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本)--学案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9
医学营养学教案模板范文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理解医学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3.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医学营养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营养相关疾病的分类和特点;3. 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4. 健康饮食的原则和实践。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医学营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思考。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医学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和营养相关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并结合案例分析具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和总结预防和治疗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Step 4:实践操作(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评估自己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情况,并提出调整方案。
Step 5:总结讲解(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给出实践建议。
Step 6: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应用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并记录一周的饮食情况,并分析是否存在营养不平衡或潜在的疾病风险。
教学评估:1. 平时课堂表现评价;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3. 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答案准确性。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案例分析材料;3. 选择题或应用题练习题。
教学扩展:1. 邀请营养学专家或医生来做客讲座,分享最新的营养研究成果;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人群的饮食特点和健康状况;3. 联合其他相关课程,如心理学或运动科学,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探究活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医学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素分类、营养需求量、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等。
2. 能力目标:掌握医学营养评估、营养治疗、营养教育等基本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养成科学饮食、合理搭配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医学营养基本概念2. 营养素分类与功能3. 营养需求量与膳食指南4.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5. 医学营养评估6. 营养治疗7. 营养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营养素分类与功能、营养需求量与膳食指南、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医学营养评估、营养治疗、营养教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医学营养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医学营养的兴趣。
2. 介绍医学营养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 医学营养基本概念:讲解营养、营养素、营养需求量等基本概念。
2. 营养素分类与功能:介绍六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分类、功能及食物来源。
3. 营养需求量与膳食指南:讲解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人群的营养需求量,以及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4.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分析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危害,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5. 医学营养评估:讲解营养评估的方法、指标及注意事项。
6. 营养治疗:介绍营养治疗的原则、方法及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
7. 营养教育:讲解营养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及途径。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营养治疗方案。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临床营养学学案答案《临床营养学》(本科)学案第一章学案1.名词解释:1)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即食物热力作用,是指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
2) 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抗生酮作用:节氮作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能量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膳食蛋白质中有一部分将会被用来分解供给能量,而不能合成体内所需要的蛋白质物质。
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省这一部分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氮在体内的储留,这种作用称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或节氮作用。
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代谢也需要碳水化合物参与,因为脂肪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乙酰基必须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
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则不能被完全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体,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避免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这一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3) 必需氨基酸①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②限制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会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的过程受到限制。
由于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类氨基酸就称为限制氨基酸③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2.简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1.预防便秘和大肠疾病膳食纤维通常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和促进肠蠕动。
2预防癌症研究表明能降低大肠癌、乳腺癌等,可能与减少代谢产物和废物对肠道的刺激作用及再吸收时间,减少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对肠粘膜的刺激作用等有关。
3.预防心血管病和胆石症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和胆汁中胆汁酸的饱和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预防肥胖因富含膳食的食物只含少量脂肪,并且可以增加食物的体积,容易产生饱腹感,能延缓糖类吸收,降低血糖,抑制脂肪吸收等。
课程名称:临床营养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临床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营养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熟悉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2. 能力目标:- 能够进行基本的营养评估。
- 学会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 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临床营养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引言- 临床营养的定义和重要性- 临床营养师的角色和职责二、营养评估- 人体营养需要量- 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常用营养评估工具三、营养治疗- 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营养干预措施四、案例分析与讨论- 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营养治疗方案五、实践操作- 实际操作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 教师现场指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临床营养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 讲解临床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评估方法和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 结合图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 分组讨论典型案例,提出营养治疗方案。
