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分析引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是中国高级学位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旨在评估考生在计算机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本文将针对“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该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考试结构•408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初试和复试。
初试主要包括两个科目: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每科120分钟。
•初试科目主要考察计算机的底层体系结构和基础数据结构的理解与应用。
初试科目及内容概述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数据表示与处理–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与处理器组成–中断与异常处理–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2.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基本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算法设计与分析(递归、排序、查找、图算法等)–算法复杂度与性能分析–算法设计思想与方法(贪心、分治、动态规划等)复试科目及内容概述•复试科目主要考察计算机学科的其他重要领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编译原理等。
复试科目列表1.操作系统2.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3.计算机网络4.编译原理5.软件工程6.网络与信息安全考试要求•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学科基础和理论知识,掌握重要的思想、方法和技术。
•考生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提前充分准备并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语•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考试,但通过深入理解大纲内容,并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实践训练,考生完全有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本文对考生们的备考工作有所帮助,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408考试,迈向更高的学术和职业发展。
初试科目重点解析1.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数据表示与处理: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表示方式,了解计算机中的数字运算和逻辑运算。
408考试大纲2024一、大纲概述408考试大纲2024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考试大纲。
该大纲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和难度,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
二、考试内容1. 数据结构:包括线性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以及查找、排序等基本操作。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基本组件的工作原理。
3. 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4. 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数据传输、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5. 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查询处理、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考试形式和难度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题难度分为容易、中等难度和较难三个等级,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作答。
四、备考建议1. 认真研读大纲,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
考生应仔细阅读大纲,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范围和难度。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3. 多做题,加强练习。
通过做题和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4. 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素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考生应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克服焦虑和紧张情绪。
备考过程中,考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营养。
五、注意事项1. 遵守考试纪律,严禁作弊。
考生应遵守考试纪律,尊重监考人员,严禁作弊和违纪行为。
2. 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度疲劳。
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身心疲惫。
3. 认真对待每道题目,不要轻易放弃。
在考试中,即使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考生也应认真对待,积极思考,不要轻易放弃。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主要涉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四个科目。
一、数据结构部分:
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及其特征,算法的简单分析与时间/空间复杂度。
2. 线性表的概念特征及的实现。
3. 栈和队列的概念特征及实现,递归。
4. 多维数组与存储,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5. 二叉树的性质及实现,线索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夫曼树,堆的建立,插入和删除算法的实现。
6. 树与森林的概念,存储及操作算法。
7. 图的概念,存储表示,操作及应用的实现。
8. 查找的概念及典型查找算法的实现,哈希表。
9. 排序的概念及典型排序算法的实现。
二、操作系统部分:
1. 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2. 进程与线程,处理机调度,进程同步与互斥(信息量,经典同步问题),死锁(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3. 内存管理(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虚拟内存管理(请求分页管理方式,页面置换算法)。
请注意,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可能根据不同的年份和专业有所调整,建议查看中国教育考试网或所在省份的招生考试网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江苏专转本计算机考试大纲一、概述二、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三、计算机软件四、数字媒体及其应用五、计算机网络六、信息系统与数据库七、Windows、Word、Excel 、PowerPoint、Frontpage概述1、第一台计算机:ENIAC2、划分计算机时代:主要元器件电子管->晶体管- >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类型:巨型、小巨型、大型、小型、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微型机)4、应用领域:科学运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功能(CAD、CAT、CAM、CAI)、5、摩尔定律计算机组成原理1、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掌握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CPU、主存、总线、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及其功能。
2、CPU的组成3、存储器的层次结构4、总线的类型5、输入/输出设备了解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
6、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指令的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指令的类型(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移位运算、位与位串操作、控制转移、输入/输出等)、指令的执行过程。
7、PC机的组成了解PC机外观所见的部件、主机箱内的组成部件。
8、PC机常用的外部设备掌握键盘、鼠标器的作用、组成、分类;了解扫描仪、数字化仪和条形码读入器等输入设备;掌握显示器、打印机、硬盘的作用和主要技术指标,了解其他的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包括绘图仪、软盘、光盘等。
9、计算机分类及性能评测了解6大类计算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超级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的特点;了解个人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性能参数(CPU字长、CPU速度、主存容量与速度、Cache存储器容量、硬盘存储器性能、系统总线的传输速度、系统的可靠性)。
1、五大组成部分2、CPU组成、指令、指令系统3、内存储器:ROM( PROM、EPROM、Flash ROM )、RAM( SRAM 、DRAM )、BIOS、CMOS、Cache4、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容量、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访问时间)、移动存储器、光盘(CD-ROM、CD-R、CD-RW、DVD、VCD)5、总线标准: ISA EISA PCI6、总线类型:数据、地址、控制7、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8、输出设备:显示器( CRT与LCD )、打印机、绘图仪9、 I/O接口:并/串行、USB、IDE、SCSI、PS/2计算机软件1、软件的功能和分类:了解软件的功能,掌握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每类软件的特点。
