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线形设计与交通安全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探究公路路线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发布时间:2021-08-27T17:03:23.26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第11期作者:卢景霖[导读] 通过优化完善公路设计,有利于确保公路施工质量并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卢景霖清远市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00摘要:通过优化完善公路设计,有利于确保公路施工质量并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时,需要设计人员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因素以及施工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有效保障公路路线设计内容更具合理性。
通过完善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并合理运用公路施工技术,提升公路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确保公路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能力以及施工安全性,有利于给人们提供安全出行条件,逐渐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交通安全;路线设计;公路引言:为了逐渐提高公路路线设计水平,需要全面分析交通安全相关影响因素。
公路路线设计内容,对于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
安全问题作为公路设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的问题,通过设计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才能逐渐优化公路路线设计内容,有利于确保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序性,并为之后的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确保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才能逐渐提升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问题。
因此,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对影响交通安全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逐渐完善设计方案,才能使公路项目在国计民生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1分析公路路线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相关因素1.1公路线形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时,应遵循平行设计原则,确保路面的平衡性,避免公路路面出现较大的起伏问题。
然而,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的内容和路面线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情况。
主要原因在于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没有进行实地考查,没有严格的考察区域车流量,没有对路面的承受能力进行充分了解,造成实际情况与预期效果有着很大的差距,没有实际符合施工标准。
浅析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交通工程是公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项有多种工程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工程,对充分展现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减少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交通工程的设置以沿线地形、地物为基础,以路线几何设计为依据,综合考虑交通工程的设置位置,以提高道路使用功能为目标。
公路立体线形的优劣,对驾驶者而言,就是能提供其安全性、快速性及舒适性的程度。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
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它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就是如何使之更趋于合理的问题了。
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公路设计工作必须做好公路立体线形的设计,确保道路安全、舒适、和谐。
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由于道路沿线地形、地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交通工程的设计就必须和公路几何设计结合起来,公路几何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通工程的设置,影响道路营运期的安全。
公路几何设计主要包含: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组合设计以、线形与桥隧的配合设计、线形与沿线设施的配合设计等。
1 平面线形设计我国公路平面线形的使用主要是直线、圆曲线、回旋线,对各种线形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
公路线形设计中需注意的行车安全相关问题城市公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城市公路运行安全的根本性问题。
公路路线选择时应注重线形直标的选取和平、纵线形的合理结合,平面线形必须与地形、地物、景观等环境相协调,保证城市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和线形的连续性,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安全的需要。
公路线形设计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直线过长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及其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20V可以接受,但在景色单调的地点应控制在20V以内。
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和急躁,一超速行驶,对安全不利。
2.同向曲线间直线过短当设计速度不小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6V。
当直线较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直线过短时,甚至会把两个曲线看成一个曲线,形成所谓的“断背曲线”,易造成驾驶员操作失误。
3.反向曲线间直线过短当设计速度不小于60km/h时,反向圆曲线间直线段最小长度应不小于2V。
当反向曲线间直线过短时,超高和加宽过渡可能不能满足,驾驶员操作会过于频繁,不利于驾驶安全。
4.长直线尽头接小半径曲线长直线和长大半径平曲线会导致较高的速度,突然出现小半径平曲线,驾驶员会因来不及减速而发生事故。
尤其是长大下坡的尽头更要注意。
5.短直线接大半径平曲线这样设计线路不均衡,驾驶的舒适性减小,且线形不美观。
6.相邻圆曲线间半径设计不均衡相邻圆曲线大半径与小半径之比大于2或相邻回旋线参数比大于2,这样变化太突然会使驾驶员操作不适应,不利于安全。
7.平曲线长度不够平曲线一般由前后回旋线和中间圆曲线组成。
在每段曲线上驾驶行程应不小于3s;当道路转角小于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
如果平曲线长度过短,驾驶员需急转转向盘,高速行驶下是不安全的,也会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过大,使乘客感到不适应;道路转角很小时,驾驶员会产生半径很小的错觉。
8.长大下坡安全问题长大下坡会导致较高的行驶车速,在长大下坡的尽头不应该设小半径曲线;同时,长大下坡容易导致刹车失灵导致追尾事故等等,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避险车道;在坡顶应设长大下坡的警示标志,提示驾驶员前面是长大下坡;由于驾驶员对“结束”较敏感,可以在下坡路段提示驾驶员长大下坡还有多长,这样能引起驾驶员足够的重视。
公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摘要:公路线形是公路的基本骨架,一旦建成就难以改动,甚至无法改动。
因此,公路线形设计的优良与否事关公路生命,它不仅对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经济以及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容量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沿线影响区内的经济开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从公路线形等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线形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公路线形设计;交通安全1. 引言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与交管部门的严格执法和管理是分不开的。
