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黑热病病人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76.8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436000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

张锦萍:女,大专,主管护师

1例黑热病病人的护理

张锦萍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19.094

黑热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传染源是病人和病犬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 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

发育繁殖成鞭毛体,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要生活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利什曼原虫检出是确诊依据,血清免疫学循环抗原或抗体检出有辅助诊断价值[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发热1个月”于2010年10月19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1ħ,伴寒战,发热无规律,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无特殊个人史、家族史,否认疫区居住及旅游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牙龈见出血点,口角疱疹。心肺查体:腹软,肝脾未扪及,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125g /L ,PLT 23ˑ109/L ,WBC 2.12ˑ109/L ,丙氨酸转氨酶﹙ALT ﹚10U /L ,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70U /L ,肾功能正常。胸部CT 未见感染,腹部B 超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脾脏肋间厚5.8cm 。免疫抗核抗体﹙ANA ﹚1ʒ320,抗可溶性抗原﹙ENA ﹚抗体谱均为阴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全阴性。骨髓涂片示网状细胞内查见利杜体,

细胞外也见,数量较少。诊断:黑热病。给予葡萄糖酸锑治疗,

疗程10d ,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复查B 超脾脏肋间厚5.0cm ,较入院时缩小,复查血常规Hb 88g/L ,PLT 168ˑ109/L ,WBC 4.81ˑ109/L ,复查骨髓涂片未见利杜体。患者体温正常1周后出院,随访病情平稳。2护

理2.1

消毒隔离

安排患者住单间,按虫媒隔离,每日用紫外

线照射房间2次,

用84消毒液湿抹床单位和湿拖地面2次,按时通风换气。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严格洗手,在执行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经1 2个疗程的抗病原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利杜小体阴性时即解除隔离。2.2基础护理2.2.1

高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注意发热的过

程、热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根据病情确定体温测量的间隔时间,高热时每4h 测量1次,体温降至39ħ以下,可每天

测4次。采取有效降温措施,以物理降温为主,如用冰袋、冰帽冷敷头部,

以保护脑细胞。不宜全身使用冰袋,冷敷最长不超过30min ,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避免体温骤降导致虚脱,

禁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出血。降温后,患者如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床单,防止着凉。2.2.2

饮食护理

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质、

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每天饮水2500ml 左右,使尿量增加,有利于毒素的排出,同时协助退热。2.2.3

皮肤护理

患者因长期卧床、高热,身体虚弱、消瘦,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及时清扫床单位皮屑,用温水清洗皮肤。定时协助改变体位,按摩骨隆突处,防止压疮的发生。2.2.4

口腔护理

发热易并发口腔感染,应指导并协助患者

在餐前、餐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或1ʒ5000呋喃西林溶液漱口。为防止牙龈和口腔黏膜损伤而导致或加重局部出血,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牙龈渗血时,可用凝血酶或0.1%肾上腺素棉球、

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或局部压迫止血,并及时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以免引起口臭而影响患者的食欲[2]

2.3出血倾向的护理2.3.1

一般护理

严格卧床休息,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保持排便通畅,不可过于用力,以免腹压骤增而诱发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便秘时可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2.3.2

观察出血倾向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相应的出血征

象,如有无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鼻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以及便血、

血尿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明显降低,有可能发生内脏出血,甚至DIC 。2.3.3

皮肤出血的预防

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静脉穿刺

时,

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止血带不宜过紧和时间过长;注射或穿刺部位拔针后适当延长按压时间。2.4

用药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

应,有无呼吸加速、剧烈咳嗽等呼吸系统反应,有无大出血倾向、

粒细胞减少或体温突然升高等造血系统反应,有无腹水、浮肿、肌肉关节疼痛、僵直等肝、肾、肌肉、关节损害等临床表现。2.5

心理护理

黑热病病程长,患者和家属易出现恐惧、焦

虑,由于隔离治疗,使患者产生一种孤独自卑心理,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所带来的不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误认为病情加重,导致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