961计算机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08版)一、考试组成961计算机专业综合共包括四门课程的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理逻辑,分别占40分、40分、40分、30分。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一) 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唐朔飞编著(二) 复习内容1.存储系统(1)主存储器:存储单元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存储芯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DRAM的刷新原理和刷新方式、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Cache的地址映射方式、Cache的替换策略。
(3)辅助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的结构、访问特征和性能参数计算。
2.指令系统(1)指令格式:机器指令的一般格式以及指令字中各字段的作用和特点。
(2)寻址方式:常见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计算方法、寻址范围、作用和特点。
(3)指令系统的设计:指令格式设计的相关因素及基本方法、扩展操作码技术。
3.CPU(1)CPU的功能和结构: CPU的基本功能、内部结构、数据通路、控制信号。
(2)控制单元的功能:指令周期、多级时序系统、控制方式、指令执行过程的微操作流程分析。
(3)控制单元的设计:微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微指令的格式和编码方式、微程序设计。
4.输入输出技术(1)总线:总线的分类、总线的判优(仲裁)控制方式、总线的通信控制方式。
(2)I/O控制方式:中断响应与中断处理、DMA方式的工作原理。
三、操作系统部分的考试大纲(一)指定参考书《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第二版)》,任爱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复习内容1.进程进程、进程同步和通信、进程调度和死锁等基本概念和相关算法。
要求清楚理解进程,线程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算法。
2.存储管理存储器管理,包括重定位和虚拟存储器等基本概念,分区、分页、分段以及段页式存储管理。
要求清楚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分配算法。
3.设备管理I/O设备管理、调度、分配机制, RAID 等。
2024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纲要2024年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本次考试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理论考试部分重点测试考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实践考试部分旨在测试考生在计算机实践中的能力,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具体考试内容1.计算机科学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运行原理(3)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其特点2.计算机组成原理(1)数字逻辑与布尔代数(2)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3)指令系统和指令的执行过程3.数据结构与算法(1)线性表、链表、栈与队列的实现与应用(2)树、图的表示与遍历(3)排序与查找算法4.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功能(2)进程管理与调度算法(3)内存管理与虚拟存储器(4)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数据库原理与应用(1)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关系代数(2)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3)SQL语言的使用与优化(4)数据库事务与并发控制6.计算机网络(1)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2)网络传输技术与设备(3)网络安全与防御技术(4)网络应用与服务7.程序设计(1)面向对象编程基础(2)数据类型、控制结构与函数(3)常见算法与数据结构的程序实现(4)程序设计的规范与调试技巧8.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2)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3)数据可视化与报告分析(4)大数据技术与平台应用三、考试形式理论考试部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
试卷采取多选、判断、填空和解答题等形式。
实践考试部分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生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操作,编写程序或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
四、考试评分与及格标准理论考试部分,每题分值根据难易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总分为100分。
信息学院研究生复试综合三研究生复试综合三由专业科目考试及上机编程水平测试共同组成。
一复试科目及参考书:考试科目: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原理各占50%。
参考书:1、白中英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13年2、汤小丹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二考试大纲:《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一)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作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的软件定义及分类;冯诺伊曼机器特点;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基本概念。
(二)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2学时)数据与文字的表示;定点数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浮点数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三)存贮系统RAM与ROM的种类、特点与工作原理;存贮器与CPU的连接;多级存储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运行原理;多级存储器所用介质的特性及其多级结构存储器应满足的原则和运行原理高速存储器的种类、构成;cache工作原理,cache映射方式和替换算法以及虚拟存贮器的功能和基本管理方法。
(四)指令系统指令的发展和性能要求;指令格式基本组成与设计;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的设计。
(五)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和功能;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等基本概念;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及相关基本概念;传统CPU、流水CPU、RISC CPU的相关概念与技术。
(六)系统总线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分类;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总线的结构;总线控制。
(七)外部设备外设的特点及分类;字符及图形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及特点;点阵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的成字原理;磁表面存贮器的记录方式;硬盘、软盘、磁带的记录格式(八)输入输出系统外设与CPU交换信息的方式、特点及差异;程序中断方式相关概念与实现原理;DMA的相关概念与实现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考试大纲1.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2.进程管理进程:进程概念;进程的状态与转换;进程控制;进程组织;进程通信;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科院计算机考研科目篇一:中国科学院大学201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63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考研大纲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二、试卷结构题型,如:概念题(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应用题(计算、画图、分析、设计)等。
三、考试科目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四门课程,每门课程各占25%。
四、数据结构(一)考试大纲1、绪论(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2)算法的定义、算法的基本特性以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1)线性表的定义、基本操作。
(2)线性表的实现及应用,包括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构造原理,在两种存储结构上对线性表实施的主要的操作(三种链表的建立、插入和删除、检索等)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3、堆栈与队列(1)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
(2)堆栈与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
(3)在不同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堆栈、队列实施基本操作(插入与删除等)对应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4、数组和广义表(1)数组的概念、多维数组的实现。
(2)对称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3)广义表的基本概念。
5、树与二叉树(1)树的概念和性质。
(2)二叉树的概念、性质和实现。
(3)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4)遍历二叉树。
(5)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6)树和森林的存储结构、遍历。
(7)二叉排序树。
(8)平衡二叉树。
(9)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6、图(1)图的基本概念。
