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司家龙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实践

2、理解:三民主义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3、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观点分析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手段出示,再现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运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观点分析重点难点。

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知道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是由于其无法突破自身

的局限性,它不能指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感知孙中山为民主共和奋斗一生的高贵精神和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及课时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突破方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知识比较法,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相结合,板书形成体系化,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掀起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在这一过程中,把先进的理念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一步步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而指导这些实践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看看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能够使中国人民觉醒?

资料

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曾用名:中山樵。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师生互动,解读探究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三民主义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应运而生?(多媒体展示资料)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时局图》和资料,概括总结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和提出过程,让学生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基本观点,并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知道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资料:

1895-1898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学生学生阅读回答后,师归纳:

(1)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均失败。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4)孙中山个人的早期活动。

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问题创设:找出两段材料当中孙中山不同的社会发展观。(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观点概括的能力)

温和的社会改良----激烈的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实现了其人生中的第一次转变2、提出:

(1)1905年,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鞑虏”指满清贵族)

(2)在《民报》的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资料: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善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探究】

孙中山先生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点拨: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内涵

(引导学生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来把握三民主义)

资料

材料一:“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孙中山选集》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选集》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政府的统治,未明确反帝。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未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主张核定地价。(进行简单解释: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地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自然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点拨:正因为其存在局限性,所以在三民主义指导下的实践难以成功,此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探究】

(1)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

民权主义是核心部分,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的。

(2)三民主义中哪一点最有中国特色?

资料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