1例妊娠合并帆状胎盘孕妇的孕期安全监护与管理

杨康春马妮高靖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9.095

帆状胎盘,指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血管如船帆的缆绳,分布于胎膜中,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故又称脐带帆状附着[1]。脐血管外周无华通胶保护,易破裂出血,在妊娠及分娩期间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是一种独特的高危妊娠,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24% 1.25%[2]。因此,加强帆状胎盘的产前监护及孕期管理,对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存活率有着重要意义。我科收治1例妊娠合并帆状胎盘的孕妇,经过严密孕期监护与管理,孕39周时顺利剖宫产,产出一男活婴,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29岁,第1胎,孕24周时彩超提示帆状胎盘,立即予以高危妊娠监护与管理。于2012年3月27日因孕38+5周合并帆状胎盘入院。产科检查:宫高31cm,腹围99cm,胎位左枕前,头先露,未入盆,胎心音142次/min,无宫缩,宫口未开,宫颈消退60%,胎监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完善各项生化检查,给予高危妊娠护理常规,每4h听胎心1次,每日行胎儿电子胎心监护1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2d后行择期剖腹产术。术前作常规剖宫术术前准备,提前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邀请儿科医师及麻醉师协助新生儿抢救。患者于3月29日顺利剖宫产产出一男活婴,外观发育正常,反应良好,无窒息,体重2990g,身长48cm,羊水清亮,无脐带绕颈。术中见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娩出完整,大小18 cmˑ20cm,脐带长50cm,脐带根部距离胎盘7cm,脐带血管为单脐动脉,帆状附着于胎膜上,无血栓形成,未见血管破裂。术后第4d母子平安出院。我科对帆状胎盘孕妇制定了详细的高危妊娠监护与管理措施,孕妇孕期未出现早产、阴道流血及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

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杨康春:女,大专,副主任护师2孕期安全监护与管理

2.1专人管理孕妇初诊时,需详细询问孕妇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一旦明确诊断,立即行高危妊娠管理,及时登记高危管理记录,产检门诊病历用红笔作特殊标记。发放高危就诊双向卡,孕妇所持就诊卡上醒目书写复诊时间、就诊室及主治医师电话。电话做到24 h畅通,随时接听,答疑指导,复检具体时间作一表格化标识,让孕妇明确每次产检时间。医师所持卡上详细书写孕妇一般情况、电话、住址以及复诊时间,并提前一天电话通知孕妇就诊时间。开设高危妊娠就诊绿色通道,做到各项辅助检查科室一律优先处置,并指定一名主治医师负责每次产检。

2.2心理护理确诊为帆状胎盘的孕妇或家属常有紧张、恐惧心理,医师和护士要加强与孕妇及家属沟通,态度真诚亲切,语气温柔委婉,向孕妇本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及妊娠的知识,说明孕期监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积极寻求家庭对孕妇的精神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孕妇获得安全感,保持情绪稳定,主动参与到自己的疾病管理中,提高孕期监护的依从性,让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孕期监护,避免因过于紧张与焦虑而引发不规则官缩、阴道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每次产前检查时应做好耐心解释工作,结合孕妇自我胎动监护、电子胎心监护和B超结果,告知他们胎儿在宫内发育状况,以减轻或消除孕妇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2.3重视产检产前超声检查脐带附着与胎盘关系的最佳时间是16 28孕周,这时的胎儿大小适中,羊水量一般相对较多,易于显示胎盘的全貌、观察脐带附着点与胎盘的关系[3]。必要时行腹部彩超+阴道彩超,了解帆状胎盘有无合并前置血管及单脐动脉,排查有无前置胎盘。由于胎膜上脐血管不受华通胶及胎盘组织的支持与保护而受压造成血流障碍,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故每次产前检查要有专人认真测量宫

应安慰和鼓励患者,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使用葡糖糖酸锑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使其早日康复。

2.6出院指导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受凉,如出现发热、咳嗽,应及时就诊,禁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骨髓片、腹部B超,为期1年。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0.[2]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09.

(收稿日期:2012-04-01)

(本文编辑肖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