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算法和密码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36.67 KB
- 文档页数:2
密码的基本概念
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密码技术包括密码编码、实现、协议、安全防护、分析破译,以及密钥产生、分发、传递、使用、销毁等技术。
典型的密码技术包括密码算法、密钥管理和密码协议。
密码算法是实现密码对信息进行“明”“密”变换、产生认证“标签”的一种特定规则。
不同的密码算法实现不同的变换规则:加密算法实现从明文到密文的变换;解密算法实现从密文到明文的变换;数字签名算法实现类似于手写签名的功能;杂凑算法实现任意长消息压缩为固定长摘要的功能。
密钥管理是指根据安全策略,对密钥的产生、分发、存储、更新、归档、撤销、备份、恢复和销毁等密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密钥是密码算法中控制密码变换的关键参数,它相当于一把“钥匙”。
只有掌握了密钥,密文才能被解密,恢复成原来的明文。
同样,为了能够产生独一无二的数字签名,也需要签名人拥有只有自己掌握的私有密钥,以确保签名不能被伪造。
密码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使用密码算法,为达到加密保护或安全认证目的而约定的交互规则。
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是指以商业运营为主要目的的密码安全体系,用于保护商业机构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该框架包括多种密码技术,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散列函数、随机数生成等,以及相关硬件和软件安全保障措施。
以下将对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进行详细阐述。
1.密码算法体系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主要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其中对称加密算法应用广泛,包括DES、3DES、AES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主要是RSA算法。
此外,我国也倡导采用SM系列密码算法,如SM1、SM2、SM3、SM4等,以保证国家信息安全。
2.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保护数据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的一种手段。
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采用的数字签名算法主要是RSA算法和DSA算法。
此外,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比如金融交易场景中,还会采用电子数字证书作为数字签名的一部分,以确保信息交换的安全性和可信性。
3.散列函数散列函数是密码学中的一种基本算法,主要用于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成固定长度的摘要,以保证消息完整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中采用的散列函数主要有SHA-1、SHA-2、MD5等。
4.随机数生成随机数生成是密码学中保证安全性的一项基本工作,主要用于生成用于保护信息的密钥和随机数。
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中采用的随机数生成方式主要有硬件随机数生成和伪随机数生成两种。
5.安全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商用密码体系的安全,我国在硬件和软件安全保障方面做出了多项措施。
在硬件方面,采用了专门的密码芯片以及安全模块等,以提供物理层面的安全保护。
在软件方面,采用了多重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来保护系统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安全。
总体来说,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完善,反映了我国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
未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商用密码体系框架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以适应各种新的安全需求和挑战。
密码技术的模型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用于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密码技术的核心是加密和解密,即将明文转换为密文,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再将密文转换回明文,以恢复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以下是密码技术的模型:明文:明文是未加密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密文:密文是经过加密后的信息,其形式与明文不同,难以被破解。
加密算法:加密算法是一组转换明文为密文的规则,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
加密算法分为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和解密,密钥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DES、3DES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和解密,公钥可以公开,而私钥必须保密。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等。
