊁机械制造㊁交通运输五大支柱产业带来长足发展ꎬ工业资本逐步战胜传统的商业资本ꎬ工业革命也极大加强了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联系ꎬ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ꎬ英国则确立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全球统治地位ꎬ并取代荷兰成为新的世界霸主ꎬ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ꎬ英镑成为国际货币ꎮ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元成为国际货币ꎮ19世纪70年代ꎬ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成了电力㊁石油㊁化工㊁汽车和飞机制造以及许多新工业部门等行业的发展ꎮ1894年ꎬ美国工业总产值已超过英国ꎬ居世界第一ꎮ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ꎬ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和德国ꎮ由于德国在 二战 中的失败ꎬ美国在20世纪中期则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ꎬ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ꎬ美元正式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ꎮ可以看出ꎬ每次重大的科技革命都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ꎬ进而导致国际货币的兴衰ꎮ历史事实表明ꎬ科技实力与货币国际化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如图4所示)ꎮ图4㊀科技革命引发国际货币更替的传导机制㊀㊀(六)两次石油危机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两次石油危机爆发后ꎬ美国与当时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沙特签署了一项协议:美国为沙特提供军事保护和武器装备ꎬ沙特则必须使用美元交易石油ꎬ取得美元后用以投资美国国债ꎬ后逐渐演化成以美元计价的各种金融资产ꎬ美元回流美国ꎮ对美国而言ꎬ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以美元计价ꎬ美国便可坐享通过 印钞票 (输出美元)来换取石油资源的特权ꎻ美国也可通过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影响国际油价ꎻ赚取的美元回流美国ꎬ既可以平衡贸易逆差ꎬ又可以填补财政赤字ꎻ美元同重要战略资源挂钩ꎬ也是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得以称霸的重要原因之一ꎬ这也是值得人民币国际化借鉴之处ꎮ对沙特而言ꎬ中东局势动荡ꎬ用石油就可以换取军事保护和美元ꎬ何乐而不为!石油与美元挂钩于交易双方都有益ꎬ于是ꎬ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也纷纷效仿沙特的做法ꎬ石油与美元挂钩并形成了一个流动闭环(图略)ꎮ㊀㊀三㊁不同阶段美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㊀㊀本部分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ꎬ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阶段的实证分析ꎬ以验证前文理论分析的准确性ꎮ(一)美元国际化的起点(1870 1914)1.历程回顾ꎮ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和贸易国ꎬ伦敦是当时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ꎬ英镑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计价和结算货币ꎮ与此同时ꎬ英国还是全球资本信贷的主要来源地ꎬ来源于英国的信贷资本自然以英镑计价ꎮ为了信贷和还贷的需求和便利ꎬ各国政府纷纷在伦敦开设账户ꎬ这些账户中的英镑构成了各国政府的外汇储备ꎮ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ꎬ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的开展ꎬ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工业强国ꎻ1872年ꎬ美国经济规模雄踞全球第一ꎻ1913年ꎬ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ꎮ但是在 二战 之前ꎬ美元却始终没有取代英镑的地位ꎬ美元地位和美国经济实力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ꎮ2.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ꎮ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ꎬ本文选取1870 19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有关美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ꎬ变量选取如表1所示ꎮ㊀表1第一阶段的变量选择变量名称代理变量名称英文名称美元国际化程度美国的黄金储备量NEG美国的经济实力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GDP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IPI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美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MGSC英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英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MGSCUK㊀㊀变量选取依据:(1)选取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作为美元国际化程度的代理变量ꎮ目前国内外学者较为常用的衡量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为该国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币种份额ꎬ也有学者使用国际贸易中的币种份额及国际债券中的币种份额来衡量ꎮ在美元国际化初期ꎬ一国的黄金储备量是衡量该国外汇储备量的主要指标ꎬ且这一阶段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币种份额数据可得性较差ꎬ故选用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作为美元国际化程度的代理变量ꎮ(2)选取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及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作为美国的经济实力的代理变量ꎮ由前文的分析可知ꎬ一国经济实力在该国货币国际化历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ꎬ而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国内外学者常用的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