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022年高考 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 格式:doc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33
1
[考纲要求]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构造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晶体结构与性质
(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微粒结构、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再研真题]
1.(2021·全国甲卷)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能燃料合成项目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计划。该项目通过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再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2
(1)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单晶硅或多晶硅。Si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单晶硅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SiCl4是生产高纯硅的前驱体,其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SiCl4可发生水解反应,机理如下:
含s、p、d轨道的杂化类型有:①dsp2、②sp3d、③sp3d2,中间体SiCl4(H2O)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填标号)。
(2)CO2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σ键和________个π键。
(3)甲醇的沸点(64.7 ℃)介于水(100 ℃)和甲硫醇(CH3SH,7.6 ℃)之间,其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发明了高选择性的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其组成为ZnO/ZrO2固溶体。四方ZrO2晶胞如右图所示。Zr4+离子在晶胞中的配位数是________,晶胞参数为a pm、a pm、c pm,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g·cm-3(写出表达式)。在ZrO2中掺杂少量ZnO后形成的催化剂,化学式可表示为ZnxZr1-xOy,则y=________(用x表达)。
解析:(1)基态硅原子M层有4个电子,分别填充于3s和3p能级轨道中,则基态硅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单质硅熔、沸点高,硬度大,是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SiCl4的中心原子硅原子周围有4对成键电子对,则Si采取sp3杂化。由中间体SiCl4(H2O)的结构可知,Si原子周围有5对成键电子对,故该杂化轨道含1个s杂化轨道、3个p杂化轨道和1个d杂化轨道,则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sp3d。(2)CO2分子的结构为O===C===O,则1个CO2分子中含2个σ键和2个π键。(3)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1个甲醇分子可形成1个分子间氢键,而1个H2O分子可形成2个分子间氢键,水中氢键比例比甲醇高,故水的沸点比甲醇高,甲硫醇中不存在氢键,其沸点最低。(4)以ZrO2晶胞结构的上面面心的Zr4+为研究对象,将晶体结构向上由1个晶胞延长为2个晶胞,可观察到与该Zr4+距离最近的O2-2 有8个,则Zr4+的配位数为8。该晶胞中含8个O2-2 ,Zr4+个数为8×18 +6×12 =3
4(个),则1个晶胞的质量为4×91+8×16NA g,1个晶胞的体积为a2c×10-30 cm3,则该晶体的密度为4×91+8×16NAa2c×10-30 g·cm-3。该晶体中,Zr为+4价,Zn为+2价,O为-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2x+4×(1-x)-2y=0,解得y=2-x。
答案:(1)3s23p2 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 sp3 ②
(2)2 2 (3)甲醇和水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甲硫醇不能,且水比甲醇的氢键多 (4)8
4×91+8×16NAa2c×10-30 2-x
2.(2021·全国乙卷)过渡金属元素铬(Cr)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基态Cr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轨道处于半充满时体系总能量低,核外电子排布应为[Ar]3d54s1
B.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 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C.电负性比钾高,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比钾大
(2)三价铬离子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2+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__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
(3)[Cr(NH3)3(H2O)2 Cl]2+中配体分子NH3、H2O以及分子PH3的空间结构和相应的键角如下图所示。
PH3中P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NH3的沸点比PH3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的键角小于NH3的,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金属材料中添加AlCr2颗粒,可以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机械性能。AlCr2
具有体心四方结构,如图所示。处于顶角位置的是________原子。设Cr和Al原子半径分别为rCr和rAl,则金属原子空间占有率为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
解析:(1)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时体系总能量低,基态C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4
[Ar]3d54s1,A正确;由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可知,4s轨道的电子也会出现在离核较近的位置,B错误;铬的电负性比钾的大,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比钾的大,C正确。(2)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个原子(离子)独自提供,另一个原子(离子)提供空轨道时,就形成配位键,观察该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该配合物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为N、O、Cl,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3)由题图可知,PH3的中心原子P形成3个σ键电子对和1个孤电子对,则其杂化方式为sp3。NH3、PH3均为分子晶体,但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NH3沸点更高。H2O、NH3均为sp3杂化,其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别为2、1,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因此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4)由题图可知,1个晶胞中所含黑球的个数为8×18 +1=2(个),白球的个数为8×14 +2=4(个),已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lCr2,故黑球代表铝原子,位于顶角和体心,白球代表铬原子,位于棱上和晶胞内。由题给晶胞图可知,该晶胞的体积为a2c,则金属原子空间占有率=晶胞内微粒总体积晶胞体积 ×100%,即2×43πr3Al +4×43πr3Cr
a2c ×100%。
答案:(1)AC (2)N、O、Cl 6 (3)sp3 高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H2O、NH3均为sp3杂化,其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别为2、1,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因此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 (4)铝
2×43πr3Al +4×43πr3Cr
a2c ×100
[考情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大题一般以新材料、新科技成果为素材,考查点从简单的原子结构到抽象的晶胞结构逐渐深入,体现了高考中化学学科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命题方式。从题型上看,题目围绕一定的材料情境,设置十个左右的小问题进行考查,且每年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固定。
(1)命题的重点主要有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等)未成对电子数的判断、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比较、电离能异常变化的原因分析、杂化轨道类型和立体5
构型的判断、晶体类型与化学键、微粒之间作用力类型判断等。
(2)解释、分析型问题是“结构决定性质”突出体现,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化学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对物质熔、沸点的高低、热稳定性、溶解性、键角大小比较、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数、形成双键的难易程度等内容的考查。
(3)晶胞分析与计算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和难点,主要涉及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金刚石型、石墨型、氟化钙型及六棱柱等晶胞中配位数、密度、原子分数坐标、空间利用率、晶胞参数和微粒间距离等计算,其中依据晶体投影图进行的晶胞分析与计算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考点一 电子排布、电离能与电负性
[必备知识]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理”及其表示方法
(1)三个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 在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注意: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举例
电子排布式 Co:1s22s22p63s23p63d74s2
简化表示式 Cu:[Ar]3d104s1
价层电子排布 Fe:3d64s2
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 O:
(3)常见原子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6
原子轨道 电子云轮廓形状 轨道个数
s 球 形 __1__
p 哑铃形 __3__
2.电离能、电负性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电负性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自上而下)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自上而下)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总体上呈增大的趋势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2)特殊情况
同能级的轨道为全满、半满、全空时较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要大,即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题组训练]
类型一 核外电子的排布
1.(1)(2020·全国Ⅰ卷、Ⅱ)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态Fe2+与Fe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2019·全国Ⅱ卷)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2018·全国Ⅱ卷)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形。
(4)(2017·全国Ⅰ卷)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
(5)(2016·全国Ⅱ卷)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
(6)(2016·全国Ⅲ卷)写出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3d24s2) 4∶5
(2)4f5
(4)N 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