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阅读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26 KB
- 文档页数: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
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
亮在,不能辅之久全。
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
下何由并之。
”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
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因闭其目。
”会王
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以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左右皆笑。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为之感怆.______
(2)何由并.之______
7.请从本故事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8.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闻“蜀技”时刘禅与其他蜀臣截然不
同的神态?
9.读完此文,你对刘禅有怎样的评价?
【答案】
6.(1)悲伤(2)吞并
7.乐不思蜀
8.而禅喜笑自若。
9.胸无大志,昏庸无能,贪图享乐。
五年级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检测题(2014年11月)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
50分。
1.《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 C )。
A.汉、蜀、吴B.秦、齐、楚C.魏、蜀、吴D.汉、魏、晋2.《三国演义》中被誉为“忠义的化身”的人是( D)A.黄忠B.张飞C.诸葛亮D.关羽3.孔明出山后的第二功是( B )。
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生擒曹操D.七擒孟获4.《三国演义》中赤兔马最早的主人是( C )。
A.关羽B.吕布C.董卓D.曹操5.( C )穿针——粗中有细。
A.黄忠B.魏延C.张飞D.周瑜6.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的人是( A)。
A.关羽B.张飞C.刘备D.赵云7.《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五虎大将”之中年龄最大的人是(E)。
A.张飞B.关羽C.赵云D.马超E.黄忠8.赤壁之战中,孔明借完东风后由( A )接应,而避过周瑜派人追杀。
A.赵云B.张飞C.关羽D.马超9.“乐不思蜀”这个故事讲的是( C )A.刘永B.刘理C.刘禅D.曹丕10.赤壁之战中,( C )利用蒋干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二人。
A.黄盖B.诸葛亮C.周瑜D.庞统11.《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 D ) 。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12.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A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13. 《寄小读者》中作者由( D )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14.《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
是因为“我”( B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15.《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 C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D.诺曼底号16.《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 C )写的。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三国演义》阅读百科七十二题一、练习题1、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
2、能够体现《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的一个字就是“义”。
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D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10、下面语句与何人有关(1)望梅止渴(曹操)(2)刮骨疗毒(关羽)(3)乐不思蜀(刘禅)(4)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5)鞠躬尽瘁(诸葛亮)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三国演义测试题一、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桃园结拜为兄弟。
2.张飞鞭打督邮吏后,刘备到________________县当了县令。
3.______________假装献刀,实际上是准备刺杀董卓。
4.虎牢关下,刘、关、张史弟三人大战__________________。
5.王允巧施连环计,唆使____________杀死了董卓。
6.曹操和_____________一起煮青梅把酒论英雄。
7.曹操把_____________送给关羽,关羽非常高兴。
8.关羽离开曹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和刘备、张飞再次在古城相聚。
9._________在乱军之中救了刘备的公子——阿斗。
10.诸葛亮隐居在__________________。
11.刘备的第一个军师单福的真名叫_____________。
12.《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