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预防交通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有半点的懈怠,交通安全的形势依然是严峻的。
如何最大可能的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创建和谐社会,依然是摆在每个交通人面前的艰巨的任务。
国外发展经验证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交通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也是“交通事故大国”,对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来说,分析把握不同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制定和采取相对安全的公路设计策略尤为重要。
2. 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注重线形设计对行车安全最为有效,优良的线形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根本,可直接消除事故诱因。
2.1 线形方面(1)直线直线道路是平面线形的基本要素之一。
国外有资料指出:一次直线的最大长度小于3min行程对交通安全比较有利。
对于高速公路,若以最大允许时速120 km/h计,3min的行程为6km。
据调查,我国平原地区高速公路许多路段的一次直线长度都超过6km,有的长达10km以上。
实践证明,过长的直线段易使驾驶员因景观单调而产生疲劳、打瞌睡,从而造成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错误;容易使驾驶员放松警惕,一旦遇见紧急情况,常因措手不及而肇事;另外,驾驶员在长直线路段容易超速行驶,致使车辆在进入直线路段末段后的曲线部分的速度仍然比较高,容易发生事故。
据统计分析的研究结果,设计时速为100 km/h时,直线长度的上限应控制在1500m~2000m;超过1500 m,直线段上潜在的事故危险程度开始增大;超过2000m 时,危险性将快速上升;直线长度超过3000m时,发生事故的概率随着直线长度的增大,将以远超过线性规律的速度提高.(2)平曲线平曲线与交通事故关系很大,车辆在曲线上行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容易向外侧侧滑和倾翻,降低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度。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摘要】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公路几何设计的原则与标准、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升公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研究可知,合理的公路几何设计对提升交通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提出提升公路交通安全的措施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结论部分指出公路几何设计是提升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未来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数据驱动,对社会的意义是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推动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公路几何设计、交通安全、原则与标准、影响因素、提升措施、案例分析、重要手段、发展趋势、社会意义1. 引言1.1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公路几何设计是指在交通运输规划和设计中,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环境条件,确定路基、路面的几何形状和路面标线等参数,以保证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的设施。
公路几何设计是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升道路功能、改善道路环境、提高路网运输能力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几何设计的合理性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道路的几何设计直接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通过合理设计路线的曲线、坡度、路宽和路面状况等因素,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公路几何设计对于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使道路更加通畅、流畅,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和堵塞现象的发生,提高路网的运输效率。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紧密相关,是建设安全、高效、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改善道路交通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
1.2 研究背景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是交通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公路设计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摘要:公路设计能够发挥对公路建设的指导作用,优质设计可以使公路质量获得充分保证,投入使用后通畅运行。
设计时如果出现问题,便会影响施工进程,将整体施工工期延长,不仅导致投入资金增加,也会使公路出现一定安全隐患。
为保证公路在行车时的性能与安全,就需在设计时提出合理方案。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公路设计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关系引言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交通中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在各大城市中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交通方式,要设置完善、全面的交通设施,保证施工质量,才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文章主要对高速公路设计与交通安全中的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控制进行分析,了解现阶段存在的向题,便于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1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原则1.1系统性公路交通工程不是单一独立的,应保证不同城市交通体系联系稳固、运行稳定,遵循不同城市地区互相协调的原则进行修建,在建设过程中系统性思考该区域整体公路体系建设情况是重点。
在修建公路时,出于安全性进行思考建筑设计方案,基于修建位置的环保工程及卫生管控等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实地调查确定方案,是保证修建的公路交通工程设计安全、科学、合理的关键。
1.2安全性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性是基本原则,需要相关人员全面分析数据信息、科学制定相关条例、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重点把握施工技术,是提升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
2公路设计和交通安全二者之间的关系2.1曲线半径和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结合交通事故具体分布特点展开分析,平曲线路段,尤其半径比较小的位置,交通事故比较频繁发生。
一般情况下,半径大小和交通事故发生率之间为反比关系,半径如果越大,事故实际发生率便会越低。
结合路面具体情况、车辆在行驶时的速度以及交通运输量,设计平曲线时,需关注这3方面内容:首先,设计时,需合理增加曲线半径;其次,长直线段与小半径平曲线连接,交通事故产生的概率小于曲线和小半径平曲线连接;最后,在展开曲线方面的线形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地形变化具体情况,并且计算加宽值与超高时需和交通安全之间相适应2.2曲线长度和交通安全曲线长度和交通安全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曲度相同时,其长度与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率为正比关系。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摘要】公路几何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行车效率。
