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课件第四编第八章证券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 格式:ppt
- 大小:389.00 KB
- 文档页数:26
商法证券法商法第七章证券法第一节证券法概述;,人-.…A。
- V ; . '一、证券的概念、种类及其特征■(一)证券的概念和种类证券是表示一定权利的书面凭证,即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利的文书。
从广义上讲,证券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货物证券。
我国证券法上所规范的证券仅为资本证券。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资本证券作多种分类。
而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资本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券以及经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
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权利义务的要式有价证券。
目前,我国发行的股票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个人股;按照股东权益和风险大小,可以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及普通和优先混合股;按照认购股票投资者身份和上市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包括H股、N股、S股)三类。
股票具有权利性、非返还性、风险性和流通性等特点。
债券。
债券是企业、金融机构或政府为募集资金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债券持有人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根据发行人的不同,债券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企业、公司债券,是指一般企业和公司发行的债券;(2)金融债券,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筹集资金补偿流动资金的不足而发行的债券;(3)政府.债券,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代理机构基于财政或其他目的而发行的债券,包括国库券、财政债券、建设公债、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
由于债券是一种到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因而它具有风险性小和流通性强的特点。
证券投资基金券。
证券投资基金券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发起人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表明持有人对基金享有收益分配权和其他相关权利的有价证券。
投资者按其所持基金券在基金中所占的比例来分享基金赢利,同时分担基金亏损。
4.经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
经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是指立法上尚未规定,但具有证券性质和特点,需将其纳入证券范围调整的证券品种。
、|!_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第八章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与监督管理第一节证券市场法律、法规概述涉及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
第二个层次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行政法规。
第三个层次是指由证券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一、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于l999年7月1日实施。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原《证券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06年1月1日起生效。
1、《证券法》的调整范围涵盖了在中国境内的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交易和监管,其核心旨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2.2005年对《证券法》修订的主要内容(1)完善了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风险。
(3)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明确对投资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制度。
(4)完善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和证券登记结算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5)完善证券监管制度,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6)强化证券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7)2005年的《证券法》还对分业经营和管理、现货交易、融资融券、禁止国企和银行资金讳规讲入股市等问题讲行了修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于1994年7月1日起实施。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进行较全面的修订,并予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编商行为法第十七章证券违法行为与证券民事责任(2课时)第一节证券违法行为概述(赵商法500-502页,以其结构为主)一、证券违法行为的概念与特点(一)证券违法行为的概念证券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
具体而言,包括一般的证券违法行为与严重的证券违法行为,后者也就是证券犯罪。
证券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鉴于本课程私法性质,我们的讲解以一般违法行为中的民事违法行为及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为重点。
(二)证券违法行为的特点(赵商法501页内容为准,从构成要件角度出发)1、主观上多属于故意2、客观上具有违法性(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并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社会危害性)3、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法人4、侵害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秩序二、证券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证券违法行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我们只能从中选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证券违法行为及其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加以介绍。
而这就是《证券法》第三章“证券交易”中第四节“禁止的交易行为”所规定的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欺诈客户、虚假陈述四类证券违法行为。
其中的虚假陈述违法行为及其民事责任,基于其危害性、普遍性以及我国的司法实践,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第二节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责任(证券法73-76条赵商法507-510页,以其为主)一、内幕交易概述(一)内幕交易、内幕人、内幕信息的概念1、内幕交易的概念内幕交易,又被称为内部人交易、内线交易,是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与该内幕信息相关的证券,或者向他人泄露该内幕信息的行为2、内幕人的概念所谓内幕人是指获知内幕信息的人员或者处于可接触内幕信息地位的人员(赵商法507页概念亦可),包括(合法获知)知情人与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前者(指知情人)规定在证券法74条①,而①第七十四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一)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三)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四)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五)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六)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