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机出线CT试验报告

发电机出线CT试验报告

发电机出线CT试验报告

发电机实验报告

发电机实验报告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期,电气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产生了电力工业这一新兴产业。而发电机作为电力工业的核心设备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直流电发生器,深入了解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 铁芯、绕线、电池、电筒电池、电线、电容器、导轨、磁钢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铁芯通过磨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并在铁芯的两端铺上小木块,以便固定在支架上;将绕线绕在铁芯上,绕线的圈数要求较多,以提高磁通量的大小。 2. 安装电容器:将电容器安装在支架上,并接上导线,接入电路。 3. 绕制定子:将铁芯绕制好后,开始绕制定子。做定子时,用带有坑槽的圆木沿着定子绕制,使绕线逐渐平缓地围绕在定子上,直到绕完所需的圈数。然后将定子插入铁芯内。 4. 安装电池和电筒电池:将电池和电筒电池放在相应位置上,并连接电路并接入电容器。 5. 安装磁钢:将磁钢安装在电池的负极和定子旁的支架上,使磁极的方向和定子相对应。 6. 调整电路并开始实验:将电路调整好后,开始旋转定子,观察电表显示电流是否正常,并测试输出的电压大小和频率。根据观察结果,可以进一步调整电路,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制作的简单直流电发生器可以正常工作,并输出一定

大小的电流和电压。通过观察和测试,我们了解了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并深入了解了电路的调整和操作技巧。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发电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深入了解了电路调整和操作技巧,并对电气工业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发电机试验措施(含PT、CT及封母耐压)

内部受控文件 甘肃连城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3发电机试验措施(含PT、CT及封母耐压)工程编号: GTPE-DQ- 甘肃火电公司连城项目部

甘肃火电工程公司连城项目部 #3机发电机试验措施(含PT、CT及封母耐压)GTPE-DQ-工程名称:#3发电机试验措施(含PT、CT及封母耐压)施工部门:电气工区调试班 编写:日期: 工区专工:日期: 工程部:日期: 安全管理部:日期: 总工:日期: 2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设备概况 (4) 3、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5) 4、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5) 5、作业所需的工机具及仪器、仪表的规格和准确度 (5) 6、作业、方法、内容及工作标准............................ . (6) 7、见证点的设立 (11) 8、作业活动中人员的职责、权限 (11) 9、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11) 10、作业的安全措施 (12) 2

1、编制依据: 2

2、设备概况 2.1发电机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QFSN-300-2 额定功率:300MW 额定电压:20KV 额定电流:10190A 额定转速:3000r/min 频率:50Hz 相数:3相定子绕组接线方式:YY 励磁电压:365V 励磁电流:2642A 功率因数:0.85 冷却方式:水氢氢 短路比:≥0.5(保证值)瞬变电抗:< 0.35(保证值) 绝缘等级:B级(F级)制造厂: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2

2.2电流互感器 2.2.1发电机侧电流互感器 型号:LRZB1-20 额定变比:15000/5A 等级:0.2/0.5/5P20 数量:24只 2.2.2励磁变侧电流互感器 额定变比:高压侧400/5 、低压侧200/5 数量:6只 2.3电压互感器 型号:JDZJ-20 额定电压:(20/√3)/(0.1/√3) /(0.1/√3) KV 数量:9只2.4封闭母线试验 额定电压:20KV 额定电流:1600A 2.5发电机PT柜避雷器 型号:Y2.5W-25.4氧化锌避雷器数量 3只 2.6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GN2-20/400 频率:50Hz 接地电阻:R=0.51Ω抽头R=0.340Ω 额定容量:30KVA 额定功率:30W 2

10KV CT试验报告

主变 一、铭牌 出厂时间:2003/9 制造厂:大连第一互感器厂 三、极性 减极性,P1和1S1、2S1为同极性端。 四、励磁特性: 五、绝缘电阻测量及交流耐压试验: T15-A 0.5级电流表#0379;交流试验变压器。 七、判断依据:“GB50150-91”

