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耳穴操作方便非常实用性
- 格式:ppt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40
特色中医疗法——耳穴贴敷:小耳朵大作用说起穴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平时注重养生的朋友,随口就能说上几个,但大家知道吗,在我们小小的耳朵上,竟然也藏着上百个穴位,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能调节脏腑气血、疏通人体经络,使阴阳趋于平衡,从而改善器官和组织功能,起到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在了解耳穴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下耳朵的功能和构造吧。
神奇的耳朵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受器之一,有收集声音、保持人体平衡的作用,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部分。
耳廓是外耳的一部分,能防御外物侵入从而保护外耳道和鼓膜,是我们肉眼能见的部分,其表面有皮肤覆盖,其上4/5以软骨为支架,下1/5无软骨只含结缔组织和脂肪,即我们常说的耳垂。
祖国医学认为,耳和人体的经络脏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古医籍中就有“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通于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足以说明耳和经络联系紧密,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密切相关。
什么是耳穴?常见的耳穴疗法?耳穴一般都分布在耳廓上,也被称为刺激点或反应点,具有反应病理变化及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当前,我国标准耳穴有93个,通过经络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相连接。
当人体内部出现疾病时,其气血就会发生变化,耳廓上的对应反射区就会随之出现脱屑、结节、变色等变化,在中医上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的诊断参考之一。
目前,中医上的耳穴疗法种类非常多,包括:压豆法、按摩法、放血法、针刺法、艾灸法、埋针法、磁疗法、刮痧法等,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取材、便于携带、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特点,而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无毒副作用更安全。
耳穴贴敷的方法和作用耳穴贴敷疗法是主要耳穴疗法之一,发源于针刺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耳穴贴敷法是在耳穴上贴压光滑且坚硬的药豆,实现刺激穴位、疏经通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常见的贴压药豆包括王不留行、白芥子、莱菔子、磁珠等。
1.耳穴敷贴的方法①根据患者的疾病,探查阳性反应点,选择相应的耳穴;②使用酒精对耳廓进行消毒,确保敷贴牢固,能长时间保持;③将药豆粘在方形胶布中心,用左手将耳廓拖住,右手将粘有药豆的胶布贴在耳廓上,保证药豆对准所选择的耳穴,固定后轻柔按压1-2分钟。
咳嗽耳穴贴压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是用质硬而光滑的植物种子或具有一定形状和质地的药物及制品粘贴在耳郭表面的穴位上,并施加一定压力,以达刺激耳穴、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耳穴贴压疗法是在耳亳针治疗疾病的基础上替代耳穴针剌或埋针的一种简易治疗法。
它更为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创伤,无不良反应,且能持续刺激,对于咳嗽有着满意的疗效。
药籽贴压法【备品】最常用的药籽为生王不留行籽,亦可用莱菔子、草决明、黄荆子、急性子、白芥子等。
选择好圆润光滑、大小适讶的药籽后,将其用75%酒精浸泡20~30分钟,或用沸水淖烫片刻,捞出晾干,贮存于玻璃瓶中备用。
【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待皮肤下后,左手托住耳郭、右手持镊子或蚊式钳将预先准备好的贴籽胶布贴于己选好的穴位上,贴压牢固,按压片刻。
贴磁法【备品】常用的磁珠、磁片为0.03~0.15T等不同规格(市场均有售),用75%酒精消毒备用。
将医用胶布剪成0.6cm×0.6cm大小数块备用。
【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待皮肤下后,左F托住耳郭、右手持镊子或蚊式钳将预先准备好的贴磁片胶布贴于己选好的穴位上,贴压牢固,按压片刻。
指压法:指压法是指不用任何物品,仅用手指于耳郭上按压所取的耳穴或阳性反应点,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目的的—种方法。
此法多在没有贴庄材料,或应急情况下使用。
如胃病时指压胃穴可暂时缓解疼痛,轻度呃逆指压耳中穴可以止呃。
近年来,有人用此法治疗软组织损伤收到较好的疗效。
1.风寒咳嗽:症见喉痒咳嗽,鼻塞声重,喷嚏,鼻流清涕,口不渴,甚则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主穴】肺、感冒点、内鼻、外鼻、咽喉、肾上腺、耳尖。
【配穴】咳嗽重者加气管;头痛重者加额、枕;四肢酸痛、乏力明显者加脾。
【方法】取主穴4~5穴,随症配1~2穴,用王不留行籽或六神丸贴压。
按压手法以对压或直压法为主。
每次取一侧耳穴,左右耳交替,2~3日1换。
一般1周内痊愈,若不愈,可继续下1个疗程。
2.风热咳嗽: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苔薄黄,脉得数。
开展和拟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为适宜。
操作步骤:1、消毒、贴敷压丸。
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2、探寻敏感点,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
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1—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事项: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
4、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和皮肤感染。
5、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6、夏季多汗,宜勤换。
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7、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8、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9、.扭伤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二、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
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治疗失眠贴这几个穴位,困意马上来失眠是非常痛苦的,一些人长期失眠,靠吃安眠药度日。
吃药就能睡,但是安眠吃多了第二天脑袋会发蒙,不清晰。
临床上许多患者告诉二羊有这样的感受,那么可以试一试中医的方法。
这个是二羊的老本行呀,中医硕士阶段分科室时,我当时选的是中医脑病科。
导师也是治疗失眠的专家,多年的学习和临床,二羊还真有一些对付失眠的小方法。
后面陆续分享给大家。
今天要分享的是耳穴、耳豆治疗失眠。
耳朵上有许多的穴位,对应人体脏腑四肢,一个耳朵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通过在相应的部位用穴位贴服的方法治疗失眠效果就很好。
具体操作:1、认识耳穴一个耳朵就是倒着的人体:耳朵上的穴位分布:看到这么穴位不用担心,对着这张图往下看,第一步:耳穴装备:耳穴贴耳穴模型以及耳穴贴第二步:用面前棉签或者火柴头、以及专业耳穴压棒按压相关穴位,找到敏感的痛点,把耳穴贴体上去。
详细操作: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王不留行,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捏紧。
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耳交替贴用。
某大明星的耳穴贴第三步:失眠的特效穴位心、神门、肝、肾、内分泌。
当然穴位并不一定要非常精准,最关键的是在对应的区域找到压痛点。
