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2.40 KB
- 文档页数:2
多元文化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教育中积极推崇和尊重不同种族、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并促进他们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一种教育理念。
它强调通过了解和尊重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和全球视野。
下面将探讨多元文化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推动平等和尊重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平等和尊重,帮助学生从小就培养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包容心态。
通过接触不同种族、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同伴,学生可以了解并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而非歧视或偏见。
这样的经历能够帮助建立一个更公正公平且开放包容的社会。
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国际化,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必备技能。
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就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
他们将了解到在不同文化之间沟通需要更好的观察力和对自己文化偏见的认识。
通过与多元文化接触,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倾听并平等地参与跨文化交流。
这种能力将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和国际交往起到积极影响。
丰富学习经历多元文化教育提供给学生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
通过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的历史、艺术、宗教和风俗,学生可以展开一次身临其境的全球探索之旅。
从比较性研究中,他们可以加深对不同价值观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积极而开放的思维方式。
这种广泛多元的知识背景将使学生对于各个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多元文化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包容性和公正性问题持有关注并采取行动。
了解不同群体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学生可更好地理解社会不公正和偏见的本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改变之中。
这种能力有助于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结论多元文化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促使学生从小就建立平等、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心态,培养出跨文化沟通能力,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
此外,它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为之行动。
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开放、包容和有责任感的未来一代。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格局,相应的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价值观的选择以及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多元文化文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必然产生很多新现象和新事物,也为人们带来了新思路、新视角,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高校可以利用多元文化带来的新视角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充满活力,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开阔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维方式。
古今中外的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多元文化必然带来多样的选择,这种多元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由过去单纯地讲授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转变成学生可以独立的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纳入进来,提高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当前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没有牢固树立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科学教育理念与方法。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与猎奇心理,仅仅以主导文化和意识形态来教育他们,难以满足其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在教育引导的前提下,忽视了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没有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他们的主观判断能力。
面对多元文化的背景,社会、学校、家庭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复杂的社会环境加大了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灌输式的学校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未起到很好的效果;家庭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但是家庭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注不够。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1.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道德修养滑坡、集体观念淡薄等问题,对个人未来发展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此,文章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分析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背景青年是民族国家发展的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具备高度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将自己培养成时代所需的创造性人才。
但目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还存在突出问题,必须科学引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新媒体、大数据、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世界各地思想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现代大学生生活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受到多方面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他们中有一部分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习惯将个人利益摆在首位,缺乏集体意识,逃避社会责任,加之缺乏社会实践和艰苦磨练,对未来没有科学的规划,个人也缺乏准确定位,从而影响未来发展。
(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多元文化共生格局的形成,破坏了传统文化生态有机结构,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中国文化矛盾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正在不断完善阶段,其甄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存在不足,加上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对丰富的外来文化资源兴趣较大,从而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虽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远远大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三)缺乏基础文明与道德修养现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和自我意识较强,但自我控制力交叉,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观念薄弱、行为失范。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作者:周永根肖高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5期摘要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德育工作需要根据实践需要不断进行价值观教育策略创新,以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区域、社会、群体和阶层等特定的系统中,同时存在的、相互联系且各具特征的几种文化。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碰撞的时代,各种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开创了世界文化既全球化又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1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1.1 政治信仰复杂化和淡化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在新形势下, 一部分大学生对西方腐朽的文化妄加崇拜和追捧,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导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价值信仰危机。
又现阶段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困惑,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不同程度的缺失和认同危机。
1.2 价值观念多元化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特征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的巨大改变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传统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乃至动摇,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等特点。
当前形势下,资产阶级的一些消极性的价值观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消极悲观主义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
1.3 价值目标功利化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失的问题。
多元化形势下,很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学校倡导的价值观以及家庭教导的价值观相互矛盾和冲突。
大学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交流和交融正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那么,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呢?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多元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多元文化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学生可以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他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念和价值观,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多元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跨国公司和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已经成为趋势,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通过参与多元文化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合作,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