发电机 一、铭牌 出厂时间:2003/9 制造厂:大连第一互感器厂 三、极性 减极性,P1和1S1、2S1为同极性端。 四、励磁特性: 五、绝缘电阻测量及交流耐压试验: T15-A 0.5级电流表#0379;交流试验变压器。 七、判断依据:“GB50150-91”

一、铭牌 制造厂:大连第一互感器厂出厂时间:2003/9 二、电流比的测量:日期:2003年12月3日温度:10℃湿度:50% 三、极性 减极性,P1和1S1、2S1为同极性端。 四、励磁特性: 五、绝缘电阻测量及交流耐压试验: 六、使用仪器:ZC11D-10型2500V摇表#10-0292;T69型电流表0.5级#070005; T15-A 0.5级电流表#0379;交流试验变压器。 七、判断依据:“GB50150-91” 八、结论:合格

一、铭牌 制造厂:大连第一互感器厂出厂时间:2003/9 二、电流比的测量:日期:2003年12月3日温度:10℃湿度:50% 三、极性 减极性,P1和1S1、2S1为同极性端。 四、励磁特性: 五、绝缘电阻测量及交流耐压试验: 六、使用仪器:ZC11D-10型2500V摇表#10-0292;T69型电流表0.5级#070005; T15-A 0.5级电流表#0379;交流试验变压器。 七、判断依据:“GB50150-91” 八、结论:合格

发电机试验报告

发电机试验报告发电机试验报告 设备名称:#1发电机 试验性质:检修试验 日期:2009年08月22日 铭牌:型号WX21Z-073L 额定功率:135MW 额定电压:V 额定电流:LT 6645A 1408A 233V 转子电流:0.85 转子电压:额定功率因数 额定转速:3000转/分 接线方式:Y 相数:3相 出厂编号:2006.09 出厂时间:产品技术条件F 绝缘等级:制造厂家___

1、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测量:(单位:GΩ) 使用仪器:TE3672绝缘电阻测试仪 相别。耐压前。耐压后 R。60.R。60 A。1.8.B。1.8 C。1.8 2、直流电阻;(单位;mΩ) 使用仪器:流电阻测试仪 相别。阻值。相间误差 A。1.049.0.57% B。1.052 C。1.055 3、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单位:μA) 使用仪器:TEZC40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相别。10kv(60S)。14kv(60S)。20kv(60S)。27 kv (60S) A。581.748.B。571 C。671.248

4、交流耐压: 使用仪器:TEZC40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相别。试验电压(KV)。持续时间(S)。低压电流(A)。电感电流(m A)。高压电流(m A)。结论A。20.60.-。-。-。合格 B。20.60.-。-。-。合格 C。20.60.-。-。-。合格 5、转子绕组绝缘电阻; 测量部位:绕组----轴 绝缘电阻值:500MΩ 6、转子绕组直流电阻;(mΩ) 使用仪器:DY30--1绝缘电阻测试仪 测量部位:转子绕组 原始电阻值(75℃):1.539 电阻值(75℃):1.514 与初始值误差:1.65% 结论:合格

柴油发电机检测报告

柴油发电机检测报告 一、引言 柴油发电机是现代工业、建筑和农村电力供应的重要设备之一。为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是十分必要的。本报告旨在对柴油发电机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机械 性能测试、燃油系统检测、冷却系统检测、电气系统检测等方面的 内容。 二、外观检查 在外观检查中,我们对柴油发电机进行了详细的检验。发电机 机壳无明显损坏,表面清洁整齐,线路布局合理。机器表面无明显 腐蚀、锈蚀或漏水痕迹。电池连接器紧固可靠,机器配件齐全,并 符合相关标准。 三、机械性能测试 在机械性能测试过程中,我们对柴油发电机进行了负载测试和 运行稳定性测试。根据标准测试要求,负载测试在满载、半载和无 载工况下进行,并记录对应的输出功率和电流。运行稳定性测试主

