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982.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十五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第一节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一、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1、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科学革命:人类认识世界上的飞跃,引起思想观念的变革⏹技术革命:人类改造世界上的飞跃,带来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产业革命:人类物质生产方式上的飞跃,引起社会生产方式上的改变⏹社会革命:社会制度的飞跃,引起社会经济形态的飞跃(狭义)⏹包括社会制度变革在内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全面和深刻的变革(广义)⏹四种革命之间的关系是网络式的、反馈式的关系。
⏹技术革命是核心,科学革命是它的理论前提;产业革命是它的直接结果;社会革命是它的深化和发展2、现代科技革命和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基础:物理学革命、信息论、基因理论、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的利用⏹先导:电子信息技术⏹基础: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支柱:新能源技术⏹其他: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环境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二、新的社会思潮⏹1、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概念⏹知识产业:教育、研究与开发、传播业、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1947-1958年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速度递增。
⏹1959年知识产业的从业者占劳动者总量的31.6%⏹1958年美国国民生产(GNP)总值的29%来自知识产业2、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点:⏹ⅰ产品生产经济——→服务性经济⏹ⅱ在职业分布上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ⅲ“中轴原理”: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是社会革新的基础和社会决策的依据⏹ⅳ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的、有节制的,技术评估占主要地位⏹ⅴ各种决策的都通过“智能技术”3、阿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社会⏹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群体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和大型化⏹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知识化、多样化、小型化、个人化和分散化⏹★趋同论与“知识即权力”4、美国社会学家奈斯比特“大趋势”⏹归纳了美国未来的十大趋势。
历史七年级第十五章古代科技发明案例分析在古代,人类对科技发明的探索一直都是一项重要而繁复的任务。
这些发明不仅改变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也为后世的科技发展打下了基础。
本文将展示历史七年级第十五章中的一些古代科技发明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火药的发明与应用火药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之一。
相传西汉末年,东汉时期的著名发明家张仪在寻找长生不老草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火药的制备方法。
火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武器的战争方式,并在农业、矿业、医药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和烟花爆竹。
借助火药,人们发明了火箭、火铳等武器,使战争的规模和残忍程度大大提升。
同时,火药的爆炸原理也被用于挖掘矿藏、治疗疾病等领域。
火药的发明对古代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造纸术的诞生与发展造纸术是古代科技发明中的又一杰作。
约于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首创了造纸术,标志着纸张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古人的书写方式,取代了竹简、帛书等材料。
纸张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记录思想、传播知识,也为古代书院、印刷术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三、指南针的应用指南针是古代航海技术中的重大发明。
早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指南针进行航行导航。
指南针是由磁石制成,能够指示地理方向。
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航海家们可以准确地确定航向,大大增加了远航探险的安全性和效率。
指南针的应用也对地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对地球的认知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四、印刷术的革命印刷术的发明是古代科技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公元8世纪,唐代的刘仁举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为后来的活字印刷打下了基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复制速度大大提高,也使得书籍的流通范围大幅扩大。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成为可能,推动了科技、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繁荣发展。
直至今日,印刷术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出版、教育等领域。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持
续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技术创新,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创新。
通过引
入先进的3D打印技术,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大大
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虚拟现实技
术进行产品展示和体验,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产品体验。
其次,我们在生产工艺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通过引入自动
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同时,我们还利用大
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实现了精准生产和智能调度,
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最后,我们在营销和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通过引入互
联网+的营销模式,我们成功地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品牌
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智能客
服系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务,提升了客户满
意度和忠诚度。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同步自测与解答第十章至第十五章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讲求实效的原则B.学用一致的原则C.按需施教的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 )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 任职培训B. 初任培训C. 专任培训D. 技能培训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部内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 )。
A.有助于增进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并有助于节省培训经费B.针对性较强、容易实施,也比较容易取得实效C.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增强应对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D.有利于部门工作经验的传授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也有利于保持部门的优良传统和工作的连续性4.在学校培训中,()的培训是政府部门公务员最基本的培训形式。
A. 高等院校B. 中等学校C. 职业学院D. 行政学院5.()是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中普遍采用的方法.A. 讲授式培训法B. 研讨式培训法C. 案例分析培训法D. 合作研究培训法6.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卢卡斯认为,技术进步与()结合所形成的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A. 经济资本B. 社会资本C. 知识资本D. 人力资本7.( )是对以人为本管理的提升,是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根本所在。
A. 以知识为本B. 以能力为本C. 以技术为本D. 以人力为本8.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
A. 选任制B. 委任制C. 考任制D. 聘任制9.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B.鼓励竞争原则C.坚持公开、平等D. 群众公认、领导确认原则10.关于我国公务员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B.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C.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D.它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11.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左右的差距。
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题目1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成( )。
选择一项:A. 波动变化B. 无法预知C. 正比D. 反比反馈知识点提示: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的关系。
参见教材本章第四节。
正确答案是:正比题目2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选择一项:A. 内生性B. 可控性C. 可测性D. 外生性反馈知识点提示: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内生性题目3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选择一项:A. 利弊均衡B. 有利无弊C. 利小于弊D. 利大于弊反馈知识点提示:金融创新对经济的作用。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利大于弊题目4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状态。
选择一项:A. 频繁变动B. 良性循环C. 恶性循环D. 无序反馈知识点提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良性循环未回答满分6.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属于()创新。
选择一项:A. 金融业务创新B. 金融制度创新C. 金融机构创新D. 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反馈知识点提示:金融创新的分类。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金融业务创新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题目6未回答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B.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C. 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D. 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E. 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反馈知识点提示: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
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 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 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题目7未回答满分8.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创新策略--技术创新的涵义、特点及与相关概念辨析虽然创新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时间,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有多年,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
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很广,影响很大,而且又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就会赋予技术创新以不同的定义。
下面关于“技术创新”的几种代表性定义:一、技术创新的定义(1)美国经济学家爱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将技术创新定义为“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
(2)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
它包括新设想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的活动。
(3)美国工业调查协会认为,“技术创新是指实际应用新的材料、设备和工艺,或是某种已经存在的事物以新的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使用“。
(4)日本的森谷正规认为,“技术创新不是技术发明,确切地说,它是通过技术进行的革新(即创新),技术本身无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对它进行衡量的根据是以下几方面:因技术的推广而开辟了新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创造足以迅速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的新的社会经济实力。
(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把技术创新界定为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
(6)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被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7)英国V·莫尔在《创新的企业化管理》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技术制品的创始、演进和开发过程。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概念比较要明晰技术创新概念的涵义,我们认为将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比较是必要的。
技术进步泛指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所谓合目的性,即指人们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其实现的程度。
通过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研究、改造、革新,开发出一种新的技术(或技术体系)用来代替旧技术,使其应用的结果更接近于应用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2.24•【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〇三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〇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础研究第三章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第四章企业科技创新第五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第六章科学技术人员第七章区域科技创新第八章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第九章保障措施第十章监督管理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领导。
国家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科技强国。
第三条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应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应用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总结汇报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因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团队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我
们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
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对产品进行模拟展示,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为产品设计过程提供了智能化的辅助,使得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智
能化。
其次,在生产制造方面,我们团队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
我
们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自
动化生产线,我们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了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另外,在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
我们采
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为产品推广提供了
科学依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
为产品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团队会取得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