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股份支付的处理(1)
- 格式:doc
- 大小:107.76 KB
- 文档页数:7
国际会计准则股份支付【原创版】目录1.股份支付的概述2.国际会计准则对股份支付的处理方法3.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案例4.股份支付对企业的影响5.我国对股份支付的处理方法及规范正文【1.股份支付的概述】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向员工或其他服务对象支付报酬的行为。
这种支付方式在现代企业中十分常见,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股份支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员工股票期权(ESOP),另一类是限制性股票单位(RSU)。
【2.国际会计准则对股份支付的处理方法】在国际会计准则(IFRS)下,股份支付被视为一种形式的报酬,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具体来说,企业需要计算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单位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然后将其作为费用分摊到相关的服务期间。
在员工行使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单位时,企业需要确认相应的股票发行费用。
【3.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案例】例如,一家公司向员工发行了 1000 股股票期权,授予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 10 元。
假设这些股票期权在未来三年内分三次行使,每次行使的比例为 1/3。
那么,公司在第一年需要确认的费用为:1000 股× 10元/3 = 3333.33 元。
在后续两年,公司需要分别确认 3333.33 元的费用。
【4.股份支付对企业的影响】股份支付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励员工:股份支付可以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成本控制:股份支付作为报酬形式,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企业在实施股份支付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收益。
(3)资本结构:发行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单位会增加企业的股本,可能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4)税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股份支付可能涉及到税收问题,企业需要关注相关税收政策。
【5.我国对股份支付的处理方法及规范】在我国,股份支付的处理主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CASBE)和相关税收政策。
《关于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1. 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对于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2.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举例:某企业向其管理人员授予股票期权,等待期为 3 年。
假设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 10 元/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1000 股。
第一年,企业估计有 30%的管理人员会离职,预计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700 股。
则第一年应确认的费用为10×700×1/3 = 2333.33 元。
◦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2333.33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33.333. 可行权日之后◦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举例:上述企业在第三年末,实际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800 股,管理人员行权,以每股 5 元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则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800×5)4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33.33×3)7000贷:股本 8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200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 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对于立即可行权的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母公司给子公司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一、概述在跨国公司或者大型企业中,母公司往往会给子公司支付股份作为投资或者资本注入。
这样的股份支付在会计处理上有其独特的规定和程序,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准确的处理和记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二、股份支付的原因和意义1.扩大投资规模:母公司通过给子公司支付股份来增加对子公司的投资,进而扩大自身在子公司的控制权和资产规模。
2.资本注入:股份支付也可以被视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本注入,帮助子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和提升实力。
3.合并并购:对于一些战略合作或者并购案例,母公司给子公司支付股份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交易和资产置换的手段。
三、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1.确认标准:母公司在给子公司支付股份后,需要确认股份支付的金额,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对支付进行确认。
2.确认时间点:股份支付的确认时间点通常为股权交易完成之日。
3.记录方法:在确认了股份支付的金额和时间点之后,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记录股份支付的具体账务,如资本公积、股本等账户。
四、会计处理的具体步骤1.确认股份支付金额:母公司需要确认给子公司支付股份的具体金额,并且在公司财务上做好相应的准备。
2.确认股份支付时间点:在股份支付交易完成后,母公司需要确认支付的具体时间点,并且按照该时间点进行会计处理。
3.纳入财务报表:母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将股份支付情况纳入财务报表,并且在相关账户上进行准确记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五、会计处理的注意事项1.相关准则遵守:母公司在进行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确保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2.内部审计:在进行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前,母公司需要进行内部审计,确保支付金额和时间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外部审计:如果股份支付金额较大或者涉及国际业务,母公司可能需要进行外部审计,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六、案例分析以某跨国公司对其子公司进行股份支付为例,假设母公司决定向子公司支付10的股份作为投资。
【会计实操经验】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案例)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案例)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的四个环节:【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者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一、股权支付的确认和计量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1】授予日: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公允价值计量。
【2】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替,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多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3】可行权日之后: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仅此那个调整。
(2)换取其他服务方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对于换取其他服务方服务的股份。
股份⽀付的会计处理股份⽀付的会计处理主要分为:1、授予⽇的处理;2、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的处理。
关于股份⽀付的会计处理的问题,下⾯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股份⽀付的会计处理1、授予⽇的处理授予后⽴即可⾏权换取职⼯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应当在授予⽇按照权益⼯具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等科⽬,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
授予后⽴即可⾏权的以现⾦结算的股份⽀付,应当在授予⽇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相关成本或费⽤,相应增加负债,借记“管理费⽤”等科⽬,贷记“应付职⼯薪酬--股份⽀付”科⽬。
授予⽇后可⽴即⾏权的股份⽀付在实务中较为少见。
除了⽴即可⾏权的股份⽀付,⽆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或者以现⾦结算的股份⽀付,企业在授予⽇均不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的处理职⼯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权数量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按照权益⼯具授予⽇的公允价值,确定成本费⽤和相应的资本公积,借记“管理费⽤”等科⽬,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不确认权益⼯具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完成约定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权的以现⾦结算的股份⽀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应当以对可⾏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当⽇权益⼯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成本或费⽤和相应的负债,借记“管理费⽤”等科⽬,贷记“应付职⼯薪酬--股份⽀付”科⽬。
⼆、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付交易的会计处理1、接受服务企业与结算企业不是同⼀企业结算企业以其本⾝权益⼯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付进⾏会计处理;(1)结算企业的会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2)接受服务企业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贷:资本公积以上就是关于这⽅⾯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不幸遇到⼀些⽐较棘⼿的法律问题,⽽您⼜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店铺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店铺还⽀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对于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但股份支付在授予后通常不可立即行权,一般需要在职工或其他方履行一定期限的服务或在企业达到一定业绩条件之后才可行权。
对于这种等待行权的股份支付,通常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授予日不做任何会计处理。