加密密钥:加密密钥是加密算法中用于加密和解密明文的数字。
对于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相同;对于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
明文摘要:明文摘要是一种对明文进行哈希运算的结果,用于验证明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常见的明文摘要算法有MD5、SHA-1、SHA-256等。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通过加密技术实现的身份验证和完整性校验机制,用于确保信息的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字签名使用私钥对明文摘要进行加密,接收方使用公钥解密数字签名,以验证发送方的身份和信息的完整性。
公钥基础设施(PKI):公钥基础设施是一种管理数字证书的机制,包括证书颁发机构、证书撤销列表等。
PKI用于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包括数字签名、加密、解密等。
综上所述,密码技术的模型是一种基于加密算法和密钥的安全机制,用于保护信息的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密码技术常用于网络通信、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
密码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密码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的密码技术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环境的变化,密码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现状:1.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最常用的密码技术之一,它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目前,通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AES等,这些算法在安全性和效率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2. 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其中最常用的是RSA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在数字签名、密钥交换等场景中有重要应用。
3. 散列函数:散列函数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输出,常用的散列函数有MD5、SHA-1等。
散列函数主要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
发展趋势:1. 强化算法安全性: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密码攻击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加密算法可能变得不安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密码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安全性。
2. 多因素认证:单一的密码认证方式容易受到攻击,多因素认证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多因素认证包括使用密码、指纹、声纹、虹膜等多种身份验证手段。
3. 提高密码使用的便利性:传统的密码技术对用户来说可能比较繁琐,未来的密码技术需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4. 密码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密码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密码攻击,同时也可以用于改进密码技术,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密码技术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密码技术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未来,密码技术将持续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算法安全性、使用多因素认证、提高密码使用便利性以及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密码应用技术框架
密码应用技术框架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密码加密算法:用于将密码进行加密,保护密码的安全性。
常用的密码加密算法包括DES、AES、RSA等。
密码哈希算法:用于将密码转换为一段不可逆的字符串,以保护密码的机密性。
常用的密码哈希算法包括MD5、SHA-1、SHA-2等。
随机数生成器:用于生成随机数,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常用的随机数生成器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和真随机数生成器(TRNG)。
密码管理工具:用于管理密码,包括密码的存储、验证、更新等操作。
常用的密码管理工具包括KeePass、LastPass、1Password等。
多因素身份验证:用于增强密码的安全性,通常包括至少两个因素,如密码、指纹、硬件令牌等。
安全策略和标准:用于规范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包括密码长度、复杂度、过期时间等规则。
常用的安全策略和标准包括PCI DSS、ISO 27001等。
恶意软件防护:用于防止密码被恶意软件窃取,包括杀毒软件、防火墙等。
安全培训和意识:用于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包括密码保护的最佳实践、社会工程学攻击等。