再次,多元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份认知和自我意识。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并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最后,多元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具备全球胜任能力的人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合作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备全球胜任能力的人才。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方法实施多元文化教育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大学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专业。
例如,设置跨文化交流课程、国际学生交流项目等,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机会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和学生,打造一个真正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交流项目。
多元文化下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摘要: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不过也存在一些新问题。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社会的对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影响到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关键字:主流价值观;教育;影响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的我国主流价值观,本次调查对象为S市4所高校学生,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不过也存在一些新问题。
1、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是积极向上的。
建国后我国经历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与之伴随的出现了文化上由一元向多元的变化,价值观念也由一元进入了多元时代。
虽然经历了这些重大变化,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上还是积极向上的。
例如在调查中被问及“您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时有67.69%的学生回答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10.38%的学生回答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1.54%的学生回答说不清楚,8.08%的学生回答是金钱的多少。
所以,尽管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的整体价值取向还是积极的。
2、主流价值取向淡化,多元价值取向趋势明显增强。
当前中国社会是转型的社会,在转型社会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开始分解,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由于利益的不同这些阶层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也不同。
同样社会转型也带来了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多元文化带给人们多种不同的价值思想,这些思想在给人们带来精神解放的同时也使中国由一元价值社会进入到了多元价值社会。
这些社会变化、思想变化、文化变化在头脑活跃的青年学生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例如在调查中问到“您认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判断的趋向”时有11.15%的人认为是功利性、21.54%的人认为是实用性、52.31%的人认为是功利性和实用性并存、只有10%的学生认为是崇美尚真。
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并且主流价值观表现出减弱的趋势。
3、集体观念淡化,个体意识增强。
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对策[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现代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困惑和迷茫,容易出现价值观偏向与扭曲,导致行为失范,对其健康成才十分不利。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及时准确评估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坚持一元与多元并行发展的原则,既尊重个体的主体自由和选择,又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导向,引导青年学生重构合理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多元化价值观大学生教育当今社会的开放以及全球化的加速进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文化的多元挑战人类原有的一元价值和霸权文化,尊重个人的主体自由和选择,使人类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趋多元化、离散化、冲突化。
随着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完成,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
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重新认识和评价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人类文明是由不同文化组成的,不同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碰撞、彼此吸收、共同发展,但同时每一种文化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性,才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正是由于多种文化力量的汇集才真正促进了人类知识和财富的增长。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种民族共存和发展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现象无处不在,多元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于大学生而言,多元文化有利于他们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
同时,由于多元文化承载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其消极影响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对其他社会群体而言,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年龄、心理等方面的自身因素,使得他们成为对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中的人员构成越来越多元化,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地域、文化传统,所受教育和成长环境也千差万别。
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使得大学生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是当前教育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大学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阶段,承担着传承文明、塑造人格、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信息传播日益便捷等原因,大学生的背景与思想愈发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反映在他们对人生价值、社会责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看法和理解。
多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多元化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
一方面,不同背景下的大学生可能存在认知偏差、行为冲突等问题,这对高校管理和师生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多元化的价值观也为学校师生之间搭建起交流平台,丰富了思想碰撞的可能性,有利于促进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共融。
加强教育引导引导多元共生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观多元化现象,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引导来引导多元共生。
首先,应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次,高校可开设跨专业、跨年级、跨文化的课程与活动,促进不同背景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补,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感。
推动综合素质教育促进个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挑战,高校应当在推动综合素质教育上下功夫,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综合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体验多元文化共存的魅力。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针对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教育挑战,在加强学生自身建设同时,高校也需要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更需要关注师德修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视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朱春花 任晓龙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格局,这不仅促使了大学生价值观向多元化发展,也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多重挑战。
本文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出发点,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存在特点,对可采取的教育对策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361-03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碰撞、排斥和融合也日益加剧,多元文化格局逐渐形成[1]。
多元文化的“多元”是指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具体是指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多种文化冲突碰撞所形成的独特系统。
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及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看法,是其人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动力支柱。
目前,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在多元文化格局下,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意识,从而显现出特有的时代规律性和特点。
因此,认清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与特点,客观对待多元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已成为相当紧迫且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本文将大学生价值观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具体化为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学业观、职业观、婚恋观和金钱消费观,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在江苏南京不同区域的在校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回收率97.2%。
此外,笔者还就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对各年级的大学生及高校教师进行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