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上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16. 四季更替-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来龙去脉,明确四季更替的原因;2.掌握表示时间的方法,了解地球公转、自转的概念;3.了解气候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关注天气的好习惯;4.能够用自己的话正确地陈述天气现象,形象地描绘四季的感受和变化。
二、教学重点1.认识四季和四季变化的原因;2.掌握四季的特征和表示时间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明确地球公转自转的概念;2.学会根据温度、天气、植物等变化判断季节。
四、教学内容1. 学习四季更替的原因1.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阐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地球的倾斜和不同地区的位置。
–通过实验或图像,让学生明确地球的倾斜对季节的影响。
–比较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的温度、阳光照射和白天时长等情况,了解季节的不同。
2. 季节的特征和表示时间的方法1.春季。
–特点: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发芽生长。
–表示时间的方法:2月至4月。
2.夏季。
–特点:天气变得炎热,雷雨频繁。
–表示时间的方法:5月至8月。
3.秋季。
–特点:气温开始下降,植物开始生长,果实成熟。
–表示时间的方法:9月至11月。
4.冬季。
–特点:天气寒冷,阳光照射时间短。
–表示时间的方法:12月至1月。
3. 气候与生活1.天气和生活的关系。
–讲述天气变化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培养关注天气的好习惯。
2.气温和植物的关系。
–比较不同季节的植物生长情况,了解植物对气候的适应和影响。
4. 四季变化的感受和变化1.不同季节的感受和变化。
–让学生形象地描述四季变化的感受和变化,启发学生用多元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教学方法1.教学法。
–结合图像、实物或实验,生动形象地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和特点。
–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力。
2.学情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季节、天气和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和认知。
六、教学评估1.进行学生诊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难点。
《四季更替》修改说明与教学反思
今天和学生共同探讨了四季更替的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学生的表现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他们都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
他们提问的问题都比较的好,基本上没有超出我的预期。
学生也都能够积极的进行猜想,而且他们的猜想都是比较的有意义。
看样子,学生的生活中经验,给他们了好的灵感和想法。
在学生动手汇报的时候,学生能将他们获得的较为准确的获得他们的结论介绍给大家。
而且其他的同学能够认真的去听。
同时我想这节课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学生分配四季更替的原因时,老师指点时要注意一些和结论极为相似的语言不要说。
2.不要做太细致的示范,这样可能使学生的活动给拘束住了。
3.应该设计实验表格,让学生进行记录和总结。
4.学生的分工需要老师进行强调。
5.实验小提示,这个环节给丢失了。
6.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将每个小组的成员职责强调清楚。
7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开发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课件。
8、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可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第一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四季更替》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四季更替》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生活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一、谈话导入:出示四季的图片,观察图片,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哪四个季节?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春天完了是夏……)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也就是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不断循环,四季在不断更替,可以这样理解吗?(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
)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1、师:关于四季更替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2、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会不会能迎刃而解?那我们就来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二)大胆猜测: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三)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
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
第二种: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2、自主解疑解疑一: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四季更替”成因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并学会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乐于和同学交流合作。
3.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层层揭示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关系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呼啦圈、手电筒等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师出示图片)2.小结:四个季节循环往复的出现又叫四季更替。
(二)提出问题关于四季更替这一自然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吗?(三)猜测推断初步猜测一下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四)探究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层次一:体会温度高低变化引起四季景观的不同。
一年四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层次二:体会太阳照射变化引起温度高低的变化。
(1)温度的高低变化与什么有关系呢?(2)用手电筒演示光直射与斜射,体会带来的热量不同。
层次三:探究地球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照射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的现象。
(1)太阳照射的变化又与什么有关系呢?(2)讲解公转。
(3)小游戏:学生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一周。
(4)实验: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探究四季形成原因。
(5)交流总结。
(6)假想探究:地球公转时地轴垂直会发生什么现象。
(四)总结、拓展1.全课总结。
2.拓展。
介绍二十四节气歌: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板书设计:四季更替地球公转太阳照射温度高低四季更替课后评析:优点:1.教学流程比较清晰,指导学生进行了“提出问题——初步猜测——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2.探究活动的要求提的比较明确,指导学生进行定点观察,实验记录表设计的很不错,利于知识的梳理。
青岛版科学六上《四季更替》教学设计16.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万德镇中心小学蒋玉岱 2012.11.13【教材简析】《四季更替》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2.能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发言)(日历表、天气预报、穿上长袖衣服、果园里、春夏——顺序……)师: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下面做一个游戏:观察图片猜季节①出示季节图片。
(夏季)(多媒体课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②出示冬季图片。
(冬季)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③出示春、秋图片。
(生答)师:季节的变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交流(温度的变化)师:一年有几个季节?出现的顺序怎样?(出示春夏秋冬四图课件)首先是春天,然后是……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循环出现,我们就叫四季更替。