13.刘备凭借好马“___________”的相助,跳过三丈宽的檀溪,躲过了蔡瑁的追杀。
14.孙权手下大将_________杀死了黄祖,帮孙权报了杀父之仇。
15.官渡之战中,袁绍的粮草都储存在_________。
16.曹操听_________说过,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脑袋,如囊中探物,所以在长板桥遇到张飞时,不敢轻举妄动。
17.诸葛亮用________法,让孙权茅塞顿开,同意和刘备联盟,对抗曹操。
18.周瑜用________计,骗蒋干上当,使曹操怒杀蔡瑁、张允两位大将。
19.诸葛亮神机妙算,_______天之内完成了周瑜十万支箭的任务。
20._________自请演苦肉计诈降曹操,赤壁之战大获全胜。
21.周瑜火烧赤壁之前得心病,诸葛亮开了药方,上面写着:“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攻打雒城时,________________急于玫城,却因张任在城外落风坡设伏中计,被乱箭射死,终年才三十六岁。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目录1.胜人者先自胜2.王冕传(节选)3.赵威后问齐使4.六一居士传(节选)5.王翦将兵6.傅显迂缓7.北门之管(节选)8.卫灵公天寒凿池9.宋人酤酒10.荀巨伯探病友11.甲与乙相善12.公卢之谏13.乐不思蜀14.孔文举年十岁15.齐鲁夹谷之会(节选)16.狗监17.触龙说赵太后(节选)18.师旷论学19.创鹜之报20.吕氏春秋·贵因21.晋献文子成室22.孺子善谏23.庖夫24.孟子见梁惠王25.庄周家贫26.二翁登泰山27.范蠡浮海出齐28.文天祥传(节选)29.郑板桥开仓济民30.答谢中书书31.食喻32.张元饲弃狗33.太祖弹雀34.武帝游宴见马35.罗企生拒谢桓公36.梅圣俞诗集·序(节选)37.束氏狸狌38.子产论政宽猛(节选)39.李泰伯改字40.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1.劝学(节选)42.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3.朱文公受骗44.临江之麋45.亭林先生神道表胜人者先自胜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
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这里指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通“饰”,修饰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六卿请复.A B薄.如钱唇(《活板》)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钟鼓不修.战而.不胜C D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答】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译】②期年而有扈氏服。
【译】3.本文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论及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且在某些观点上不谋而合。
《三国演义》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梳理:含中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它从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记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描摹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众对政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主要人物事迹及其性格特点《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46-50(附答案与译文)46不因一袍乱方寸刘先生者,河朔①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
间入衡山县市,从人乞得钱,则市盐酪②而归,尽则更出。
日挈一竹篮,中贮笤帚、麻拂③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
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④,刘欣谢而去。
越数日见之,则故褐⑤如初。
富人问之,则云:“吾几为子所累。
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⑥;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
数日营营⑦,不能自决。
今日偶衣之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⑧此,是大可笑。
适一人过前,即解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
嘻,吾几为子所累矣!”(《睽车志》)【注释】①河朔:黄河北面。
②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酪,本指乳制品。
③麻拂:除尘工具。
④衲袍:旧长袍。
衲(nà),缝补。
⑤褐:粗麻短衣。
⑥扃(jiōng):关闭。
⑦营营:指内心忧愁的样子。
⑧方寸:心。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间.入衡山县市() B市.盐酪而径归()C日挈.一竹篮() D尝.赠一衲袍 ( )E刘欣谢而去.() F吾常日出庵. ( )G适.一人过前 ( ) H尽则更.出()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今日偶衣之.市②一人过前,即解袍与之.B①刘欣谢而.去②则市盐酪而.归C①以.一袍故②则牢关以.备盗D①尽则.更出②不衣而出,则.心系念三、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是()A则市.盐酪而归 B或衣.以出C因市一锁. D妇抚儿乳.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译文:②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译文:③嘻,吾几为子所累矣译文:五、仔细阅读原文回答问题:①短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②你从刘先生的言行中得到什么体会?请简要回答。