综上所述,密码应用技术框架涵盖了密码加密算法、密码哈希算法、随机数生成器、密码管理工具、多因素身份验证、安全策略和标准、恶意软件防护以及安全培训和意识等方面。
密码应用技术方案1. 强密码生成算法在密码应用中,生成一个强密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使用以下算法生成强密码:- 使用密码生成器工具: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密码生成器工具,例如KeePass、LastPass等。
这些工具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算法生成随机且强大的密码。
- 随机数生成算法:使用随机数生成算法生成强密码。
这种算法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条件生成足够复杂和随机的密码。
- 专用密码生成算法:基于自定义的算法和规则生成密码。
可以根据要求设置密码的长度、字符类型和特殊要求。
2. 密码哈希算法为了保护密码的安全性,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密码哈希算法进行加密。
密码哈希算法将密码转化为一个固定长度的字符串,通过对这个字符串进行哈希运算,可以对密码进行保护。
常用的密码哈希算法包括:- MD5 (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将密码转化为128位(32位16进制)的哈希值。
- SHA-1 (Secure Hash Algorithm 1):将密码转化为160位(40位16进制)的哈希值。
- SHA-256 (Secure Hash Algorithm 256-bit):将密码转化为256位(64位16进制)的哈希值。
3. 密码存储方案在密码应用中,为了确保密码的安全性,通常不建议直接存储明文密码。
可以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密码存储:- 密码加盐和哈希:将密码与一个随机生成的盐值进行拼接,然后通过密码哈希算法进行哈希运算。
存储的是密码哈希值和盐值,这样即使盗取了数据库也很难还原出明文密码。
- 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存储:可以使用对称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密码进行加密后存储。
在验证过程中,使用解密算法将密码解密进行验证。
4. 多因素认证为了提高密码的安全性,可以使用多因素认证来增加保护层级。
多因素认证通常结合以下因素进行验证:- 密码:仍然是最常见的认证因素,但是与其他因素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安全性。
- 手机验证码:通过发送短信或生成动态验证码要求用户输入验证。
标题:加密算法的一些常识admin等级:管理员文章:94积分:493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2年5月19日楼主-------------------------------------------------------------------------------- 加密算法的一些常识加密算法很容易理解啦,就是把明文变成人家看不懂的东西,然后送给自己想要的送到的地方,接收方用配套的解密算法又把密文解开成明文,这样就不怕在路世上如果密文给人家截获而泄密。
加密算法有俩大类,第一种是不基于KEY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要加密"fordesign"这么一串字符,就把每个字符都变成它的后一个字符,那么就是"gpseftjhm"了,这样的东西人家当然看不明白,接收方用相反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原文。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现在应该没人用这么搞笑的加密算法了吧。
不基于KEY的加密算法好象一直用到了计算机出现。
我记得古中国军事机密都是用这种方式加密的。
打战的时候好象军队那些电报员也要带着密码本,也应该是用这种方式加密的。
这种算法的安全性以保持算法的保密为前提。
这种加密算法的缺点太明显了,就是一旦你的加密算法给人家知道,就肯定挂。
日本中途岛惨败好象就是密码给老米破了。
设计一种算法是很麻烦的,一旦给人破了就没用了,这也忑浪费。
我们现在使用的加密算法一般是基于key的,也就是说在加密过程中需要一个key,用这个key来对明文进行加密。
这样的算法即使一次被破,下次改个key,还可以继续用。
key是一个什么东西呢?随便你,可以是一个随机产生的数字,或者一个单词,啥都行,只要你用的算法认为你选来做key的那玩意合法就行。
这样的算法最重要的是:其安全性取决于key,一般来说取决于key的长度。
也就是说应该保证人家在知道这个算法而不知道key的情况下,破解也相当困难。
其实现在常用的基于KEY的加密算法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很多革命同志(都是老外)都在想办法破解基于key的加密算法又包括俩类:对称加密和不对称加密。
标准数字信封中用到的密码技术
标准数字信封中常用的密码技术包括:
1.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高级加密标准)、DES(数据加密
标准)等。
2. 非对称加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DSA(数字签名算法)等。
3. 数字签名:使用私钥对数据进行签名,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身份认证。
常见的数字签名算法包括RSA、DSA等。
4. 哈希函数: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常见的哈希函数包括MD5、SHA-1、SHA-256等。
哈希函数主
要用于校验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
5. 密钥交换协议:用于在通信双方之间安全地传输密钥。
常见的密钥交换协议包括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密钥交换协议。
6. 数字证书:用于证明公钥的合法性和身份认证。
数字证书通常由证书颁发机构(CA)签发,并包含公钥、证书持有者信
息等。