- 教师点评和总结。
四、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的实际操作。
-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思考。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临床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学生的临床营养技能。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 案例分析: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深度、提出的营养治疗方案的合理性等。
- 实践操作: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等。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临床营养学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了解营养在临床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2. 使学生熟悉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3. 帮助学生掌握膳食指南、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临床营养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营养评估、制定营养干预方案的技能;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营养学实验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认识到营养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临床营养学实验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为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生理学基础,对临床营养学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临床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营养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支持。
二、教学内容1. 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素、能量、营养需要、营养状况评估;2.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3. 膳食指南与营养干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干预策略、特殊人群营养;4. 临床营养学应用案例: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5. 营养学实验操作:营养素含量测定、膳食调查、营养评估、营养干预实施。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素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第二周:膳食指南与特殊人群营养、营养干预策略;第三周:临床营养学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四周:营养学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撰写。
教材章节关联:1. 《临床营养学》第一章:临床营养学基本概念;2. 《临床营养学》第二章: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3. 《临床营养学》第六章:膳食指南与特殊人群营养;4. 《临床营养学》第七章:临床营养学应用案例;5. 《临床营养学实验指导》全书:实验操作内容。
《临床营养学》(本科)学案第一章学案1.名词解释:1)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即食物热力作用,是指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
2)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抗生酮作用:节氮作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能量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膳食蛋白质中有一部分将会被用来分解供给能量,而不能合成体内所需要的蛋白质物质。
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省这一部分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氮在体内的储留,这种作用称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或节氮作用。
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代谢也需要碳水化合物参与,因为脂肪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乙酰基必须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
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则不能被完全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体,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避免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这一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3)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4)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会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的过程受到限制。
由于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类氨基酸就称为限制氨基酸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2. 简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1.预防便秘和大肠疾病膳食纤维通常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和促进肠蠕动。
2预防癌症研究表明能降低大肠癌、乳腺癌等,可能与减少代谢产物和废物对肠道的刺激作用及再吸收时间,减少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对肠粘膜的刺激作用等有关。
3.预防心血管病和胆石症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和胆汁中胆汁酸的饱和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预防肥胖因富含膳食的食物只含少量脂肪,并且可以增加食物的体积,容易产生饱腹感,能延缓糖类吸收,降低血糖,抑制脂肪吸收等。
第二章学案五、本章习题1.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对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重量各是多少?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吃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
教学目标:1. 了解临床营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临床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3. 学会制定临床营养治疗方案。
4. 增强临床营养管理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临床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2. 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
教学难点:1. 临床营养评估的准确性。
2. 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临床营养?临床营养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2. 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临床营养管理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二、讲解1. 临床营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临床营养管理的定义- 临床营养管理的重要性2. 临床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人体测量学指标- 实验室指标- 营养不良筛查工具3. 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 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原则- 营养治疗方案的类型- 营养治疗方案的个体化三、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临床营养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营养治疗方案。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模拟临床营养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过程。
2. 教师指导,确保学生掌握临床营养管理的实践技能。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临床营养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和挑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临床营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临床营养评估方法和指标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制定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能力。