(2)图的存储,包括邻接矩阵法、邻接表法。
(3)图的遍历操作,包括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24计算机408考研大纲摘要:一、计算机408 考研简介1.计算机408 考研含义2.考试科目及内容3.考试形式及分值分布二、计算机组成原理1.计算机组成原理概述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三、数据结构1.数据结构基本概念2.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3.数据结构的操作及算法四、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操作系统的结构及功能3.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五、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及应用正文:计算机408 考研是针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研究生考试的一项统一考试,涵盖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门学科。
计算机408 考研大纲对这四门学科的内容、考试形式及分值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考生提供了复习备考的依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408 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二进制表示、指令执行、数据存储等过程。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408 考研的另一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以及数据结构的操作及算法。
常见的数据结构有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它们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408 考研的又一重要内容,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运行机制。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调度进程、提供服务等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408 考研的最后一个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协议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互联网、企业内网等。
871 计算机综合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科目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结构.二、考试基本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要求考生掌握: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机理,包括运算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存储器及层次存储体系的概念及工作原理;输入/输出系统及工作方式。
并建立整机概念,各基本部件如何协调工作完成指定任务;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数据结构要求考生掌握: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分析;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三、考试形式与分值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 75分数据结构 75分四、考试内容I 计算机组成原理1.计算机系统概述1)电子计算机与存储程序控制。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掌握数字化概念、存储程序工作方式和冯诺依曼体制。
2)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计算机的工作过程(1)计算机系统.熟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织、硬件与软件间的关系、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逻辑等效性。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概念,了解系列机和软件兼容。
3)计算机性能指标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
2.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1)数值数据的表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F0104234
学时数:56(理论44学时, 实验12学时)
学分数:3.5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考试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考试按照《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对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较全面测试,判别学生是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了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其总体要求如下:
1.掌握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及软硬件组成等概念。
2.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格式、机器数的表示方法和特点,掌握定点加减的运算方法和特点,掌握浮点运算方法和特点。
3.掌握存储系统的分类、分级结构与主存储器的技术指标;了解SRAM、DRAM、EPROM、闪速存储器、相联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掌握Cache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指令格式、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了解RISC和CISC的特点。
5.掌握CPU的功能、基本组成和各个部分的工作流程;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微程序控制技术和硬布线控制技术;了解流水CPU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6.掌握总线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以及总线仲裁方式的基本工作原来和特点,了解PCI总线的特点。
7.掌握显示设备、打印设备、硬盘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能够计算一些常用的技术指标。
8.掌握外围设备的定时方式、信息交换方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原理,了解通道方式。
二、命题范围及考查的知识点
1.计算机系统概论
(1)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硬件
(3)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2.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1)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
(2)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3)定点乘法运算,定点除法运算
(5)定点运算器的组成,浮点运算方法和浮点运算器
3.存储系统
(1)存储器概述
(2)随机读写存储器
(3)只读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
(4)高速存储器
(5)cache存储器,虚拟存储器
4.指令系统
(1)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
(2)指令格式
(3)操作数类型,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4)典型指令
5.中央处理器
(1)CPU的功能和组成
(2)指令周期
(3)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4)微程序控制器
(5)微程序设计技术
(6)硬布线控制器
(7)流水CPU,RISC CPU
6.总线系统
(1)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2)总线接口
(3)总线的仲裁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4)HOST总线和PCI总线,InfiniBand标准7.外围设备
(1)外围设备概述
(2)磁盘存储设备及其技术发展
(3)磁带存储设备
(4)光盘和磁光盘存储设备
(5)显示设备,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
8.输入输出系统
(1)外围设备的速度分级与信息交换方式
(2)程序查询方式
(3)程序中断方式
(4)DMA方式,通道方式
三、试卷结构及题型
1.试卷结构
基本题50%左右,综合题35%左右,提高题15%左右。
2.主要题型
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画图题、综合题等。
选择题、填空题以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考核内容包括:应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理解和了解的内容也以此形式出题。
名词解释题一般包括:关键词汇的中英文对照。
简答题的主要考点为:可行性分析方法的步骤;系统设计的内容;系统实施转换的方式和原则等。
画图题的主要考点为:利用已知的一些条件,绘制出计算机层次结构,芯片扩展等。
综合题的主要考点为:利用所学知识对计算机指令和硬件进行设计。
四、考试方式
统一采用闭卷考试(笔试)形式,应同时出A、B两套试题,其份量及难易程度大体相当,但不可雷同,并附标准答案。
五、试题数量及时间安排
试卷应涵盖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90%以上。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日期一般安排在考试周内进行。
总分满分:100分;考试方式:笔试;4、考试题型:填空题(2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20分);分析计算题(30分);综合应用编程题(10分)。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唐硕飞或蒋本珊等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
2.参考资料
[1] 唐硕飞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哈工大出版社.2008.
[2] 白中英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执笔人:曾利军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