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作业-大师分析-托马斯丘奇和劳伦斯哈普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75 MB
- 文档页数:12
山水型特色小镇的景观规划策略,即:尊重自然环境,突出景观特点;挖掘地域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配合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重视社区生态,打造五宜空间。
从化南平静修小镇之美,在于古朴自然的山水风景、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和高品牌价值的农业产业,在“旅游+”时代,通过对自然资源、产业、生活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塑造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景观,推动产业升级和大众创业。
深度挖掘南平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三生融合”的五宜小镇,对中国山水型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收稿:2023-03-30)参考文献:[1]李悦.基于“山水城市”概念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2]褚天骄,赵文斌.“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剖析和建议———以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2):96-102.[3]丁金华,陈雅珺,胡中慧,等.低碳旅游需求视角下的乡村景观更新规划———以黎里镇朱家湾村为例[J].规划师,2016,32(1):51-56.[4]黄文华,刘有全,刘翔,等.地域性特征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传承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3,46(03):89-91.[5]董丽,王向荣.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3,29(05):61-65.作者简介:邓从双,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博士,研究方向:生态规划设计。
浅析托马斯·丘奇的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孛宁(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西青300110)摘要:本研究阐述了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景观的概念,并介绍了现代主义景观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历程、设计思想及其特征,结合对现代景观大师托马斯·丘奇及其主要作品的分析,通过对其设计手法的理解,为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代主义景观;托马斯·丘奇;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发展点是由具体走向抽象;第二点是在追求绘画的意境时考虑结合了新科学的发展;第三点是创新应该体现在形式与手法上;第四点是在进行艺术的创作时应该和实用综合考虑。
劳伦斯.哈普林《景观⼤师劳伦斯·哈普林及其作品分析》劳伦斯.哈普林——美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代代表⼈物⼀:⼈物⽣平:1916:劳伦斯·哈普林出⽣于布朗克斯(译者按:Bronx,纽约市最北端⼀区)并在布鲁克林(Brooklyn)长⼤。
他的⽗亲是⼀家科学仪表公司的经理,母亲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名领军⼈物1935年~1939在体验了两年群居⽣活并接触了多样⼯作后,他回到美国并希望可以学习到⼀些能在荒漠上经营农场的技术。
哈普林后来被美国康奈尔⼤学建筑系录取,在此取得了植物科学学⼠学位,并学习了⽣态学理论1939年获得⾃然科学博⼠学位1940:在威斯康⾟⼤学农学硕⼠学习期间,他遇到了安娜·舒曼(Anna Ashuma),⼀个舞者,然后⼆⼈相爱结婚并各⾃成为了其领域的⾰新者。
之后的岁⽉中,两⼈经常应⽤对⽅学习领域的知识来开拓⾃⼰学科的邦界。
1940:在造访了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塔⾥艾森⼯作室和阅读了唐纳德的《现代景观花园》后,哈普林决定学习风景园林。
1941年~1942年,他就读于⿇省的哈佛⼤学,他师从当时的先锋现代主义者包括⽡尔特·格罗⽪乌斯(Walter Gropius),唐纳德(Tunnad), 和莫霍利·纳基(Laszlo Moholy Nagy),并在华德葛培斯、马塞布尔和克⾥斯多福等⼈的指导下,获得景观建筑学⼯程学位。
他的同学包括贝⾀铭(I.M. Pei),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 和飞利浦·约翰逊(Phillip Johnson)1943年转向风景园林专业1943年12⽉⾄1945年四⽉在⼆战中服役并幸存1945-1949:托马斯·丘奇聘⽤了哈普林在其位于旧⾦⼭的⼯作室⼯作1948:哈普林作为合作者参与设计了唐纳花园(Dewey Donnell Garden)1949年~1976年,哈普林和其合伙⼈成为旧⾦⼭当地重要的建筑师(1954年~1969年间获7次美国建筑师协会⼤奖)1949年9⽉:哈普林在旧⾦⼭开设了⾃⼰的公司——劳伦斯·哈普林公司,虽然公司业务重点是市郊花园,但很快就收到关于医院、⼤学、购物中⼼和住宅开发的委托设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