7. 安全散列函数:一种特殊的哈希函数,主要用于密码存储和验证。
常见的安全散列函数包括bcrypt、scrypt等,可以防止
通过映射表和彩虹表等方法来破解密码。
世界五大顶级密码一、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密码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数据安全。
密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各种顶级密码技术也不断出现。
本文将介绍世界五大顶级密码技术,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
二、AES加密AES(高级加密标准)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它可以使用128、192、256位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AES加密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它的安全性很高,能够有效地防止数据泄露。
AES加密算法的特点主要有:1. AES加密算法使用128、192、256位的密钥,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2. AES加密算法支持多种模式,如CBC、ECB、CFB等;3. AES加密算法支持多种填充模式,如NoPadding、PKCS5Padding等;4. AES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非常高,能够有效防止数据泄露。
三、RSA加密RSA加密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它使用一对公钥和私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RSA加密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它的安全性很高,能够有效防止数据泄露。
RSA加密算法的特点主要有:1. RSA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公钥和私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能够有效防止数据泄露;2. RSA加密算法支持多种填充模式,如NoPadding、PKCS1Padding等;3. RSA加密算法支持多种签名算法,如MD5withRSA、SHA1withRSA等;4. RSA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非常高,能够有效防止数据泄露。
四、DES加密DES(数据加密标准)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它使用56位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DES 加密算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密算法,它的安全性不如AES和RSA加密算法,但它的速度比AES和RSA加密算法快得多。
DES加密算法的特点主要有:1. DES加密算法使用56位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安全性不如AES和RSA加密算法;2. DES加密算法支持多种模式,如ECB、CBC等;3. DES加密算法支持多种填充模式,如NoPadding、PKCS5Padding等;4. DES加密算法的速度比AES和RSA加密算法快得多。
密码技术基础及相关标准
密码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密码算法、密钥管理和密码协议等方面。
1. 密码算法:是实现密码对信息进行“明”“密”变换、产生认证“标签”的一种特定规则。
主要包括对称密码算法、非对称密码算法、密码杂凑算法和随机生成算法。
2. 密钥管理:是指根据安全策略,对密钥的产生、分发、存储、更新、归档、撤销、备份、恢复和销毁等密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3. 密码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为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在密码技术基础方面,还有一些相关的标准,如:
1. 密码基础类标准:主要规定了通用密码技术和算法的要求。
2. 基础设施类标准:主要规定了认证体系等密码基础设施的要求。
3. 密码设备类标准:主要规定了接口、规格和安全要求。
4. 密码服务类标准:规定了密码报文、调用接口等方面的要求。
5. 密码检测类标准:针对基础类标准、设备类标准、服务类标准等对定了相应的检测要求。
6. 密码管理类标准:规定了设备管理、密钥管理、设备监察等方面的要求。
7. 密码应用类标准:规定了使用密码技术实现密码应用的要求(如动态口令、电子签章等、IC卡应用等)。
这些标准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种信息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密码技术支持。
密码公式大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密码公式:
1. 凯撒密码:密文 = 明文 + 密钥。
2. 替换密码:密文 = 明文密钥。
3. 乘法密码:密文 = (明文密钥) % m。
4. 仿射密码:密文 = (明文乘数 + 位移数) % m。
5. 希尔密码:每个字母当作26进制数字,一串字母当成n维向量,跟一个n×n的矩阵相乘,再将得出的结果MOD26。
6. 摩斯电码:用点(Dot)和划(Dash)的组合来表示各个英文字母或标点。
7. 猪圈密码(亦称朱高密码、共济会暗号、共济会密码或共济会员密码):一种以格子为基础的简单替代式密码。
请注意,以上公式中的“密钥”是一个特定的值或参数,用于将明文转换为密文。
在实际应用中,密钥的保密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影响加密的安全性。
同时,不同的密码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安全性、效率、可用性和成本等。