指标ꎻ再结合演进历程分析可知ꎬ得益于第二次科技革命ꎬ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突飞猛进ꎬ并最终成功地取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ꎬ且这一时间段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可得性较高ꎬ故选用这两个指标作为美国经济实力的代理变量ꎮ美国的经济实力对美元国际化产生了较大的正向影响ꎮ(3)选取美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作为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代理变量ꎮ一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是学者们常用的衡量一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ꎬ且这一阶段该数据可得性较高ꎬ故选用该指标作为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代理变量ꎮ在美元国际化初期ꎬ美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ꎬ较低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或不利于美元国际化ꎮ(4)选取英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作为英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代理变量ꎮ由历程回顾可得ꎬ在美元国际化初期ꎬ伦敦是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ꎬ英镑是主要的国际货币ꎬ承担着全球的贸易㊁金融计价结算职能及信贷功能ꎮ且这一阶段该数据可得性较高ꎬ故选用该指标作为英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代理变量ꎮ英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较高或不利于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美元国际化ꎮ以上所有数据经SPSS标准化处理ꎬ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workingpaperꎮ3.实证过程ꎮ(1)单位根检验ꎮ对各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见表2)ꎮ㊀表2各指标的单位根检验结果(ADF检验)变量检验类型T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P值检验结果NEG(CꎬTꎬ0)-4.008534-3.584743-2.928142-2.6022250.0031平稳GDP(CꎬTꎬ1)-6.565339-3.588509-2.929734-2.6030640平稳IPI(CꎬTꎬ1)-6.555742-3.592462-2.931404-2.6039440平稳MGSC(CꎬTꎬ0)-3.373582-3.588509-2.929734-2.6030640.0174平稳MGSCUK(CꎬTꎬ1)-6.623168-3.592462-2.931404-2.6039440平稳㊀㊀由结果可知ꎬ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该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了平稳性检验ꎮ(2)滞后阶数的选择ꎮ滞后阶数P值的选择较为重要ꎬ该值越大ꎬ表明模型的动态特征越明显ꎻ反之ꎬ需要估计的参数就越少ꎬ模型自由度相应提高ꎮ下页表3是不同滞后期下六种准则的选择结果ꎬ其中ꎬ有四个准则选择了二阶滞后(打星号)ꎬ因此ꎬ本文选定的滞后阶数为2阶ꎮ(3)模型稳定性检验ꎮ为了保证Var模型有意义以及保证通过模型进行的脉冲响应函数的有效性ꎬ必须要检验Var模型的整体稳定性ꎮ检验结果表明ꎬVar过程均是平稳的ꎬ即模型是稳定的ꎬ说明各变量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图略)ꎮ(4)格兰杰因果检验ꎮ结果表明ꎬ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㊁工业生产总值㊁美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及英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都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表略)ꎮ(5)Var的脉冲响应分析ꎮ为了更好地验证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㊁工业生产总值㊁美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及英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成交额对美国的黄金储备量的影响作用ꎬ在Var模型的基础上ꎬ分别给4个影响因素1个正的单位大小的冲击ꎬ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见图5)ꎮ㊀表3滞后期选择标准LagLogLLRFPEAICSCHQ0-200.8215NA0.01577610.0400710.2490410.116171-7.705912329.70954.38E-061.8393133.093146∗2.29589227.6597951.75468∗2.79e-06∗1.333669∗3.6323632.170727∗345.7584222.07154.55E-061.6703215.0138762.88786461.83115.680579.65E-062.1058056.4942213.703824图5㊀各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图示㊀㊀从图5中可以看出ꎬ国内生产总值在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ꎬ黄金储备量涨幅明显ꎬ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对美元国际化有较大的正向影响ꎬ其值在第三期达到顶峰(16.995503)ꎬ此后便逐渐递减并趋于平稳ꎮ工业生产总值在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ꎬ黄金储备量趋于平稳ꎬ第三期以后趋负并保持稳定ꎬ说明工业生产总值的增加对美元国际化并无正向影响ꎬ美元国际化的深入或与工业生产总值以外的因素有关ꎮ美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成交额在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猛然趋负ꎬ并在第二期达到峰值(82.57952)ꎬ此后便极速向正向发展ꎬ在第5期影响为正ꎬ此后便趋于正向平稳ꎮ美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的发展不利于美元国际化ꎬ或许是因为在一国货币国际化初期ꎬ国内经济金融体制尚未健全完善ꎬ实体经济的力量不足以支撑金融市场的发展ꎬ此时贸然发展本国金融市场风险较大ꎬ外部原因可能是彼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ꎬ实力雄厚ꎬ对新兴市场产生了较强的负面影响ꎮ英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成交额在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ꎬ在第二至第三期为正向发展时期ꎬ其余皆正向平稳ꎮ说明英国的货币黄金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增加将推动美元国际化的进行ꎮ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ꎬ如何利用现有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力量进行自我发展值得思考及借鉴ꎮ(二)美元国际化的历史性机遇期(19141945)1.