●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取得的职工提供的服务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等待期内某期应当确认的金额为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同时,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做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一)附服务年限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例1:东方公司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向1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00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为公司服务满3年,即可以5元/股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200股。
公司估计股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
第1年有13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预计3年中管理人员离开比例将达到20%;第2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了公司,公司将估计的职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8%;第3年离开的管理人员为7人。
1.费用和资本公积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2.账务处理:(1)2005年1月1日: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
(2)2005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120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0 000(3)2006年、2007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同(2)。
·综合2013年第7期(上)技术探索Technical Probe股份支付相关会计处理探讨重庆工程技术学院程琳一、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一)股份支付的确认与计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两种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服务的应以该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应参照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来进行,在满足确认条件的情况下,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确认相关服务的成本或费用。
不满足行权条件的需要按照可行权权益工具最佳估计数和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估计当期取得服务的成本或费用。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服务的应根据其他方服务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获取来选择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在其他方服务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获得的情况下应以该公允价值作为获取服务的成本或费用,否则,应按照服务取得日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授予后即可行权则在授予日即按照负债公允价值确认相关服务的成本或费用,并增加企业负债,如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等。
需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以资产负债表日对企业当期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数确认取得服务的成本或费用,企业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而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的应进行调整,并将调整额计入当期损益。
股份支付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特征:一是授予日可执行的股份支付按照不同的结算方式分别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不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不做会计处理。
二是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都需要确定股份支付的最佳估计数,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其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不再确认,而已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则在可行权日后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三是可行权日之后两种股份支付均不需要确认成本费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并结转等待期内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则将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编者按: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其中,企业授予权益工具的是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包括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等;企业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包括模拟股票及现金股票增值等。
本文为大家介绍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以及相关税种的税务处理。
一、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个环节,授予日、可行权日、行权日和出售日,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者类似机构批准的日期,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换取其他方服务的股份支付以换取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立即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将取得的相关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对于有等待期的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在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将取得的相关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行权日时根据行权情况,确定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对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应该按照企业应当在授予日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对于有等待期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
在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在可行权日以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
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的会计处理
一、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
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是指企业为了购买或获得特定服务而向员工、供
应商或其他合作伙伴支付现金,并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偿。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增加股本,同时也可以
激励员工和合作伙伴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会计处理
1. 股权支付成本的确认
企业在进行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时,需要确认相应的股权支付成本。
该成本应当包括现金支付金额以及根据市场价格确定的发行股票数量
所对应的公允价值。
2. 股权支付成本的分摊
确认了股权支付成本后,企业需要将其分摊到适当期间内。
具体来说,如果该项股权支付是以服务为基础进行补偿,则应按照服务期间进行
分摊;如果该项股权支付是以条件为基础进行补偿,则应按照满足条
件所需时间进行分摊。
3. 凭证处理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需要编制相应凭证。
具体来说,在确认股权
支付成本时,应借记“股权支付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
他相关科目;在进行股权支付成本的分摊时,应借记“股权支付成本”科目,贷记“累计股权支付成本”科目。
4. 报表披露
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有关股权支付的情况。
具体来说,应当披
露有关股权支付成本的金额、分摊期间、分摊方法等信息,并说明这
些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
三、总结
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补偿方式。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确认相应的股权支付成本,并将其分摊到适当期间内。
此外,在编制凭证和报表披露时,也需要注意相应规定和要求。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方法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
本文是就该准则涉及的具体业务处理过程加以探讨,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该准则。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一)会计处理详解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服务的。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涉及到三个时间,即授予日、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行权日。
股份支付授予的方式不同,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授予后即可行权的。
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
这种方式在实务中比较少见。
(2)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其会计处理分为三个阶段:①授予日。
授予日不进行会计处理。
②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要对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进行最佳估计,同时,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算累计应计入成本、费用与资本公积的金额,然后再减去以前期间已经确认的金额,即为当期应当确认的金额。
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资本公积(金额为估计的权益工具的数量×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③行权日。
在可行日之后,不再对前期已经确认的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进行调整,也就是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借:银行存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他方服务的。
这种情况下的会计处理与换取职工服务的完全相同,只是在成本、费用与资本公积的计量上有所区别,首先应选用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按服务取得日的公允价值),如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则采用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二)应用举例[例1]AB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