答:【参考答案】一、A偶尔。
B卖。
C提。
D曾经。
E离开。
F小茅屋。
G恰好。
三国演义测试题一、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桃园结拜为兄弟。
2.张飞鞭打督邮吏后,刘备到________________县当了县令。
3.______________假装献刀,实际上是准备刺杀董卓。
4.虎牢关下,刘、关、张史弟三人大战__________________。
5.王允巧施连环计,唆使____________杀死了董卓。
6.曹操和_____________一起煮青梅把酒论英雄。
7.曹操把_____________送给关羽,关羽非常高兴。
8.关羽离开曹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和刘备、张飞再次在古城相聚。
9._________在乱军之中救了刘备的公子——阿斗。
10.诸葛亮隐居在__________________。
11.刘备的第一个军师单福的真名叫_____________。
12.《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
13.刘备凭借好马“___________”的相助,跳过三丈宽的檀溪,躲过了蔡瑁的追杀。
14.孙权手下大将_________杀死了黄祖,帮孙权报了杀父之仇。
15.官渡之战中,袁绍的粮草都储存在_________。
16.曹操听_________说过,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脑袋,如囊中探物,所以在长板桥遇到张飞时,不敢轻举妄动。
17.诸葛亮用________法,让孙权茅塞顿开,同意和刘备联盟,对抗曹操。
18.周瑜用________计,骗蒋干上当,使曹操怒杀蔡瑁、张允两位大将。
19.诸葛亮神机妙算,_______天之内完成了周瑜十万支箭的任务。
20._________自请演苦肉计诈降曹操,赤壁之战大获全胜。
21.周瑜火烧赤壁之前得心病,诸葛亮开了药方,上面写着:“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攻打雒城时,________________急于玫城,却因张任在城外落风坡设伏中计,被乱箭射死,终年才三十六岁。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乐不思蜀主人公一:[乐不思蜀主人公]乐不思蜀成语故事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说的是蜀后主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设宴款待。
在放到蜀国的音乐时,蜀国的官员都掉眼泪了,只有刘禅还笑嘻嘻的,司马昭问刘禅,想念蜀国吗?刘禅说在这里快乐,并不想蜀国。
乐不思蜀的故事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
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
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
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
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
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
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
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
’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
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知识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出题人:青西中学张传军)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是朝人。
罗贯中元末明初2.《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
魏、蜀、吴3.“桃园三结义”指的是、、。
刘备、关羽、张飞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咱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别离有:千里走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过五关斩______、水淹______、败走______。
关羽、单骑、曹操、六将、七军、麦城5.诸葛亮对孟获是擒纵,使他心服口服。
七、七6.七步成诗的是。
曹植7.“既生瑜,何生亮”是的临终一叹。
周瑜8.《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叫。
貂蝉9.最后,统一三国。
司马炎10.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叫作。
木牛流马11.周瑜为谋害诸葛亮要求在天内造好10万只箭。
10天12.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望梅止渴()刮骨疗伤()鞠躬尽瘁()乐不思蜀()三顾茅庐()单骑救主( )大意失荆洲()赔了夫人又折兵()曹操、关羽、诸葛亮、刘禅、刘备、周瑜、赵云、关羽二、选择题1.官度之战中两边的主要指挥者是()和()BCA.袁术;B.袁绍;C.曹操;D.刘备2.“三顾茅庐”出自故事()中。
AA.刘备拜见诸葛亮;B.诸葛亮拜见刘备;C.诸葛亮拜见曹操3. 当关羽受伤时,为他刮骨疗伤的医生是()。
CA扁鹊;B.刘备;C.华佗4.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AA.吕布;B.魏延;C.孙权5.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AA.黄盖;B.许诸;C.典伟6.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BA.长坂坡;B.五丈原;C.新野7.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DA.美女B.金银C.奴役D.赤兔马8.“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
