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2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大全)第一篇: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大全)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20)、人们对北帝的崇拜是属于()。
(2分)♣♣♣♣ A、神灵崇拜B、自然崇拜 C、图腾崇拜 D、祖先崇拜(2/20)、中元节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拜祭亡灵B、拜祭佛祖 C、拜祭孤魂野鬼 D、拜祭水官(3/20)、生菜会的会期是()。
(2分)♣♣♣♣ A、正月十八至二十四B、正月十三至十六 C、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D、正月二十六至二十八(4/20)、鲤鱼放生是()的一项风俗。
(2分)♣♣♣♣ A、拜祭北帝 B、拜祭龙母C、拜祭海神D、拜祭妈祖(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
这个堂号其实就是()。
(2分)♣♣♣♣ A、籍贯标志 B、姓氏标志 C、行业标志 D、家族标志(6/20)、七夕节最早起于()。
(2分)♣♣♣ A、唐代 B、汉代 C、宋代♣ D、明代(7/20)、岭南的“岭”,是指()。
(2分)♣♣♣♣ A、骑田岭 B、大庾岭 C、都庞岭 D、南岭(8/20)、在春节习俗里,“人日”是指()。
(2分)♣♣♣♣ A、年初三 B、年初一 C、年初五 D、年初七(9/20)、文白异读是()的特色。
(2分)♣♣♣♣ A、客家话 B、潮汕话 C、广府话 D、壮侗语系(10/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属于()。
(2分)♣♣♣♣ A、神灵崇拜 B、自然崇拜 C、图腾崇拜 D、祖先崇拜(11/20)、在潮汕地区,人们认为()是他们的福神。
(2分)♣♣♣♣ A、三山国王 B、龙母 C、妈祖 D、月亮娘(12/20)、秦始皇死后的公元前203年,时任南海郡尉的()以番禺(今广州)为都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王。
(2分)♣♣♣♣ A、任嚣B、赵佗 C、冼夫人 D、赵眛(13/20)、()是岭南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器乐。
(2分)♣♣♣♣ A、南音 B、广东汉乐 C、咸水歌 D、木鱼(14/20)、把普通话的“冰淇淋”说成“雪糕”,这是()。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和以下哪个节日?A. 元宵节B. 重阳节C. 端午节D. 七夕节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A. 京剧B. 越剧C. 粤剧D. 歌剧答案:D3. “风花雪月”常用来形容哪个地域的自然风光?A. 江南B. 东北C. 西藏D. 新疆答案:A4. 以下哪个是法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感恩节D. 清明节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以“樱花”作为国花?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越南答案:B6. 土耳其的国花是什么?A. 玫瑰B. 郁金香C. 百合D. 康乃馨答案:B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答案:A8. 以下哪个是俄罗斯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胜利日D. 感恩节答案:C9. 以下哪个国家有“千岛之国”的美誉?A. 印度尼西亚B. 菲律宾C. 马尔代夫D. 希腊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印度的传统服饰?A. 旗袍B. 长袍C. 纱丽D. 韩服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2.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角色的______。
答案:分类3. 法国的国花是______,象征着纯洁和高贵。
答案:鸢尾花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位于尼泊尔和中国边境。
答案:珠穆朗玛峰5. 俄罗斯的国花是______,象征着爱情和幸福。
答案:向日葵6. 土耳其的首都城市是______。
答案:安卡拉7. 印度尼西亚由约______个岛屿组成。
答案:175088. 印度的国花是______,代表着纯洁和美丽。
答案:荷花9.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位于加拿大和美国边境。
答案:苏必利尔湖10.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______,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独特性B. 稳定性C. 多样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通常指的是:A. 国家B. 省份C. 城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宗教信仰D. 政治制度答案:ABCD2. 地域文化的表现可以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B. 饮食C. 服饰D. 建筑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2. 地域文化只存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答案:错误3.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域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方式。
答案: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教育系统传授相关知识,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以及通过艺术作品如电影、音乐、书籍等形式来展现和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本科答案【篇一:《地域文化(本)》试题及答案(2)】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题2010年7月1.越王勾践在吴国受辱后返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后消灭了吴国,称霸中原。
( )2.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米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 )3.距今9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 )4.良渚文化是史前著名的青铜器文化的代表。
( )5.早在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中考古学者就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已经用上了丝织品。
( )6.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有8000多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舟”的称号。
( )7.青田石,地质学称“叶蜡石”,是一种不耐高温的矿物。
( )8.浙东史学派的开山鼻祖当首推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
( )9.小说《春蚕》的作者茅盾先生是浙江富阳人。
( )10.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因擅长经商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指的是( )。
a.宁波人b.温州人c.湖州人d.嘉兴人2.“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百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
a.河姆渡文化遗址b.跨湖桥文化遗址c.良渚文化遗址d.上山文化遗址3.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
a.杭州b.嘉兴c.绍兴d.湖州4.胎质细腻、釉色光亮、纹饰简朴的越窑瓷器制作业主要分布于( )一带。
a.宁波、宁海、台州b.温州、永嘉、苍南c.上虞、余姚、绍兴d.嘉兴、湖州、杭州5.浙江现存最早的两部文言长篇历史小说是( )。
a.《越绝书》和《世说新语》b.《搜神记》和《吴越春秋》c.《越绝书》和《吴越春秋》d.《齐谐记》和《续齐谐记》6.代表元代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是( )。
