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排石汤I号的功效与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5.75 KB
- 文档页数:2
胆道排石汤
【方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金钱草30克,茵陈15克,郁金15克,枳实9克,木香9克,生大黄6~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利胆排石。
【主治】:胆石症。
【方解】:本方重用金钱草清利湿热,利肝胆而排石,为主药;辅以茵陈加强清利湿热、利胆之功,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胆石症病关少阳与阳明,故既以郁金活血利气解郁,止痛利胆退黄,又以枳实、大黄、木香通滞消积、清洁肠胃,使湿热从大便而解,共为佐药。
综合本方,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利胆排石之效。
【按语】:本方以肋下疼痛,或恶寒发热,面呈黄色,大便灰白为辩证要点。
常用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胆石症、泌尿系结石、急性黄疸肝炎。
若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炒川楝子;大便溏薄者,去大黄,加茯苓。
药理研究证实,本方能使狗胆道括约肌松弛,胆汁分泌加大,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变形及产气等杆菌有抵制作用。
胆道排石汤——虎杖虎杖中药名。
为蓼科蓼属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主治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等。
中文名称:虎杖拉丁名称: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et Radix别名:土地榆、酸通、雌黄连、蛇总管大活血、紫金龙、酸汤杆、黄地榆、号筒草、斑龙紫用药部位:根茎和根性味归经: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药材分类:植物医保类型:医保(虎杖)功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主治1、主要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等。
2、西医诊为泌尿系感染、黄疸性肝炎、霉菌性阴道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湿热者,慢性盆腔炎属于瘀毒内结者,上呼吸道感染属于风热者,闭经、跌打损伤属于瘀血阻滞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浓汁湿敷;或熬膏涂擦。
注意事项苦寒活血,有碍胎气。
化学成分含虎杖苷、黄酮类、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白藜芦醇、多糖。
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虎杖煎剂、虎杖苷及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虎杖水煎液对多种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虎杖有镇咳作用,虎杖煎剂还能明显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的收缩。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虎杖煎剂有降压、减慢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抗休克的作用。
4、对中枢系统的影响:虎杖有镇静、镇痛的作用。
5、此外,虎杖还有止血、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的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胆道排石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季节的交替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让人心情很低落。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药方剂有益健康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方剂胆道排石汤。
【处方】金
季节的交替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让人心情很低落。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药方剂有益健康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方剂胆道排石汤。
【处方】金钱草3克茵陈郁金各15克枳壳木香各9克生大黄6~
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止痛。
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处方】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
【处方】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热,疏肝,理气,通里。
主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银昌方
看了上面对胆道排石汤的介绍我们知道,养生是现在很多人喜爱做的一件事情,养生对身体的帮助比较大,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生活常识分享。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川楝子,又称假车前子,是一种能够促进胆道排石的天然草药。
本文将探讨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功效以及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中医疗法。
一、胆道排石汤组方胆道排石汤的主要药材是川楝子。
此外,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还可以加入其他辅助药材。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川楝子 10克麦芽 10克茯苓 10克山楂 10克草果 5克苍朮 5克二、胆道排石汤的功效1. 促进胆道排石:川楝子作为胆道排石汤的主药材,具有疏利胆道、促进胆石排出的作用。
它可以刺激胆固醇代谢,加速胆囊收缩,从而有利于胆结石的排出。
2. 缓解胆痛:胆石在胆道中移动时,可能会引起胆绞痛等症状。
胆道排石汤中的茯苓和山楂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胆绞痛等胆痛症状。
3. 改善消化功能:草果和苍朮在胆道排石汤中被用作辅助药材,它们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三、胆道排石汤的使用方法1. 煎煮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后,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至有效成分溶解。