”描述的是谁?()BA.庞统B.刘备C.伊籍D.诸葛亮9.“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DA.董卓B.刘备C.吕布D.曹操10.吕布的兵器是什么?()关羽的兵器是什么?()CAA.青龙偃月刀B.丈八蛇矛C.方天画戟D.双股宝剑11.赤壁之战发生在谁和谁之间?()CA.刘备和曹操B.孙权和曹操C.刘、孙联军和曹操D.袁绍和曹12.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乡,刘备把自己比做“鱼”,把谁比作“水”?()CA .关羽B .张飞 C.诸葛亮 D .赵云13.三国中被称为“智绝”的是(),被称为“义绝”的是(),称为“奸绝”的是()。
乐四字成语阅读答案乐极生悲乐不思蜀乐不可言乐不可支乐而忘返乐不思蜀乐此不疲其乐无穷安居乐业不亦乐乎津津乐道喜闻乐见幸灾乐祸乐天知命乐以忘忧乐极生悲乐善好施自得其乐哀乐相生安堵乐业安家乐业安居乐业安贫乐道安贫乐贱安身乐业安身为乐安生乐业安土乐业安心乐业安心乐意伯乐相马伯乐一顾不改其乐不亦乐乎惨然不乐长乐未央朝欢暮乐吃喝玩乐逢场作乐甘贫乐道躬耕乐道鼓乐齐鸣鼓乐喧天好善乐施何乐不为何乐而不为忽忽不乐及时行乐极乐世界津津乐道敬业乐群钧天广乐苦乐不均苦中作乐乐不极盘乐不可极乐不可言乐不可支乐不思蜀乐昌分镜乐昌破镜乐昌之镜乐成人美乐此不倦乐此不疲乐道安命乐道安贫乐道好古乐道忘饥乐道遗荣乐而不荒乐而不厌乐而不淫乐而忘返乐而忘死乐祸幸灾乐极哀来乐极悲来乐极悲生乐极生哀乐极生悲乐极则悲乐极则忧乐嗟苦咄乐尽哀生乐尽悲来乐山爱水乐山乐水乐善不倦乐善好施乐善好义乐事劝功乐天安命乐天任命乐天知命乐退安贫乐往哀来乐新厌旧乐行忧违乐业安居乐以忘忧乐在其中礼崩乐坏礼坏乐崩利灾乐祸闷闷不乐靡靡之乐潘文乐旨贫而乐道其乐不穷其乐无穷愀然不乐愀然无乐赏心乐事随缘乐助天伦之乐为善最乐。
【其乐不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其乐融融】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
形容十分快乐、和睦。
【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其乐无涯】其中的快感没诸般。
指展开某一工作,深感乐在其中。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接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确实,对答题者也就是一种引导,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够赢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歌唱祖国天道安堵乐业安家乐业安居乐业安乐窝安贫乐道安贫乐贱安身乐业安身为乐安生乐业安土乐业安心乐业安心乐意伯乐相马伯乐一顾不改其乐不亦乐乎惨然不乐长乐未央朝欢暮乐吃喝玩乐逢场作乐甘贫乐道躬耕乐道鼓乐齐鸣鼓乐喧天好善乐施何乐不为何乐而不为忽忽不乐及时行乐极乐世界津津乐道敬业乐群钧天广乐苦乐不均苦中作乐乐不极盘乐不可极乐不可言乐不可支乐不思蜀乐昌分镜乐昌破镜乐昌之镜乐成人美乐此不倦乐此不疲乐道安命乐道安贫乐道好古乐道忘饥乐道遗荣乐而不荒乐而不厌乐而不淫乐而忘返乐而忘死乐祸幸灾乐极哀来乐极悲来乐极悲生乐极生哀乐极生悲乐极则悲乐极则忧乐嗟苦咄乐尽哀生乐尽悲来乐山爱水乐山乐水乐善不倦乐善好施乐善好义乐事劝功乐天安命乐天任命乐天知命乐退安贫乐往哀来乐新厌旧乐行忧违乐业安居乐以忘忧乐在其中礼崩乐坏礼坏乐崩利灾乐祸闷闷不乐靡靡之乐潘文乐旨贫而乐道其乐不穷其乐无穷愀然不乐愀然无乐赏心乐事随缘乐助天伦之乐为善最乐喜怒哀乐喜闻乐见先忧后乐幸灾乐祸寻欢作乐鞅鞅不乐怏怏不乐一人向隅,…衣冠礼乐怡然自乐悒悒不乐于飞之乐与民同乐郁郁不乐知命乐天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追欢取乐追欢作乐自得其乐。
第24课三顾茅庐一、夯实基础1.识音拜谒.( ) 纶.巾( ) 末胄.( ) 愧赧.( ) 倾颓.( ) 存恤.( ) 殆.尽( )疏懒.( ) 鄙.贱()如雷贯.耳()顿开茅.塞()【答案】拜谒(yè) 纶巾(guān)末胄(zhòu)愧赧(nǎn) 倾颓(tuí)存恤(xù)殆尽(dài)疏懒(lǎn)鄙贱(bǐ)如雷贯耳(guàn) 顿开茅塞(máo)【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窗外日迟迟..(2)未审.得入览否(3)不胜愧赧..(4)屏人促.席(5)奸臣窃命..(6)而不知存恤..(7)总揽..英雄(8)惟将军图.之【答案】(1)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2)审:明白,知道(3)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促:靠近(5)窃命:篡夺国家权力(6)存恤:爱惜,体恤(7)总览:广为延揽(8)图:考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3.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作者,名,号湖海散人,人,该小说以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本元末明初三国矛盾斗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
二、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拜谒.(jié)侥.幸(jiǎo)应诺.(nuò)昼寝.(qǐn)B.拱.立(gǒng) 傲.慢(ào) 侍.立(sì) 半晌.(shǎng)C.纶.巾(lún) 鹤氅.(chǎng) 愧赧.(nǎn) 鄙.贱(bǐ)D.金帛.(bó) 箪.食(dān) 存恤.(xù) 倾颓.(tuí)【答案】D【解析】A.谒yè。
B.侍shì。
《三国演义》阅读训练题一、填空题填空题1.1.《《三国演义》之初众诸候中违约匿玉玺的是之初众诸候中违约匿玉玺的是孙坚孙坚 ,称帝的是称帝的是 袁术袁术 。
三国是国是 曹操曹操 死后出现的,首先篡位称帝的是首先篡位称帝的是 曹丕曹丕 。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分别指别指 魏 、 蜀 、 吴 ,开国帝王分别开国帝王分别 曹丕曹丕 、 刘备刘备 、 孙权孙权 ,末代帝王分别是王分别是 曹奂曹奂 、 刘禅刘禅 、 孙皓孙皓 。