a.赵孟頫b.黄公望c.沈 周d.王 蒙7.杭州人沈括在( )里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梦溪笔谈》b.《笔溪梦谈》c.《西京杂记》d.《金匮药方》8.被梁启超誉为“中国的卢梭”的杭州人是( )。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是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A. 同质性B. 多样性C. 单一性D. 封闭性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所有选项3. 地域文化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语言B. 饮食C. 服饰D. 所有选项4.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A. 促进经济发展B. 增强民族认同C. 促进文化交流D. 所有选项5. 地域文化保护的意义在于?A. 保存历史文化遗产B. 维护文化多样性C. 促进文化创新D. 所有选项6. 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包括哪些?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比较分析D. 所有选项7.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A. 对立B. 融合C. 互补D. 无关8. 地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传统艺术B. 传统手工艺C. 传统节庆D. 所有选项9. 地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A. 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B.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所有选项10. 地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产品开发B. 旅游市场推广C. 旅游服务提升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______和______范围内,由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2. 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______性,这种特性使得地域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
3. 在地域文化研究中,______是了解和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到文化现象的内部,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4.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______是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5.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化的冲击、______的侵蚀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最新地域文化(本)复习题1、简述豫章设郡对江西文化的影响。
(1)豫章设郡,是秦汉统一局面形成的结果,也是江西政治、军事地位上升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
(2)由于豫章郡的设置,江西被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控制之下,一方面接受中央文化的熏陶,使这一区域依附而非背离中央,保证了区域文化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又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习俗,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将周围尚未纳入进来的地区吸引过来,从而慢慢形成今天江西的政区格局和文化习俗。
(3)秦汉的统一特别是豫章郡的设置,使得江西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受法律承认的地区载体。
2、樟树吴城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什么?(1)吴城文化已有较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并已形成了早期的国家权力和中心聚落。
(2)作为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物最为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存,吴城遗址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历史,使人们必须重新估价江西和整个江南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地位。
(3)它的发现,不仅是江西也是整个中国南方地区先秦古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3、简述欧阳修的文史成就。
(1)倡导古文运动,为北宋中期文学革新的领袖,并最终促使北宋文学变革的完成,使诗文革新运动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文学思潮。
(2)在诗词、歌赋、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
(3)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史学家,其史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新五代史》《新唐书》的撰写和修撰,以及对金石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4、豫章郡的设置对江西文化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豫章郡的设置,是秦汉统一局面形成的结果,也是江西政治、军事地位上升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
汉代豫章郡虽不完全等同于后来之江西,但作为行政区划,江西源自于豫章,人们也常用豫章指代江西,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2)秦汉的统一特别是豫章郡的设置,使得江西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受法律承认的地区载体。
(3)但这个载体的出现,决定了江西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央有更为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江西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更为密切的传承关系。
《地域文化(专)》5205050复习资料二(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A、迁徙B、出生C、战争D、动荡13.(3分)2014 年 1 月 6 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为()新区。
A、县级B、地级C、省级D、国家级14.(3分)“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为重点。
A、工业B、农业C、商业D、服务业15.(3分)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A、安顺市B、铜仁市C、六盘水市D、黔东南州16.(3分)明代诗人( )曾说:“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A、袁中道B、刘伯温C、刘基D、张羽17.(3分)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18.(3分)苗族乐器最着名的是()。
A、唢呐B、芦笙C、古瓢琴D、铜鼓19.(3分)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0.(3分)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21.(3分)贵州苗族舞蹈种类很多,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下属于苗族的舞蹈的有()A、芦笙舞B、反排木鼓舞C、“锦鸡舞”D、“多耶舞”22.(3分)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23.(3分)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交织,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
