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35
政府在市场失灵中的作用例子
一、政府在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1、政府调整产品价格:政府可以对那些市场失灵时所出现的价格昂贵削价现象进行调控,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例如:政府会实施减税政策,从而降低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通过政府定价政策管理价格上涨,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政府也可以为一些生活基本消费品实施一定程度的价格定价,从而确保物价不上涨,维护消费者利益。
2、政府调节市场供给: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性的管理措施来调节市场供给,以便在达到供求平衡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例如:政府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供应的量,避免产品的价格过高;政府对市场的供应进行一定的管控,以确保供应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政府会采取财政政策扶持受损企业,调节企业供货量,稳定市场价格,有效减少消费者负担。
3、政府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秩序职能: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杜绝市场欺诈和恶性竞争,使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的确立。
例如:政府可以健全合法电子商务秩序,保障网上购物的质量,同时打击电子商务的不正当行为;政府还可以采取政策措施,保护低收入群体,杜绝市场操纵行为,从而实现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
4、政府促进新的市场的创新:政府可以对市场失灵的领域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为市场操纵者提供技术支持,引导他们进行科学调整,进而激发新的市场活力。
例如:政府可以鼓励企业改革,在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附加值;政府可以提供金融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改革,加速市场失衡区域的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
总之,政府可以在市场失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市场充分竞争,按照规律运行,消除市场操纵行为,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同时催生新兴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一、不定项选择1、市场失灵是指(D )A市场机制没能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B价格机制不能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C根据价格所作的决策使资源配置发生扭曲;D以上都是。
2、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BCA 家庭B 企业C 政府D 中介3、以下哪种活动最能产生外部性?(B )A.学生在家里看电视B.学生在宿舍聚会C.学生为了娱乐看小说D.学生在餐厅吃汉堡4、以下哪种描述了最大的市场势力?(C)A.一个农民对谷物价格的影响B.Volvo对汽车价格的影响C.微软对电脑操作系统的影响D.广外对广东省学费水平的影响5、以下哪种东西最接近公共品?(D)A.食物B.音响设施C.防传染疫苗D.基础教育6、公共部门应通过( C )来集资,提供公共品,增加社会福利。
A.负债B.收费C.税收D.募捐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BD )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相对与市场分配而言,下列哪一种情况减少了收入或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状况(A)A、政府向穷人的转移支付B、累退所得税C、大量的遗产D、婚姻的门当户对二、问答1、混合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否总处于对立状态?如何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在下列情况下,说明政府政策干预的理由?1)海岸警卫队免费援救遇到薄冰而处于险境的冰下捕鱼者;公共品2)联邦政府对蜂蜜生产的补贴;正外部性3)美国农业部向农场主提供作物产量险的补贴,对于大灾之年减产的险种农场主不付保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4)如果没有从市政府取得执照就当不了理发师。
3、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的动机是关注公平还是效率。
在关注效率的情形下,讨论所涉及的市场失灵类型。
a.对有限电视频道的价格进行管制;b.向穷人提供食品券;c.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将市场占有率达90%的美孚石油公司拆分;e.对高收入者实行高所得税率;f.禁止酒后开车故事:波恩之桥波恩是贝多芬的故乡,这里的河边有一座桥,桥墩上用石头刻着一个屁股对着对岸的小人。
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探索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治理之道政府和市场作为社会经济管理的两大主体,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运行中,政府和市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双重失灵”的现象,即政府和市场均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无法有效运行。
本文将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探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原因及治理之道。
一、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原因1. 政府失灵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出现失灵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可能出现失误,导致宏观经济失灵。
在制定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政府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判断失误,导致政策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可能存在效率低下或者滥用职权的问题,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失去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政府可能存在贪腐现象,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资源无法得到有效调配。
2. 市场失灵市场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可能无法准确获取市场信息,导致资源配置失灵,市场无法发挥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外部性问题也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市场行为可能会对第三方产生外部性影响,从而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比如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二、治理“双重失灵”的思路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治理成为关键。
下面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治理思路。
1. 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应该完善机制,提高宏观政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避免因宏观政策失误而导致经济失灵。
政府还应加强对公共服务领域的监管,加强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贪腐和滥用职权。
2. 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和规范性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对于市场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信息的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当竞争行为,保障市场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一)市场与市场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两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市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是有效率的,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在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三大分体机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1)价格机制可以正确引导资源流向。
(2)供求机制控制着在某一资源配置方向上配置资源的数量。
(3)竞争机制会使资源的使用者保持较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二)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垄断在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
在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下,充分竞争的市场最终必然走向自然垄断。
2.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3.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所以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
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虽然有效率,但却很难兼顾公平,因为市场机制追求的是资源配置效率。
5.宏观经济失调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调最突出的表现。
二、政府、政府干预和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的经济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运用各种政策和措施来干预经济的运行,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1.政府干预程度政府干预程度是与政府规模相联系的,而政府规模一般以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重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
2.政府干预手段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
(3)财政手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悖论廖仁平关键词:市场政府管理失灵提要:通过集合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一些常识,揭示了政治经济管理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悖论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干预的完美无缺同样也仅仅与“理想的政府”相联系。
也就是说,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这是形成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悖论的根本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有其能,也有其不能。
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一是经济利益的刺激性。
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一种强劲的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决策结构,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
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
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此外,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
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
一般说来市场失灵有如下一些表现: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
我国市场失灵及政府的经济职能【摘要】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及其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虽然市场经济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自身也存在缺陷,因为市场是一种分散决策的自然形成。
本文从市场失灵的含义入手,借助房地产的市场失灵,剖析其失灵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政府干预与其经济职能。
【关键词】市场失灵;房地产问题;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是不是引入市场机制后,就一切都依靠市场、价格来配置资源呢?是不是有了市场调节后,政府就无所作为了呢?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正确发挥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看得见的手”的积极作用,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市场失灵的表现更具特殊性。
正确认识并理顺我国现阶段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关系,让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互为补充,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有序发展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市场失灵释义市场失灵也叫市场失败、市场无效或市场失效。
这一词源于西方经济学,是指在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等场合或领域,市场机制丧失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把它定义为“在一个价格体系中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不完全性。
”在完全竞争和不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将会使用其可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地生产出有用的物品和劳务。
但是,在存在垄断、污染或相似的市场失灵的地方,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无法满足公共利益,政府看不见的手的效率可能遭受破坏。
二、现阶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市场下。
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人的追求。
所以不能保证其经济行为不影响社会整体利益。
我国已出现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等问题。
市场经济并非尽善尽美,其运作效率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之下的,当条件不能满足或不完善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