历程回顾ꎮ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扭转了美国及美元面临的局面ꎮ 一战 结束时ꎬ美国已然完成了由债务国向债权国的完美转身ꎬ对外投资地位大大提高ꎮ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元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与 一战 类似ꎬ在国际金融领域ꎬ19411946年ꎬ美国向同盟国提供了将近400亿美元的信贷额ꎬ是 一战 的3倍多ꎮ数据显示ꎬ 二战 结束之时ꎬ美国的黄金储备占西方国家黄金储备的59%㊁全世界的70%ꎬ工业产值已超过世界工业产值的一半ꎬ这一时期的美国已成为全世界的经济㊁金融及军事霸主ꎬ美元霸权条件已经成熟ꎮ2.变量选择㊁数据来源及处理ꎮ在这一阶段ꎬ选取1915 194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有关美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ꎬ变量选取如表4所示ꎮ变量选取依据:(1)选取工业生产总值作为美国的经济实力的代理变量ꎮ两次世界大战中ꎬ美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对美国在战争期间的生产能力的提升功不可没ꎬ且这一时期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可得性较高ꎬ故选取工业生产总值作为美国的经济实力的代理变量ꎮ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或有利于美元国际化ꎮ㊀表4第二阶段的变量选择变量名称代理变量名称英文名称美元国际化程度美国的黄金储备量WAIB美国的经济实力工业生产总值INDUS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FED美国的货币供应量M2美国的资本输出规模美国的对外信贷额LOAN㊀㊀(2)选取美国的货币供应量㊁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作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代理变量ꎮ选取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是为了衡量美国的金融机构可提供的流动性强弱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ꎬ货币超发或对美元国际化产生负面影响ꎻ选取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这一指标是为了衡量对外投资地位的提升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ꎬ对外投资地位的提升或可推动美元国际化ꎮ且在这一阶段ꎬ美国的货币供应量㊁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这两组数据可得性较高ꎬ故选取以上两组数据作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代理变量ꎮ(3)选取美国的对外信贷额作为美国的资本输出规模的代理变量ꎮ由前文分析可知ꎬ两次世界大战期间ꎬ美国向欧洲各参战国提供了约500亿美元的贷款ꎬ选取这一指标是为了衡量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对美元国际化的影响ꎬ过度的资本输出或不利于美元国际化ꎮ以上所有数据经SPSS标准化处理ꎬ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workingpaper及万得数据库ꎮ3.实证过程ꎮ(1)单位根检验ꎮ对各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见表5)ꎮ由结果可知ꎬ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该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了平稳性检验ꎮ(2)滞后阶数P值的选择ꎮ下页表6是不同滞后期下六种准则的选择结果ꎬ有两个准则选择了一阶滞后(打星号)ꎬ因此ꎬ本文选定的滞后阶数为1ꎮ㊀表5各指标的单位根检验结果(ADF检验)变量检验类型T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P值检验结果WAIB(CꎬTꎬ1)-5.804887-3.67017-2.963972-2.6210070平稳INDUS(CꎬTꎬ1)-3.634326-3.67017-2.929734-2.6210070.0109平稳FED(CꎬTꎬ1)-12.02818-3.670169-2.971853-2.6210070平稳M2(CꎬTꎬ1)-3.566367-3.67017-2.963972-2.6210070.0128平稳LOAN(CꎬTꎬ1)-5.669797-3.689194-2.971853-2.6251210.0001平稳㊀㊀(3)模型稳定性检验ꎮ检验结果表明ꎬVar过程均是平稳的ꎬ即模型是稳定的ꎬ说明各变量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图略)ꎮ(4)格兰杰因果检验(滞后1期)ꎮ检验结果表明ꎬ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㊁对外信贷额㊁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及美国的货币供应量都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表略)ꎮ㊀表6滞后期选择标准LagLogLLRFPEAICSCHQ0-8.820448NA1.85E-060.9871751.2250691.0599011138.8329232.0267∗2.99E-10-7.773778-6.346416∗-7.3374192168.791536.378292.54E-10-8.127964∗-5.511133-7.3279723205.651831.594571.90e-10∗-8.97513-5.168832-7.8115074250.551522.449841.95E-10-10.39654-5.400769-8.869281∗㊀㊀(5)Var的脉冲响应分析ꎮ对Var模型进行脉冲分析(图略)ꎬ其结果显示:其一ꎬ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与黄金储备量的关系ꎮ货币供应量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ꎬ负向发展ꎮ说明货币供应量越多ꎬ越不利于美元国际化的发展ꎮ原因可能是货币供应量增多会导致美元贬值ꎬ而一国货币若想成为国际货币㊁想被他国居民或非居民持有则必须升值或有升值预期ꎮ其二ꎬ美国的对外信贷额与黄金储备量的关系ꎮ初期ꎬ对外信贷的增加对美元国际化有正向影响ꎬ三期后影响为负ꎬ自第六期起保持平稳ꎮ说明对外信贷增加过度对美元国际化适得其反ꎮ原因可能是对外信贷帮助了别国经济发展ꎬ随着该国经济不断复苏发展ꎬ美国国际收支不断恶化ꎬ引起美元贬值ꎬ不利于美元国际化ꎮ其三ꎬ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与黄金储备量的关系ꎮ工业生产总值在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ꎬ逐渐趋正并趋于稳定ꎮ说明工业生产总值的提高对美元国际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ꎮ其四ꎬ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与黄金储备量的关系ꎮ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后ꎬ负向发展并趋于稳定ꎮ说明美联储持有的外国官方资产越多ꎬ越不利于美元国际化ꎮ原因可能是持有较多别国资产ꎬ其自身发展会受其经济政策及政治环境制约ꎮ(三)美元实现完全的国际化(1945 1973)1.