A、乾嘉起义B、顺康起义C、康乾起义D、咸同起义24.(3分)“十三五”以来,贵州强力推进()三大战略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政治制度D. 经济发展水平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A. 单一因素B. 多种因素C. 偶然因素D. 人为因素3. 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A. 阻碍社会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无关紧要D. 仅在特定时期发挥作用二、填空题1.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地域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3. 地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3. 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论述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请分析这种地域文化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
2. 某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地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地域文化的建议。
六、综合题1. 请设计一个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2. 假设你是一名文化研究者,你将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七、思考题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发展和创新?八、附加题1. 请列举你所在地区的三种地域文化特色,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请给出你的理由。
《地域文化》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演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盘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6. 雾季期间,日机轰炸大大减少,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C二、简答题1. 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内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包括该地区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表现。
2. 地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地域文化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变迁性。
地域性指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区的产物,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多样性指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表现出各自的特色;传承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下来;变迁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3. 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域文化是人们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
其次,地域文化能够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地域文化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
最后,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4. 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哪些方法?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其次,可以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负责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加强地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节庆等形式,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三、论述题地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首先,地域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通过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独特之处,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
这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地域文化“(专科)期末考试-国开(HEB)-参考资料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本文档的说明:下载完本文档后,请用WORD或WPS打开,然后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地域文化“(专科)期末考试第1题黑土地上的人们擅于吸收和接纳外来艺术,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风貌的黑土艺术。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A第2题二人转在葆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保持母体艺术血脉的同时,体现着浓重的关东之魂。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B第3题除去时代政治因素外,在萧军的心中,始终有一种不愿受压迫和束缚,喜爱抗争、好奇冒险、漂泊和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人格精神。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B第4题萧红把对东北地方风情的传神描述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A第5题周立波,1947年到东北参加土改,写出了《暴风骤雨》等作品。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B第6题1924年12月,中共北方区执委会派罗章龙来哈尔滨,开展整顿和发展党团组织的工作。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B第7题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举行,宣布成立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A第8题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人类的精神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A第9题地域文化是通过这个地域中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道德礼仪、审美意识,以及生活状态及生活功能改造等表现出来的。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B第10题文化传承、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和文化更新是一个反复交错的变化过程。
[判断题]A、对B、错参考答案是:A第11题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只要人类有欲望,有需求,就会产生文化冲突,就会出现文化融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现象。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点?A. 历史性B. 多样性B. 独特性D. 统一性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是地域文化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的体现?A. 语言交流B. 饮食习惯C. 建筑风格D. 所有选项答案:D3. 地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旅游业发展B. 增强地方品牌影响力C. 导致地区经济差异D. 推动文化产品创新答案:C二、填空题1. 地域文化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
答案: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习俗2.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________的支持和________的参与。