汤剂煎煮后,过滤并保留药液。
2.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50毫升,一日3次,饭前饭后均可。
根据个体差异,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
3. 注意事项:在使用胆道排石汤期间,应避免油腻、辛辣等食物,少量多餐。
此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四、胆道排石汤的适用人群胆道排石汤适用于以下人群:1. 胆道结石患者:胆道排石汤可以促进胆结石的排出,对于尚未形成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尤为适用。
2. 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
胆道排石汤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固醇代谢,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症状。
3. 消化不良者:胆道排石汤中的辅助药材苍朮和草果能够改善消化功能,对于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较为明显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名医经验』排石汤治胆石病胆石病,病位在胆,涉及肝,亦和中焦脾胃密切相关,临床见证有肝郁胆热、肝胆或脾胃湿热等实证,亦有脾胃虚弱所致的土虚木贼证,还有表现为寒湿、积滞所致的土壅木郁证。
又常见因久服苦寒或辛燥疏利之专方或清热解毒之药伤津耗血,致肝阴不足,久治不愈者。
近年来因胆道手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或术后复发的患者中,尤多见肝阴不足的证型,足证手术有伤及肝阴之弊。
故中医治疗胆石病,更应注意辨证论治的运用。
吾师朱良春治疗胆石病,独辟蹊径,所创“疏清通利排石汤”、“甘缓和中排石汤”、“扶土助运排石汤”等方,治疗各型胆结石,疗效卓著,今选析吾师自创验方特色以飨同道。
疏清通利话排石方药意仿大柴旨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多以右胁痛为主,引及右肩背。
程钟龄治胁痛以重视气机升降为其特点,朱师制方深谙此说,肝气从左而升,必赖肺气之肃降,而肺气从右而降,亦必赖肝气之升发,两者升降相因,脾胃居其中乃气机升降之枢纽,共同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清代名医程钟龄指出:“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证胁痛,左为肝气不和,用柴胡疏肝散,七情郁结,用逍遥散,若兼肝火、痰饮、食积、瘀血,随证加药,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凡治实证胁痛,左用积壳,右用郁金,皆为的剂,然亦有虚寒作痛,得温则散,按之则痛止,又宜温补,不可拘执也。
”程氏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胁痛的病因病机、痛变部位、治法方药,使后世学者颇多启发。
朱良春仿仲景大柴胡汤之意,结合程氏之说,对久病体弱寒热夹杂,气机升降失常的胆石患者,自拟“疏清通利排石汤”。
药用柴胡、九香虫各6克,徐长卿、元胡、郁金、青蒿子各15克,蒲公英、石见穿各30克,冬葵子、赤芍、鸡内金各10克,芒硝4克(分冲),每日一剂,水煎服。
此方乃师大柴胡汤之意,而不泥大柴胡汤之药,方中柴胡、郁金疏肝以解郁,从现代药理分析得知,郁金含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排泄作用,并使胆囊收缩,有确切的利胆作用,且挥发油还可配合促助芒硝、鸡内金溶解结石,故用于胆结石甚为合拍。
胆道排石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胆道排石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证》)
【组成】枳壳9g 枳实9g 木香18g 黄芩9g 金银花15g 茵陈30g 大黄15g 芒硝9g (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体实者可日服2剂。
【主治】实热型胆结石。
【证析】结石按其成分通常分为混合结石、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三类。
由于此方立足于排石,无需考虑结石成分,是以三类结石都可应用。
【病机】实热郁结。
【治法】疏肝清热,利胆排石法。
【方义】此方枳壳、枳实、木香、大黄能够增强胆囊收缩和胆管运动,是推动结石下行的主要组成部分。
黄芩、金银花、茵陈、大黄有清热解毒之功,茵陈可导胆经湿热下行前阴,大黄可导胆经实热下行后窍,意在消除胆经气郁所化邪热。
芒硝有成寒软坚作用,是为化石而设。
合而成方,能呈疏肝清热,利胆排石之效。
【应用】胆道结石热象较重者可用此方。
原著谓:胸闷、胁痛加柴胡、芍药;舌绛、渴饮、脉洪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热重加紫花地丁;痛重加芒硝;食欲不佳加鸡内金、砂仁、炒麦芽、神曲、焦山楂;呕吐加竹茹、半夏、生姜;黄重应用茵陈,可作参考。
【歌括】
胆道排石是新方,枳实枳壳与木香,
茵陈银花配黄芩,泻热尤须用硝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排石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排石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排石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排石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
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
排石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排石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排石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
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黄芩郁金枳壳姜黄青皮大黄(后下)白芍各15克山楂10克川楝子12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治肝胆管结石,总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道泥沙样结石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原书云:用本方时可配合总攻,以提高疗效。
即上午八时口服排石汤,九时电针右侧日月、期门两穴二小时,十时服50%硫酸镁30~50毫升。
【摘录】《古今名方》
【处方】金钱草60克,木通9克,瞿麦9克,冬葵子9克,海金砂9克,甘草梢9克,石苇9克,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滑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水通淋。