量子密码技术和经典密码算法安全性比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保护敏感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密码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信息保护方式,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量子密码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密码学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比较量子密码技术和经典密码算法在安全性上的差异。
经典密码算法基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原理,使用传统的硬件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它们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数学难题的复杂性,例如质因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等等。
著名的经典密码算法包括DES(数据加密标准)、AES(高级加密标准)和RSA(非对称加密算法)等。
与经典密码算法不同,量子密码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一种全新的加密方法。
量子密码技术的核心是量子位(qubit)的特性,以及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密码技术的安全性基于量子力学的不可逆性和干扰效应。
量子密码技术主要包括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密码认证(QCA)两个方面。
在安全性方面,量子密码技术在理论上被认为是不可破解的。
由于量子力学的原理,量子比特在传输过程中的测量会引起干扰,即使被窃听者(Eavesdropper)拥有无限计算能力也无法窃取有效的信息。
这是因为在量子测量过程中,只要外部观测者进行观察或窃听,就会导致量子态的坍缩,即密钥传输的中断。
量子密码技术的这一特性使其在安全性上远远超过经典密码算法。
然而,尽管量子密码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但它并非没有缺陷。
首先,目前的量子密码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存在许多技术和工程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量子比特的在长距离传输和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另外,量子密码技术的成本也较高,设备的制造、调试和维护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这些因素限制了量子密码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与此同时,经典密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被广泛验证和使用。
这些算法已经被广泛研究和改进,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和实用性,可以满足大多数信息安全需求。
此外,经典密码算法的实施成本相对较低,且可靠性也得到了长时间的验证。
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
我国商用密码体系框架被称为“商用密码体系”,是指我国为保障国家安全和信息化安全,规范和推广我国商用密码技术应用而推动建立和发展的涵盖商用密码产品、密码服务和密码管理的全套保密体系。
其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密码算法:商用密码体系中的密码算法分为对称密钥算法和非对称密钥算法两大类。
对称密钥算法包括SM1、SM4等,用于数据加密。
非对称密钥算法包括SM2、SM3、SM9等,用于数字签名及密钥交换。
2. 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生成、分配、存储和更新等。
密钥管理应该采取分级管理、分层保护等安全措施,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3.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可靠的身份验证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的技术。
我国推荐使用SM2数字签名算法。
4. 电子认证:电子认证包括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等技术。
我国主要采用解决基于数字证书和ECC(椭圆曲线密码)型数字证书。
5. 安全接口:安全接口是将商用密码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的接口,包括加密接口、身份认证接口、数字签名接口等。
我国现已提供多个安全接口规范
和标准,如华为提出的CryptoAPI规范。
国产密码算法及应用商用密码;是指能够实现商用密码算法的加密、解密和认证等功能的技术..包括密码算法编程技术和密码算法芯片、加密卡等的实现技术..商用密码技术是商用密码的核心;国家将商用密码技术列入国家秘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商用密码技术的秘密..商用密码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内容但又具有敏感性的内部信息、行政事务信息、经济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比如各种安全认证、网上银行、数字签名等..为了保障商用密码安全;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密码标准;包括SSF33.SM1SCB2.SM2.SM3.SM4.SM7、SM9、祖冲之密码算法等等..其中SSF33.SM1.SM4.SM7、祖冲之密码是对称算法;SM2.SM9是非对称算法;SM3是哈希算法..