答案:政府、民众3.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答案:文化多样性、社会认同、经济发展三、简答题1. 简述地域文化对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能够吸引游客,增加旅游吸引力;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可以丰富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地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地方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
2. 论述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案:现代社会中,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可能对地域文化造成冲击,如文化同质化、传统技艺失传等。
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文化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传播和创新,以及培养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实例,论述地域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本,能够增强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社会多元化和包容性。
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促进家庭团聚、社会交流的重要时刻。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可以加强社区凝聚力,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域文化是指:A. 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B. 某一特定地区的人文环境C. 某一特定地区的经济环境D. 某一特定地区的政治环境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历史B. 地理C. 气候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个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独特性C. 普遍性D. 传承性4. 地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属于:A. 物质文化B. 非物质文化C. 精神文化D. 社会文化5.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属于:A. 物质文化B. 非物质文化C. 精神文化D. 社会文化6. 地域文化中的节庆活动主要反映了:A. 经济状况B. 社会结构C. 宗教信仰D. 历史传统7. 地域文化中的饮食习惯通常与下列哪项有关?A. 气候条件B. 地理环境C. 社会制度D. 政治体制8.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通常反映了:A. 经济发展水平B. 社会文化背景C. 政治制度D. 科技发展水平9. 地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等,主要体现了:A. 个人情感B. 社会风尚C. 历史变迁D. 宗教信仰10.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通常反映了:A. 个人经历B. 社会矛盾C. 历史事件D. 宗教教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 描述地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
4. 分析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如何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
####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结合具体例子,论述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2. 论述地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保护措施。
以上题目涵盖了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保护措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掌握地域文化课程的核心内容。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以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四川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底蕴,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以下是四川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的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一、选择题1. 四川的简称是什么?A. 川B. 蜀C. 渝D. 黔答案:B2. 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是哪一个?A. 成都B. 重庆C. 贵阳D. 昆明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四川的传统艺术?A. 川剧变脸B. 四川评书C. 四川剪纸D. 京剧答案:D二、填空题1. 四川的省会是______,也是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答案:成都2. 四川的四大菜系之一是______,以其麻辣鲜香著称。
答案:川菜3. 四川的______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四川农业文明的象征。
答案:成都平原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四川的地理特点。
答案: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地形多样,有高原、盆地、山地等。
其中,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
2. 四川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答案:四川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如乐山大佛、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遗址等,这些遗产不仅展现了四川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论述题1. 论述四川的民俗文化特色。
答案:四川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例如,四川的春节有独特的“耍龙灯”、“舞狮子”等活动;四川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馆文化尤为突出;此外,四川的方言、川菜、川剧等都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案例分析题1. 分析四川的变脸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答案:四川变脸艺术是川剧的一种特殊表演技巧,它通过快速变换面具来表现角色内心的变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变脸艺术不仅体现了四川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四川地域文化,加深对四川文化特色和历史遗产的了解。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第1题: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解放后)。
A、战国时期B、明代C、清代D、解放后第2题:正确答案:正确贵州向北的旅游路线是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第3题:黔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烤烟)。
A、苎麻B、芭蕉C、烤烟D、西瓜第4题: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
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第5题:2023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
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
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第6题: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第7题:从点上看,全省最低点是:黎平水口河出省处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第8题:下列矿产中,贵州2023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重晶石、磷矿)。
