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暴利1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10
银行高利润的背后摘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着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文章简要阐述了金融机构存在的几个弊端,并围绕这些弊端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机构;高额利润;弊端;金融改革一、引言2012年4月24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
截至2012年4月4日,两市已有包括12家上市银行在内的133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
其中,12家银行的净利润达到8415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利润的51.3%,剔除12家上市银行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2010年不增反减。
二、银行高利润的根源毫无疑问,这是一份令国内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艳羡不已的成绩单,而“银行暴利论”则再次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
与银行的靓丽业绩相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产能过剩、资源制约、环境恶化、转型困难、增长乏力的瓶颈期,显而易见,举步维艰的实体经济与高速增长的银行正在发生奇怪的背离,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分析一下银行的收入来源,或许会找到答案。
银行的主营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利息收入,二是手续费收入。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四大国有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总营的75.7%,其他股份制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总营收入比例则超过90%。
显然,利息净收入长期以来都是银行高额利润的源泉。
根据现行利率标准,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而1年-3年的贷款利率却高达6.65%。
这样的政策,确保了银行业可坐收3%的利息差。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利差远远超过3%,因为根据国家的利率政策,存款利率上限管理,贷款利率下限管理。
在操作层面,则是存款利率固定,贷款利率向上浮动。
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贷款议价权掌握在银行手中,所以多数企业只能被动接受高价贷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cpi全年同比上涨5.4%,也就是说,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一年要损失1.9%。
1、“暴利”不再五大行净利润增速近十年来首次真正回落到个位数。
据统计,2014年五大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合计达到9261亿元,比2013年增长6.5%。
其中,工行、建行净利润总额仍然位居前两位,两行均在2200亿元以上;农行、中行次之,两行净利润均在1700亿元以上,只有交通银行因总资产规模较小,净利润还不到700亿元。
不过,说银行业“暴利”不再,不仅要看与谁比较,也要看如何定义暴利。
笔者的定义就是净利润增长不超过10%;至于跟谁比较,笔者认为,银行自己跟自己比或许还说得过去,如果是与实体经济中的工业企业、其他服务业比较,银行业的暴利成分仍是比较“打眼”的,因为不少实体企业的利润增长是负数。
所以,有的媒体就不承认银行“暴利不再”,还在拿“五大行日赚25.4亿元”来吸引读者和公众的眼球。
2、“双降”不再反而变成了不良贷款“双升”。
自五大行从2005年起陆续在境内外上市以来,曾经饱受诟病的银行业不良贷款,在银行监管部门的严密监管和“双降”指令强约束下,确实是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
到2012年,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从上市初期的平均4%左右降低到1%以下,五大行不良贷款总额在2013年年末已经降低到4000亿元以下。
但随着“长三角”、“珠三角”部分地区的经济泡沫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逐渐消退,一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以及光伏行业、钢贸企业等产能严重过剩、亏损增多等的拖累,几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在2012年、2013年开始出现跛脚现象(即不良贷款额上升但不良贷款率还在下降,后者主要靠新增贷款数量大而摊薄了不良贷款率)。
但2014年的局面是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全面双升”,且升势不缓。
五大行不良贷款总额又回升到5000亿元以上,比2013年末增长34.6%;五大行平均不良贷款率2014年末为1.26%,比2013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
让人比较忧虑的是,这只是反映了不良贷款账面数字的部分变化,并未全部反映银行的不良贷款现实状况。
关于商业银行盈利的分析姚冠中20102312039 2010会计1班摘要:今天的商业银行。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其盈利能力也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业务一、银行行业背景现如今,银行业务种类繁多,而各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客户对银行业务及其银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各种不满意,以及网点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断下降等因素都逼迫中国的银行业进行改变。
而邮储银行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向其他银行学习现代银行的管理运营经验,为农村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和低风险的资产业务,通过加强银行自身内部的管理,慢慢开发新业务,逐渐在商业银行业站稳脚跟。