本文从公路几何设计原则、要素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公路几何设计应符合用户需求,考虑车辆运行速度、曲线半径、坡度等因素,旨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交通安全与公路几何设计密切相关,合理的公路几何设计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最佳实践包括充分考虑人车兼顾、合理规划路段布局等。
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设计,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文章强调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呼吁加强相关管理和监督工作,共同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环境。
【关键词】公路几何设计、交通安全、公路几何设计原则、交通安全关系、公路几何设计影响、最佳实践、道路交通事故、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概述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是公路交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公路几何设计是指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道路的几何形状,包括横断面形状、纵断面形状、曲线半径、坡度等要素,以确保道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公路几何设计直接影响着驾驶员在道路上的视野、操作能力和反应时间,进而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交通安全是指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好的公路几何设计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公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公路几何设计,可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良好的道路几何设计还能够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减少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和驾驶误差,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对公路几何设计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才能在道路交通中确保交通安全并提升交通效率。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不断完善公路几何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以推动道路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
公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
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地位了。
因此,在大力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大程度地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线形设计;交通安全中图分类号:te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概论公路线形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的集合体。
在空间上,它是由长度、高度和宽度共同确定的三维立体线形,如果考虑时间因素,则是与行驶速度密切相关的四维线形。
公路线形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一般很难改变。
这就要求公路设计者特别重视线形设计质量,任何一个不安全的指标,一个不良的组合设计都可能形成交通安全隐患,设计者必须认识到所绘制的每一条线不仅是几何线,更是经济线、能源线、环境线,乃至交通参与者的生命线。
合理、优质的公路线形设计,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交通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
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线形、路面设计、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桥涵构造物等),而公路线形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尤其重要,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
作为一名公路设计者,在日常的公路线形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公路等级及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正确运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车安全、舒适。
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公路线形设计与交通安全
摘要:公路设计不仅是为了顺利开展公路建设, 还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关键。
公路设计除了要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公路的基本功能以及公路建设的经济性外,交通安全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交通的不断发展也造成了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不断增高,为了让这样的状况得到好转,在进行公路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影响公路质量或是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在进行公路的建设的时候更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从而保证公路的质量,从根本出发,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公路线形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目前,我国山区公路安全运营状况不容乐观。
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我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事故死亡率比欧洲发达国家高出10倍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3亿元。
交通事故不但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严重破坏公路的基本服务职能,无法保障国民最基本的出行安全需求,危及交通的正常运转效率。
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而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总体设
计、总体布局的关键,对交通安全事故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合理的公路线形设计,不仅能改善行车舒适性,而且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
2. 1 视距
指的是从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10cm的物体顶点时,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是确保汽车刹车时应当看得见、停得住的必要短距离,它分为三种: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一段质量良好的公路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提供给驾驶人员一个良好的视野和视距,良好的视距是确保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
视距是驾驶员正确判断道路的行车环境、决定驾驶行为并为决定驾驶行为提供有效的操作时间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公路设计的时候,视距的设计主要是根据驾驶员行车的时候注视的位置进行设计的,除此之外,还需要以一个车种的车体为设计的
标准,一般设计都是采用车体低的小客车作为标准。
一般乡村公路行驶最多的车种也是车体较低的小客车, 因此, 在进行视距设计
中目高的确定我们还是以车体低的小客车为标准进行设计的。