要包括发电机的起动性能、运行噪音和振动等方面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柴油发电机在测试过程中表现良好,机械性能正常,无异常情况。 四、燃油系统检测 燃油系统是柴油发电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检测可以保证柴油正常供给,提高燃烧效率。我们对柴油发电机的燃油泵、喷油器和油路进行了细致检查。经过试验和分析,燃油泵输出压力正常,喷油器喷油均匀,油路无堵塞现象。检测结果表明燃油系统工作正常,保证了柴油发电机的正常燃烧。 五、冷却系统检测 冷却系统是柴油发电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证发电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不过热。我们对柴油发电机的冷却液进行了化学成分和温度检测。结果显示冷却液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温度稳定在正常范围。冷却系统正常工作,保证了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电气系统检测

电气系统是柴油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柴油发电机的 电气系统进行了细致检查。主要检查了发电机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并记录了实际测量值。检测结果显示,发电机的 电气系统工作正常,参数稳定可靠。 七、综合评价与建议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本次柴油发电机检测表明其机械性能、燃 油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气系统工作均正常,达到预期的工作指标。 但鉴于设备运行已有一段时间,建议对柴油发电机进行定期的维护 和保养,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八、结论 本报告对柴油发电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发电 机的外观、机械性能、燃油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气系统等工作正常。然而,由于设备使用寿命的增加,建议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 保柴油发电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同步发电机及调相机试验方法

发电机及调相机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发电机及调相机的静态试验方法 一.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各项绕组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2 ※吸收比:对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1.3;对环氧粉云母绝缘≥1.6; 1.工具选择 2500V兆欧表 2.步骤 ⑴断开发电机出口电源开关; ⑵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所示; ⑶解开中性点接线; ⑷分别摇测出线侧U1、V1、W1对地绝缘电阻: 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⑸分别摇测出线侧U1对V1W1、V1对U1W1、W1对U1V1的地绝缘电阻: 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⑹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 二.测量转子绕组和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 1.转子绕组 ※测量前将发电机大轴处的接地电刷提起(电刷离开大轴); ※转子绕组、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0.5MΩ; ※水内冷转子绕组选择500V的兆欧表或其它仪器,绝缘电阻≥0.5MΩ; ※当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已符合启动要求,而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0.2MΩ时,可以投运; ※转子绕组额定电压>200V时,选择2500V兆欧表;≤200V时,选择1000V兆欧表。

2.励磁回路 ※将回路中的电子元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路。 三.测量轴承座的绝缘电阻 ※选择500V的兆欧表,测量值≥0.5 MΩ; ※分别测量轴承座与薄铁板、薄铁板与基础台板、轴承座与基础台板之间的绝缘电阻。 四.测量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灭磁电阻的直流电阻 ※测量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应在冷态下进行,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温度之差在±3℃内; ※测量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数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换算至同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其差值≤2%。 ※测量灭磁电阻数值与铭牌数值比较,其差值≤10%。 1.电流、电压表法 ※ mV表的连线不应超过该表规定的电阻值,且应接于靠近触头侧 2.平衡电桥法(电桥用法见《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P320 ※测量时,电压引线尽量靠近触头侧;电流引线在电压线外侧,宜分开不宜重叠 ※直流双臂电桥法:1~10-5Ω及以下 ※单臂电桥法:1~106Ω

发电机的检测报告

发电机的检测报告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发电机进行检测的详细报告。发电机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可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了确保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并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定期进行检测非常重要。通过本次检测,我们将对发电机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2. 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发电机的性能、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故障。通 过综合评估发电机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确定任何维修和维护工作的需求,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持续性。 3. 检测方法 在本次检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评估: •目测检查:通过对发电机的外观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外部部件、线缆接头等,以确定是否存在任何物理损坏或松动的问题。 •功能测试:对发电机的各种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启动、运行负载、自动切换等,以确定其功能是否正常。 •电气测试:通过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进行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的测试,以评估发电机的性能。 •振动测试:使用振动传感器对发电机的振动进行监测和分析,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振动。 4. 检测结果 根据我们的检测,以下是对发电机各个方面的评估和分析结果: 4.1 外观检查 发电机的外观整体良好,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物理损坏或松动的问题。发电机 的外壳干净,并且表面没有腐蚀迹象。 4.2 功能测试 在功能测试中,发电机成功启动,并能够以标称负载运行。自动切换机制也正 常工作,当电网供电中断时,发电机能够自动启动并提供电力。