第二部分重点、难点的讲解【知识点5】股份支付的处理(六)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1.授予日的会计处理收到职工认股款确认回购义务借:银行存款贷: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库存股【发行限制性股票的数量×回购价格】贷: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2.等待期的会计处理(1)股份支付费用的确认:按照权益结算股份支付思路处理在计量所授予股份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不应考虑在等待期内转让的限制或其他限制,因为这些限制属于可行权的非市场条件。
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计量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不应采用估值模型,不应考虑限制性条件(即非市场条件),而应直接采用授予日相关股票的市场价格。
(2)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①现金股利可撤销第一,预计未来可解锁: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同时,按分配的现金股利金额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贷:库存股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第二,预计未来不可解锁:不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冲减相关的负债: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②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第一,预计未来可解锁: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第二,预计未来不可解锁:不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借: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股利——应付限制性股票股利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提示】后续信息表明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直到解锁日预计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实际未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一致。
3.解锁日的会计处理(1)未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需回购的股票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应支付的金额】贷:银行存款同时:借:股本【按照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相对应的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按其差额】贷:库存股【按照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相对应的库存股账面价值】(2)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无需回购的股票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负债的账面价值】贷:库存股【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库存股的账面价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借方)(七)股份支付应用举例【例题】A公司为一上市公司。
20×7年1月1日,A公司向其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20×7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以5元每股的价格购买100股A公司股票,从而获益。
A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8元。
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职员的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公司,公司将估计的职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15名职员离开。
【答案】1.费用和资本公积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年份计算当期费用累计费用20×7200×100×(1-20%)×18×1/396 00096 00020×8200×100×(1-15%)×18×2/3-96 000108 000204 000 20×9(200-20-10-15)×100×18-204 00075 000279 0002.账务处理:(1)20×7年1月1日授予日不作账务处理。
(2)20×7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96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6 000(3)20×8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108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8 000(4)20×9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75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5 000(5)假设全部155名职员都在2×10年12月31日行权,A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1元。
借:银行存款77 500(155×100×5)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9 000贷:股本15 5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41 000【例题】2×10年12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甲公司向其1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的条件:2×11年年末可行权条件为2×11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8%;2×12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公司2×11年和2×12年两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2×13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公司2×11年、2×12年和2×13年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
从达到上述业绩条件的当年末起可行权,行权期为3年。
2×10年12月1日每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6元。
假定甲公司未来三年实际执行情况:(1)2×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6%,同时有1名激励对象离开,但是甲公司预计2×12年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将于2×12年12月31日有望达到可行权条件。
另外,预计2×12年没有激励对象离开公司。
(2)2×12年12月31日,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2%,但公司预计2×13年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13年12月31日将有望达到可行权条件。
另外,2×12年实际有1名激励对象离开,预计2×13年没有激励对象离开公司。
(3)2×13年12月31日,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0%,当年有1名激励对象离开。
(4)2×14年12月31日,激励对象全部行权,行权价格为3元/股。
【答案】(1)2×11年年末可行权条件为当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8%,实际增长率为16%,2×11年没有达到可行权条件,预计将于2×12年12月31日有望达到可行权条件。
所以等待期为2年。
借:管理费用 270[(10-1-0)×10×6×1/2]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0(2)2×12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公司2×11年和2×12年两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实际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4%[(16%+12%)/2],2×12年没有达到可行权条件。
预计将于2×13年12月31日有望达到可行权条件。
所以等待期延长至3年。
借:管理费用50[(10-1-1-0)×10×6×2/3-27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3)2×13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2×11年、2×12年和2×13年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实际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2.67%[(16%+12%+10%)/3]。
2×13年达到可行权条件。
借:管理费用100[(10-1-1-1)×10×6-32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4)2×14年12月31日行权时借:银行存款210(7×10×3)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20贷:股本 70(7×10×1)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60【例题】20×5年初,A公司为其200名中层以上职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职员从20×5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9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
第一年有20名职员离开A公司,A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15名职员离开;第二年又有10名职员离开,A 公司估计还将有10名职员离开;第三年又有15名职员离开。
第三年年末,有70人行使股份增值权取得了现金。
第四年年末,有50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权。
第五年年末,剩余35人也行使了股份增值权。
A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所示:年份公允价值支付现金20×51420×61520×7181620×8212020×925【答案】1.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年份负债计算(1)支付现金计算(2)负债(3)支付现金(4)当期费用(5)20×5(200-35)×100×14×1/377 00077 000 20×6(200-40)×100×15×2/3160 00083000 20×7(200-45-70)×100×1870×100×16153 000112 000105 000 20×8(200-45-70-50)×100×2150×100×2073 500100 00020 500 20×9035×100×25087 50014 000总额299 500299 5002.会计处理:(1)20×5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77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77 000(2)20×6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83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83 000(3)20×7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10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5 0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12 000贷:银行存款 112 000(4)20×8年12月31日: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5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20 5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0 000贷:银行存款 100 000(5)20×9年12月31日: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14 0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87 500贷:银行存款87 500【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采用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