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五言绝句
- 格式:doc
- 大小:0.59 KB
- 文档页数:2
题峰顶寺夜宿峰顶寺。
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相逢行相逢红尘内。
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
君家阿那边。
高句骊金花折风帽。
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
似鸟海东来。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 明一作看)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渌水曲渌水明秋日。
( 日一作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估客行( 行一作乐)海客乘天风。
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
一去无踪迹。
秋浦歌其三秋浦锦驼鸟。
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
不敢照毛衣。
其四两鬓入秋浦。
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
长短尽成丝。
其五秋浦多白猿。
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
饮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
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
风日似长沙。
其七醉上山公马。
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
泪满黑貂裘。
其八秋浦千重岭。
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
水拂寄生枝。
其九江祖一片石。
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
绿字锦苔生。
十一逻人横鸟道。
( 人一作叉) 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
( 舟一作行) 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水如一匹练。
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
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渌水净素月。
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
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秋浦田舍翁。
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
结□映深竹。
【上四下且】其十七祧波一步地。
( 波一作陂)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
【门中音】低头礼白云。
文- 汉语汉字编辑词条文,wen,从玄从爻。
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故文即为符。
上古之时,符文一体。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尚书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说文》序》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
--《古今通论》(1) 象形。
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古诗清溪半夜闻笛翻译赏析《清溪半夜闻笛》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前言】《清溪半夜闻笛》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2卷第17首。
前两句诗以铺叙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羌笛笛声哀怨、陇头流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
末两句描绘出秋浦冷寒、玉门声肠断的忧愁,凄切之音,余音缭绕,流露出征夫征战之苦、思乡之痛。
【注释】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竹笛。
原出于古羌族,故称《梅花引》,古曲名。
吴溪:指清溪,古属吴。
陇水:即《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陇头歌辞》:“陇头流水,呜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水情:“情”一作“清”。
古代陇州有陇坡(在今陕西陇县),山势高峻,坡上有清水从四面下注。
离家游子行经此地唱出悲歌称《陇头流水歌》。
“寒山”句: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满明月。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李白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
【翻译】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
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
【赏析】“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以铺叙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羌笛笛声哀怨、陇头流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
诗中荒凉壮丽与哀怨婉转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
诗人夜半闻笛声,或许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调,或许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调,但诗人联想到悲愁的身世和处境,从而引发了悲愁之情。
《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可见陇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
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之句,可见这里的“清溪陇水情”乃是断肠之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此处的寒山当在秋浦,而玉关声应该是使人肠断的悲声,因“春风不度玉门关”,亦表达出诗人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
月光、流水、笛声、断肠人便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素。
从此诗可以看出羌笛已经和表现征战之苦、思乡之痛的《从军行》、《度关山》联系起来了,集中表现家国之思、思乡之痛。
李白写阆中的诗
李白写阆中的诗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豪放不羁的风格。
在他的作品中,他经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间仙境,其中阆中古城也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阆中城》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阆中城,天下重,玉塔高耸照云霄。
仙人在此驻马望,天地一沙鸥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古城——阆中城。
诗中称这座城市为“天下重”,说明它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位。
诗中还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玉塔,让人感受到古城的高耸不凡。
最后,诗歌通过“仙人在此驻马望,天地一沙鸥飞”的描写,展现出古城的宁静与祥和。
除了这首诗,李白还有许多关于阆中城的诗歌。
例如,他的《望阆中城》一首诗中这样描述:
望中城,城上高楼起,楼上楼下尽朝晖。
千里红霞连暮色,万里归来看此城。
这首诗中,李白再次展现了他对古城的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千里红霞连暮色,万里归来看此城”的描写,展现出古城的美丽与壮观。
李白写阆中的诗,充满了对古城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他对自然风
光和仙境的向往。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李白的浪漫情怀和文学才华,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言绝句(5首)第一组: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第二组: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八阵图[唐]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三组:1、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五言绝句一、背景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作品涉及广泛的题材,包括咏史、山水田园、抒怀、赞颂等。
在他的众多诗作中,五言绝句是最为著名的形式之一,下面将介绍李白最著名的十首五言绝句。
二、《静夜思》1.床前明月光,2.疑是地上霜。
3.举头望明月,4.低头思故乡。
1. 介绍《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五言绝句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2. 内容分析这首诗的上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描绘了月亮的明亮与洁白,给人一种如同霜雪一般的寒冷感觉。
下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则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心情,通过仰望明月、低头黯然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情感表达《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寥廓的夜空下,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诗人的床前,让他思绪万千,想起了遥远的故乡。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字字珠玑,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三、《将进酒》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2.奔流到海不复回。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4.朝如青丝暮成雪。