4.3 电气测试 通过电气测试,我们测量了发电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测量结果表明,发电机在标称负载下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并且功率因数在正常范围内。 4.4 振动测试 通过振动测试,我们监测了发电机的振动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发电机的振动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振动。 5. 结论 根据本次检测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发电机的外观良好,没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松动的问题。 •发电机的功能正常,能够成功启动并以标称负载运行。 •发电机的电气性能稳定,能够提供所需的电流和电压。 •发电机的振动水平正常,没有任何异常振动。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建议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确保发电机的可靠性和持续性。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 6. 建议 基于发电机检测的结果,我们提供以下建议: •进行定期的外观检查,确保发电机外壳无损并保持清洁。 •定期进行功能测试,以确保发电机正常工作并能够自动切换。 •定期进行电气测试,以监测发电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 •定期进行振动测试,以确保发电机无异常振动。 以上建议将有助于保持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避免潜在的故障。 结束语 通过本次发电机的检测,我们对其性能和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这将有助于确保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并为维修和维护工作提供指导。

完整版同步发电机试验报告

完整版同步发电机试验报告 1.引言 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保证电网的安 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试验旨在对同步发电机进行全面测试,评估 其性能和运行状态。本报告将详细描述试验的目的、试验设备、试验原理、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和结论。 2.试验设备 本次试验使用的同步发电机主要包括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和监测设备。发电机组由发电机和发动机组成,励磁系统用于调节发电机的电磁激励。 监测设备包括电气参数监测仪、转子温度计和振动传感器等。 3.试验原理 同步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运行稳定性和发电效率直接影响 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和能源利用。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励磁电流、转子温度和负荷变化等。试验原理主要包括发电机的 励磁特性测试、转速控制测试和负荷调整测试。 4.试验步骤 4.1励磁特性测试:通过改变励磁电流,记录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励 磁电流之间的关系。 4.2转速控制测试:通过调整发电机组的转速,记录发电机的输出频 率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4.3负荷调整测试:改变发电机组的负荷,在不同负荷下记录发电机 的输出电压和频率,评估其负荷适应性和稳定性。

5.试验结果 5.1励磁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励磁电流范围内,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基本稳定,满足电网的要求。 5.2转速控制测试结果显示,发电机的输出频率与转速呈线性关系,在额定速度附近频率稳定。 5.3负荷调整测试结果表明,发电机组能够在不同负荷下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保持稳定运行。 6.结论 本次同步发电机试验结果显示,发电机具有较好的励磁特性、转速控制和负荷调整能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频率和稳定性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但仍需要定期进行运行状态监测和维护,确保其可靠稳定地工作。 7.建议 在今后的同步发电机试验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试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流程,提高试验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对试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此外,可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试验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发电机试验报告范文

发电机试验报告范文 一、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旨在评估发电机的性能表现,包括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效率、电压稳定性等方面。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对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 和改进,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稳定性。 二、试验装置 1.发电机:本次试验使用的发电机为型号为XG-1000的柴油发电机组。 2.负载器:负载器用于给发电机提供电能负载,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3.电压表:用于测量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4.电流表:用于测量发电机的输出电流。 5.功率仪:用于测量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6.温度计:用于测量发电机的温度。 三、试验步骤 1.将发电机组连接至负载器,并确保负载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启动发电机组,并待其运行稳定。 3.通过电压表测量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记录数据。 4.通过电流表测量发电机的输出电流,记录数据。 5.通过功率仪测量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记录数据。 6.通过温度计测量发电机组的温度,记录数据。