目前已经公布算法文本的包括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SM3密码杂凑算法、SM4分组密码算法等..一、国密算法简介1.SM1对称密码国密SM1算法是由国家密码管理局编制的一种商用密码分组标准对称算法;分组长度为128位;密钥长度都为128比特;算法安全保密强度及相关软硬件实现性能与AES相当;算法不公开;仅以IP核的形式存在于芯片中..采用该算法已经研制了系列芯片、智能IC卡、智能密码钥匙、加密卡、加密机等安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国民经济的各个应用领域包括国家政务通、警务通等重要领域..2.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SM2算法就是ECC椭圆曲线密码机制;但在签名、密钥交换方面不同于ECDSA.ECDH等国际标准;而是采取了更为安全的机制..国密SM2算法标准包括4个部分;第1部分为总则;主要介绍了ECC基本的算法描述;包括素数域和二元扩域两种算法描述;第2部分为数字签名算法;这个算法不同于ECDSA算法;其计算量大;也比ECDSA复杂些;也许这样会更安全吧;第3部分为密钥交换协议;与ECDH功能相同;但复杂性高;计算量加大;第4部分为公钥加密算法;使用ECC公钥进行加密和ECC私钥进行加密算法;其实现上是在ECDH上分散出流密钥;之后与明文或者是密文进行异或运算;并没有采用第3部分的密钥交换协议产生的密钥..对于SM2算法的总体感觉;应该是国家发明;其计算上比国际上公布的ECC算法复杂;相对来说算法速度可能慢;但可能是更安全一点..设需要发送的消息为比特串M;len为M的比特长度..为了对明文M进行加密;作为加密者的用户应实现以下运算步骤:步骤1: 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随机数k∈1;n -1;步骤2: 计算椭圆曲线点C1=kG=X1 ;Y1 ;将C1的数据类型转换为比特串;步骤3: 计算椭圆曲线点S=hP ;若S是无穷远点;则报错;步骤4: 计算椭圆曲线点kP =X2;Y2;将坐标X2;Y2的数据类型转换为比特串;步骤5: 计算t=KDFx2 ll y2 ;len;若t为全0比特串;则返回步骤1;步骤6: 计算C2 = M ⊕ t;步骤7: 计算C3=Hashx2 ll M ll y2;步骤8: 输出密文C=C1 ll C2 ll C3..2010年底;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布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SM2算法..为保障重要经济系统密码应用安全;国家密码管理局于2011年发布了关于做好公钥密码算法升级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1年3月1日期;在建和拟建公钥密码基础设施电子认证系统和密钥管理系统应使用SM2算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投入运行并使用公钥密码的信息系统;应使用SM2算法..”近期;人民银行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金融领域国产加密算法升级改造的相关工作..3.SM3杂凑算法又叫文摘算法;也有叫杂凑算法的..功能与MD5;SHA-1相同..产生256位的编码..该算法位不可逆的算法..具体算法也是保密..SM3密码杂凑算法给出了杂凑函数算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并给出了运算示例..此算法适用于商用密码应用中的数字签名和验证;消息认证码的生成与验证以及随机数的生成;可满足多种密码应用的安全需求..在SM2.SM9标准中使用..此算法对输入长度小于2的64次方的比特消息;经过填充和迭代压缩;生成长度为256比特的杂凑值;其中使用了异或;模;模加;移位;与;或;非运算;由填充;迭代过程;消息扩展和压缩函数所构成..SM3算法包括预处理、消息扩展和计算Hash值三部分..预处理部分由消息填充和消息分组两部分组成..首先将接收到的消息末尾填充一个“1” ; 再添加k个“0”;使得填充后的数据成为满足length =448mod512bit的数据长度;再在末尾附上64bit消息长度的二进制表示数; 然后将消息分成512bit的子块;最后将每个512bit的消息子块扩展成132个字用于Hash值的计算..SM3算法计算流程图如图所示..SM3算法的Hash运算主要是在压缩函数部分;压缩函数共包含64轮;每轮包括12步运算;64轮循环计算结束后;再将计算结果与输入到本轮计算的初始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即上一次Hash运算的Hash值输出与输入到本轮计算的初始数据异或得到本次Hash值输出;Hn即为最终的Hash值;H0为设计者提供的初始值IV..图 SM3算法流程图4.SM4对称算法此算法是一个分组算法;用于无线局域网产品..该算法的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加密算法与密钥扩展算法都采用32轮非线性迭代结构..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的结构相同;只是轮密钥的使用顺序相反;解密轮密钥是加密轮密钥的逆序..定义反序变换R为:RA0;A1;A2;A3=A3;A2;A1;A0;Ai∈Z322;i = 0;1;2;3..设明文输入为X0;X1;X2;X3∈Z3224;密文输出为Y0;Y1;Y2;Y3∈Z3224 ;轮密钥为rk i ∈Z322..则本算法的加密变换为:X i+4 = FX i;X i+1;X i+2; X i+3;rk i= Xi⊕TX i+1⊕X i+2⊕ X i+3⊕rk i;i=0;1;2;3 (31)Y0;Y1;Y2;Y3= R X32;X33;X34;X35=X35;X34;X33;X32..本算法的解密变换与加密变换结构相同;不同的仅是轮密钥的使用顺序..加密时轮密钥的使用顺序为:rk0.rk1.….rk31..解密时轮密钥的使用顺序为: rk31; rk30; …; rk0..SM4算法的优点是软件和硬件实现容易;运算速度快;但该算法的缺点是消息安全取决于对密钥的保护;泄漏密钥就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对消息进行密码和解密..