教案范文: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临床营养吗?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临床营养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临床营养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二、讲解1. 临床营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临床营养管理是指通过营养评估、营养治疗和营养教育,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预后。
临床营养管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临床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临床营养评估主要包括人体测量学指标、实验室指标和营养不良筛查工具。
电子教案王庆生巢湖职业技术学院二00五年七月绪论一、学生营养现状:1990年4月国家教委和中国营养学会将每年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
十几年过去了,现已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又如何呢?请看以下资料:1998年浙江省对数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营养不良人数占25%左右。
1999年10月,上海市调查表明,营养不良人数占24%,其中女生达28%。
1999年12月,武汉市对12至16岁的女生进行调查,发现营养不良人数占41.8%,其中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达31.6%。
由此可见,由于营养失调,中小学生体质的下降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究其原因是多种不良因素综合所致,因此我们学习该门课堂很重要。
二、课程简介:是研究营养和疾病的关系,其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特征及疾病 的病理特点将营养学知识用于治疗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的科学。
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合理营养和保证食品质量以维护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其内容包括人体营养学基础、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生理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营养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在医院更好的工作。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现场调查、实验实习等形式完成课程目标。
注意基本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采用提问讲评、书写科普文章、实验报告、书面考核等进行评价。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0学时。
三、课程目标:1简述临床营养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2性疾病。
3四、营养学1.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它是人们合理饮食的指南。
2.内容包括人体对营养的需要、各类人群的营养和膳食、食物营养价值和公共卫生营养。
3.营养学发展史:4.今后的主要任务五、临床营养学1.是研究营养和疾病的关系,其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特征及疾病的病理特点将营养学知识用于治疗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的科学。
2.营养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3.合理营养和膳食营养素供给量4.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平均需要量(EAR)(2)推荐摄入量(RIN)(3)适宜摄入量(AI)(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六、营养治疗在医疗上的重要性1.意义医疗营养是根据疾病的病理,病人的心理及生理基本特点,给以恰当的营养素,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减低器官负担。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营养学》理论课教案6015125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营养学》理论课教案授课教师: 肖德强助教2008.3.14 下午教学课题第二章课型理论课150分钟健康人群的营养对象 06级护理医学本科教学目的掌握平衡膳食(合理膳食)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孕期的体重增长情况;孕产妇、乳母主要的营养需求熟悉“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辅食添加次序和原则,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的营养需要和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妊娠呕吐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营养治疗。
教学重点平衡膳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老年人的营养需要教学难点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及母乳喂养的优点; 孕期的体重增长情况;孕产妇、乳母主要的营养需求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节膳食与营养 3学时第二节婴幼儿的营养第三节儿童的营养第四节青少年的营养第五节成年人的营养第六节老年人的营养第七节孕妇和乳母的营养小结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的膳食特点思考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哪些内容,如何添加婴幼儿的辅食,进入老年期,机体的代谢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广西医科大学《临床营养学》理论课教案授课教师: 肖德强助教2008.3.21 下午教学课题第三章课型理论课150分钟临床营养基础对象 06级护理医学本科教学目的掌握体格测量的方法及其评价。
高、低能量膳食,高、低蛋白膳食,限脂、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膳食的相关概念和适用对象并熟悉其膳食要求。
胆囊造影试验膳食、肌酐试验膳食、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潜血试验膳食的适应症和原理。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概念和适应症、禁忌症。
熟悉膳食调查的几种方法。
几种常用的营养评价方法(BCA、SOAP、SGA)。
胆囊造影试验膳食、肌酐试验膳食、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潜血试验膳食的膳食安排;医院基本膳食的种类及适用对象;限钠(盐)膳食、少渣膳食、高纤维膳食、低嘌呤膳食的适用对象。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医学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医学营养评估的方法和原则。
3. 学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4. 培养学生运用医学营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医学营养的基本概念2. 医学营养评估-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食物调查3. 营养治疗原则4. 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制定5. 营养治疗实施与监测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以实际病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医学营养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医学营养的基本概念- 解释医学营养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 介绍医学营养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
3. 医学营养评估- 讲解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食物调查的方法。
- 分析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4.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营养评估。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医学营养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和营养治疗原则。
2. 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制定- 讲解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 介绍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一个具体病例制定营养治疗方案。
-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点评。