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第9题:黔东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花生)。
A、花生B、芭蕉C、核桃D、柑橘第10题: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化工产品、矿产品、机械电子产品、橡胶制品)A、化工产品B、矿产品C、机械电子产品D、橡胶制品第11题: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第12题: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贵阳)。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第13题:贵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探索符合贵州省情的发展道路,工业重点发展的消费品生产是:(卷烟、酿酒)A、土特产B、棉布C、卷烟D、酿酒第14题: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侗族大歌、苗族蜡染、茅台酒制作技艺)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D、彝文习俗。
地域文化(专) 02 新 -0001填空题(共 10题,共 30分)1.(3 分 )2018 年底,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1710.72 47.52%。
到 2020 年常住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
2.(3 分 ) 贵州的史前文化以 观音洞文化 为代表。
3.(3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分 ) 毕节市管辖的 1 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
4.(3 分 ) 开宝七年( 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中引为“惟尔974 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贵州”句,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5.(3 分 ) 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截至2018 年全省共有 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 252 个民族乡。
6.(3 分 ) 贵州高原是中国 古人类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的发祥地和7.(3 分 ) 清朝改土归流后,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交织,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 乾嘉起义 ”)和(“ 咸同起义”)。
8.(3 关岭布依族苗族分 ) 安顺市管辖的 3 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 自治县。
9.(3 分 ) 截止 2018 6 3年底,贵州省辖贵阳、 遵义等个地级市, 黔东南等个 民族自治州;有9个县级市、 52 个县、 11 个民族自治县、 15 个市辖区和 1个特区。
10.(3 分 ) 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 黔东南苗族侗族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 自治州。
单选题(共 10题,共 30分)11.(3 分 ) 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
A 、遵义B 、水城C 、贵阳D 、都匀12.(3 分 ) 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活动而形成的。
A 、迁徙 B 、出生 C 、战争D 、动荡13.(3 分 )2014 年 1 月 6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为()新区。
A 、县级B 、地级C 、省级D 、国家级14.(3 分 ) “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 )为重点。
地域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稳定性B. 传承性D. 单一性2. 中国四大古文化之一的“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辽河流域3.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4. 地域文化中的“民俗”包括哪些方面?A. 传统节日B. 民间艺术C. 民间信仰D. 所有以上因素5.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促进旅游发展B. 增强民族认同感C. 丰富文化多样性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范围内,由当地居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7.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_________的支持和_________的参与。
8. 地域文化中的_________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
9. 地域文化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在地域文化中,_________是体现一个地区特色的重要标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域文化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
12. 简述地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3. 简述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地域文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15. 论述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机遇。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D4. D5. D二、填空题6. 地理环境、历史背景7. 政策、社会8. 传统9. 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10. 方言三、简答题11. 地域文化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为个人提供了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根源和文化背景,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
山东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齐鲁文化:P2至62、东夷文化:P3至43、齐文化圈:P124、鲁文化圈:P125、《太平经》:P27二、问答题:1、齐鲁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P2至32、略述齐鲁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P3至83、略述齐国、鲁国在建国方略上有何不同?P9至114、为什么说“周礼尽在鲁”?P12至135、简要说明齐鲁文化与秦代政治文化的关系?P16至206、简述稷下之学的主要内容。
P20至216、汉武帝时期政治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P23至24第二章齐鲁思想家一、名词解释:1、仁:P38至392、兼爱:P42至433、王道:P51至524、“五德终始说”:P55二、问答题:1、略述论语中礼的内涵。
P37至392、略述墨子非攻的内涵.P433、如何评价孟子人性善的观点P534、你怎样看待孟子一书中体现的民本思想?P525、为什么说大九州说体现了邹衍的空间概念?P58第三章齐鲁军事家一、名词解释:1、牧野之战P642、柏举之战P73至743、围魏救赵P77至794、隆中对P80至815、唱筹量沙P86二、问答题:1、《六韬》中的军事思想有何特色?P66至672、略述司马穰苴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70至713、试述《孙子兵法》一书的主要思想内容。
P75至764、略述《孙膑兵法》的主要内容。
P795、陈规的城防思想有何特点?P88至896、略述戚继光主要的抗倭事迹。
P90至91第四章齐鲁科学家一、名词解释:1、四诊法P101至1022、割圆术P113至1143、元嘉历P116至1174、《农器图谱》P1265、《历学会通》P130至132二、问答题:1、略述鲁班发明创造的主要成果。
P97至992、试述《墨经》的主要科学价值。
P103至1053、试述何承天的无神论思想。
P117至1184、试述《氾胜之书》的主要内容。
P108至1095、简述齐民要术的主要成就。
P120至1216、举例说明王桢发明创造的主要内容。