2. 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 诸葛亮诸葛亮 ;把奸诈的人骂做把奸诈的人骂做 曹操曹操 ;把量窄的人谓为把量窄的人谓为 周瑜周瑜 ;把性烈的人叫作把性烈的人叫作 张飞张飞 ;把忠厚的人称为把忠厚的人称为 鲁肃 ;把昏庸的人说是把昏庸的人说是 刘禅刘禅 。
3. 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 司马徽司马徽,“卧龙”是 诸葛亮 ,“凤雏”是 庞统庞统 ,“小霸王”是 孙策孙策 ,“美髯公”是 关羽关羽 ,“常胜将军”是赵子龙子龙 。
4. 《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曹军七进七出,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的是赵云赵云 ,字 子龙子龙 ,被誉为“ 常胜将军常胜将军 ”,他先投奔在他先投奔在 公孙瓒 手下,后归附刘备,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另外四位分别是另外四位分别是 关羽关羽 、 张飞 、 黄忠黄忠 、 马超马超 。
其中让曹操割须弃袍的是其中让曹操割须弃袍的是 马超马超 ,定军山计夺天荡山的是山的是 黄忠黄忠 。
长坂坡桥头吓退曹军的是长坂坡桥头吓退曹军的是 张飞张飞 ,字 翼德翼德 ,他的故事还有智取 瓦口隘瓦口隘 、义释义释 严颜严颜 。
5.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讲的是“义绝” 关羽关羽的故事,他被尊为“ 武圣武圣 ”,和他相关的故事有千里和他相关的故事有千里 走单骑走单骑 、过五关过五关 斩六将斩六将 、华容道义释义释 曹操曹操 、单刀单刀 赴会赴会 、刮骨刮骨 疗毒疗毒 、水淹水淹 七军七军 、大意大意 失荆州失荆州 、败走败走 麦城麦城 等等。
《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乐不思蜀司马文王问刘禅: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
欲正教禅:若在问,宣泣对曰:先墓在蜀,无日不思。
会王复问,禅如正言,因闭眼,王曰:何乃似欲正语?禅惊视曰:诚如遵命。
斗牛图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
有输租氓见而窃笑。
公疑之,问其故。
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
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公为之叹服。
黄婉聪慧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叶相判案叶相梦锡,尝守常州。
民有比屋①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②。
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叶判曰:“东家屋被西家盖,子③细思量无利害,他时拆屋别④陈词,如今且以壁为界。
”《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
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释车而走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
”景公遽起。
传骑又至。
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唇亡齿寒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
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
今日晋灭虢,明日虞碧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奇货可居濮阳①人吕不韦②贾③于邯郸④,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一、阅读《青梅煮酒论英雄》(译文),完成第1~5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译文)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莱,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羽、张飞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玄德(就是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有甚紧事?”许褚说:“不知。
只教我来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
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
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
”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
’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唾沫,才不渴。
现在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
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经设还好杯盘:盘里放着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聚雨将至。
随从遥指天外的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
请说说看。
”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拉。
”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
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
”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
”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不顾性命:不是英雄。