由于其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互逆;这两个过程均使用相同的保密密钥;使得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适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5.SM7对称密码SM7算法是一种分组密码算法;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比特..SM7的算法文本目前没有公开发布..SM7适用于非接IC卡应用包括身份识别类应用门禁卡、工作证、参赛证;票务类应用大型赛事门票、展会门票;支付与通卡类应用积分消费卡、校园一卡通、企业一卡通、公交一卡通..6.SM9非对称算法SM9是基于对的标识密码算法;与SM2类似;包含四个部分: 总则;数字签名算法;密钥交换协议以及密钥封装机制和公钥加密算法..在这些算法中使用了椭圆曲线上的对这一个工具;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SM2算法;可以实现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也就是公钥与用户的身份信息即标识相关;从而比传统意义上的公钥密码体制有许多优点;省去了证书管理等..双线性对的双线性的性质是基于对的标识密码SM2中的总则部分同样适用于SM9;由于SM9总则中添加了适用于对的相关理论和实现基础..SM9给出了数字签名算法包括数字签名生成算法;数字签名验证算法;密钥交换协议;以及密钥封装机制和公钥加密算法包括密钥封装算法;加密盒解密算法..数字签名算法适用于接收者通过签名者的标识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发送者的身份;也适用于第三方确定签名及所签数据的真实性..密钥交换协议可以使用通信双方通过双方的标识和自身的私钥经过两次或者可选三次信息传递过程;计算获取一个由双方共同决定的共享秘密密钥..密钥封装机制和公钥加密算法中;利用密钥封装机制可以封装密钥给特定的实体..公钥加密和解密算法即基于标识的非对称秘密算法;该算法使消息发送者可以利用接收者的标识对消息进行加密;唯有接收者可以用相应的私钥对该密文进行解密;从而获取消息..基于对的算法中同样使用了国家密管理局批准的SM3密码杂凑算法和随机数发生器;密钥封装机制和公钥加密算法中使用了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对称密码算法和消息认证码函数..7.祖冲之对称算法二、祖冲之密码算法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制;运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4G网络LTE中的国际标准密码算法..祖冲之密码算法ZUC的名字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祖冲之算法集是由我国学者自主设计的加密和完整性算法;是一种流密码..它是两个新的LTE算法的核心;这两个LTE算法分别是加密算法128-EEA3和完整性算法128-EIA3..ZUC算法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依次为: 1.比特重组;2.非线性函数F;3.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三、国密算法行业应用2014年;中国银联发布了中国银联IC卡技术规范和中国银联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在兼容最新国际通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支持国产密码;丰富了安全算法体系;促进了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水平实现提高..1.长沙银行长沙银行是首批开展国密算法金融IC卡试点银行之一;此次发行金融IC卡中采用了我国安全可控的国密算法芯片..应用在长沙银行金融IC卡上的大唐CE3D系列双界面金融安全芯片采用了32位CPU内核;拥有高达80KB的EEPROM数据存储空间;符合PBOC3.0中SM2/3/4算法升级要求;支持JAVA操作技术;具有高安全、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实现国密算法的金融IC卡成功跨行交易..2.鹤壁银行2014年5月12日;PBOC3.0国密多应用金融IC卡项目产品展示会暨示范应用推广研讨会在河南鹤壁召开..在本次研讨会上;全球首张加载PBOC3.0国产密码算法的金融IC卡正式亮相;并在鹤壁银行实现了首批试商用发卡..作为国产智能卡芯片的佼佼者;同方微电子为本次发卡提供了符合规范的芯片产品——THD86..该项目通过推进金融信息系统国产密码的应用;将为打破国外密码算法及产品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垄断局面、全面带动国内信息安全及金融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战略..金融IC卡国产密码算法应用示范项目自2013年5月份开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分别完成了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的银行端系统改造、ATM、POS、刷卡器、加密机、IC卡芯片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和接入银行系统;组成了包括芯片厂商、COS厂商、卡商、密码设备供应商、支撑系统提供商及银行核心系统供应商等的金融IC卡国产密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同方微电子在此项目中应用的THD86是国内首款32位CPU双界面卡芯片;国内首款通过银联芯片安全认证的双界面卡芯片;国内率先通过国密二级认证的双界面卡芯片;支持金融应用扩展;符合PBOC3.0标准;支持国外密码算法和国产密码双算法体系..THD86在PBOC3.0国密多应用金融IC卡示范应用中的成功;将对我国普及推广该项目成果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3.工商银行工商银行根据国密算法应用实施总体规划;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工商银行启动国密算法及产品的相关研究和测评工作;并于2013年开始在电子认证、网上银行、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等关键领域率先启动国密算法应用试点工作..