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籽法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耳穴埋籽法一、定义耳穴埋籽法又称耳穴贴压法,是用替代针的药丸、药籽、谷类等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手指按压以达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到达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1、疼痛性病症,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2、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失眠等;4、过敏、变态反响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症;6、消化系统疾病,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7、其他: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三、禁忌症1、耳廊有冻疮、炎症的部位;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病人。
四、考前须知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假设见局部红肿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药,预防软骨炎。
2、告知患者预防揉压。
如出现疼痛不适及时告知,以防皮肤破损感染。
3、保存天数:夏天1-3天,春秋3-5天,冬天5-7天。
如有潮湿,脱落及时更换。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耳穴埋籽或压丸时,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鼓舞患者适当活动患部。
为了强化疗效,可对患部实施X、艾条灸等。
五、相关中医理论知识〔一〕耳廓的外表解析1、耳轮:是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位,其深刻耳腔内的横行突起局部叫“耳轮脚〞。
2、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支分叉,向上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3、三角窝:对耳轮上脚与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4、耳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5、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
6、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7、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8、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9、屏轮切记: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略微凹陷出。
10、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11、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局部。
耳穴压籽法技术操作程序操作目的:按医嘱正确的为患者实施耳穴压籽治疗操作前准备:(1)评估当前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耳穴压籽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等(2)告知病人耳穴压籽的原因,选择穴位、作用,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指导必要的预防措施,取得同意。
(3)物品准备符合要求。
治疗盘、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探棒、弯盘等。
操作要点:(1)着装,物品准备符合要求(2)洗手,携物品至床旁(3)核对病人及医嘱,选取合适体位.(4)取得配合,遵医嘱选择耳穴(5)核对病人,消毒局部皮肤(6)将压籽固定在穴位上,“得气”后留籽,告知留籽注意事项(7)观察患者有无不适(8)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铺、用物(9)做好记录并签名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耳穴压籽的目的、选择耳穴情况(2)告知患者留籽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遵医嘱选取正确的穴位,正确运用压籽方法(2)在操作中及留籽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重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3)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若除去压籽后局部有发红现象,应该及时处理。
湿敷法操作程序操作目的:按医嘱正确的为患者实施湿敷治疗操作前准备:(1)评估当前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体质、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等,取得同意(2)告知病人湿敷原因、作用、湿敷可能出现的不适,有不适情况报告(3)物品准备符合要求。
遵医嘱配置药物、容器、敷布、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操作要点:(1)着装、物品准备符合要求(2)洗手,携物品至床旁,关闭门窗。
(3)核对病人及医嘱(4)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保暖(5)将药液倒入容器内,核对病人(6)置敷布于药液中浸泡,敷于患处(7)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敷布湿度(8)敷毕,擦干局部药液,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铺、用物(9)做好记录并签名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湿敷的目的、湿敷部位皮肤情况(2)告知患者湿敷有可能产生的不适注意事项:(1)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2)室温、水温均应适宜,以防烫伤或受凉(3)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泡、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耳穴压籽目的:采用清洁的菜籽、药籽、磁石、绿豆等圆形硬粒按压在耳穴上,起到治疗疾病。
准备用物:治疗盘、污物缸、耳膜型、酒精、弯盘(内设镊子一把、探棒一根)、耳压板、棉签接到医嘱,转抄医嘱(床号、姓名、治疗部位、时间),评估病历(禁忌症)→评估病人(携手消、医嘱至病房,核对床尾卡,床号,手腕带。
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天您的护理工作将由我为您进行。
今天早上医生查房的时候您对医生说您昨晚睡眠不好是吧,根据您的病情呢,遵医嘱将为您进行耳穴压籽治疗,耳穴压籽治疗法就是用菜籽固定在胶布上然后贴于您耳廓的穴位上,通过经络传导,达到安神的一种治疗。
您以前做过这样的治疗吗?这项治疗不会给您带来任何痛苦,您愿意接受我为您进行这样的治疗吗?好的,请让我看一下您耳廓上的皮肤情况,(局部皮肤破溃、瘀痕及出血倾向者不能做此治疗)耳廓皮肤完整,无湿疹,无破溃,无瘀痕,无出血点。
冬天要看患者耳廓有无冻疮)女性要问月经史,妊娠史(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因为等下给您的耳廓消毒要用到酒精,请问您会带酒精过敏吗?好的。
环境清洁干燥,安全舒适,光线适宜操作。
请问您需我协助您上一下卫生间吗?好的,谢谢您的配合,我现在要去准备等下需要的用物,请您稍等。
→手消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再次核对用物)→携治疗车至病房→XX,您准备好了吗?我现在要为您进行治疗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手消→用棉签消毒耳廓皮肤(由内向外,由上至下)→待酒精干后根据医嘱用探棒选穴,并询问患者感觉,做记号。
→手消→取耳压板上的菜籽贴于耳穴上,适量按压(并告知患者:XX 您像我这样每天按压2-3次,每次按压1-2分钟,3-7天后我会来未您更换另一侧耳朵,这样通过刺激穴位,就能达到安神的作用。
)→手消,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我现在给您做好了,您睡眠不好的情况会得到改善,请您洗脸的时候注意不要让耳朵受潮,要保持耳廓干燥,如果有哪里不舒服,请您及时按铃呼叫,我会随时来看您,谢谢您的配合。
中医小妙招之耳穴埋籽