师:同学们明白四季更替的意思了吗?(明白)师:关于四季更替,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师: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这个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
(板书课题:四季更替)二、猜测假设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生交流讨论,师巡回指导)生:离太阳远近不同、地球的公转……(生畅谈)师: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主意。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教材简析】《四季更替》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2.能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出示生活现象,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这儿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季)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日历表,看天气预报,看温度,看果园,通过一年四季的顺序,看人们穿得衣服,看一些植物。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你猜猜这些图片分别代表着什么季节好不好?生:夏季。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我们这儿一年有几个季节?(四个)他们出现的顺序怎样?(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字及箭头)师:冬天完了又是什么季节?年复一年,循环出现。
我们就叫四季更替。
(老师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四季更替》)师:关于四季更替,你们有疑问吗?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好不好。
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你知道的知识,回忆一下,在不同的季节,各种事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以同一种事物为例,说说它在不同的季节是怎样变化的)生:植物的生长周期、温度、天的长短,日出时间、正午时分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等。
师:在这些变化中,是不是都因为四季的更替啊。
也就说我们知道了四季的更替原因,就知道答案啦?那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的更替呢?二、猜测假设师:(让学生讨论)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收集一些关于四季更替的资料了。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四季更替》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教学重点: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出示四季图片,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组四季风光图片,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夏日烈日炎炎,夏荷飘香,秋天凉风习习,硕果累累,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循环出现。
我们就叫四季更替。
(老师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四季更替》)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师:提问:你们感觉一年四季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谈话:温度变化的四季更替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按顺序做副板书。
)(二)大胆猜测: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
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二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离太阳近是夏季,离太阳远是冬季)。
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第四种:与太阳的照射有关。
2、梳理猜想。
谈话:大家积极动脑猜想真的是太棒了。
四季更替现象有可能与哪种原因有关呢?我们对大家的观点来逐一分析一下。
(1)讨论四季更替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的观点。
讨论: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那么那一天中就会有几个季节?是这样吗?小结:这个观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冲突了,说明地球的自转不是形成四季更替的关键。
16. 四季更替-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2.掌握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3.了解和掌握各地区春夏秋冬的时令特征;4.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与理解能力。
二. 教学内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3.各地区春夏秋冬的时令特征。
三.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先让学生看一段以时间推进,四季更替的演示视频,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好奇和兴趣。
并通过提问活跃教室氛围,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授(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完成一周的旋转运动,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进行的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基础,如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现象都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而因为我们日常生活贴近地球,很难发现地球公转的变化。
但是在不同的时候地球靠近太阳的部位不同,导致不同季节的出现。
(3)各地区春夏秋冬的时令特征春季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气候逐渐转暖,植物绿色开始弥漫,是植物生长盛期。
夏季整个自然界旺盛生长的高峰阶段。
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气温逐渐降低,树叶渐渐脱落,大地开始冷却。
冬季气温降到最低,植物陆续死亡,动物开始蛰伏过冬。
3. 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判断当前是哪个季节,并描述当季节的特征,以便加深对四季更替的印象。
4. 归纳总结通过活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刚才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一步理解和记忆。
五. 课后作业1.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以及当地季节特征;2.记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并说明两者的区别;3.了解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六. 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各季节的特征,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变化,并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6.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万德镇中心小学蒋玉岱【教材简析】
《四季更替》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
2.能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
【教师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发言)
(日历表、天气预报、穿上长袖衣服、果园里、春夏——顺序……)
师: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下面做一个游戏:观察图片猜季节
①出示季节图片。
(夏季)(多媒体课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
②出示冬季图片。
(冬季)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畅谈)
③出示春、秋图片。
(生答)
师:季节的变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交流(温度的变化)
师:一年有几个季节?出现的顺序怎样?(出示春夏秋冬四图课件)
首先是春天,然后是……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循环出现,我们就叫四季更替。
师:同学们明白四季更替的意思了吗?(明白)
师:关于四季更替,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
师: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这个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
(板书课题:四季更替)
二、猜测假设
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呢?