4.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医学营养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制定营养治疗方案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医学营养相关书籍和文献3. 病例资料4. 实践操作材料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小组讨论表现3. 营养治疗方案制定质量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七、教学反思本教案以实际病例为背景,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医学营养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和治疗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临床营养学教育论文(共4篇)临床营养学教育论文,共4篇,_临床医学论文第1篇: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病例教学法的应用随着医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营养学已绊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
临床营养学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庩复医学中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呾实用性,临床营养涉及医院营养科、内科、外科等多学科、多领域,叧有共同吅作参不,才能有效推劢临床营养巟作的开展,提高临床营养治疗水平。
我院营养科每年承担我校医学与业学生的本科教学巟作呾三生,进修生、实习生、见习生,的临床带教巟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呾传授,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学活劢的被劢地位,缺乏求知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趍快速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
目前,许多国家将病例教学法引入高等医学的教学中幵取得显著效果。
病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的教学重点选择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病例,组织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提出问题,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呾讨论将理论知识不临床实践结吅起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呾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技能呾自主学习的能力。
将病例教学法引入临床营养教学中,通过对实际病例的分析,结吅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充分调劢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吅分析、思考问题呾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呾学生素质极为有效的方法。
1开展病例教学法的益处1.1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吅素质开展病例教学,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吭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呾分析能力。
例如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在临床营养学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具体讲授这类疾病的饮食治疗原则旪,通过分析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措施,将疾病的典型症状不营养治疗结吅起来,有劣于增强学生对临床营养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呾记忆。
让学生根据糖尿病患者病例情况,对该患者进行营养素的计算呾食谱制定,用以指导临床饮食治疗,增强了学员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理解呾掌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学生能够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饮食的营养状况。
-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营养食谱。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健康饮食的意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 学生能够认识到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 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个体需求设计合理的营养食谱。
三、教学准备1. 学生:收集不同食物的图片、资料。
2. 教师:多媒体课件、食物营养成分表、实验器材(如天平、量杯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各种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25分钟)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等营养成分的作用和来源。
-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均衡饮食:- 解释什么是均衡饮食,为什么均衡饮食对健康重要。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营养成分分析:-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食物,分析其营养成分。
- 教师提供食物营养成分表,帮助学生完成分析。
2. 设计营养食谱:-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家人或朋友设计一份营养食谱。
- 教师指导学生考虑食物种类、营养成分等因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一份个人营养食谱,并说明设计理由。
2. 收集家庭中不均衡饮食的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临床营养学》(本科)学案课程名称:临床营养学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学生根据学案学习完每章节内容后,完成每章节练习题,并在期末考试期间上交完成的学案。
第一章学案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内容是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能量以及人体生存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缺乏或过量的危害、人体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等。
二、学习目标1.掌握能量的食物来源及每种产热营养素的产热系数。
2.掌握能量的单位及换算方法。
3.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4.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
5. 熟悉人体热能消耗的几个构成部分。
6. 熟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7. 熟悉缺乏各种重要营养素的常见缺乏症的表现。
8. 了解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9. 了解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分类及特点。
三、知识点1.能量单位及换算。
2.人体能量消耗的组成部分。
3.能量来源于参考摄入量。
4. 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分类及特点。
5.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6.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7. 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与过量。
四、重点难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或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危害。
五、本章习题1.名词解释: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碳水化合物的节氮作用、抗生酮作用;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 简述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第二章学案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介绍了健康人群的营养,主要内容包括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及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进行合理营养,并介绍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相关内容。
二、学习目标1.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
2.掌握婴儿各种辅食的添加时间。
3.掌握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合理营养的原则。
4.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
5.熟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宝塔的内容。
6.熟悉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7.熟悉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营养需求的特点。
8.熟悉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常见营养问题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9.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
10.了解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代谢特点。
11. 了解孕产妇、乳母的膳食。
三、知识点1.食物的分类、营养特点及膳食结构,平衡膳食的概念。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其应用。
3.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的生理特点。
4.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需求。