耳穴埋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耳穴埋籽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是将王不留行籽用0.6厘米左右大小的胶布沾于耳朵的穴位上。
通过按压、揉等刺激,使其产生麻涨痛等反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那么耳穴埋籽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今天就告诉大家,有这些病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
1.高血压:高血压我们选择降压沟、降压点、内分泌、神门、心、肝这些穴位。
如果高血压病史比较长,建议大家要坚持一段时间才会有效果。
2失眠:失眠选择的穴位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肾。
贴上这些穴位后最好每天按压四五次,每次三分钟左右,不过,睡前半小时内就不要再按了哦。
3眩晕:治疗眩晕的穴位有脑、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肝。
隔日换药,一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治疗时每次最好只贴一只耳朵,这样过一两天后我们可以换只耳朵轮流治疗,另外每天坚持按压很重要,否则治疗效果可能就不明显了。
耳穴压籽病例:患者李某,女35岁,近一月睡眠较差,按医嘱给予耳穴压籽治疗评估部分医嘱应由双人核对,操作者(带治疗盘,治疗本,手消毒液)到床头核对,评估护士:“李小姐,你好!我一会儿将为你进行中医耳穴压籽疗法,你近一月睡眠较差,根据医嘱我将为你进行耳穴压籽治疗。
耳穴压籽是用王不留行籽或其他种籽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你看可以吗?患者:“可以”护士:“先让我看看你压籽部位,请伸出舌头,让我看看你的舌苔”你当前在妊娠期吗,有无习惯性流产史?“遵医嘱我将为你选取两个主穴和三个配穴,分别是神门,心,交感,胃,脾”你压籽的部位无硬结,红肿,瘢痕,破损适合压籽。
你不要紧张,耳穴压籽不会感到疼痛,操作时请你配合我不要移动体位,以防穴位不准确,压籽过程中出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是正常现象。
我讲的你都明白了吗?你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那好我先回去准备用物,你可以先去大小便,我们一会见操作七步洗手,戴口罩,备物到床前,再次核对姓名,床号护士:“小李,为了核对,你能说下你的名字吗?”患者:“李Q”护士:“我现在要为你做耳穴压籽治疗,可以开始吗?”患者:“可以”护士:“你取坐位可以吗”遵医嘱选择耳穴,用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寻找耳穴的敏感点护士:“请问,有什么感觉”患者:“有些麻”护士:“今天我们选神门,心,交感,胃,脾5个穴位,你刚才的感觉证明我们选穴准确”酒精消毒压贴部位的皮肤,由内到外,由上到下,注意酒精棉签不可过湿。
酒精待干后护士:“我现在开始压籽,请不要移动体位,以防穴位不准确”护士:“请问你现在感觉怎样,留籽部位是否有热,麻,胀,痛的感觉”患者:“是的”护士:“我们已压籽成功,现在开始留籽。
留籽期间,你可以每天用手反复按压留籽以刺激局部穴位,每次1-2min,每天按2-3次。
就是拇,食二指在耳廓前后捏住贴敷的压籽,一松一紧按压。
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穴感染。
耳穴埋籽法一、定义耳穴埋籽法又称耳穴贴压法,是用代替针的药丸、药籽、谷类等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手指按压以达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达到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1、疼痛性病症,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2、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失眠等;4、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症;6、消化系统疾病,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7、其他: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三、禁忌症1、耳廊有冻疮、炎症的部位;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病人。
四、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若见局部红肿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药,防止软骨炎。
2、告知患者避免揉压。
如出现疼痛不适及时告知,以防皮肤破损感染。
3、保留天数:夏天1-3天,春秋3-5天,冬天5-7天。
如有潮湿,脱落及时更换。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耳穴埋籽或压丸时,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
为了加强疗效,可对患部实施按摩、艾条灸等。
五、相关中医理论知识(一)耳廓的表面解析1、耳轮:是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位,其深入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
2、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支分叉,向上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3、三角窝:对耳轮上脚与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4、耳周: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5、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
6、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7、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8、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9、屏轮切记: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微凹陷出。
10、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11、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穴埋籽按压手法
一、对压法
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每次持续对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
10~15次,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本法属泻法。
二、直压法
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每次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重复按压10~15次。
本法属泻法。
三、点压法
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
本法以患者感到涨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
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本法属补法。
四、轻柔按摩法
用指腹压紧耳穴,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压并旋转,以患者出现酸胀、胀痛或轻微刺痛为度。
每穴按摩27转。
本法用力较轻属补法,用力适中属平补平泻法。
(磁珠耳贴慎用)。
耳穴压籽法
一、定义:耳穴压籽法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
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二、适应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
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
的。
禁忌证: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三、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治疗期间,患者要经常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2-3次,以加强疗效
4、夏季可留置1-3天,冬季可留置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