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知识清单(1)
- 格式:docx
- 大小:10.46 KB
- 文档页数:2
小说阅读之赏析人物形象知识点二、赏析人物形象“赏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能力考查的重头戏。
近三年主要是从“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角度来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的。
从设问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要求考生概括小说主要人物(有时也考查次要人物,如《塾师老汪》中的东家老范)的性格特点,然后加以分析。
当然,有的考题只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或者概括人物形象的某一方面,然后加以分析。
[题型1] 分析概括形象特点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首先要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细节。
另外,还要重视小说中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结合故事情节、跟文中其他人物的对比、小说要表现的主题、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
1.判断小说的主人公(1)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
主人公出场并与周围的人或事物发生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的开端。
主人公性格的发展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主人公是小说中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说中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
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
(2)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
小说中诸多人物中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2.弄清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1)主要人物的作用。
即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要从作者塑造主要人物所反映的主题和意图考虑。
(2)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强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凸显或揭示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物象的作用。
小说中引入的特别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说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④丰富文章内容。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人物形象一.导语:小说的世界精彩纷呈,有曲折动人的情节,有宏伟壮阔的场景,还有许许多多或热烈.或忧伤.或悲壮.或缠绵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的世界去感受一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二.展示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即将原来的“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改为“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
提问:与2010年比较,考纲有什么明显的变动?老师点拨:顺序的变动很可能引起高考命题形式的变化.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小说应当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小说的考点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今天我们专门学习考点一:怎样揣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三.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人物性格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把握人物形象进而掌握有关答题技巧。
四.教学过程:回顾学生解题资料中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把握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1、抓肖像2、抓语言3、抓动作4、抓细节5、抓心理6、抓关系第一环节:自主学习选修教材<<丹柯>>选自<<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第一课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自主总结丹柯的性格特点.要求学生运用解题资料上的规律圈占勾画出描写丹柯肖像.语言.动作.细节.心理.关系之间的句子,去归纳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阅读后讨论发言:教师展示答案:丹柯:乐观勇敢、勇于实践、永不放弃、无私奉献。
师生反馈:小说人物性格解题方法归纳为六个抓手.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内容,但高考中解答人物形象题时和人物性格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那么关于人物形象题在高考时如可解答呢?请看高考实例:(学生做2009年浙江卷)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老师展示答案: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答题技巧之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与角度(1)描写方法:◎外貌描写,指人的肖像描写,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五官、面容长相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穿着打扮)和表情(喜、怒、哀、乐)等。
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人物形象。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写作方法之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特有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2)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直接对人物的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
?常见提问形式: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某某人物?请简要分析。
或:分析文章对某某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或:文章是如何塑造某某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题格式:①指出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什么;②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③点出这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即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注意: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设问的实际情况对这三个步骤稍作顺序上的调整或取舍。
【例题1】父亲黝黑的脸色更加难看,微微皱了下眉,拍拍手站起来,微倾着身子,从怀里掏出一只破钱包,取出三十元,在粗糙的指间摩了摩,递给我说:“天冷了,你娘身子不好,眼也花得不中用了,不再给你做棉袄,你就自己买件儿算了。
”我拿着钱,心里好似有什么东西堵着一样,说不出话来。
【问题】本段话当中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答案】“脸色”——外貌描写,“皱眉”—-神态描写,“站起来”——动作描写,“递给我说”--语言描写,“我心里堵”--心理描写。
小说阅读的知识清单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注意概括介绍)B、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3.“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4、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定性+定量)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1)勤劳,朴实(淳朴),善良,真诚,守信,爱国,执著,乐观,豁达、勇敢,坚韧,顽强,倔强,自信,正直,仁厚,安分守己,温顺,节俭,聪明,机智,精明,干练,伶俐,踏实,谨慎,细腻,吃苦耐劳,有生活情趣,有平常心,有文化,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主见,有魄力,通情达理,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从容淡定,胸怀宽广,经验丰富,热心体贴,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大而无私,无私奉献,乐观开朗,自尊心强,刻苦勤奋,粗犷豪迈;(2)狡猾,自私,自卑,自傲,虚伪,粗鲁,冷漠,暴躁,贪婪,泼辣,卑鄙,无耻,圆滑,世故,敏感,逆来顺受,卑劣吝啬,忍辱苟安,委曲求全,谨慎多虑,自主意识薄弱,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善于逢迎,伶牙俐齿,阴险狡诈,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爱慕虚荣,损人利己。
5、如何判断谁是主人公?①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
②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
6、各类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小说阅读知识清单考点分析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
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小说的涵义:小说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它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具体描写,用来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小说的基本特征:人物刻画、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定义要点:四种文学体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二、小说鉴赏内容和技巧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小说的人物形象(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抓肖像;抓语言;抓动作(所做的事);抓神情;抓心理;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题思路: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2、情节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人物形象》知识点总结一、分析人物形象特征: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
情节是人物形象(性格)形成的历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①全面、恰当、实事求是;②注意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③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特征;④把握人物形象(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分析环境入手。
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形象(性格)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刻画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考生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作者的议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具体做法上,考生首先要在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然后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回答问题时,考生要尽可能地分点作答,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同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确保要点齐全。
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1.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2.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小说有时也用这些手法,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
一、设题类型
1、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问法:(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常见问法: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思路点拨: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神态细节等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即正面塑造人物小说的方法)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等)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b.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5.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答题模式:
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答题方法:特点+身份
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一般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民,诗人等
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一般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民,诗人等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三、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
(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3)赏析XX(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思路点拨: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
①情节:(线索)
②人物:衬托、烘托人物形象或某种心理作用
与…形成对比(对照)
③环境:烘托
④主题:揭示、升华主题
人物作用答题样式:(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XX”能起到线索作用,烘托、衬托……形象,突出……,与……形成对比,具有揭示主题作用。
四、人物评价题(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常见问法: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答题时一是观点要明确,是褒是贬要一目了然;二是理由要充分合理,要从小说中找出相关描写来佐证;三是不能脱离小说中人物分析,要紧扣文本;四是评价可多元化,但要分清多种不同的态度。
答题模式:叙述+分析+评价。
(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①先写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
②分析自己的理由,“理由:1.……2.……3.……”
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抓描写,联情节
③可加总结句,“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审题四大注意
1.审题要细心
2.要有分点意识
3.尽量用原文的话答题
4.尽量用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