1. 介绍《将进酒》是李白“豪放派”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人生态度。
2. 内容分析诗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时间流逝的看透。
而“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奈和不屈的心态。
3. 情感表达《将进酒》抒发了诗人豪爽倜傥的生活态度,对于逝去的时光和无奈的衰老,诗人并不畏惧,而是选择豪饮美酒,坦然面对。
这种乐观积极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李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四、《月下独酌四首之一》1.花间一壶酒,2.独酌无相亲。
3.举杯邀明月,4.对影成三人。
1. 介绍《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是李白的四首诗之一,在描述了一个人在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景。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寂寥自处的享受。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赠汪伦》课文原文及赏析
课文原文: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即将乘舟离去时,朋友汪伦前来送别的场景。
首句“李白乘舟将欲行”,简洁明了地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和背景,即李白准备乘船离开。
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通过“忽闻”二字,展现了汪伦的热情与突然出现的惊喜,他的歌声踏着岸边的泥土,充满了深情与不舍。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桃花潭水的深度,此处的“千尺”并非实指,而是用来强调潭水之深,寓意汪伦的友情深厚无比。
最后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接表达了李白对汪伦深厚友情的感慨,他认为即使是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也比不上汪伦送别他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汪伦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深情谊。
同时,诗中的夸张手法和比喻修辞,使得诗歌富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世间真挚友情的赞美和颂扬。
十大最著名的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精华之一,其简练的形式和优美的韵律使其成为后世诗人模仿的对象。
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五言绝句,以下是十大最著名的五言绝句。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以及对月亮的赞美,被誉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3.《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春天的清晨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鲜活景象和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是孟浩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4.《望庐山瀑布》 - 杜甫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壮丽的瀑布景色,以及人们对自然奇观的赞叹,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5.《山居秋暝》 -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的宁静,被誉为王维晚年作品中的佳作。
6.《绝句三首·其二》 -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以秋天的枫林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是杜牧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7.《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江雪的景色,以及一个老人独自垂钓的情景,表达了对孤独和寂寞的体验,被誉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8.《登高》 - 杜荀鹤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大自然恢弘的景象的赞美,是杜荀鹤的代表作之一。
9.《登黄鹤楼》 -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悲凉景象,以及对流逝岁月的思考,是崔颢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早晨离开白帝城的情景。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是三峡的起点,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城市。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早发白帝城》描述了李白在早晨离开白帝城的情景。
诗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里的“朝辞”意味着早晨告别,而“白帝彩云间”则形象地描绘了白帝城的美景。
白帝城位于长江之滨,四周环绕着云雾缭绕的群山,景色十分壮观。
李白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为了继续他的旅程,他不得不在早晨离开这个地方。
其次,从寓意上来看,《早发白帝城》表达了李白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意味着离别的悲伤和不舍,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则表达了李白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李白虽然离开了白帝城,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充满信心地继续他的旅程。
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使得李白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代表人物。
再次,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早发白帝城》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诗歌才华。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句,将白帝城的美景与彩云相联系,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通过对比千里之遥和一日之程,表现了李白豪迈的气概和超凡的能力。
这些生动的描绘和比喻,使得《早发白帝城》成为了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最后,从历史背景上来看,《早发白帝城》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李白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成为了唐代文化的瑰宝。
《早发白帝城》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早发白帝城》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境和优美诗句的五言绝句。
古诗答友人赠乌纱帽翻译赏析《答友人赠乌纱帽》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前言】《答友人赠乌纱帽》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8卷第6首。
此诗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戴乌纱帽犹胜白头巾、儿子言辞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图,诗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以画面清晰胜,浓墨淡彩,人、物、情浑然一体,写诗人生活细节、小有情致,透露了诗人脱却山人服、试戴乌纱帽时的喜悦心情。
【注释】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
乌纱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
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后民间贵贱皆服。
白接蓠:白接篱,意指白头巾,白帽。
《尔雅》注: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江东取为接篱。
李白《襄阳曲》(二)有“头上白接篱”。
《广韵》:“接篱,白帽也。
”宋程大昌《演繁露》说:“《隋志》:宋、齐之间,天子宴私,着白高帽;士庶以乌;天子在上省,则帽以乌纱,在永福省,则白纱。
隋时以白幍通为庆、吊之服,国子生服白纱巾。
晋人着白接篱,窦苹《酒谱》曰:‘白接篱,巾也。
’南齐桓崇祖守寿春,着白纱帽,肩舆上城。
……郭林宗遇雨垫巾,太子(李)贤注云:周迁《舆服杂事》曰:巾以葛为之,形如幍。
本居士野人所服。
魏武造幍,其巾乃废。
今国子学生服焉,以白纱为之。
……《唐六典》:天子服有白纱帽。
其下服如裙襦袜皆以白。
视朝听讼,燕见宾客,皆以进御。
然其下注云:亦用乌纱。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篱。
”陆游《避暑近村偶题》诗:“红尘冠盖真堪怕,还我平生白接篱。
”山人:李白自谓。
李白奉诏入京之前,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故自称“山人”。
稚子:稚,幼也。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
”此“稚子”指李白爱子伯禽。
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故谓。
【翻译】戴上了乌纱帽,真是比白色接篱好得多。
中国诗词大会中出现的五言绝句
中国诗词大会中出现的五言绝句应该非常多,因为五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唐诗五言绝句的例子:
1.《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鹿柴》 -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宿建德江》 -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终南望余雪》 -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些五言绝句都是唐代诗人创作的经典作品,它们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才情。
1、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江上渔者范仲淹〔宋代〕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所见袁枚〔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鸟鸣涧王维〔唐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行宫元稹〔唐代〕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7、相思王维〔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哥舒歌西鄙人〔唐代〕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10、登乐游原李商隐〔唐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1、八阵图杜甫〔唐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春怨金昌绪〔唐代〕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3、终南望余雪祖咏〔唐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4、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裴迪〔唐代〕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15、玉台体权德舆〔唐代〕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16、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代〕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7、宫词二首·其一张祜〔唐代〕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8、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9、杂诗三首·其二王维〔唐代〕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0、新嫁娘词王建〔唐代〕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1、听弹琴刘长卿〔唐代〕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22、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唐代〕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李白的五言绝句诗20首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5、《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6、《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7、《夏日山中》唐代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8、《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侠客行》唐代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11、《九月十日即事》唐代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12、《夜宿山寺》唐代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代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4、《春思》唐代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5、《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6、《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五言绝句大全100首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暮秋山行》唐·岑参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4、《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李白《杜陵绝句》原文|译文|鉴赏《杜陵绝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李白第二次入长安,遭到奸人进谗,李白通过”杜陵、五陵“景色,感叹自己的政治遭遇,融景于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杜陵绝句》原文唐代:李白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译文及注释注释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为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渭水南岸。
五陵:唐颜师古在《汉书》注文中指出:”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
“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
五陵,后来多指豪门贵族聚居之地,也指豪门贵族。
秋水:秋天的河水,这里指渭河水,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流光:流动的光彩或光线。
译文向南登上杜陵,北望五陵。
落日的映照使得秋水显得格外明亮,太阳余晖在远山中间慢慢消失。
鉴赏这首诗突出了李白创作融情于景的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首句“南登杜陵上”中,“南”字首先点明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指出杜陵的位置位于渭水南岸。
第二句“北望五陵问”把作者从南岸看到的风景刻画出来。
两句一南一北,互作映衬。
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作者的位置,还为下两句所写的事物做了铺垫。
作者站在杜陵上,登高望远,不仅看到了对岸的五陵,还看到了眼前壮阔的渭河,还有远处连绵的群山。
第三句“秋水明落日”中的“秋”字点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
“明”字在这里应该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使动用法,翻译作“使……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秋水的映照,使得落日光线更加明亮。
表面看是写落日的景观,实则含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
单从句面上看,很难理解这层意思,但若结合作者创造此诗时的背景就不难理解。
此诗作于唐天宝二年秋,此时正是诗人第二次入长安。
这次诗人得到皇上的恩宠,待诏翰林,是政治上最风光的一段时期。
这期间,诗人与诸多好友游历山水,沉浸在江山美景和佳茗陈酿之中。
然而由于诗人性格孤傲,不与朝中奸佞之辈同流合污,不久便遭到谗谤。
《怨情》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怨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幽怨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具有浓郁的古典韵味。
诗的前两句“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通过描写美人卷帘、久坐、皱眉的动作和神态,展现出她内心的忧愁和寂寞。
美人卷起珠帘,独坐闺中,眉头深锁,流露出深深的哀怨之情。
这两句诗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了美人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后两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则进一步深化了美人的幽怨之情。
只见她泪痕斑斑,却不知她心中究竟在怨恨谁。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人们可以自行揣测美人的内心世界。
她可能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也可能是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或者是在为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而感到痛苦。
“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是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评价。
李白的诗歌常常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来引发读者的共鸣。
这首《怨情》也不例外,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美人的幽怨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细节描写和烘托的手法。
诗人通过描写美人的动作、神态和环境,如“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泪痕湿”等,以及“但见泪痕湿”这一细节,烘托出美人内心的忧愁和寂寞。
同时,“不知心恨谁”这一问句,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李白的《怨情》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诗歌。
它通过对美人幽怨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悟。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我们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内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白的五言绝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口号
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