注意事项: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一般可以留三天。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一次可以只贴单侧耳朵,交替应用。
临床上经常遇到失眠的患者,贴耳穴就非常的有用,二羊也建议长期失眠的患者可以一试。
当然任何疗法都有局限性,并不是对所有的失眠都有效。
但在我门诊过程中,许多患者在贴上耳穴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说很困,当时就想睡觉。
如果你也失眠或者有家人失眠可以做一下耳穴贴服。
有一点稍微提醒大家,如果贴服过程中觉得耳朵太痛可以提前拿掉,我自己就试过,在一些敏感点特别痛,痛到整个耳朵都有感觉。
开展与拟开展得中医适宜技术得目得意义及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就是指用硬而光滑得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得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为适宜。
操作步骤:1、消毒、贴敷压丸。
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得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2、探寻敏感点,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
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l—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事项: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
4、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与皮肤感染。
5、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6、夏季多汗,宜勤换。
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7、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8、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9、、扭伤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二、艾灸疗法就是中医常用得祛病防病、保健养生得疗法。
不少人认为针与灸就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虽然它们都就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得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得只就是物理作用,而艾灸就是药物与物理得复合作用。
【艾灸得作用】艾灸疗法得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就是借艾火得纯阳热力与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得传导,来调节脏腑得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得目得。
艾灸得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奇穴妙用(二):贴耳穴-巧治痛经今天在这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妙招缓解痛经,见效不是一般的快,用的就是耳部穴位。
不过,你得先有个女朋友!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对痛症、炎症、内分泌失调、过敏性疾病等有良好效果。
正常人的耳朵像个倒置的胎儿,所以中医认为耳朵对应人体的的内脏器官,可以用于治疗人体相应的疾病,其解剖位置大致如下:二者对比看看像不像?是不是很有趣!痛经的主穴:肾、脾、肝、胰胆、内分泌、盆腔、内生殖器。
我的理解:1.月经的产生与肾相关,内经有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女子“二七”就是14岁,肾气充足,天癸成熟分泌,使任脉通畅,冲脉旺盛运行,血海满盈,溢于胞宫,于是产生月经,按时来潮,女子开始具备生育能力。
月经相关疾病别忘了选“肾”!2.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女性每个月都要流血,那这些血怎么来的?人体吃进的营养成分,会被脾胃转化成水谷精微,进而转成血液,营养全身。
所以要选“脾”!3.女子以肾为本,以肝为用。
肝主疏泄,女子一旦心情不好就会肝气郁结,影响人体内分泌的调节。
所以要选“肝”与“内分泌”!4.痛经主要是子宫肌肉的痉挛收缩引起,而子宫位于盆腔,是人体的内生殖器。
所以要选“盆腔”、“内生殖器”!如图:(红色标记处就是各自特定区域)(不好意思,漏了“内分泌”没标)找到这几个穴位后,我们就要给予这些穴位一定的刺激,以达到治疗效果,一般选用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构造很简单:一块小小的胶布,里面有一粒硬硬的王不留行籽,使用时粘在特定穴位,如下图。
(耳穴压豆)具体怎么用呢?直接撕下来,粘在指定穴位,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
这感觉非常酸爽!别怕疼!就要这个味!贴好之后嘱患者不定时按压刺激,每次1~2分钟。
每次贴压后一般24小时后更换。
额外提醒!1.既往有明确痛经病史的朋友,可以在来月经前三天开始贴耳穴,每天不定时按压刺激,直至月经后疼痛停止;若偶发性痛经,可在疼痛发作时即贴上耳穴,也是不定时按压刺激。
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耳穴贴压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和平衡体内的能量。
具体而言,耳穴贴压是将一些特殊的药物或者粘贴物贴在人的耳朵上的特定穴位上,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或者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要想正确地进行耳穴贴压,首先需要了解人耳朵上的穴位位置。
人耳朵上有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耳穴以及它们的具体位置和作用。
1. 耳尖穴(肾区):位于耳朵的尖端,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肾脏的功能,促进排尿和排毒。
2. 额穴(脑门穴):位于耳垂前方的上方,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眩晕。
3. 眼穴:位于耳垂上方的中部,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和眼睛干涩。
4. 耳尖下角穴(肾藏精穴):位于耳尖的下方,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补肾壮阳,增强性功能。
5. 心穴:位于耳垂前方的下方,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心慌和心悸。
以上只是耳部一些常用的穴位,实际上耳朵上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穴位,具体选择哪些穴位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
下面是我总结的耳穴贴压的具体操作步骤:1. 清洁耳朵: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面奶或者洗耳水清洁耳朵,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 确定穴位: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在耳朵上使用铅笔或者红笔标记出这些穴位,以便后续操作。
3. 准备贴压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者粘贴物,并剪成合适大小。
4. 将贴压物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将准备好的贴压物贴在标记出的穴位上,并轻轻按压,使其牢固粘贴在耳朵上。
5. 保持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保持贴压物的时间,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持30分钟到1小时。
6. 注意事项:在进行耳穴贴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在耳朵上贴压物过重,以免损伤耳朵;其次,贴压物贴在耳朵上不宜过久,一般来说,30分钟到1小时为宜;最后,贴压物需要保持清洁,每次使用之前需要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