总之,路线设计时应确保全线段任何一点的视距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是确保交通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各个设计标准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该路段的公路,并从根
本上保障交通的安全。
2.2平面线形
一般情况下,直线段的事故风险要低于曲线段,特别是潮湿或积雪的曲路段。
平曲线段高于直线段的3 倍,驶出公路的事故率则高出4倍,同时,在曲线段内由路面积水和结冰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许多国内外研究人员建立了曲线设计要素与交通事故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一些与平曲线安全有关的交通、道路几何线形的因素,如半径、长度、交通量、车道和路肩宽度、路侧危险物、停车视距、平曲线内的竖曲线、平曲线间距、至交叉口距离及交通控制设施等。
其中平曲线半径是主要影响因素,但路肩宽度、运行车道宽度以及曲线长度也是重要因素。
对于平曲线半径的大小,国外不同研究人员的结论也不一样。
英国研究人员mcbean(1982)认为曲线半径3300m 时,某些情况下曲线太长,导致曲线内超车,也会带来因超车的事故率明显增加。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从经济、行驶速度角度确定了各级公路的最小半径。
如果按照国外的研究结果,这些规定值中不少都处在事故率较高的范围。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中应尽量取较大的线形指标,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最小半径,特殊情况下不得已采用极限指标时,应做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方面的特殊设计。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b05-2004) 就平曲线半径对事故的影响进行调查与分析,综合分析了几条高速公路事故率与
平曲线半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平曲线半径低于1500m时,曲线半径越小事故率越高。
特别是半径<600m 时,事故率几乎是同类几何线形元素和全路事故率的1.5 倍,当半径<400m 时,事故率大约是其事故率的2 倍。
半径<1500m 的平曲线主要用在山岭重丘区和微丘区的公路上,因此对于高速公路建议应尽量少采用600m半径以下的平曲线,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半径<400m 的平曲线。
但在任何条件下均建议,对于半径<1500m 的平曲线路段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其安全性,措施包括:(1)平纵曲线组合良好;(2)视距满足要求;(3)设置急弯警告标志;(4)验核进出该路段的车速变化等。
我国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极限最小半径和一般最小半径(高速公路)是基于其计算行车速度,但实际上只有大型货车的速度与设计车速相当,其他车型一般运行车速都较计算行车速度高。
因此,在路线线形设计中建议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平曲线半径在2500~4000m时,半径的路段主要做好:纵坡及其长度的分析、平纵组合的分析和进出该大半径平曲线的线形与速度变化分析,确保行车安全。
对于平原区高速公路,一般情况下平曲线半径最小也有2500m 以上。
平原区高速公路的平曲线半径都比较大,通过对不同平曲线半径与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大半径平曲线对事故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根据对车速变化率和对货车的考虑,建议对于车速较高的公路,其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宜减小为0.45m/s2,并相应增加
缓和曲线的长度。
对于极限最小半径,建议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2.3纵断面线形
纵断面线形包括坡度和竖曲线,如果与平曲线配合得当,一般凹形竖曲线具有较少的事故率;凸形竖曲线一般会受视距限制产生安全问题。
因此对于凸形竖曲线视距的研究十分重要。
凸形竖曲线由于受到视距的影响,较陡的坡度可能导致制动失灵等都会产生较高的事故率。
纵断面的线形不仅决定着道路的视距,也决定着汽车动力性能的发挥。
很多的长、大纵坡都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特别是对载重汽车、小功率汽车和超重汽车有很大的影响。
上坡路段会使车速减慢,这样就会妨碍后续到达的一些快速车辆,因此,在上坡路段的超车量可能就比较大。
在纵断面线形中,应该考虑坡度、坡长、竖曲线半径等。
坡度和半径对事故有直接影响,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都会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上坡或下坡)。
2.4平纵组合
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不同线形之间的组合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线形的组合不恰当就会给驾驶员造成错误的视觉效果,从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造成交通事故。
比如,有一段长直线的路段,但突然就设置一个陡坡,驾驶员在长直线路段容易高速驾驶,而设置这样一个陡坡就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是将短直线路段设置到两个同向弯曲的圆曲线之间,这样就容易让驾驶员产生错觉,把短直线当成反向曲线, 从而导致驾驶员错误操作,引起交通事故。
另外,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设置曲线超高值,而它必须与车速、曲线半径、路面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形成力学上的平衡。
在平面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对路基面同时进行加宽。
超高加宽缓和段为直线时,分别根据平曲线半径取用10~25m的情况取用10m长的超高缓和段长。
2.5沿线设施
道路设施是保证车辆安全、快速、经济的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安全防护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等。
交通标志、标线是提供道路交通信息给驾驶员的设施,它可以辅助驾驶员了解道路状况和交通管理情况。
可靠的标志标线是行车安全的保障,属于主动安全设施的范畴。
不合理的设置交通标志,可能导致驾驶员的信息过载或者信息缺失。
视线诱导设施包括线形诱导标,轮廓标,凸面镜等设施,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帮助驾驶员掌握道路的线形和轮廓信息,确保车辆在道路上运行。
合理的设置视线诱导设施是车辆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指南针。
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护栏、防撞墩、缓冲垫、减速设施、避险车道等设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辆驶出路外或者与车辆发生碰撞。
安全防护设施属于被动的安全设施,其本身可能对车辆造成一定的危害,合理的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才能够把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3结语
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平面线形、纵断面、平纵组合对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设计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取较大的线形指标,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最小半径,不得已而采用极限指标时,应做好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方面的特殊设计。
进行纵断面线形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坡度,视觉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纵坡及其坡长,车速等相关指标。
平、纵曲线组合设计时,要注意设计的连续性特征,避免不连续性设计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合理布局不同的设计要素能优化公路线形设计,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及行车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行业标准
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d2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3.《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交通标准化, 孙景宇,2007(z1):3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