7.结束试验,关闭发电机组。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 1.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20V。 2.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为10A。 3.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2200W。 4.发电机组的温度为60℃。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符合设定值,说明发电机的电压稳定性良好。 2.发电机组的输出电流稳定,符合负载器的工作需求。 3.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达到了设计值,符合预期。 4.发电机组的温度较高,可能存在散热不良的问题。 五、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发电机的电压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负载器的使用需求。 2.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较高的发电能力。 3.发电机组的散热效果有待改进,以提高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和寿命。 六、改进建议 鉴于本次试验中发电机组的温度较高,建议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发电机的实验报告

发电机的实验报告 发电机的实验报告 引言: 发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本次 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发电机模型,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铜线、磁铁、铁芯、电池、导线、电阻器等。 2. 实验方法:首先,将铁芯包裹在铜线上,形成一个线圈。然后,将磁铁放置 在线圈附近,并连接线圈的两端到电阻器上,再将电阻器连接到电池上。最后,转动磁铁,观察线圈中是否产生电流。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磁铁旋转时,线圈中确实产生了电流。这是由于磁铁的旋 转改变了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从而导致了线圈中的电荷运动,产生了电流。这 个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进一步观察发现,当磁铁旋转的速度增加时,线圈中的电流也随之增加。这是 因为磁铁旋转的速度越快,改变的磁场越大,导致的电磁感应效应也就越强。 这说明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与磁场的变化速度成正比。 同时,我们还发现,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会随着磁铁旋转的方向而改变。这是由 于电磁感应的法则,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根据该定律,当磁场的变化方向 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相反时,会产生一个反向电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 们需要确保磁铁旋转的方向与我们需要的电流方向一致。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当线圈中的电流通过电阻器时,电阻器会发热。这是因

为电流通过电阻器时会产生电阻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发电机时,我们需要考虑电阻器的功率耗散和散热问题,以充分利用电能。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输出电流与磁场变化速度成正比。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发电机的电流方向与磁场变化方向相关,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电阻器的功率耗散和散热问题。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发电机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和供电领域,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CT实验报告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摘要:利用已经掌握的γ射线衰减原理以及γ射线测厚仪原理,了解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本实验能够对铜块进行测量;同时了解工业CT 机的基本结构以及组成部分。 关键字:CT γ射线 计算机断层成像 图像重建 引言 自七十年代初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面世以来,成像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设备不断。以医学成像为例,以实现了三大飞跃,即脏器清晰图像的获得,把生化病理研究推向分子结构的水平和直接提供有关成像组织的化学成分的信息,步入了断层显像的新时代。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分布情况显示出来的一种实验方法,都是利用计算机图像重建的方法来得到物体内部信息。 人们对射线成像的最早认识是从X 光机开始的。医用X 光机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利用X 射线的物理性能和物理效应,来对人体器官组织进行检查。由于普通X 光机只能把人体内部形态投影在二维平面上,因此会引起成像器官和骨骼的前后重叠,造成影像模糊。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英国ENI 公司的工程师好恩斯非得(G..N.Hounsfield )运用了美国物理学家马克(Cormack )于1963年发表图像重建数学建模,推出了第一台X 射线计算机断层图像重建技术(X-CT )装置,并1977年9月在英国Ackinson Morleg 医院投入运用。1979年该技术的发明者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X-CT 的出现时X 射线成像技术的一个重大的突破。经过多代的发展,CT 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除了在医学上。在线实时无损检测工业CT 的中也有广泛的应用。[1] 1 CT 的成像原理 1.1 概述 窄束γ射线在穿过物质时,由于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这三种效应,其强度就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γ射线的吸收。γ射线强度随物质厚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即 x Nx e I e I I r μσ--==00 其中,I 0、I 分别是穿过物质前、后的γ射线强度,x 是γ射线穿过的物质的厚