P127至128第五章齐鲁文学家一、名词解释: 1、左思风力P137至140 2、辛派词人P155 3、后七子P 4、南洪北孔P169二、问答题:1、刘勰的思想意识有何特点?P142至1432、举例说明左思《咏史》八首的思想内容。
P139至1403、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为例,说明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特点。
P148至1494、以《叶生》为例,说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是如何揭露科举制度的黑暗的。
P171至1725、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是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P167至169三、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两方面,简要分析下列作品。
1、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P1542、王士祯《秋柳四首》其一。
P162至1633、李攀龙《秋登太华山绝顶》四首之二。
P158第六章齐鲁书画家一、名词解释:1、《兰亭序》P184至1852、《读碑窠石图》P1953、散点透视P2014、《苏轼留带图》P209二、简答题:1、试述颜真卿书法的艺术成就。
P189至1922、简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P198至2013、简评邢侗书法的得失。
P203至206第七章齐鲁文化遗存一、名词解释:1、黑陶文化P2、摩崖石刻P2333、齐国故城排水道口遗迹。
P227至228二、问答题:1、略述大汶口文化的主要特征。
P216至2172、略述鲁国故城的规划建筑特点。
P223至2253、略述齐长城的历史作用及文化价值。
P232至233第八章齐鲁人文景观一、名词解释:1、人文景观P2402、金声玉振坊P2443、武氏祠P2584、太清宫P273至274二、问答题:1、举出齐鲁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不少于六个。
P2402、分析三孔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
P242至2473、简要介绍三孟的历史文化意义。
P249至2534、简述颜庙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P2575、武氏祠文化景观的主要内容及形成的历史原因有哪些?P258至2616、概述泰山的景观及美学价值。
P265至2677、简述崂山文化景观的特点。
P273至275第九章齐鲁民间习俗一、名词解释:1、岁时习俗P2812、生产习俗P3013、生活习俗P3054、元宵节P283至2845、闹洞房P292至293二、问答题:1、分析齐鲁民俗产生的根源。
P2782、简要回答齐鲁民俗的内在精神。
P278至27924、分析齐鲁岁时民俗的特点。
P281至2865、简要回答齐鲁婚姻礼仪及婚嫁习俗的文化特点。
P293至2946、分析齐鲁丧葬习俗的文化特点。
P295至2967、简述齐鲁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
P297至2998、简述齐鲁生产习俗的主要内容。
P301至3049、试述齐鲁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的主要特点。
P305至312第十章齐鲁民间传说一、名词解释:1、传说P3162、神话P3163、四大民间传说P325 3264、八仙P3385、董永P339二、问答题:1、简介民间传说的来源。
P318至3212、举例谈谈民间传说的特点。
P321至3233、谈谈四大民间传说各自的思想意义。
P326至3334、四大民间传说有几个发源地是山东?对此,你有哪些了解?P5、关于八仙和八仙过海的故事,你有什么补充?P6、董永的传说与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P339至341第十一章齐鲁民间艺术一、名词解释:1、杨洛书P3482、潍坊国际风筝会P351至3533、泥娃娃P3564、仿古黑陶P362二、问答题:1、杨家埠年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何特点?P347至3482、潍坊风筝在制作工艺上有什么讲究?P350至3513、略述高密剪纸的特点。
P359至3604、举例说明黑陶的类别。
P363至3645、试述吕剧的社会价值。
P3716、试述山东快书的艺术特点。
P375三、名词解释1、“五德终始说”:邹衍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阴阳学派的代表人物,齐国人。
其思想核心是“五德终始说”。
“五德”来源于“五行”,所谓“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邹衍认为,这五种物质每一种都和人的一种德性相配,而这五种德性之间又存在着相胜相克的关系,具体说就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与五行相联系的五德每一德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每一德都有盛有衰。
自天地开辟以来的每一朝代都与其中的某一德相配。
统治者只有具备与当时处在优生位置上的某一物质相对应的德性,才能具备统治的合法性,才能有稳固的基业。
人类历史就是按照这种五德相胜的规律循环演变的。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可以说是一种应时而生的理论,提出的动机是要劝告当时的统治者敬天尚德,戒除淫邪。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邹衍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一致之处。
2、元嘉历:何承天是南朝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坚持观测天象四十多年,对观测结果作了详细记录。
南朝刘宋文帝时,何承天参与了改制新历。
元嘉二十年(443),何承天向朝廷奏上自己创制的历法,被宋文帝采用,因时在元嘉年间,故称其历为“元嘉历”。
从元嘉二十二年(445)起,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
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历中,第一次采用定朔来安排历日,考正冬至日度,知春秋分晷影无长短之差,是一个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对以后历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元嘉历前后共使用了65年。
3、生活习俗:是包含最广的民间习俗,包括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等。
它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礼仪的繁复,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等差异的产生,各地区各民族的习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它所满足的不仅是生理的需要,同时也包含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文化的内涵。
4.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
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
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
而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筑景观,如伊斯兰建筑景观、佛教建筑景观。
四、简答题1、你怎样看待《孟子》一书中体现出的民本思想?答:(1)在对王道政治的阐发中,孟子逐步发展出了一种十分珍贵的民本主义思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孟子则把这种观点发展到高峰,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原则。
(2)孟子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国家的兴衰存续有赖于民心向背。
国家之间战争的胜负归根结底也取决于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
(3)孟子更为深刻的地方在于他已经认识到国君统治的合法性取决于他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人民的拥护。
(4)孟子还提出,国君在处置一些重大的事项时,应当充分听取并遵从国民的意愿。
从上述言论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虽然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主张主权在民、民众有权参与国家管理的现代民本主义,但就内在精神而言,二者是有相通之处的。
2、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为例,说明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特点。
(详见课本148至149页)答:(1)以女性的身份刻画女性的内心世界,细腻逼真。
(2)善用白描手法来言情状物、写人记事。
(3)情感蕴藉,耐人寻味。
(4)语言平易,纯用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