主湿热蕴蓄膀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以上是关于排石汤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看完这篇你文章后能够对排石汤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它。
生活常识分享。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让你的胆变得“轻松”导语:随着年龄的变大,身体上的毛病也会越来越多,自己的内脏也会出现问题的。
今天这个胆结石就是这里面的一个,因为工作太久了,自己内脏的处理...随着年龄的变大,身体上的毛病也会越来越多,自己的内脏也会出现问题的。
今天这个胆结石就是这里面的一个,因为工作太久了,自己内脏的处理能力会慢慢变弱,那么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了治疗胆结石的一些偏方,大家去看看吧!目录1、胆结石的病因2、胆结石的症状3、胆结石吃什么好4、治胆结石的中医偏方5、治胆结石的食疗偏方6、治老年人胆结石的偏方7、胆结石的注意事项8、胆结石怎样预防胆结石的病因胆结石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在饮食上面做的都不是很好,这样就会导致胆结石的发生。
饮食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很多人都会因为饮食不当而产生一些疾病问题,因此在饮食上面我们要多学习一下饮食的合理搭配,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加的健康!胆囊结石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据统计,在中国单纯胆囊结石占全国胆石病的比率由80年代的52.8%上升到90年代的79.9%。
如何进行胆囊结石的防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病发率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关于胆结石的病因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下面我们来对胆结石的病因进行介绍。
1.喜静少动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
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2.不吃早餐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为了治疗这个结石,我不断在探索和寻找民间治疗的中医偏方,可别小瞧了咱中医的偏方,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沉积了多少精华在民间?有些西医治疗不了的疾病,往往民间一副药方就给治愈了。
我信所以我探索和寻求。
黄天不负有心人,这不又让我寻找到一个民间的治疗结石的偏方:用石榴煎水喝,可以溶解体内的各种结石。
具体的方法是:把新鲜的石榴洗干净(石榴越熟透越好),去掉两头坏掉的部分,然后放在装满干净水的容器中进行烧煮。
水烧开后,把火调低到小火慢慢熬制,见水变红色(或黄色,看石榴的成熟程度)后,把火关掉,用盛水的容器把石榴水装好,待冷却后当一般开水饮用。
煮过后的石榴还可以进行多次烧煮,直到开水没有变色为止,然后把石榴丢掉。
整个制作过程非常简单,石榴水也没有任何的味道,与一般开水一样,大家可以放心地饮用。
我也是刚开始饮用这种石榴水,具体的效果怎样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感觉出来,但我想,我们这些结石患者,深受结石的伤害,痛苦万分,光想靠手术治疗来彻底根除结石是行不通的,摘了又有,这是大家共同的体验。
所以,我们要靠自己解救自己,平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和偏方,因为每个人的结石形成原因不一样,也许这个偏方不适合你,但下一个偏方也许就是你需要的。
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不相信就根除不了这讨厌的石头!方 1〔组成〕鲜三月泡根120g(干品60g)。
〔用法〕切片后加米酒120g、水适量,煎熬4小时,取汤内服,每日1剂,直到排石或症状消失为止。
但结石在1cm以上经用本法治疗2周未奏效者,应行手术或其他疗法。
方 2〔组成〕黄花草60g,车前草30g,篇蓄草15g,枳壳9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 3〔组成〕白背黄花稔根60~120g,猪瘦肉60g。
〔用法〕白背黄花稔根洗净,加水1500ml,煎至50ml,去渣加猪瘦肉,煮熟为度,吃肉喝汤,1日内分2~4次服。
服至第5剂加车前草30g、金钱草60g,水煎服。
方 4〔组成〕黄蜀葵花适量。
胆道排石汤Ⅱ号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胆道排石汤Ⅱ号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听闻过中医药方吗?中医药方有很多种多样,不一样的中医药方对于的病症种类无需,作用功效自然也会不一样,胆管排石汤Ⅱ号便是在其中一种,今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它的基本信息。
牙龈拼音字母名特异
dandaopaishitang2hao
牙龈药方特异
黄芩2钱,柴胡3钱,枳壳3钱,甘松3钱,黄连2钱。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
牙龈摘抄特异
《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牙龈拼音字母名特异
dandaopaishitang2hao
牙龈药方特异
双花1两,莲翘1两,金钱草1两,茵陈1两,郁金1两,甘松6钱,柴胡4钱,枳壳4钱,黄连1两,芒消2钱。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寒湿性或脓毒型。
牙龈摘抄特异
《新急腹症学》引青岛立医院门诊方
根据上边的详细介绍我们也早已了解了胆管排石汤Ⅱ号的构成中药材等,也证实了这个药方的天然无污染。
大伙儿能够安心服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胆道排石汤Ⅰ号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胆道排石汤Ⅰ号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胆道排
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胆道排石汤Ⅰ号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胆道排石汤Ⅰ号。
【拼音名】dandaopaishitang1hao
【处方】枳壳3钱,木香6钱,大黄5钱,枳实5钱,茵陈10钱,黄芩3钱,银花3钱,芒消3钱。
【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拼音名】dandaopaishitang1hao
【处方】柴胡4钱,郁金4钱,香附4钱,金钱草1两,木香6钱,枳壳4钱,大黄1两。
【功能主治】胆道系统感染及胆石症气郁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胆道排石汤Ⅰ号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生活常识分享。
