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1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础知识,对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分数的含义理解不深,不能很好地将分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问题情境、学生活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分数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第3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教材第80~83页的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点: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出示例题的情景图)谈话: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请告诉大家。
学生观察分桃的情境,各抒己见。
教师板书课题。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小组成员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在班内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错误!。
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错误!,2个错误!是错误!。
(4)课件演示分得23的过程。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让学生用学具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错误!,2份就是2个错误!,是错误!;3份就是3个错误!,是错误!;4份就是4个错误!,是错误!。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错误!,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材第76~78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意义和价值。
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正准备给小猴分桃,想去看一看吗?音乐声响,同学们闭眼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猴王分桃。
音乐声停。
花果山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观看。
(出示主题图)一位猴王很高兴地端来一盘桃,对其他几只猴说:“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如果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我想你们都会说出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师边说边把6个桃圈起来)。
下面请你们帮助小猴分一分,看看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思考,画出图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归纳得出: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要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这就是这盘桃的12。
(5)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12。
(6)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7)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引导学生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猴王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