历程回顾ꎮ 二战 前后ꎬ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㊁政治㊁军事实力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ꎮ1944年7月ꎬ美国召集主要发达国家于美国布雷顿森林小镇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ꎬ 怀特计划 最终战胜了 凯恩斯计划 ꎬ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建立ꎬ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ꎬ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ꎬ美元的地位等同于黄金ꎮ以实物出口㊁经济及军事援助㊁信贷等为主要形式的欧洲复兴计划则加速了美元实现国际化的进程ꎮ在其余可与美元争夺国际货币地位的货币中ꎬ德国政府出于稳定本国货币政策和维持国内物价平稳的首要政策目标考量ꎬ对本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有效的管制ꎬ因此德国缺乏开放的金融市场ꎻ法国则缺乏金融稳定ꎻ日本两者皆欠缺ꎮ由此可见ꎬ以上国家的货币都无法与美元分庭抗礼ꎬ美元已经成为事实上唯一的国际货币ꎮ2.变量选择㊁数据来源及处理ꎮ在这一阶段ꎬ我们选取1945 197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有关美元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ꎬ变量选取如表7所示ꎮ㊀表7第三阶段的变量选择变量名称代理变量名称英文名称美元国际化程度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币种份额US贸易及资本输出规模美国的贸易出口额EXPORT美国的对外经济及军事援助额AID美国的对外信贷资本额CAPITAL英镑的国际地位全球外汇储备币种份额中英镑的比重POUNDS㊀㊀变量选取依据:(1)选取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币种份额作为衡量美元国际化程度的指标ꎮ国内学者常用全球外汇储备中一国货币的币种份额作为该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代理变量ꎬ这也能够体现出该种货币的官方储备职能ꎬ故选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币种份额作为衡量美元国际化程度的指标ꎮ。
论文题目: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年级专业: 2009级农林经济管理学生姓名:赵颖指导老师:刘朝阳日期: 2010 年 10 月 25 日兰州大学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赵颖兰州大学草业学院农林经济管理 320090901161【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重大弊端,改革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将会是一种趋势和潮流。
我国应该抓住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人民币国际化的难得机遇期,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对我国意义深远。
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人民币的“低调”无法隐藏人民币正在成为新兴国际货币的事实。
货币国际化由多种因素决定,目前,人民币已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人民币周边国际化一人民币亚洲化一人民币全球国际化的渐进路径,中国目前应选择以人民币“区域化”为过渡期,走欧元国际化和日元国际化相结合的模式。
当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为国际货币。
货币国际化有不同的层次,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储备等领域广为使用,标志着该货币国际化进入高级层次。
通过本国货币国际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实现在货币领域对世界财富和利益的再次分配,并以此构成国家竞争战略。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推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多元化、维护自身利益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美元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背景路径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选择引言: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缺陷,引发了世界各国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重新构建的诉求,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国际货币格局建设势在必行。
如今,美欧都在自己债务危机下显得穷途末路。
自然,这就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作者: 张原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参考
页码: 82-9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7期
主题词: 美元 人民币 国际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了引入关注的话题。
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应该如何去走呢?本文总结了美元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得出了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美元国际化作为最成功的典型案例,同时也体现了货币国际化的一般逻辑,应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参照。
但是,也要看到,美元的国际化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借鉴美元经验时不能盲目照搬,还应该放眼全球其他重要的国际货币,以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正确道路。
本文从以下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分析美元取代英镑的过程;第二部分归纳总结美元取代英镑的历史经验;第三部分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现状,给出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