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报告

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报告 电流互感器(CT)用于测量高压、大电网中的电流,并将测出的电流值转换成符合测 量仪器要求的二次电流信号输出。因为CT与主线路没有电气直接接触,所以CT的交流安 全性能非常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为确保CT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交接试验。本文对某电力系统中的CT交接试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总结了试验结果。 一、试验准备工作 1. 准备设备和器材:交接试验箱、多用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负载箱等。 2. 试验方案确定:根据CT的技术参数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电流、试验电压、试验频率等。 3. 试验环境准备:试验室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试验室内无异物和杂音。 4. CT准备:检查CT的接线情况,保证接线正确和良好的接触;清除CT二次侧接头、绝缘支撑等的灰尘和污垢。 5. 安全措施:对试验设备进行安全绝缘处理;按照交流安全规程进行试验。 二、试验步骤 2. 通过多用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工具对CT进行测试,测出CT的电流比、零序电流、关断电流、耐压试验电压等参数,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3. 在试验箱接入负载箱,对CT进行负载试验,包括试验开始时和试验结束时的电流 变化以及短路和故障情况的测试和记录。 4. 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改善和调整方案。 三、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CT的电流比贴合性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2. CT的零序电流较小,证明CT的绝缘性能好; 3. CT的开断电流和耐压试验电压的合格率较高,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4. CT在负载试验时出现了短路情况,需要检查负载箱的连接线路和电路故障。

CT实验实验报告

CT实验教学实验报告 物理071 冯才杰 07180120 摘要:通过实验,是我掌握CT成像实验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CT和医用CT的基本区别,了解数字化图像处理的方法,熟悉闪烁探测器和数据获取系统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熟悉(计算机)多道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CT、计算机 引言:CT技术自从本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由于其在物质探测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医疗、工业、军事、地质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的不断发生,爆炸物检测领域正在成为CT技术应用的一片新天地。在这个特殊的市场中,CT技术不仅得到了应用,而且有了新的技术创新动力和市场驱动源泉。国际上已有该类产品问世并投入实际运行,相关的政府机构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认证标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爆炸物检测领域的市场背景。 正文: 实验过程: 1.打开计算机,初始化系统软件。 2.调整样品的初始位置,手动调整水平和垂直方向。 3.双击CT图标,启动CT程序。 4.单击“初始化设置”键,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输入初始化参数(典型实验参数可设置 如下:平移扫描总长50mm,平移扫描步长1mm,旋转扫描步长6度,垂直扫描总长8mm,垂直扫描步长4mm,扫描时间为20*(1/10)=2秒,旋转步进电机细分数是10,而平移步进电机的细分数为40,注意:步进电机的细分数是按照机械设备上盒子中的驱动器设置来调节的,最好由老师来确定,学生不需调节),在设置扫描时间和层数(垂直扫描总长/垂直扫描步长)时可参考在对话框右下角显示的时间。 单击“确定”按钮进行初始化。 5.选择菜单项里的“设置”项,单击“平移电机前进”,使平移步进电机移到初始位 置(移到最靠近实验者的方向,直到碰到行程开关自动停止),鼠标单击“电机停止”确认步进电机停止。 6.打开控制机箱电源。 7.单击“开始采集”键,弹出采集对话框,在对话框里输入正确的信息,按“确定” 键进行采集。 8.采集完一层保存数据。 9.单击“图像重建”按钮,弹出一个询问用户是否用本系统的图像重建模块的对话框, 选择“是”进入图像重建。

发电机检验报告内容

发电机检验报告内容 1. 检验背景 本次发电机检验是为了保障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对发电机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性能要求。 2. 检验目的 本次检验的主要目的包括: - 检验发电机的绝缘电阻、绝缘电压和绝缘介质的质量,确保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 - 检验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确保其在正常负载下的性能稳定性; - 检验发电机的机械运行状态,包括转速、噪音和振动等指标,确保其机械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 3. 检验内容 本次检验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3.1 绝缘电阻检验 通过使用专用的万用表,对发电机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设定合适的测量电压和时间,检验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3.2 绝缘电压检验 通过使用高压测试仪,对发电机的绝缘电压进行测试。根据不同的发电机额定电压和绝缘等级,设定合适的测试参数,测试发电机在高压下的绝缘强度和性能是否合格。 3.3 绝缘介质质量检验 通过对发电机的绝缘介质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破损情况、老化程度等指标。使用相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绝缘介质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3.4 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检验 通过使用数字万用表和频率计,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进行测试。测试时需要将发电机连接到负载模拟器或实际负载上,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输出情况,确保输出参数的稳定性和正常性。 3.5 机械运行状态检验 通过使用转速计、噪音计和振动仪等设备,对发电机的机械运行状态进行检验。包括转速是否正常、噪音是否超标、振动是否异常等。通过对机械部件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发电机的正常运转。 4. 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本次检验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测量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主要仪器