(生交流讨论,师巡回指导)
生:离太阳远近不同、地球的公转……(生畅谈)
师: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主意。
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下面,我们一起踏上探究的旅程,进行验证,相信同学们很快就会找出真正的答案。
三、实验验证
1.认识地球的公转。
(1)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四季更替与地球围绕太阳转有关,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又叫做地球的公转。
(板书:地球公转)
(2)师: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公转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公转的知识。
下面,老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看完后回答你了解到了哪些地球公转的知识。
(播放地球公转视频)
(生交流,师演示“斜着身子”、认识教室的北方)
师小结:地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地轴指向等。
2.模拟实验。
(1)游戏:指生模拟地球的公转。
师提示:地球仪代表地球、贴桌面沿圆盘轨道移动。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一圈转完了,一年过去了。
就在这一年里,地球上发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师:同学们,揭开奥秘的时刻到来了。
(出示实验名称、器材)
出示实验温馨提示和实验记录表。
(多媒体课件)
师:重点观察1、2、3、4四个点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和北半球相应的季节。
小组长分好工,开始时动手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指生通过展示台汇报实验记录表内容。
①为什么说2号观察点是夏天?(生答)4号观察点为什么是冬天?(生答)
②帮助学生理解直射和斜射。
(出示多媒体课件)
③进一步研究2号观察点和4号观察点,观察光线在地球仪上的直射和斜射。
师:把地球仪放在2号观察点上……,再把地球仪放在4号观察点上……(直射,热量多,温度高。
斜射,热量少,温度低。
)
④区分1、3号观察点。
师:为什么说1号观察点是春天,而3号观察点是秋天?
(生答)
师:放在1号观察点,继续运行是夏季……,3号观察点继续运行是冬季……
(4)修正实验记录表。
(师巡回指导)
(5)欣赏视频、巩固知识。
师: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照射放生了变化,出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
欣赏一段视频,巩固所学的知识。
(出示课件视频2)
师:刚才视频告诉我们: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冬季。
正好是……(生:相反的)。
师:那么,如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垂直的,会不会有四季的更替?(生充分交流:不会,因为……)
四、总结提炼
师: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是很重要的。
(板书:地轴倾斜)师:现在明白四季更替的原因了吧?(明白了)谁来回答一下?
师: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才有了地球的四季更替……
(师生共同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
五、自由活动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四季的美丽图片,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想)
(播放“美丽的四季”配乐图片)
师: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人类的礼物。
大自然好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比如同学们课前提到的为什么……为什么……
师:现在知道你的猜想对不对了吧?谁来起来说?
生:我知道了四季更替与……没有关系,与地球公转有关系。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才有了地球的四季更替。
六、拓展延伸
师:很好,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可真不少,其实关于四季的话题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通过长期观察太阳的照射情况,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节气,并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大家想知道吗?(想)(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齐读)
师:课后查阅一下二十四节气歌中,每个字代表那个节气,表示什么意思,好吗?
师:下课!
板书设计:
16、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