胆道排石汤Ⅲ号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
荐胆道排石汤Ⅲ号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拼音名】
dandaopaishitang3hao
【处方】
枳壳3钱,青皮3钱,木香3钱,黄芩3钱,柴胡3钱,茵陈10钱,陈皮2钱,白术4钱。
【功能主治】
胆系感染、胆石症气郁型。
【摘录】
《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胆道排石汤Ⅲ号的制作方法。
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胆道排石汤——山栀栀子中药名。
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C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主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中文名称:栀子拉丁名称:Gardeniae Fructus别名:木丹、鲜支、越桃、支子、山栀子、枝子用药部位:果实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药材分类:植物医保类型:医保(栀子、炒栀子、焦栀子)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治1、热病心烦:本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
2、湿热黄疸:本品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
3、血淋涩痛:本品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
4、血热吐衄:本品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
5、目赤肿痛:本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
6、火毒疮疡:本品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
7、西医诊为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引起的黄疸属于湿热内蕴者,尿路结石、泌尿系感染、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属于下焦湿热者,急性胃炎、胃溃疡、胃穿孔、胃癌、肝硬化等所致吐血属上焦热盛者,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沙眼等属于火热上炎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5-10g。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1、中药配伍禁忌:黄柏、黄芩与栀子一起煎煮可以发生沉淀反应,制备注射液的时候不宜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1)不宜与镇静药、麻醉药配伍应用。
(2)不宜与β受体阻滞药配伍应用。
(3)阿托品可以消除栀子的降压作用,不宜同用。
(4)普萘洛尔可以明显抑制栀子的降压作用,不宜同用。
化学成分本品含异栀子苷、去羟栀子苷、栀子酮苷、山栀子苷、京尼平苷及黄酮类栀子素、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熊果酸等。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川楝子中药名。
为楝科楝属植物川楝Melia T 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
主治脘腹胁助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
中文名称:川楝子拉丁名称:T oosendan Fructus别名:楝实、练实、金铃子、仁枣、楝子、苦楝子、石茱萸、楝树果、川楝实用药部位:成熟果实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胃、小肠经毒性:有小毒药材分类:植物医保类型:医保(川楝子、炒川楝子)功能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1、脘腹胁肋疼痛:川楝子有止痛之功,尤适用于热厥心痛和肝胃气滞,郁而化热之脘胁疼痛。
2、疝气疼痛: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有“治疝专药”之誉。
3、虫积腹痛:川楝子有驱虫、止痛之功,尤适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
4、头癣:川楝子苦寒清热,杀虫治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行气止痛炒用,杀虫生用。
不良反应1、川楝子临床应用一般无严重反应,但不少地方以苦楝子代用,苦楝子因误食或用量过大引起中毒则较多见,可见头晕、头痛、思睡、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会出现呼吸中枢麻痹,中毒性肝炎、内脏岀血、精神失常等症状。
2、中毒解救的一般方法可用催吐或洗胃,服用泻药如番泻叶或硫酸镁等;服蛋清或活性炭,吸附毒素,以保护胃黏膜;可用白糖、甘草煎服;对症治疗。
3、预防川楝子中毒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药量,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虚寒者、贫血、肝功能不全者、消化道溃疡者忌用;注意品种;防止小儿误食。
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川楝子具有神经肌肉传递阻断而致肌无力,不宜与新斯的明同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禁服。
内服不宜用量过大及久服,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死亡等毒副作用。
化学成分果实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苦楝子酮、脂苦楝子醇、21-O-乙酰川楝子三醇、21-O-甲基川楝子五醇。
药理作用1、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作用。
胆道排石汤I号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胆道排石汤I号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
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柴胡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金钱草30克木香18克枳壳12克大黄30克
【功能主治】
理气解郁,利胆排石。
主气郁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千,食少腹胀,,大便失调,脉弦。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胆道排石汤I号的功效和作用等,
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