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术后水化治疗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28
目录论文任务书 (2)论文开题报告 (11)答辩资格审查表 (14)论文原创申报书 (15)论文 (16)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任务书题目:学院: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临床医学班级: 2010级学号:姓名: XXX起讫日期: 2012.7.5-11.10 指导教师:职称:教研室主任:审核日期: 2012.11.2说明1.毕业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教研室审定,下达到学生。
2.进度表分前、中、后三期由学生填写,每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论文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3周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绩的主要容之一。
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不同水化护理方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学院: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临床医学班级:学号:姓名: XXX指导教师:审核日期: 2012.7.30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在行冠状动脉诊疗术合并肾脏功能轻度异常的患者中,使用造影剂进行治疗或检查时,如能在检查或治疗前后通过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加强水分的摄入,能够减轻造影剂对肾脏功能的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目前,造影剂的趋势是由离子型向非离子型过渡,虽然非离子造影剂对肾功能正常患者有较小损害,但如合并有高龄、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大剂量造影剂等危险因素,则肾功能损害明显增加[1,2,3]。
在预防造影剂肾损害方面,水化是一项重要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容研究:不同水化护理方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四、本课题研究方法综述参考文献对不同水化护理方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1、研究目标:探讨两种水化护理方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冠脉造影的护理要点
1.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药物过敏情况等。
在手术前,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的目的、过程、可能的不适感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
2. 术中监护,冠脉造影是一项需要严格监护的手术,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冠脉造影护理的重点。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在恢复室接受监护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伤口情况、出血情况等,及时处理并发症,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 术后宣教,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术后护理宣教,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5. 心理护理,冠脉造影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刺激的治疗
手术,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总的来说,冠脉造影手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术后宣教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
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1.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需要缓慢地进行水化治疗, 通常采用等渗盐水或糖水。
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水化治疗, 通常见于应用CT造影剂、抗肿瘤药物时, 而水化速度需要保持在1ml/(kg·h), 药物剂量较小, 并且应用药物前3小时, 需要开始进行5%糖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输液。
同时, 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后3小时进行水化治疗时, 可以饮水, 但需避免一次饮水过多。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若水的负荷增加, 还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心功能较差等问题。
2.水化治疗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中的观察与护理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使用的造影剂均采用等渗的碘克沙醇(威视派克), 以保护患者肾功能。
用量在80-400ml。
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前8-12小时, 给予静滴0.9%生理盐水, 滴速按1ml/h/kg, 术后常规补液治疗后继续水化治疗, 持续至术后12小时。
术前及术后观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指标。
1.3临床护理1.3.1 介入术前评估危险因素: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对患者做好详细的评估工作。
患者伴糖尿病、高血压、蛋白尿、心力衰竭、原有肾功能不全、脱水、老年等心血管病人视为造影剂肾病的高危人群。
术前严格筛查。
对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选用等渗的造影剂碘克沙醇。
1.3.2 介入术前的水化治疗:在介入手术当日晨6时, 予患者静滴0.9%生理盐水, 纠正脱水, 增加肾脏的灌注。
水化速度不宜过快, 根据心功能和尿量情况来调节滴速。
1.3.3介入术后的水化治疗:向患者讲明饮水的重要性, 在无不适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饮水。
造影剂均在3小时内排出大部分代谢产物, 故术后3小时内饮水量以造影剂用量为指导。
有报道指出[3]:造影剂用量100ml 以内饮水1000ml, 造影剂用量101-200ml饮水1500ml。
24小时内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对术后3小时饮水有明确规定, 但对单位时间饮水量不作规定, 饮水间隔时间个体化, 建议少量多次饮水, 凸显人性化护理。
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水化治疗及护理方法摘要: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术虽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但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比单纯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更高,其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亦要比无糖尿病者高。
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也较正常人差,易渗血、出血,出现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肾衰等。
若患者术后血控制血糖不佳,导致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迅速升高,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冠心病;介入治疗近年来,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在逐渐被充分认识,对这些患者的处理已基于循证治疗原则,同时考虑改善代谢的方法。
有调查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普遍缺乏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
很多患者认为做了介入治疗就等于治好了冠心病,知识缺乏及错误认知均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积极性。
对介入患者实施全程跟踪式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各种方式与患者保持联系,确保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和重复性,指导其正确服药、坚持锻炼、饮食调理、血糖监测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定期复查及自我病情监测等,能增加患者信心,充分调动其内在积极因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利于督促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血糖及各种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复发,减少再狭窄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水化治疗造影剂肾病是排除了其他肾脏损害因素的使用造影剂后2~3d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随着心血管造影技术及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CIN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已成为当前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常见病因。
水化治疗是使用最早、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有效降低CIN发生率的方法。
经口水化治疗(即饮水)因其简单、有效和不良反应少逐渐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水化治疗方法。
而静脉补液一般被认为是预防CIN的经典手段,造影前水化治疗可纠正亚临床脱水,造影后水化治疗可促使肾脏内血管扩张,通过增加尿量,防止肾小管内结晶形成,从而减少造影剂毒性,降低CIN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