小学《三国演义》阅读练习(含答案)《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人。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闯关练习一、填空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共描写了40余次大小战争,其中(赤壁之战)是描写战争场面的代表。
2.《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
3.《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4.《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剑)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 的关羽,使(丈八蛇矛枪) 的张飞。
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6.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7.《三国演义》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周瑜)、(曹操)。
9.《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
10.《三国演义》中使用火攻的战役有(火烧赤壁)、(火烧连营、(火烧新野);使用水攻战术的有(水淹七军) ;使用阵法战术的有(空城计)。
1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火烧博望坡)。
12.《三国演义》中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一、罴说唐[柳宗元](10分)鹿畏貙(貙chū:一种似狸而大的野兽),貙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像人一样)立,绝(极度,独特)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
寂寂(清静无声)持弓矢罂(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火种),而即之山。
为鹿以感(感召,引诱)其类,伺(等候)其至,发(点燃)火而射之。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zuó,揪住)搏(抓、扑)挽(拉)裂(撕开)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1.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水陆草木之.花A.发火而射之.B.辍耕之.垄上C.楚之.南有猎者D.未有不为罴之.食也2.下面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被.发人立被:同“披”,读“pī”B.而即.之山即:立即C.因为..虎而骇之因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D. 貙走.而虎至走:走开3.翻译句子:(4分)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4.这则寓言含义深刻,它有力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的人。
(10字以内)(2分)二、患难见知交[清]王晫(10分)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辐辏:原指车轮的辐条集中于毂上。
此处形容如同车辐一样聚集到中心上。
)望尘者接踵于道。
(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及罢归(免职),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
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
时独吴菌次落落然,不以欣戚(这里指富贵或失势)改观(改变态度)。
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赵洞门儿子的名字)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
”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死)于客(外地)邸(旅舍,客店)。
两孙孤立,菌次哀振(同“赈”,救济)之,抚其幼者如子,字(嫁)以爱女。
一时感叹赵为知人。
1.下面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组是:(和);(和)(4分)A.不以.欣戚改观B.以.中有足乐者C.字以.爱女D.以.塞忠谏之路也E.先帝简拔以.遗陛下F.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G.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翻译句子。
乐不思蜀阅读答案
导读: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左右皆笑。
【注释】
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
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
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
⑤陇、蜀:都指四川。
2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为之作故蜀技(2)乃可至于是乎
(3)颇思蜀否?(4)宜泣而答曰
23翻译句子:(3分)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24乐不思蜀故事的结尾处左右皆笑,你认为他们为何而笑呢?(3分)
参考答案:
22、(4分)(1)以前的旧的从前的(2)这(个地步)(3)很(4)应该应当
23、(3分)即使诸葛亮还在,也不能辅助他使蜀国长久保全,更何况姜维呢。
24、(3分)能答到嘲笑、讥笑刘禅的平庸、无能、没有见识、目光短浅、贪图安乐、扶不起来的刘阿斗等其中两点可给满分。
【乐不思蜀阅读答案】
1.乐不思蜀阅读答案
2.乐不思蜀的成语
3.乐不思蜀成语
4.乐不思蜀的故事
5.《等》阅读答案
6.等阅读及答案
7.《等》阅读答案
8.等阅读答案
上文是关于乐不思蜀阅读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