客户电子认证系统是工商银自建的为网上银行客户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的系统;在2013年8月完成国密算法应用改造以及机房、网络等环境改造..改造后增加了国密SM2算法证书的后台管理功能;并配合网上银行实现国密U盾的签发和交易数据签名验签功能..该系统在2013年11月通过国密局安全审查;成为金融领域自建电子认证系统第一家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安全性审查的单位..同时;工商银行还在网上银行、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领域启动了国密算法应用改造工作;并将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的国密试点项目向发改委申报了“金融IC卡与密码应用专项”;在2014年1月个人网上银行系统、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系统都顺利完成国密算法技术改造;经过分行对相关功能进行验收后;目前已经在部分分行启动了业务试点工作..2014年9月;国家密码局、工信部、公安部、银行卡检测中心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重庆分行支持国密算法的IC卡及移动支付试点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组对工商银行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国密算法实施工作的总体进度较为满意;并对其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传统密码技术总结1500字传统密码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密码学发展早期使用的一些密码算法和技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的密码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更加复杂和安全的阶段,但传统密码技术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下面我将对传统密码技术进行总结。
1. 凯撒密码(Caesar Cipher)凯撒密码是一种最早的替换密码,它是通过将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按照一定的偏移量进行替换来加密明文。
例如,偏移量为3时,明文中的字母A会被替换为D,B会被替换为E,以此类推。
凯撒密码的加密解密过程非常简单,但是安全性较低,容易受到频率分析和暴力破解攻击。
2. 维吉尼亚密码(Vigenère Cipher)维吉尼亚密码是一种替换密码,它使用了一个表格,称为Vigenère方阵,其由26个不同偏移的凯撒方阵组成。
明文与密钥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对应,并在Vigenère方阵中查找对应的密文。
维吉尼亚密码相对于凯撒密码来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仍然容易受到频率分析和暴力破解攻击。
3. 基于换位的密码(Transposition Cipher)基于换位的密码是一种通过改变明文中字母的位置来加密的密码算法。
常见的换位密码算法有栅栏密码(Rail Fence Cipher)和列移密码(Columnar Transposition Cipher)。
栅栏密码将明文的字母依次填入一个固定数量的栅栏中,然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读取加密后的密文;列移密码将明文按照一定规则填入一个方格中,然后按列读取形成密文。
基于换位的密码相对于凯撒密码和维吉尼亚密码来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仍然容易受到暴力破解攻击。
4. 单表替代密码(Monoalphabetic Substitution Cipher)单表替代密码是一种将明文中的字母按照一定规则替换为其他字母的密码算法。
常见的单表替代密码有简单替代密码(Simple Substitution Cipher)和多表替代密码(Polyalphabetic Substitution Cipher)。
密码算法和密码技术
密码算法是一种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密码技术是应用密码算法的实践,旨在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常见的密码算法和密码技术包括:
1.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如DES、AES和RC4。
2.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如RSA和ECC。
3. 哈希函数: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用于数据完整性校验,如MD5和SHA。
4. 数字证书和公钥基础设施(PKI):用于对公钥进行认证和信任管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 身份验证技术:用于确认用户的身份,如密码验证、生物特征识别和多因素认证。
6.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限制用户对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7. 安全协议和通信安全性:确保网络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如SSL/TLS协议和IPsec。
8. 密码硬件和安全芯片:提供物理层面上的安全保护,如智能卡和加密芯片。
密码算法和密码技术的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安全需求的变化,新的算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以应对不断演进的安全威胁。
同时,破解密码算法和技术的方
法也在不断发展,密码学家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不断改进和加强密码算法和技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