发电机运行过程中测量CT二次回路接地分析

发电机运行过程中测量CT二次回路接地 分析 摘要:近年来火电厂陆续发生了几起由发电机二次回路表计参数异常,造成 火电机组跳机;或人为误判断导致非计划停机事故。一方面影响发电厂发电连续 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会进一步会造成环保指标超标,甚至导致电厂发电设备损坏,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异常;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接地点 0 引言 某电厂#6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发电机定子电流三相不平衡,负荷 296MW,定子电流A、B、C三相分别为8.59KA、4.69KA、8.67KA,负序电流956A,查看发变组保护负序电流参数显示正常,因此初步分析为发电机表计CT回路出 现异常。 1 发电机运行测量CT二次回路异常现象 某电厂#6发电机组采用哈尔滨电机厂生产水氢氢300MW发电机[1],型号:QFSN-300-2,服役24年,2019年10月8日发现发电机有功负荷从150MW到 300MW加负荷过程中,发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逐渐增大,有功增加到296MW,DCS 显示发电机三相电流分别为8.59KA、4.69KA、8.67KA;负序电流956A。查看发 变组保护各参数显示正常。发电机有功负荷从300MW到150MW减负荷过程中,发 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逐渐减小;有功减到150MW,DCS显示发电机三相电流分别 为4.6KA、4.59KA、4.62KA;负序电流99A。运行参数趋于正常。 发电机运行状态低负荷时,定子电流、负序电流参数正常,高负荷 时定子电流、负序电流出现异常。异常现象出现必定与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有关。 2 发电机运行测量CT二次回路接地判断

发电机中性点有四组CT分别为:保护两组、备用、测量一组。从发电机运行状态可以看出,发电机定子B相电流、负序电流表,且能同时增大或减小,也不可能同时出现问题。因此排除测量表计问题。图1为发电机测量CT二次回路负荷接线示意图。 图1 发电机测量CT二次回路负荷接线示意图 怀疑负序电流变送器线性异常,更换发电机B相负序电流变送器后,异常现象并未消除。采用短接PMU、AVC装置二次电流量,异常现象依然如此。用钳形电流表测量发电机定子A、B、C三相二次电流存在不平衡,且中线有电流。说明发电机测量CT B相二次回路有接地现象。 如何判断接地点,区分是测量CT二次负荷接地或测量CT二次回路接地。从端子排将发电机测量CT B相负荷PMU、AVC、定子电流B相变送器、负序电流变送器短接[2],用钳形表测量B相电流值仍然偏小。说明负荷侧未有接地。判定发电机测量CT B相二次回路有接地。发电机测量CT出线端子箱将B相短接,测量B相电流小,判定发电机测量CT B相二次回路出现到端子箱有接地,从发电机运行表计异常现象可知CT二次绕组应该正常,那么问题应该出现在CT二次出线到端子箱这段线路上。负荷大时出现接地现象,负荷小时,接地消失。说明接地一定与机组振动有关系,因此接地应该出现在测量CT二次线与机组相关联部位即接线盒内部绝缘受损。为了防止接地处绝缘损坏继续发展扩大,将测量CT 中性点接地线拆除。有功负荷235MW,DCS显示发电机三相电流分别为6.77KA、5.83KA、6.82KA;基本显示平衡。 3发电机运行测量CT二次回路接地分析 3.1 测量CT接地确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