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对很多行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某些发面来说,从这次的危急中,很多行业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
危机对世界金融界而言是一个晴天霹雳,这使得原本就脆弱的世界金融雪上加霜。
通过这次的金融危机,各大商业银行应该从危机中总结经验,减少灰色贷款率,寻求减少信贷工作的风险。
在处理信贷问题时,基本上所有的银行都是采用的老式的处理方法,这使得处理问题的效率和处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信贷问题上,银行业应该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问题,主动寻找自身的不足和漏洞。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及原则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三种,他主要包括财务比率分析,分析比对不同时期内的财务报表,和其他同种行业内的公司之间的比对和分析。
1.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对每个年度里这个公司财务报表的状况进行比对,判断本年度内偿还债务的能力、赚取利润的能力、资本结构等情况等。
2.通过分析和比较,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动,盈运能力进行一个比较分析,在不同时期,通过对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全面的理解这个公司的整体情况。
3.和相同的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比对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本公司的各种指标的优缺点,通过观察整体来了解个体。
每当要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行业平均或标准水平作为标准,如果我们要想得出自己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就必须完全遵守这个标准,从而能够发现自己公司的存在的优劣之势,确定本公司的价值是多少。
试论中国商业银行暴利成因及其应对策略【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商业银行暴利的多方面原因,并在综述各类国内学者、专家及机构等的观点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暴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改变当前商业银行暴利局面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暴利原因影响对策一、引言2012年2月17日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数据。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这个数字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各方关注并引发了多方争议。
分析2007年到2010年4年间各行业的利润总额可以发现,仅四大国有银行的总利润,就已接近两万亿,而被公众认为是“垄断楷模”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9927亿元,还不足四大国有银行的一半。
但是比较行业内的利润高低并不是单看其利润增长率或资产收益率,最科学的应当是比较当期净资产收益率(roe),即资本利得。
借用中国银行业协会杨再平副会长的数据,2004到2010年,中国银行业当期净资产收益率在15%到20%之间,远远高于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银行业确实是暴利的。
中古商业银行暴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产生的影响几何,该如何改变此局面,文章将具体分析这三个问题。
二、中国商业银行暴利的原因分析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体内,行业利润率最终会趋向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而商业银行的roe在较长时间内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基本原因是较大的存贷利差。
虽然我国银行目前没有直接的定价权,但央行管制利率为银行保留了足够的保护利差[1]。
我们国家的16家上市银行,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这说明银行的营业收入的八成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
但进一步探寻,就会发现垄断才是其暴利的根源。
“银行暴利”源自“银行霸道”作者:葛红邹德萍来源:《蓝盾》2012年第07期想贷款先存款,想开户先付费,想提前还贷利息照付,贷款计息按365天,存款计息按360天,……这些看似矛盾,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跟银行打交道的日常生活中。
面对具有强大“议价能力”的银行,普通民众更多时候只能被动接受。
对于银行的霸道,监管部门曾多次出台措施规范整顿,但银行依然故我,前脚取消某些收费项目,后脚又冒出更多收费项目。
难怪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否认银行暴利说和此后××银行当家人套用“茅台体”委屈地为自己辩解,乃至三部委制定的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都引发社会质疑声四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22日,中国首份大型银行2011年报出炉,银行业净利润10412亿元,较2010年增长2775亿元,同比增长36?郾3%,日均赚约28?郾5亿元,净息差2?郾7%,有关涉及商业银行的乱收费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至风口浪尖,人们关注的焦点就是谁能终结银行霸道的不合理收费。
〓〓银行收费问题再引关注〓〓收费名目繁多,令消费者眼晕,特别是一些隐性收费,更让老百姓糊里糊涂,如遇打劫一般。
对此,新华社接连播发“新华视点”予以披露。
〓〓一是收费差别大,消费者“看不懂”。
日前,北京花旗银行客户王岩“打印96页对账单被收费4200元”一事引发社会关注。
媒体曝光的花旗银行第二天就调整了打印费率,月结对账12个月以内免费,12个月以上人民币100元/每份/每月,收费最高1000元封顶。
一些消费者反映,不同银行之间对同一种服务的收费差别很大,如ATM机异地跨行取款费用从单笔2元到22元都有,相差10倍。
〓〓今年3月董小姐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催自己赶紧还清1万多元的信用卡欠款。
董小姐去银行求证后发现,她名下还真查出一个卡号,并拉出了一溜长长的明细单,欠款10854?郾43元。
账单显示,最后一笔消费是2007年5月,当时透支了191?郾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