5.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的常见营养问题。
6.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的合理营养原则。
四、重点难点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孕妇和乳母的常见营养问题及合理营养。
五、本章习题1.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对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重量各是多少?2.孕妇应采取何种营养措施预防新生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型?第三章学案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有关临床营养的基础内容,包括营养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医院膳食等内容。
肠内、肠外营养见外科疾病的营养(一)。
二、学习目标1.掌握营养评价的组成部分及膳食调查的方法。
2.掌握标准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的计算及判定方法。
6.掌握医院基本膳食、治疗膳食和试验膳食的种类及概念。
7.掌握低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的适用对象及膳食原则。
3.熟悉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方法。
三、知识点1.营养调查与评价2.医院膳食:基本膳食、治疗膳食和试验膳食四、重点难点营养调查与营养评价的方法各种治疗膳食的适用对象及配膳原则。
五、本章习题1.名词解释:营养调查;治疗膳食;试验膳食2. 什么是低盐饮食?其适用于哪些病人?第四章学案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与护理,主要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外科疾病及孕产妇的营养。
这些疾病的发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
每节内容均阐述了相关营养素代谢对疾病的影响,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如何对病人进行营养知识教育,特别是如何指导病人正确选择食物。
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与营养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2. 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营养教育内容。
2.了解相关营养因素与冠心病、高血压的关系。
三、知识点1.相关营养素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
2.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3.高血压病、冠心病人的营养护理。
四、重点难点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与冠心病的关系;钠、钾、钙、镁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五、习题1.简述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与营养一、内容概述胃肠道、肝、胆等器官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及代谢有密切的关系。
本节主要介绍了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掌握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与胆石症,肝硬化的营养治疗原则。
2. 熟悉溃疡病饮食分期治疗方案。
3. 了解饮食营养因素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与胆石症,肝硬化的关系。
三、知识点1.相关营养素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与胆石症、肝硬化的关系。
2.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与胆石症、肝硬化的营养治疗原则。
3.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与胆石症、肝硬化食物选择宜忌。
四、重点难点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不同疾病阶段的饮食调配原则。
营养相关因素与胆石症的关系。
肝功能损害较轻与肝功能严重损害时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
五、习题1. 简述溃疡病饮食分期治疗方案。
第三节泌尿系统疾病与营养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竭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泌尿系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2.熟悉泌尿系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
3.了解泌尿系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三、知识点1.概述2.肾脏病营养治疗主要内容3.常见肾病营养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四、重点难点重点:常见泌尿系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难点:常见肾病蛋白质营养治疗特点慢性肾功能衰竭:优质低蛋白麦淀粉高必需氨基酸膳食与α-酮酸疗法五、习题1.简述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营养治疗原则。
第四节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与营养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贫血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
2. 掌握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营养治疗。
3. 熟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4. 了解铁的代谢、维生素B12与叶酸的代谢。
三、知识点1.缺铁性贫血2.巨幼细胞性贫血3.再生障碍性贫血四、重点难点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营养治疗原则五、习题1.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原则。
第五节内分泌系统疾病与营养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缺乏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 掌握甲亢的营养治疗原则。
2. 掌握碘缺乏病与甲减的营养治疗原则。
3. 熟悉甲亢与甲减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 了解碘的代谢。
三、知识点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碘缺乏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四、重点难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缺乏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营养治疗原则。
五、习题1.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营养治疗原则。
第六节代谢疾病、营养疾病与营养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糖尿病、痛风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 掌握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2. 掌握糖尿病膳食计算。
3. 掌握痛风的营养治疗原则。
4. 了解糖尿病定义、分型、临床表现。
5. 了解痛风的定义、临床特点三、知识点1.糖尿病:概述、诊断标准、分型、分期、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营养治疗2.痛风:定义、临床特点、营养治疗四、重点难点糖尿病、痛风的营养治疗原则,糖尿病膳食计算。
五、习题1.名词解释:血糖指数第七节外科疾病与营养(一)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围手术期(手术、创伤)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手术创伤状态下的代谢特点。
2. 掌握手术创伤的营养治疗。
3. 掌握肠内、外营养的适应症、常用制剂、并发症。
4. 熟悉常用制剂的配置。
5. 了解肠内外营养的监测。
三、知识点1. 相关营养素(手术创伤状态下的代谢特点)2.营养治疗3. 肠内营养4. 肠外营养四、重点难点手术创伤状态下的代谢特点、营养治疗,肠内、外营养的适应症、常用制剂、并发症。
五、习题1. 名词解释:TPN第七节外科疾病与营养(二)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烧伤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 掌握烧伤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
2. 熟悉烧伤患者的代谢特点3. 熟悉烧伤患者并发症的营养治疗。
三、知识点1.烧伤患者营养素代谢特点。
2.烧伤患者的营养治疗3. 营养方案四、重点难点烧伤患者的代谢特点、烧伤患者的营养治疗、烧伤患者的营养需求计算公式、烧伤患者并发症的营养治疗。
五、习题1.烧伤患者的能量计算公式。
第七节外科疾病与营养(三)一、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恶性肿瘤的营养治疗与护理。
二、学习目标1. 掌握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
2. 熟悉肿瘤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
3. 熟悉饮食与肿瘤的关系。
4. 了解肿瘤患者的定义与分类。
三、知识点1.肿瘤概述2.肿瘤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3. 肿瘤的饮食预防4. 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四、重点难点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与代谢特点。
五、习题1.简述肿瘤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